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2177U - 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2177U
CN207422177U CN201721254536.1U CN201721254536U CN207422177U CN 207422177 U CN207422177 U CN 207422177U CN 201721254536 U CN201721254536 U CN 201721254536U CN 207422177 U CN207422177 U CN 207422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water
solid
steam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545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贝晓东
安文峰
关振哲
刘晓冬
秦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FEICH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FEICH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FEICH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FEICH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545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2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2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2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主要由固体蓄热装置(1)、蒸汽发生装置(2)、水箱(3)以及离心风机(4)组成,该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通过固体蓄热装置作为热源,为蒸汽发生装置进行加热,进而将进入蒸汽发生装置中的水加热成蒸汽,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约能源,无污染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蒸汽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装置(俗称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是应用在灭菌柜、生物反应器(罐类设备)、管路系统(在线灭菌)、过滤器等装置上的重要设备之一。
现有的蒸汽装置大多采用燃煤来产生热能,而煤作为能源燃料,不仅储备有限,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环境。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的燃气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以至少解决以往蒸汽装置存在的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蓄热装置1、蒸汽发生装置2、水箱3以及离心风机4;
所述固体蓄热装置1具有入风口112和排风口113;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包括:箱体21、进水管22、加热风道23以及蒸汽喷管24;
所述箱体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在所述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容水腔213;
所述进水管22与所述箱体21连接,且所述进水管22的出水端与所述容水腔213连通;
所述加热风道23固定设置于所述容水腔213内,且所述加热风道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211和所述出风口212连通;
所述蒸汽喷管24与所述箱体21连接,且所述蒸汽喷管24的进气端与所述容水腔213连通;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的进风口211与所述固体蓄热装置1的排风口113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212与所述固体蓄热装置1的入风口112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离心风机4安装于所述管路内;
所述水箱3的出水口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中进水管22的进水端连通。
优选,所述加热风道23由多个加热风道管231依次平行设置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21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214。
进一步优选,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还包括:水位计25以及回水管26;
所述水位计25安装于所述箱体21上,用于检测所述容水腔213内的水位;
所述回水管26与所述箱体21连接,且所述回水管26的进水端与所述容水腔213连通,所述回水管26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3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还包括:压力表27以及泄气阀28;
所述压力表27安装于所述箱体21上,用于检测所述容水腔213内的气压;
所述泄气阀28安装于所述箱体21上,与所述容水腔213连通。
进一步优选,所述固体蓄热装置1包括:壳体11、高压绝缘基座12、蓄热体13、横向风道14、第一纵向风道15、第二纵向风道16、顶部风道17以及折流板18;
所述壳体11内部设置有腔体111,且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腔体111连通的入风口112和排风口113;
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位于所述腔体111内,固定安装于所述腔体111的底面上;
所述蓄热体13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的上方,且所述蓄热体13内设置有多个加热体以及多个通风孔;
所述横向风道14位于所述蓄热体13的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的上方,且分别与所述入风口112以及所述蓄热体13中部分通风孔连通;
所述第一纵向风道15位于所述蓄热体1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的上方,且与所述蓄热体13中的全部通风孔连通;
所述顶部风道17位于所述蓄热体13的上方,分别与所述排风口113以及所述第一纵向风道15连通;
所述折流板18一端插设于所述蓄热体13中,另一端封堵于所述横向风道14的上端口;
所述第二纵向风道16位于所述折流板18封堵于所述横向风道14的一端上方,且分别与所述排风口113和所述蓄热体13中的部分通风孔连通。
进一步优选,所述蓄热体13由多个蓄热单元131依次垂直层叠设置构成,且在相邻的蓄热单元131之间固定安装有加热体;
