CN207426787U - 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6787U
CN207426787U CN201721291652.0U CN201721291652U CN207426787U CN 207426787 U CN207426787 U CN 207426787U CN 201721291652 U CN201721291652 U CN 201721291652U CN 207426787 U CN207426787 U CN 207426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esistance
voltage
inpu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916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先华
戚瑞斌
姚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 J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 J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 J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 J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916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6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6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6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包括储能模块、第一整流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开关模块、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第二整流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使得输入电压经过第一整流模块整流滤波后,由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模块对其进行逆变并输出,输入电流取样模块对流过开关模块的电流进行取样,反馈至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检测取样电流并控制开关模块,以对充电电路进行过流保护。同时,第一控制模块实时监测储能模块的储能电压,并控制开关模块,以对充电电路进行欠压保护。该充电电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电源存在因充电电路发生欠压或者过流现象导致的电源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作为向各种用电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电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电源的充电电路接收的输入电压是由电网输出的,而电网的电压经常会随着外界环境发生波动,因此,现有电源的充电电路经常会发生欠压或者过流现象,进而使得充电电路发生损坏,从而导致电源损坏。
综上所述,现有电源存在因外界输入电压不稳定而导致充电电路发生欠压或者过流现象从而使电源容易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电源存在因充电电路发生欠压或者过流现象导致的电源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充电路,用于向用电设备充电,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储能模块、第一整流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开关模块、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第二整流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整流模块对所述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后输出直流电,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对所述直流电逆变后输出交流电至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对所述交流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充电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所述第二整流模块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充电电压进行整流处理,所述输入电流取样模块对所述交流电流过所述开关模块的电流进行取样,并将取样电流反馈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输入取样电流高于预设电流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以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过流保护;
所述储能模块根据所述输入电压进行储能,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对所述储能模块的储能电压进行检测,并在所述储能电压低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以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欠压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所述电源包括上述的充电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包括储能模块、第一整流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开关模块、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第二整流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使得输入电压经过第一整流模块整流滤波后,由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模块对其进行逆变并输出交流电,输入电流取样模块对流过开关模块的电流进行取样,并反馈至第一控制模块,当取样电流高于预设电流值时,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模块断开,以使得充电电路断开,以对充电电路进行过流保护。同时,第一控制模块实时监测储能模块的储能电压,当储能电压低于第一预设电压时,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模块断开,以对充电电路进行欠压保护,并且第二整流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对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再次整流滤波,使得输出的充电电压更稳定,使得电源不受损害。该充电电路能够稳定可靠的在输入电压发生波动时对充电电路进行过流和欠压保护,以保护电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电源存在因充电电路发生欠压或者过流现象导致的电源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电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充电电路1,用于向用电设备充电,并且该充电电路1包括:储能模块10、第一整流模块11、电压转换模块12、第一控制模块13、开关模块14、输入电流取样模块15、第二整流模块16以及第二控制模块17。
其中,储能模块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接收输入电压,储能模块10的第一端和第一整流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一控制模块1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储能模块10的第二端与第一整流模块11的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一控制模块1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整流模块11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二输入端与开关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开关模块14的输出端与输入电流取样模块15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流取样模块15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模块13的电流反馈端连接,第一控制模块13的输出端与开关模块14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模块13的电压端接收工作电压,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一输出端与用电设备连接,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整流模块16的输入端以及第二控制模块17的取样端连接,第二整流模块16的输出端与用电设备连接,并且与第二控制模块17的接地端共接于地,第二整流模块16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模块17的驱动端连接,第二控制模块17的电压端与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具体的,第一整流模块11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后输出直流电,第一控制模块13控制开关模块14对直流电逆变后输出交流电至电压转换模块12,电压转换模块12对交流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充电电压至用电设备,第二整流模块16在第二控制模块17的控制下对充电电压进行整流处理,输入电流取样模块15对交流电流过开关模块14的电流进行取样,并将取样电流反馈至第一控制模块13,第一控制模块13在输入取样电流高于预设电流时控制开关模块14断开,以对充电电路进行过流保护。
