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2963U - 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2963U
CN207422963U CN201721459881.9U CN201721459881U CN207422963U CN 207422963 U CN207422963 U CN 207422963U CN 201721459881 U CN201721459881 U CN 201721459881U CN 207422963 U CN207422963 U CN 207422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eothermal well
desander
heat exchange
exchange mechanis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98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祥
桂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le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le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le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le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98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2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2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2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井供热领域,公开了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包括除砂器,地热井热水接入所述除砂器的入口;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地热水入口、地热水出口、用水入口和用水出口,所述除砂器的出口与所述地热水入口连通;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用水入口连接;以及自动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除砂器、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和补水装置的启动与关闭。本实用新型利用板式换热器,将地热井水和用水分隔开,进行换热,解决了地热井直供采暖系统中混入气体和杂质导致采暖系统运行故障问题,还能够解决地热井热水损失和污染问题;采用模块化组成的隔离换热机构,各装置均提前预制,整体集成,工厂化生产,运输方便,移动迅速,即装即用。

Description

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井供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地热井热水利用方式,是在地热井附近配套建设一座固定泵房,将来自地热井的高温热水(一般在60℃以上)通过混水器和使用侧系统回水进行混合后,再由末端循环泵加压输送出去进行建筑物供暖,地热井水释放热量、温度降低直至热能无法利用后(一般在30℃左右),尾水直接地表排放。传统地热井热水利用方式的主要问题在于:首先,这种“取热又取水”的粗放型地热利用方式结果导致地下水大量损失和被严重污染,既浪费宝贵资源,又污染周边地区的地表生态环境;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泵房内设备锈蚀老化,维修更换工作既费时费力,又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最后,地热井供应侧和建筑物需求侧在使用期间温度、流量、供应面积等都可能发生变化,而传统固定泵房地热井热水利用方式却不能快速应对这些运行状态参数变化,结果不仅影响建筑供暖使用效果,也导致原有设备、泵房、系统整体因无法继续使用而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泵房将地热井热水直接与使用侧回水混合,导致地下水大量损失和污染,设备锈蚀老化;并且在地热井热水直接与使用侧回水混合,参数改变后,传统泵房不能快速应对,导致供暖效果变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砂器,地热井热水接入所述除砂器的入口;
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地热水入口、地热水出口、用水入口和用水出口,所述除砂器的出口与所述地热水入口连通;
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用水入口连接;
以及自动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除砂器、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和补水装置的启动与关闭。
其中,所述除砂器为旋流除砂器。
其中,所述旋流除砂器用于过滤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物。
其中,还包括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设于所述用水出口。
其中,所述循环水泵为两个,两个所述循环水泵并联设置,一用一备。
其中,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自动软水器、软水箱和自动定压补水装置。
其中,所述地热水入口、所述地热水出口、所述用水入口和所述用水出口均设置流量控制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利用板式换热器,将地热井水和建筑物末端用水分隔开,进行隔离换热,解决了地热井直供采暖系统中混入气体和杂质导致采暖系统运行故障问题,还能够解决地热井热水损失和污染问题;采用模块化组成的隔离换热机构,各装置均提前预制,整体集成,工厂化生产,用户直接根据地热井水和使用侧的技术参数选择合适型号即可,运输方便,移动迅速,即装即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的结构图;
图中,1、除砂器;2、板式换热器;3、循环水泵;4、自动软水器;5、软水箱;6、自动定压补水装置;7、自动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砂器1,地热井热水接入除砂器1的入口;
板式换热器2,板式换热器2包括地热水入口、地热水出口、用水入口和用水出口,除砂器1的出口与地热水入口连通;
补水装置,补水装置与用水入口连接;
以及自动控制柜7,用于控制除砂器1、板式换热器2、循环水泵3和补水装置的启动与关闭。