所述蓄热单元131由依次水平拼接的蓄热砖1311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蓄热砖1311为由上表面13111、下表面13112、第一侧面13113、第二侧面13114、第一端面13115以及第二端面13116围成的实心立方体;
其中,所述上表面13111和所述下表面13112上均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槽13117,且所述上表面13111中安装槽13117的位置与所述下表面13112中安装槽13117的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侧面13113和所述第二侧面13114上均分别设置有通风孔道13118,每个所述通风孔道13118均贯通于所述第一端面13115和所述第二端面13116,且所述第一侧面13113中通风孔道13118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侧面13114中通风孔道13118的位置对应;
当所述蓄热砖1311水平拼接构成蓄热单元131时,相邻蓄热砖1311中的通风孔道13118可拼接到一起,构成用于风流通过的通风孔;
当所述蓄热单元131垂直层叠设置构成蓄热体13时,相邻蓄热单元131中对应蓄热砖1311内的安装槽13117可拼接到一起,构成安装孔,所述加热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由多个绝缘砖121拼接构成;
所述绝缘砖121整体呈多棱柱体,且所述绝缘砖121内设置有贯通上下的通孔1211。
进一步优选,所述横向风道14是由依次拼接的耐火砖141构成;
所述耐火砖141包括:基座1410,在所述基座1410的一侧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1411和第二隔板1412,所述第一隔板1411和所述第二隔板1412之间形成的通道用于风流通过;
且所述基座1410与所述腔体111的侧壁相抵,所述第一隔板141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隔板1412的端部均与所述蓄热体13相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通过固体蓄热装置作为热源,为蒸汽发生装置进行加热,进而将进入蒸汽发生装置中的水加热成蒸汽,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约能源,无污染等优点。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固体蓄热装置中的热风通过排风口排出,经由蒸汽发生装置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风道中,而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容水腔中,通过加热风道中热风进行加热后,生成蒸汽,通过蒸汽喷管喷出,而在加热风道中的热风将热量散尽后,通过离心风机驱动,经由蒸汽发生装置的出风口流出,进入到固体蓄热装置的入风口,在固体蓄热装置中循环之后,将固体蓄热装置中的热能带出,再从排风口流入到蒸汽发生装置的进风口,依次循环反复,实现蒸汽发生装置中蒸汽的持续产生。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中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中固体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中固体蓄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中固体蓄热装置的流向示意图;
图6为固体蓄热装置中蓄热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固体蓄热装置中绝缘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固体蓄热装置中耐火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参见图1为本实施方案提供的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该蒸汽装置主要由固体蓄热装置1、蒸汽发生装置2、水箱3以及离心风机4组成。
其中,固体蓄热装置1具有入风口112和排风口113;
参见图2,蒸汽发生装置2主要由箱体21、进水管22、加热风道23以及蒸汽喷管 24组成,且箱体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在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容水腔213,进水管22与箱体21连接,且进水管22的出水端与容水腔213连通,加热风道23固定设置于容水腔213内,且加热风道23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211和出风口 212连通,蒸汽喷管24与箱体21连接,且蒸汽喷管24的进气端与容水腔213连通,蒸汽发生装置2的进风口211与固体蓄热装置1的排风口113连通,蒸汽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212与固体蓄热装置1的入风口112通过管路连接,参见图1,离心风机4安装于管路内,水箱3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装置2中进水管22的进水端连通。
本实施方案中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固体蓄热装置中的热风通过排风口排出,经由蒸汽发生装置的进风口进入到加热风道中,而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容水腔中,通过加热风道中热风进行加热后,生成蒸汽,通过蒸汽喷管喷出,而在加热风道中的热风将热量散尽后,通过离心风机驱动,经由蒸汽发生装置的出风口流出,进入到固体蓄热装置的入风口,在固体蓄热装置中循环之后,将固体蓄热装置中的热能带出,再从排风口流入到蒸汽发生装置的进风口,依次循环反复,实现蒸汽发生装置中蒸汽的持续产生。
为了提高加热风道的加热效果,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2,加热风道23由多个加热风道管231依次平行设置构成。
防止蒸汽发生装置的箱体容易散热,影响蒸汽的产生效果,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2,在箱体21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214。
为了防止蒸汽发生装置的容水腔内水量过多,发生意外,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2,在蒸汽发生装置2中还设置有水位计25和回水管26,其中,水位计25安装于箱体21上,用于检测容水腔213内的水位,回水管26与箱体21连接,且回水管26的进水端与容水腔213连通,回水管26的出水端与水箱3的进水口连通;当水位计检测到容水腔中的水量过多时,开启回水管将容水腔中的水排放到水箱内,更为优选在回水管中设置有过滤网。