并且,储能模块10根据输入电压进行储能,第一控制模块13对储能模块10的储能电压进行检测,并在储能电压低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控制开关模块14断开,以对充电电路进行欠压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电压是充电电路1发生低压损坏的临界值,其可根据电路需要来确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此外,预设电流指的是充电电路1发生过流损坏的临界值,其同样可根据电路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充电电路1还包括:基准电压模块18、恒流模块19以及稳压模块20。
其中,基准电压模块18的输入端与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基准电压模块18的输出端与恒流模块19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恒流模块19的第二输入端与恒流模块19的输出端以及稳压模块2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恒流模块19的电压端与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稳压模块20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均与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稳压模块12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控制模块13的稳压反馈端连接。
具体的,基准电压模块18根据充电电压向恒流模块19输出基准电压,恒流模块19将基准电压与输出反馈电压进行比较,并在基准电压低于输出反馈电压时使得恒流模块19与稳压模块20导通,以对充电电路1进行恒流控制;在基准电压高于输出反馈电压时使得恒流模块19与稳压模块20断开,稳压模块20对充电电压进行采样,并在采样电压高于预设第二预设电压时,向第一控制模块13输出反馈信号,以使得第一控制模块13对充电电路1进行稳压控制。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充电电路1还包括吸收模块21。
其中,吸收模块21的输入端与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一整流模块11的输出端连接,吸收模块21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模块12的第二输入端以及开关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的,吸收模块21对第一整流模块11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尖峰脉冲吸收处理。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
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为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为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启动引脚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流反馈引脚为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反馈端,第一控制芯U1片的驱动引脚为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第一控制芯片U1的供电引脚为第一控制模块的电压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芯片U1可采用型号为HFC0500的芯片实现,该HFC0500芯片的第八引脚8为第一控制芯片U1的启动引脚,该HFC0500芯片的第三引脚3为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流反馈引脚,该HFC0500芯片的第五引脚为第一控制芯片U1的驱动引脚,该HFC0500芯片的第六引脚6为第一控制芯片U1的供电引脚,该HFC0500芯片的第二引脚2为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该HFC0500芯片的第四引脚4为第一控制芯片U1的接地引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元件Q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三二极管D3。
其中,第一开关元件Q1的输入端为开关模块的输入端,第一开关元件Q1的输出端为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元件的Q1控制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以及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共接形成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Q1可采用NMOS晶体管实现,该NMOS晶体管的栅极、漏极以及源极分别为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关元件Q1也可以采用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PMOS晶体管等实现,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输入电流取样模块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以及第一电容C1。
其中,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七电阻的R7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以及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共接形成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入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共接形成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出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以及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共接于等电势端。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基准电压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一可控硅IC1。
其中,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为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入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可控硅IC1的控制端和阴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共接形成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出端,第一可控硅IC1的阳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恒流模块包括:比较器U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第四二极管D4。
其中,比较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为恒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比较器U2的负相输入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以及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恒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比较器U2的输出端共接形成恒流模块的输出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为恒流模块的电压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以及比较器U2的正电压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稳压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U6A-U6B、第二可控硅IC2、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五电容C5以及第五二极管D5。
其中,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为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与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以及光电耦合器U6A-U6B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U6A-U6B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以及第二可控硅IC2的阴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为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与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共接形成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一端、第二可控硅IC2的控制端以及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十四电阻R24的第一端共接于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可控硅IC2的阳极共接于模拟地端,光电耦合器U6A-U6B的第三端为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吸收模块包括: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容C6以及二极管D6。
