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5827U - 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5827U
CN207425827U CN201721273685.2U CN201721273685U CN207425827U CN 207425827 U CN207425827 U CN 207425827U CN 201721273685 U CN201721273685 U CN 201721273685U CN 207425827 U CN207425827 U CN 207425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b block
conveyer belt
guiding mechanism
transfer
silico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36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ING FA RUINE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ngfa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ngfa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ngfa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36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5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5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5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均匀分布设有传送架,所述传送架上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架沿传送带传送方向两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长轴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传送带用于传送硅片,所述硅片的底部同时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条摩擦接触,且导向条与硅片的接触面积沿传送方向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条进行导向,可有效防止破片问题,避免发生大规模卡片事故。

Description

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片分为晶硅类和非晶硅类,其中晶硅类电池片又可以分为单晶电池片和多晶电池片;单晶硅的效率较多晶硅也有区别。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硅片检测—表面制绒及酸洗—扩散制结—去磷硅玻璃—等离子刻蚀及酸洗—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快速烧结等。制绒是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第一道工序,目的是使硅片表面腐蚀后形成许多细小的金字塔状外观,增加硅片表面的粗糙度,降低硅片表面的反射率,使硅片可以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光子。酸腐蚀法制备多晶硅绒面又因为其工艺成熟,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了目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制绒的主要方式。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型号的多晶硅片水平制绒机,但是制绒后的多晶硅片都需要操作工进行人工下料和取料;由于硅片很薄,而且易碎,所以在多晶硅片的下料过程中,经常会导致硅片碎裂,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由于多晶硅片水平制绒机的加工速度相对较快,所以收料的时候需要多位操作工同时进行操作,增加了企业的人工费用。此外,现有下料机多采用导向滚轮进行导向,容易发生破片现象,且在导向滚轮处破片后容易发生大规模卡片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下料机多采用导向滚轮进行导向,容易发生破片现象,且在导向滚轮处破片后容易发生大规模卡片事故,目的在于提供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条进行导向,可有效防止破片问题,避免发生大规模卡片事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均匀分布设有传送架,所述传送架上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架沿传送带传送方向两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长轴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传送带用于传送硅片,所述硅片的底部同时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条摩擦接触,且导向条与硅片的接触面积沿传送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在传送带两侧设置导向条,将硅片置于传送带上进行输送,同时,硅片地面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条摩擦接触,一方面通过两条对称分布的导向条对硅片的摩擦作用,可有效限制硅片在传送带径向方向的偏移,另一方面,由于硅片的径向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径向宽度,在传送带两侧设置的导向条可形成对硅片的支撑稳定作用,防止硅片在传送带的摩擦带动力作用下发生颤动导致传送轨迹发生改变;最后,由于,传动带的输出端往往进一步会连接下一个传送带或者连接下料台,在上下游两个独立的传送带之间或者传送带与下料台之间孔隙内,存在一个无传送带的过渡区,极易导致硅片的传送方向发送偏移,因此将导向条与硅片的接触面积沿传送方向设置为逐渐增大,使传送带两侧的导向条呈倒八字形结构,即利于降低输入端段较小的摩擦阻力,增加输出端段的摩擦限制作用和支撑稳定作用,因此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可有效防止破片问题,避免发生大规模卡片事故。此外,可将导向条的表面光滑处理以防止对硅片的损坏。
优选地,所述导向条与硅片的接触面呈直角梯形,且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
通过将导向条设置为直角梯形结构形状,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平行,且以直角腰作为导向条的外侧边,在逐渐增大导向条与硅片接触面积的同时,使导向条的导向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始终保持平行状态。
优选地,所述导向条可拆卸连接于传送架上。
通过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导向条在传送架上的安装,便于更换、检修导向条,保障良好的导向作用,防破片现象发生。
优选地,传送架的两外侧壁上均凸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纹安装孔,所述导向条的轴向一端开设有通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旋入安装孔内将导向条压紧固定在安装板上。
安装板主要起支撑和固定导向条的作用,且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将导向条可拆卸固定于传送架上,便于拆装作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地,所述导向条上的通孔为沉头孔。
设置沉头孔作为安装导向条的通孔,防止螺栓顶部接触硅片,造成硅片划痕或导向偏移问题。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垂直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呈直线状排布。
