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4870U - 指纹登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指纹登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4870U
CN207424870U CN201720698483.6U CN201720698483U CN207424870U CN 207424870 U CN207424870 U CN 207424870U CN 201720698483 U CN201720698483 U CN 201720698483U CN 207424870 U CN207424870 U CN 207424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login
unit
wireless transmission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84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昌
吴天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nger Pro Inc
Original Assignee
Finger Pr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nger Pro Inc filed Critical Finger Pro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4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48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登录系统,包含一卡片装置以及一移动手持装置,其中该卡片装置包括:一指纹检测单元,根据一指纹登录步骤捕获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一控制单元,将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转换为一登录指纹模板;一存储单元,与该控制单元耦接,储存该登录指纹模板;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与该控制单元耦接;移动手持装置包括:第二无线传输单元,与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以一无线传输方式互相通信,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无线传输单元将指纹登录步骤传输至第二无线传输单元;一显示面板单元,与第二无线传输单元耦接,根据指纹登录步骤显示一操作提示,以指导使用者,于指纹检测单元,根据操作提示执行指纹登录步骤,以捕获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

Description

指纹登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登录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一移动手持装置指导用户于一卡片装置登录指纹的指纹登录系统。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一种具有指纹登录功能的现有技术卡片装置(卡片装置5),卡片装置5包含一电路芯片单元51以及一指纹捕获单元52,在用户使用该卡片装置5时,可透过指纹捕获单元52执行指纹输入操作,以进行身份的验证。
图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其缺点在于,指纹登录阶段(即使用者初次设定其指纹)时,通常需要于指纹捕获单元52上根据一个或多个指纹登录步骤指令压印指纹的不同范围,而图1的现有技术并没有对应的显示方式来提示用户,因此使用者会相当不便利。
图2示出一种具有指纹登录功能的现有技术卡片装置(卡片装置6),卡片装置6包含一指示灯号53(例如发光二极管LED)以及一指纹捕获单元52,在用户指纹登录阶段时,其中该指示灯号53可以灯光的亮暗或闪烁提示指纹登录步骤指令,用以指导用户于指纹捕获单元52执行指纹输入操作(例如于指纹捕获单元52上根据一个或多个指纹登录步骤指令压印指纹的不同范围),指纹捕获单元52根据指纹输入操作而捕获一使用者指纹,且登录为指纹模板(fingerprint template),该指纹模板可供后续以指纹比对作为身份辨识之用。
图2中所示的现有技术,其缺点在于,使用者须对照说明书方能理解指示灯号53所显示的信息,指示灯号53所能显示的信息种类也十分受限,使得指纹登录不易且容易出错。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图1的现有技术,具有低耗电以及厚度薄、重量轻的优点,而相比于图2的现有技术,则具有可清楚地显示指纹登录步骤指令,易于操作且不易犯错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指纹登录系统,其具有低耗电以及厚度薄、重量轻的优点,并且还具有可清楚地显示指纹登录步骤指令,易于操作且不易犯错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就其中一个观点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纹登录系统,包含一卡片装置以及一移动手持装置,其中该卡片装置包括:一指纹检测单元,用以根据一指纹登录步骤以捕获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且将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转换为一登录指纹模板;一存储单元,与该指纹检测单元耦接,用以储存该登录指纹模板;以及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与该指纹检测单元耦接;其中该移动手持装置包括:第二无线传输单元,用以与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以一无线传输方式互相通信,其中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将该指纹登录步骤传输至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以及一显示面板单元,与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耦接,用以根据该指纹登录步骤而显示一操作提示,用以指导使用者,于该指纹检测单元,根据该操作提示而执行该指纹登录步骤,以捕获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单元还根据该指纹登录步骤而显示该操作提示,用以指导使用者,于该指纹检测单元,根据该操作提示而执行该指纹登录步骤,以删除该存储单元中的至少一登录指纹模板。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与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分别包括一近场通信收发器(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该无线传输方式为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无线传输方式为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包括一射频识别标签(RFID tag),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包括一射频识别读取机(RFID reader)。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单元包括一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用以显示该操作提示。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为一彩色显示面板。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移动手持装置还包含一应用程序,用以根据该指纹登录步骤,控制该显示面板单元以显示该操作提示。