其中,该电阻R25的第一端与电容C6的第一端共接形成吸收模块的第一端,电阻R25的第二端与电阻R2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6的第二端与电容C6的第二端、电阻R27的第一端、电阻R28的第一端以及电阻R2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7的第二端与电阻R28的第二端、电阻R29的第二端以及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为吸收模块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第二整流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元件Q2。
其中,该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端为第二整流模块的控制端,该第二开关元件Q2的输入端为第二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该第二开关元件Q2的输出端为第二整流模块的输出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元件Q2可采用NMOS晶体管实现,该NMOS晶体管的栅极、漏极以及源极分别为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开关元件Q2也可以采用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PMOS晶体管等实现,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芯片U3、电阻R30、电阻R31、电容C7以及二极管D7。
其中,电阻R30的第一端为第二控制模块的取样端,电阻R30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3的取样引脚连接,电阻R31的第一端为第二控制模块的驱动端,电阻R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3的驱动引脚连接,该第二控制芯片U3的接地引脚接地,二极管D7的阳极为第二控制模块的电压端,二极管D7的阴极与电容C7以及第二控制芯片U7的供电引脚连接,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芯片U3采用型号为MP6901的芯片实现,该MP6901芯片的第一引脚1为第二控制芯片U3的驱动引脚,该MP6901芯片的第二引脚2和第六引脚6接地,该MP6901芯片的第三引脚3为第二控制芯片U3的供电引脚,该该MP6901芯片的第四引脚4为第二控制芯片U3的取样引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电压转换模块包括变压器T,该变压器T的端子1和端子2分别为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该变压器T的端子7和端子9分别为电压转换模块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容CX,该储能电容CX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储能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下面以图3所示的电路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电电路1的工作原理作具体说明,详述如下:
如图3所示,当储能电容CX两端存储的储能电压高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此时储能电容CX两端的储能电压通过二极管D1、二极管D2向第一控制芯片U1供电,第一控制芯片U1控制第一开关元件Q1导通,进而将经过桥式整流和EMC电磁干扰后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而电流采样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9以及电阻R10对流经第一开关元件Q1的电流进行采样,第一控制芯片U1检测到采样电流高于预设电流时,第一控制芯片U1控制第一开关元件Q1截止,以将第一开关元件Q1与充电电路1中的后端电路断开,以实现对充电充电1的过流保护;此外,当储能电容CX两端存储的储能电压低于第一预设电压时,第一控制芯片U1同样控制第一开关元件Q1截止,以将第一开关元件Q1与充电电路1中的后端电路断开,以实现对充电充电1的欠压保护。
进一步地,当充电电路1既没有发生欠压现象,又没有发生过流现象时,变压器T将第一开关元件Q1逆变后得交流电进行电压转换,以输出充电电压,而该充电电压经过后端的尖峰脉冲吸收电路和滤波电路处理后向用电设备充电;同时,电阻R11和电阻R12对该充电电压进行分压处理,以输出基准电压至比较器U2,当该基准电压大于比较器U2的负相输入端电压时,比较器U2输出高电平,二极管D5截止,而当该基准电压小于比较器U2的负相输入端电压时,比较器U2输出低电平,二极管D5导通,以使得光电耦合器U6A-U6B通过二极管D5与比较器U2形成通路,以此实现充电电路1的恒流控制。
此外,由于电阻R18和电阻R19对充电电压进行采样,因此,当采样电压高于第二可控硅IC2的导通电压时,第二可控硅IC2导通,并且与光电耦合器U6A-U6B形成通路,以使得将充电电压的采样反馈给第一控制芯片U1,以便于第一控制芯片U1对充电电路1的输出进行稳压。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可控硅IC2导通与光电耦合器U6A-U6B形成通路时,则光电耦合器U6A-U6B与二极管D5之间断开,当光电耦合器U6A-U6B与二极管D5形成通路时,光电耦合器U6A-U6B与第二可控硅IC2之间断开。
进一步地,由于在稳压模块中,将第二可控硅IC2的阳极以及电阻R23的一端和电阻R24的一端接普通地,而电阻R23的另一端和电阻R24的另一端接模拟地AGND,可通过连接模拟地AGND的线补对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有效补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该电源包括充电电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的充电电路1和图1至图3所的一种充电电路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中的充电电路1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考前述关于图1至图3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第一整流模块对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后输出直流电,第一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模块对直流电逆变后输出交流电至电压转换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对交流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充电电压至用电设备,第二整流模块在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充电电压进行整流处理,输入电流取样模块对交流电流过开关模块的电流进行取样,并将取样电流反馈至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在输入取样电流高于预设电流时控制开关模块断开,以对充电电路进行过流保护,从而解决现有电源存在因充电电路发生过流现象导致的电源损坏的问题。
此外,储能模块根据输入电压进行储能,第一控制模块对储能模块的储能电压进行检测,并在储能电压低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控制开关模块断开,以对充电电路进行欠压保护,从而解决现有电源存在因充电电路发生欠压现象导致的电源损坏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电路,用于向用电设备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储能模块、第一整流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开关模块、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第二整流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接收输入电压,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反馈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电压端接收工作电压,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用电设备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取样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用电设备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接地端共接于地,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电压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整流模块对所述输入电压进行整流后输出直流电,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对所述直流电逆变后输出交流电至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对所述交流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充电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所述第二整流模块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充电电压进行整流处理,所述输入电流取样模块对所述交流电流过所述开关模块的电流进行取样,并将取样电流反馈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在所述输入取样电流高于预设电流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以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过流保护;