具体的,通过井用潜水泵抽取的地热井热水,经过除砂器1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物后进入相应的板式换热器2的地热水入口,同时建筑物末端热水的回水和补水装置中的补水也进入板式换热器的用水入口,在板式换热器内地热井水与建筑物使用侧热水系统进行隔离换热,地热井水释放热量后从地热水出口流出,经过地热尾水处理环节后进行回灌,建筑物使用侧回水则在板式换热器内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后从用水出口流出,进入建筑物末端进行散热供暖。本机构的各装置均提前预制,整体集成,工厂化生产,用户直接根据地热井水和使用侧的技术参数选择合适型号即可,运输方便,移动迅速,即装即用;节省空间:无需专用机房,可在空地、绿化带等露天使用,安装简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利用板式换热器,将地热井水和用水分隔开,进行换热,解决了地热井直供采暖系统中混入气体和杂质导致采暖系统运行故障问题,还能够解决地热井热水损失和污染问题;采用模块化组成的隔离换热机构,各装置均提前预制,整体集成,工厂化生产,用户直接根据地热井水和使用侧的技术参数选择合适型号即可,运输方便,移动迅速,即装即用。
其中,除砂器1为旋流除砂器。优选地,旋流除砂器用于过滤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物。
其中,还包括循环水泵3,循环水泵3设于用水出口,经换热后的用水由系统加压循环泵进行动力输送后进入建筑物末端进行散热供暖。
其中,循环水泵3为两个,两个循环水泵3并联设置,一用一备。
其中,补水装置包括自动软水器4、软水箱5和自动定压补水装置6,利用外部补充水经自动软水器4转化为软水后,储存在软水箱5,使用时从软水箱5抽水,并利用自动定压补水装置以一定压力与建筑使用侧热水系统汇合,一起泵入板式换热器2,进行换热。具体的,软水箱5还设有泄水口。
其中,地热水入口、地热水出口、用水入口和用水出口均设置流量控制阀,对两路水系统进行流量调节,也可以满足其它同类型的生产、生活用热水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利用板式换热器,将地热井水和用水分隔开,进行换热,解决了地热井直供采暖系统中混入气体和杂质导致采暖系统运行故障问题,还能够解决地热井热水损失和污染问题;采用模块化组成的隔离换热机构,各装置均提前预制,整体集成,工厂化生产,用户直接根据地热井水和使用侧的技术参数选择合适型号即可,运输方便,移动迅速,即装即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砂器(1),地热井热水接入所述除砂器(1)的入口;
板式换热器(2),所述板式换热器(2)包括地热水入口、地热水出口、用水入口和用水出口,所述除砂器(1)的出口与所述地热水入口连通;
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用水入口连接;
以及自动控制柜(7),用于控制所述除砂器(1)、板式换热器(2)、循环水泵(3)和补水装置的启动与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砂器(1)为旋流除砂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除砂器用于过滤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泵(3),所述循环水泵(3)设于所述用水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3)为两个,两个所述循环水泵(3)并联设置,一用一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自动软水器(4)、软水箱(5)和自动定压补水装置(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水入口、所述地热水出口、所述用水入口和所述用水出口均设置流量控制阀。
CN201721459881.9U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 Active CN207422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9881.9U CN207422963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9881.9U CN207422963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2963U true CN207422963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07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9881.9U Active CN207422963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2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34175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
CN202419765U (zh) 热电厂汽轮机凝汽器的循环水冷却供暖装置
CN103968440A (zh) 多热源热水系统
CN205245609U (zh) 一种太阳能双源热泵供热采暖空调系统
CN207422963U (zh) 一种地热井隔离换热机构
CN208253697U (zh) 一种蓄热与多级终端用户联合供热的地热供热运行系统
CN207881280U (zh) 热泵整体式冷热源机房
CN201416182Y (zh) 无负压生活冷热水混合给水系统
KR101320871B1 (ko) 축열탱크 자동급수 시스템
CN205369747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热一体化房顶装置
CN104848539A (zh) 地热水结合水源热泵制备热水供应系统
CN203837169U (zh) 一种地源热泵开式冷却塔热平衡系统
CN205505183U (zh) 双水箱结构的供水系统
GB2437416A (en) A domestic services pod
CN103398409B (zh) 利用回水供热系统
CN211854452U (zh) 一种清洁能源自动互补式热风系统
CN203517994U (zh) 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系统水力解耦罐
CN204115049U (zh) 高层建筑供暖直连设备
CN207394942U (zh) 一种高温水站供热系统
CN109631371B (zh) 一种利用湖水实现供暖制冷的系统及方法
CN207035570U (zh) 一种区域互联地源热泵系统
CN201327104Y (zh) 智能型高区直连增压供暖设备
CN206207526U (zh) 移动撬装式换热站
CN104848357A (zh) 一种地热水供应系统
CN104390254B (zh) 一种推挽变容热水蓄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