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卡片装置为用以确认身份的一身份识别卡片(identification card),其中该卡片装置还包括第三无线传输单元;其中该指纹检测单元还捕获一识别指纹图像,该控制单元还根据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而进行指纹特征比对,而产生一身份识别输出;当该身份识别输出代表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的指纹特征吻合时,该第三无线传输单元与一卡片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卡片装置为用以确认身份的一身份识别卡片(identification card),其中该卡片装置还包括一接触式传输单元,其中该接触式传输单元与一卡片服务器以一实体接触方式耦接;其中该指纹检测单元还捕获一识别指纹图像,该控制单元还根据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而进行指纹特征比对,而产生一身份识别输出;当该身份识别输出代表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的指纹特征吻合时,该接触式传输单元与该卡片服务器进行通信。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卡片装置为一信用卡(credit card)或一金融卡(debitcard)。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移动手持装置为一智能型移动电话(mobile smartphone)、或一平板计算机(tablet computer)。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指纹检测单元包括一按压式指纹感应单元或一滑动式指纹感应单元,其用以根据按压式感应方式或滑动式感应方式而感应并捕获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指纹检测单元包括一按压式指纹感应单元或一滑动式指纹感应单元,其用以根据按压式感应方式或滑动式感应方式而感应并捕获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或该识别指纹图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一种具有指纹登录功能的现有技术卡片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显示一种具有指纹登录功能的现有技术卡片装置的方块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的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无线传输方式为近场通信的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无线传输方式为射频识别的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6A与图6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卡片装置为身份识别卡片的实施例方块图;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指纹检测单元的一实施例方块图;以及
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指纹检测单元的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中符号说明
1,2,3 指纹登录系统
10 卡片装置
14 接触式传输单元
15 指纹检测单元
151 按压式指纹感应单元
152 滑动式指纹感应单元
16 存储单元
17,17’,17” 第一无线传输单元
171,211 近场通信收发单元
172 射频识别标签
18 控制单元
19 第三无线传输单元
20 移动手持装置
21,21’,21” 第二无线传输单元
212 射频识别读取机
22 显示面板单元
30 卡片服务器
40,41 无线场
5,6 卡片装置
51 电路芯片单元
52 指纹捕获单元
53 指示灯号
IDO 身份识别输出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身份识别卡片(例如但不限于信用卡、金融卡、身份证、智能卡等卡片)时,需要于使用之前先将使用者的指纹登录为一登录指纹模板(enrollmentfingerprint template),供后续指纹比对,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并进行后续与身份识别卡片相关的操作(例如但不限于进行支付等操作);为了提高指纹辨识的精确度与安全性,登录使用者的指纹时,可捕获使用者的一个或多个登录指纹图像(fingerprint image),并将该一个或多个指纹图像转换为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指纹特征(fingerprintcharacteristic),身份识别卡片再根据该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指纹特征而产生前述的登录指纹模板,并储存于身份识别卡片之中,后续使用该身份识别卡片时,可捕获一个或多个识别指纹图像及对应的识别指纹特征,并与稍早储存的登录指纹模板进行比对,以作为身份识别之用。
由于指纹登录时,可能需要捕获多个指纹图像,因此需要提示用户进行一个或多个步骤的指纹图像捕获(例如但不限于按压捕获多个部分指纹,或是以多个角度捕获指纹),为了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能有效提示用户进行指纹登录步骤,且具有可缩小卡片的厚度与重量的优点,细节将详述于后。
请参阅图3,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指纹登录系统1),指纹登录系统1包含一卡片装置10以及一移动手持装置20,其中卡片装置10包括一指纹检测单元15,用以根据一指纹登录步骤以捕获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fingerprint image),一控制单元18,将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转换为一登录指纹模板(fingerprinttemplate),一存储单元16,与该控制单元18耦接,用以储存该登录指纹模板,其中该登录指纹模板将作为稍后的指纹比对以确认身份的用;以及第一无线传输单元17,与该控制单元18耦接,其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可与移动手持装置20互相通信;该移动手持装置20包括:一第二无线传输单元21,用以与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17,通过一无线场40,以一无线传输方式互相通信,其中该控制单元18控制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17例如但不限于将该指纹登录步骤传输至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21;以及一显示面板单元22,与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21耦接,用以根据该指纹登录步骤而显示一操作提示,用以指导使用者,于该指纹检测单元15,根据该操作提示而执行该指纹登录步骤,以捕获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在一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单元22也可根据该指纹登录步骤而显示该操作提示,用以指导使用者,于该指纹检测单元15,根据该操作提示而执行该指纹登录步骤,以删除存储单元16中的至少一登录指纹模板。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中,移动手持装置20可为例如但不限于智能型移动电话(mobile smartphone)、或一平板计算机(tablet computer);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显示面板单元22可为单色或彩色的显示面板(例如但不限于液晶显示面板LCDpanel或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LED display panel),本实施例中,以显示面板提示用户进行指纹登录步骤,显示信息明确,便于用户操作且不易犯错,且该显示面板系包含于移动手持装置20,因此无需由卡片装置10供应电源,可缩小卡片装置10的体积与重量。