所述储能模块根据所述输入电压进行储能,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对所述储能模块的储能电压进行检测,并在所述储能电压低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断开,以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欠压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
基准电压模块、恒流模块以及稳压模块;
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恒流模块的电压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稳压反馈端连接;
所述基准电压模块根据所述充电电压向所述恒流模块输出基准电压,所述恒流模块将所述基准电压与输出反馈电压进行比较,并在所述基准电压低于所述输出反馈电压时使得所述恒流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导通,以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恒流控制;在所述基准电压高于所述输出反馈电压时使得所述恒流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断开,所述稳压模块对所述充电电压进行采样,并在所述采样电压高于预设第二预设电压时,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输出反馈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对所述充电电路进行稳压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吸收模块,所述吸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吸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吸收模块对所述第一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尖峰脉冲吸收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启动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电流反馈引脚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反馈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驱动引脚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供电引脚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电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元件、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流取样模块包括:
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以及第一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输入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等电势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模块包括:
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二电容以及第一可控硅;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端和阴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基准电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可控硅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模块包括:
比较器、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以及第四二极管;
所述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为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负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共接形成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恒流模块的电压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比较器的正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包括:
光电耦合器、第二可控硅、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五电容以及第五二极管;
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地,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可控硅的阳极共接于模拟地端,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为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10.一种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
CN201721291652.0U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 Active CN207426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1652.0U CN207426787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1652.0U CN207426787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6787U true CN207426787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0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91652.0U Active CN207426787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678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6847A (zh) * 2019-01-16 2019-03-29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的同步关断电路、驱动电路及同步关断方法
CN109638911A (zh) * 2018-12-14 2019-04-16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通信电路、系统、方法、智能终端及其配件
CN110281787A (zh) * 2019-06-26 2019-09-27 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及其保护电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8911A (zh) * 2018-12-14 2019-04-16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通信电路、系统、方法、智能终端及其配件
CN109546847A (zh) * 2019-01-16 2019-03-29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的同步关断电路、驱动电路及同步关断方法
CN110281787A (zh) * 2019-06-26 2019-09-27 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及其保护电路
CN110281787B (zh) * 2019-06-26 2024-04-12 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及其保护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7935U (zh) 基于高边电流检测的过流保护电路
CN207426787U (zh) 一种电源及其充电电路
CN107580737A (zh) 转换器装置以及其短路保护方法
CN104184111B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地线取电的过压保护电路
CN105428117A (zh) 灭弧器件
CN108880213A (zh) 一种基于mosfet测控的超级电容放电保护电路
CN204068199U (zh) 一种欠压浪涌电流保护电路
CN207234387U (zh) 一种电池分容的集成式电路
CN208386141U (zh) 输出保护装置及末端控制器
CN105049018B (zh) 一种新型固态继电器
CN206060166U (zh) 一种分补调节器电路
CN207265888U (zh) 一种机顶盒及其电源电路
CN207764338U (zh) 一种保险丝检测电路
CN104836441B (zh) 电动汽车及用于其的车载电源的dc/dc变换装置
CN206820461U (zh) 供电保护电路
CN203415942U (zh) 一种故障信号处理电路
CN109617011A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的高压直流固态继电器电路
CN205846688U (zh) 小型漏电过欠压保护控制电路
CN205960623U (zh)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具有其的电路板
CN205986810U (zh) 三相可控硅触发电路
CN104300520B (zh) 一种电子脱扣器电源能量泄放管理电路
CN208862634U (zh) 一种电源切换供电电路
CN207368898U (zh) Llc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CN208548704U (zh) 一种过流保护控制模块、过流保护电路、电池包及园林工具
CN207053164U (zh) 一种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