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便于工作人员依据实际传送硅片板材的大小,选择调整导向条到传送带的距离,保障良好的导向作用。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还凹设有限位槽,所述导向条朝向安装板的外壁上凸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过渡配合嵌入限位槽内固定以限制导向条在径向方向上摆动。
在安装导向条过程中,施加外力将导向条上的限位块卡嵌入限位槽内,再旋入螺栓进行紧固,限位槽与限位块的配合作用可有效配合螺栓紧固,防止螺栓旋转过程中带动导向条发生转动,使导向条未安规定方向设置,造成导向效果差、破片问题。安装好之后,依据两点一线的原理,螺栓紧固和限位块共同作用实现对导向条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传送架的两外侧壁上还可拆卸连接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延伸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用于容纳导向条的中部段。
由于导向条的轴向一端固定在传送架上,轴向另一端在受本身重力作用及摩擦作用,易使导向条轴向两端对硅片的作用力大小不一,长期使用甚至造成导向条向下形变偏移,造成导向效果差的问题。因此设置支撑板主要用于支撑导向条自由端,且设于导向条中部段,接触面积较自由端部大,支撑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支撑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弹簧凸起,所述导向条位于支撑槽内条段通过弹簧凸起的恢复力作用压紧固定。
在将导向条卡入支撑槽内时,侧壁上的弹簧逐渐被压缩,直至将导向条放入支撑槽内后,受弹簧本身恢复力作用下,导向条两侧壁被弹簧压紧固定。可在支撑槽内侧壁上开设安装槽安装弹簧凸起,可在支撑槽内的任一侧壁或两个侧壁上安装弹簧凸起。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排传送架,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相邻两排传送架上的两条导向条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使传送装置整体呈倒八字形结构,对硅片的稳定作用和导向作用逐渐提高,传送过程的导向精度逐渐提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在传送带两侧设置导向条,将硅片置于传送带上进行输送,同时,硅片地面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条摩擦接触,一方面通过两条对称分布的导向条对硅片的摩擦作用,可有效限制硅片在传送带径向方向的偏移,另一方面,由于硅片的径向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径向宽度,在传送带两侧设置的导向条可形成对硅片的支撑稳定作用,防止硅片在传送带的摩擦带动力作用下发生颤动导致传送轨迹发生改变;最后,由于,传动带的输出端往往进一步会连接下一个传送带或者连接下料台,在上下游两个独立的传送带之间或者传送带与下料台之间孔隙内,存在一个无传送带的过渡区,极易导致硅片的传送方向发送偏移,因此将导向条与硅片的接触面积沿传送方向设置为逐渐增大,即利于降低输入端段较小的摩擦阻力,增加输出端段的摩擦限制作用和支撑稳定作用,因此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可有效防止破片问题,避免发生大规模卡片事故。此外,可将导向条的表面光滑处理以防止对硅片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通过将导向条设置为直角梯形结构形状,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平行,且以直角腰作为导向条的外侧边,在逐渐增大导向条与硅片接触面积的同时,使导向条的导向方向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始终保持平行状态;
3、本实用新型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通过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导向条在传送架上的安装,便于更换、检修导向条,保障良好的导向作用,防破片现象发生;安装板主要起支撑和固定导向条的作用,且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实现将导向条可拆卸固定于传送架上,便于拆装作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沉头孔作为安装导向条的通孔,防止螺栓顶部接触硅片,造成硅片划痕或导向偏移问题;
4、本实用新型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在安装导向条过程中,施加外力将导向条上的限位块卡嵌入限位槽内,再旋入螺栓进行紧固,限位槽与限位块的配合作用可有效配合螺栓紧固,防止螺栓旋转过程中带动导向条发生转动,使导向条未安规定方向设置,造成导向效果差、破片问题。安装好之后,依据两点一线的原理,螺栓紧固和限位块共同作用实现对导向条的固定;
5、本实用新型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由于导向条的轴向一端固定在传送架上,轴向另一端在受本身重力作用及摩擦作用,易使导向条轴向两端对硅片的作用力大小不一,长期使用甚至造成导向条向下形变偏移,造成导向效果差的问题。因此设置支撑板主要用于支撑导向条自由端,且设于导向条中部段,接触面积较自由端部大,支撑效果好;
6、本实用新型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使传送装置整体呈倒八字形结构,对硅片的稳定作用和导向作用逐渐提高,传送过程的导向精度逐渐提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架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依据图2方向支撑板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机架,2-传送架,3-传送带,4-导向条,5-硅片,6- 安装板,7-安装孔,8-通孔,9-螺栓,10-限位槽,11-支撑板,12-支撑槽,13-弹簧凸起,14- 卡条,15-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独立设置的传送架2,传送架2上设有传送带3,传送架2沿传送带3传送方向两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导向条4,导向条4的长轴方向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平行。传送带3用于传送硅片5,硅片5的底部同时与传送带3两侧的导向条4摩擦接触,且导向条4 与硅片5的接触面积沿传送方向逐渐增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条4与硅片5的接触面呈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平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条4可拆卸连接于传送架2上,可直接安装于传送架2上,也可通过中间部件安装于传送架2上。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传送架2的两外侧壁上均凸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 上设有螺纹安装孔7,导向条4的轴向一端开设有通孔8,通孔8为沉头孔,通过螺栓9穿过通孔8、螺纹连接旋入安装孔7内将导向条4压紧固定在安装板6上。安装板6上设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安装孔7,安装孔7沿垂直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上呈直线状排布。安装板6 上还凹设有限位槽10,导向条4朝向安装板6的外壁上凸设有与限位槽10适配限位块,限位块过渡配合嵌入限位槽10内固定以限制导向条4在径向方向上摆动。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架2的两外侧壁上还可拆卸连接设有支撑板 11,支撑板11上开设有支撑槽12,支撑槽12的延伸方向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平行、用于容纳导向条4的中部段。