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手持装置20可装置一应用程序(例如但不限于智能型移动电话的APP,未示出),使用者于登录指纹时,启动该应用程序,用以根据第二无线传输单元21所接收的指纹登录步骤,显示前述的操作提示,用以指导使用者,于该指纹检测单元15,根据该操作提示而执行该指纹登录步骤,以捕获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中,前述该卡片装置10以及该移动手持装置20用以互相通信的该无线传输方式可为例如但不限于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传输单元17’(对应于例如但不限于图3的指纹登录系统1,其中的第一无线传输单元17)与第二无线传输单元21’(对应于例如但不限于图3的指纹登录系统1,其中的第二无线传输单元21)分别包括近场通信收发单元171与211(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互相以近场通信(NFC)协议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中,前述该卡片装置10以及该移动手持装置20用以互相通信的该无线传输方式可为例如但不限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dification,RFID);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传输单元17”(对应于例如但不限于图3的指纹登录系统1,其中的第一无线传输单元17)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射频识别标签(RFID tag)172,而第二无线传输单元21”(对应于例如但不限于图3的指纹登录系统1,其中的第二无线传输单元21)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射频识别读取机(RFID reader)212,互相以射频识别协议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中,卡片装置10可为例如但不限于用于支付使用的卡片(例如但不限于信用卡或金融卡),使用者于使用之前,通过移动手持装置20的提示,先进行如前所述的指纹登录步骤,而于卡片装置10中登录用户的登录指纹模板,后续用户于交易场所中,使卡片捕获用户的指纹,与稍早登录的登录指纹模板比对并确认身份之后,进行后续的交易操作。
请参阅图6A,本实施例中,卡片装置10还包含一接触式传输单元14,用户于使用卡片装置10时,通过接触式传输单元14将卡片装置10与一卡片服务器30(例如但不限于信用卡或金融卡的刷卡机)耦接(例如但不限于以触点contact等实体接触方式耦接),指纹检测单元15还捕获一识别指纹图像,其中控制单元18还根据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而进行指纹特征比对,并产生一身份识别输出IDO,以识别使用者身份,当身份识别输出IDO表示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的指纹特征互相吻合,这代表使用者的身份已经确认,此时接触式传输单元14与卡片服务器30可进行通信,并进行后续的其他操作,例如但不限于支付等;当身份识别输出IDO表示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的指纹特征互相不吻合,则代表无法确认使用者的身份,此时可进行相关的后续动作,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的一个或多个:该卡片装置10可切断卡片装置10的部分电源;接触式传输单元14可不与该卡片服务器30进行通信,不进行后续的支付等操作;或是发出干扰信号或警讯等。
请参阅图6B,本实施例中,卡片装置10还包含第三无线传输单元19,卡片装置10于使用时,指纹检测单元15还捕获一识别指纹图像,其中控制单元18还根据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而进行指纹特征比对,并产生一身份识别输出IDO,以识别使用者身份,当身份识别输出IDO表示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的指纹特征互相吻合,这代表使用者的身份已经确认,此时第三无线传输单元19与一卡片服务器30(例如但不限于信用卡或金融卡的刷卡机),可通过一无线场41进行无线通信,并进行后续的其他操作,例如但不限于支付等;当身份识别输出IDO表示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的指纹特征互相不吻合,则代表无法确认使用者的身份,此时可进行相关的后续动作,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的一个或多个:该卡片装置10可切断卡片装置10的部分电源;第三无线传输单元19可不与该卡片服务器30进行无线通信,不进行后续的支付操作;或是发出干扰信号或警讯等。
一般而言,用以捕获指纹图像的指纹感应方式,包括按压式感应及滑动式感应。请参阅图7,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的指纹检测单元15,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按压式指纹感应单元151,用以根据按压式感应方式而感应并捕获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或识别指纹图像。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指纹登录系统的指纹检测单元15,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一滑动式指纹感应单元152,用以根据滑动式感应方式而感应并捕获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或识别指纹图像。以上已针对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所述,仅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所说明的各个实施例,并不限于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举其中一例,“第一无线传输单元”和“第三无线传输单元”可以共享。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相同精神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考虑到各种等效变化以及各种组合,举例而言,前述的实施例中,仅以NFC或RFID为例,作为卡片装置以及移动手持装置之间的无线传输方式的举例,然而其他无线传输方式例如蓝牙(Bluetooth)或WiFi等也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传输方式。又例如,本实用新型所称“根据某信号进行处理或运算或产生某输出结果”,不限于根据该信号的本身,也包含于必要时,将该信号进行电压电流转换、电流电压转换、及/或比例转换等,之后根据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处理或运算产生某输出结果。由此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相同精神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考虑到各种等效变化以及各种组合,其组合方式甚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说明。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涵盖上述及其他所有等效变化。

Claims (14)

1.一种指纹登录系统,包含一卡片装置以及一移动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卡片装置包括:
一指纹检测单元,用以根据一指纹登录步骤以捕获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
一控制单元,将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转换为一登录指纹模板;
一存储单元,与该控制单元耦接,用以储存该登录指纹模板;以及
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与该控制单元耦接;
该移动手持装置包括:
第二无线传输单元,用以与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以一无线传输方式互相通信,其中,该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将该指纹登录步骤传输至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以及
一显示面板单元,与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耦接,用以根据该指纹登录步骤而显示一操作提示;
其中,该操作提示用以协助该指纹检测单元获取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影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显示面板单元还根据该指纹登录步骤而显示另一操作提示;