具体地,在传送架2的外侧壁上设有L型卡条14,支撑板11上开设与卡条14适配的通孔,挂设在卡条14上进行固定;此外在支撑槽12的侧壁上开设槽口 15可容纳手指尖,便于取放导向条,支撑槽12的内侧壁上设有弹簧凸起13,导向条4位于支撑槽12内条段通过弹簧凸起13的恢复力作用压紧固定。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1上设有三排传送架2,每排设有五个传送架2,沿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上,相邻两排传送架2上的两条导向条4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均匀分布设有传送架(2),所述传送架(2)上设有传送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架(2)沿传送带(3)传送方向两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导向条(4),所述导向条(4)的长轴方向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传送带(3)用于传送硅片(5),所述硅片(5)的底部同时与传送带(3)两侧的导向条(4)摩擦接触,且导向条(4)与硅片(5)的接触面积沿传送方向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4)与硅片(5)的接触面呈直角梯形,且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4)可拆卸连接于传送架(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传送架(2)的两外侧壁上均凸设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上设有螺纹安装孔(7),所述导向条(4)的轴向一端开设有通孔(8),通过螺栓(9)穿过所述通孔(8)、螺纹连接旋入安装孔(7)内将导向条(4)压紧固定在安装板(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4)上的通孔(8)为沉头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沿垂直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上呈直线状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上还凹设有限位槽(10),所述导向条(4)朝向安装板(6)的外壁上凸设有与所述限位槽(10)适配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过渡配合嵌入限位槽(10)内固定以限制导向条(4)在径向方向上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架(2)的两外侧壁上还可拆卸连接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开设有支撑槽(12),所述支撑槽(12)的延伸方向与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平行、用于容纳导向条(4)的中部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12)的内侧壁上设有弹簧凸起(13),所述导向条(4)位于支撑槽(12)内条段通过弹簧凸起(13)的恢复力作用压紧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至少两排传送架(2),沿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上,相邻两排传送架(2)上的两条导向条(4)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CN201721273685.2U 2017-09-29 2017-09-29 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 Active CN207425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3685.2U CN207425827U (zh) 2017-09-29 2017-09-29 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3685.2U CN207425827U (zh) 2017-09-29 2017-09-29 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5827U true CN207425827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4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3685.2U Active CN207425827U (zh) 2017-09-29 2017-09-29 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5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6166A (zh) * 2017-09-29 2018-01-05 四川英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刻蚀自动化下料导向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6166A (zh) * 2017-09-29 2018-01-05 四川英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刻蚀自动化下料导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9240U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CN207425827U (zh) 刻蚀下料新型导向机构
CN2912827Y (zh) 具有双面涂板机构的涂板机
CN102287761B (zh) 导光板定位片及相应的背光模块
CN203367731U (zh) 一种排线分线器
CN205591359U (zh) 一种建筑幕墙预埋件
CN107546166A (zh) 刻蚀自动化下料导向装置
CN207133725U (zh) 显卡支架及其机箱
CN207232544U (zh) 一种多路光纤滑环用光纤准直器阵列
CN207915299U (zh) 金刚石磨轮生产用高速自动装料机
CN217278781U (zh) 一种教学实训用计算机硬件检测平台
CN202639782U (zh) 一种同步压装机
CN206134171U (zh) Led快速安装显示屏模组
CN207876988U (zh) 一种光纤收线装置的收线夹具
CN203085645U (zh) 一种固晶机夹具
CN206546858U (zh) 一种用于蓄电池栅板的入壳装置
CN102000889B (zh) 一种防止丝锥折断的攻牙装置和攻牙方法
CN211104298U (zh) 一种线路板定位结构
CN204104264U (zh) 一种电路板支架
CN208020414U (zh) 一种竹质纤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刮丝装置
CN202045596U (zh) 一种传输硅片用滚轮的安装卡夹
US20130118007A1 (en) Fixture for installing hard disk
CN214409839U (zh) 一种基于Come-Type6模块的稳定安装装置
CN203471883U (zh) 一种适用于竹条铣丝一体机的竹条输送结构
CN201581167U (zh) 三罗拉梳棉机生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6

Address after: 239300 Jingliu road and Weisan Road, Tianc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YING FA RUI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Chengdu, Sichuan, China (Sichuan) free trade zone, 1 Print-Rite Road, Southwest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uangliu District, Chengdu.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YINGFA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