其中,该另一操作提示用以协助该指纹登录系统删除该存储单元中的至少一登录指纹模板。
3.如权利要求1至2的任一项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与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分别包括一近场通信收发器,该无线传输方式为近场通信。
4.如权利要求1至2的任一项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无线传输方式为射频识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第一无线传输单元包括一射频识别标签,该第二无线传输单元包括一射频识别读取机。
6.如权利要求1至2的任一项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显示面板单元包括一显示面板,用以显示该操作提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显示面板为一彩色显示面板。
8.如权利要求1至2的任一项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移动手持装置还包含一应用程序,用以根据该指纹登录步骤,控制该显示面板单元以显示该操作提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卡片装置为用以确认身份的一身份识别卡片,其中,该卡片装置还包括第三无线传输单元;
其中,该指纹检测单元还捕获一识别指纹图像,该控制单元还根据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而进行指纹特征比对,而产生一身份识别输出;
当该身份识别输出代表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的指纹特征吻合时,该第三无线传输单元与一卡片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卡片装置为用以确认身份的一身份识别卡片,其中,该卡片装置还包括一接触式传输单元,其中,该接触式传输单元与一卡片服务器以一实体接触方式耦接;
其中,该指纹检测单元还捕获一识别指纹图像,该控制单元还根据该识别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而进行指纹特征比对,而产生一身份识别输出;
当该身份识别输出代表指纹图像与该登录指纹模板的指纹特征吻合,该接触式传输单元与该卡片服务器进行通信。
11.如权利要求9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卡片装置为一信用卡或一金融卡。
12.如权利要求1至2的任一项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移动手持装置为一智能型移动电话、或一平板计算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指纹检测单元包括一按压式指纹感应单元或一滑动式指纹感应单元,其用以根据按压式感应方式或滑动式感应方式而感应并捕获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
14.如权利要求9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指纹登录系统,其中,该指纹检测单元包括一按压式指纹感应单元或一滑动式指纹感应单元,其用以根据按压式感应方式或滑动式感应方式而感应并捕获该至少一登录指纹图像或该识别指纹图像。
CN201720698483.6U 2016-06-21 2017-06-15 指纹登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248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9249U TWM535841U (zh) 2016-06-21 2016-06-21 指紋登錄系統
TW105209249 2016-06-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4870U true CN207424870U (zh) 2018-05-29

Family

ID=58400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848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24870U (zh) 2016-06-21 2017-06-15 指纹登录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4870U (zh)
TW (1) TWM5358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9086B (zh) * 2019-04-10 2021-09-11 歐生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認證裝置與裝置內自行登錄認證資料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9086B (zh) * 2019-04-10 2021-09-11 歐生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認證裝置與裝置內自行登錄認證資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5841U (zh) 2017-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274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for cards and mobile devices
US1139286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for cards and mobile devices
CN102622828B (zh) 安全支付与移动支付可分拆组合的支付终端及其支付方法
GB2507400A (en) RFID-based pairing method for wireless scanner
CN205050149U (zh) 芯片卡载体、具芯片卡载体的行动装置系统及芯片卡存取系统
CN207424870U (zh) 指纹登录系统
CN205757635U (zh) 一种手环
CN105093911A (zh) 一种智能手表
CN102547681A (zh) 一种智能密钥装置和身份认证方法
CN201556255U (zh) 一种移动数据终端
CN105117717A (zh) 一种智能终端便携式指纹识别系统
CN103268303A (zh) 一种多个rfid阅读器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中间件
CN106572174A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RFID感应书签
JP2018513488A (ja)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P2582062A1 (en) System, method and readable media for mobile distribution and transaction applied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service
CN202142072U (zh) Rfid阅读装置
CN203941532U (zh) 一种便携式ic卡读写装置
CN104252681B (zh) 用以对电子票证进行数字盖章的装置、使用系统及方法
CN106127268A (zh) 便携式家庭物品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201417477Y (zh)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现场打印装置
CN200979699Y (zh)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现场打印装置
CN103326752B (zh) 为电子设备之间通信借助接口去活的控制方法和相应设备
CN206515836U (zh) 蓝牙移动rfid读写器
CN202431057U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nfc电子钥匙电路
CN207051950U (zh) 一种物联网芯片及基于该芯片的多频电场耦合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