为了防止蒸汽发生装置中蒸汽喷管发生堵塞,导致蒸汽发生装置的容水腔内压力过大,发生意外爆炸的问题,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2,在蒸汽发生装置2中还设置有压力表27以及泄气阀28,其中,压力表27安装于箱体21上,用于检测容水腔213 内的气压,泄气阀28安装于箱体21上,与容水腔213连通;当压力表检测到容水腔中的压力过大时,可打开泄气阀将容水腔中的压力进行卸载,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参见图3、图4为固体蓄热设备,该高压固体蓄热设备包括:内部设置有腔体111 的壳体11,且在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与腔体111连通的入风口112和排风口113,在腔体111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高压绝缘基座12,该高压绝缘基座12的设置主要使上方设备与地面以及壳体隔离,防止漏电,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高压绝缘基座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蓄热体13,且蓄热体13内设置有多个加热体以及多个通风孔,在蓄热体13 的一侧,且位于高压绝缘基座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向风道14,该横向风道14分别与壳体11上的入风口112以及蓄热体13中的部分通风孔连通,在蓄热体13的另一侧,且位于高压绝缘基座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纵向风道15,该第一纵向风道15与蓄热体 13中的全部通风孔连通,在蓄热体1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顶部风道17,该顶部风道17分别与排风口113以及第一纵向风道15连通,在蓄热体13内插设有折流板18,且该折流板18的一端端部封堵于横向风道14的上端口,而在折流板18封堵于横向风道14的一端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纵向风道16,该第二纵向风道16分别与排风口113和蓄热体13 中的部分通风孔连通。
上述固体蓄热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通过蓄热体中的加热体为蓄热体进行加热蓄热,然后通过风流在蓄热体中的通风孔内流动实现热量的带出,而风流在该高压固体蓄热设备中的具体流动过程可参见图5,风流从壳体的入风口进入后,直接进入横向风道中,然后通过与横向风道连通的部分通风孔进入到蓄热体中,将该部分蓄热体中的热能带出后,进入到第一纵向风道中,而进入到第一纵向风道中的风流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风流直接进入到顶部风道中从排风口流出,而另一部分风流会分别进入到与第二纵向风道连通的部分通风孔中,将该部分蓄热体中的热能带出,然后由排风口流出,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将蓄热体中存蓄的热能高效带出,不存在任何的风流死角,显著提高该蓄热设备的显热效率。
参见图3、图4,蓄热体13由多个蓄热单元131依次垂直层叠设置构成,且在相邻的蓄热单元131之间固定安装有加热体A,而蓄热单元131由依次水平拼接的蓄热砖1311 构成。
参见图6为一种蓄热砖的结构示意图,该蓄热砖1311为由上表面13111、下表面13112、第一侧面13113、第二侧面13114、第一端面13115以及第二端面13116围成的实心立方体;在上表面13111和下表面13112上均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槽13117,且上表面13111中安装槽13117的位置与下表面13112中安装槽13117的位置一一对应;在第一侧面13113和第二侧面13114上均分别设置有通风孔道13118,每个通风孔道 13118均贯通于第一端面13115和第二端面13116,且第一侧面13113中通风孔道13118 的位置与第二侧面13114中通风孔道13118的位置对应。
当蓄热砖1311水平拼接构成蓄热单元131时,相邻蓄热砖1311中的通风孔道13118可拼接到一起,构成用于风流通过的通风孔;当蓄热单元131垂直层叠设置构成蓄热体13时,相邻蓄热单元131中对应蓄热砖1311内的安装槽13117可拼接到一起,构成安装孔,所述加热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为了方便蓄热砖1311之间的拼接,在蓄热砖1311的第一侧面13113和第二侧面13114分别设置有一一对应匹配的卡槽131131和凸块131141,优选,卡槽131131和凸块131141呈燕尾形。
参见图3、图4,绝缘基座12由多个绝缘砖121拼接构成,参见图7,该绝缘砖121 整体呈多棱柱体,且该绝缘砖121内设置有贯通上下的通孔1211,该种绝缘砖不仅结构简单,方便加工,而且使用寿命长,耐压力强。
参见图3、图4,横向风道14是由依次拼接的耐火砖141构成,参见图8,该耐火砖141包括:基座1410,在基座1410的一侧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1411和第二隔板1412,在第一隔板1411和第二隔板1412之间形成的通道可用于风流通过,而且基座 1410与腔体111的侧壁相抵,第一隔板1411的端部和第二隔板1412的端部均与蓄热体13相抵。为了方便制作和提高使用的寿命,将耐火砖141中的基座1410与第一隔板1411 和第二隔板1412设计为一体式结构。
通过上述耐火砖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实现横向风道的形成,而且在蓄热体和腔体之间形成支撑,可提高设备整体牢固程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蓄热装置(1)、蒸汽发生装置(2)、水箱(3)以及离心风机(4);
所述固体蓄热装置(1)具有入风口(112)和排风口(113);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包括:箱体(21)、进水管(22)、加热风道(23)以及蒸汽喷管(24);
所述箱体(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在所述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容水腔(213);
所述进水管(22)与所述箱体(21)连接,且所述进水管(22)的出水端与所述容水腔(213)连通;
所述加热风道(23)固定设置于所述容水腔(213)内,且所述加热风道(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211)和所述出风口(212)连通;
所述蒸汽喷管(24)与所述箱体(21)连接,且所述蒸汽喷管(24)的进气端与所述容水腔(213)连通;
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的进风口(211)与所述固体蓄热装置(1)的排风口(113)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212)与所述固体蓄热装置(1)的入风口(112)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离心风机(4)安装于所述管路内;
所述水箱(3)的出水口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中进水管(22)的进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风道(23)由多个加热风道管(231)依次平行设置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还包括:水位计(25)以及回水管(26);
所述水位计(25)安装于所述箱体(21)上,用于检测所述容水腔(213)内的水位;
所述回水管(26)与所述箱体(21)连接,且所述回水管(26)的进水端与所述容水腔(213)连通,所述回水管(26)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3)的进水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2)还包括:压力表(27)以及泄气阀(28);
所述压力表(27)安装于所述箱体(21)上,用于检测所述容水腔(213)内的气压;
所述泄气阀(28)安装于所述箱体(21)上,与所述容水腔(21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蓄热装置(1)包括:壳体(11)、高压绝缘基座(12)、蓄热体(13)、横向风道(14)、第一纵向风道(15)、第二纵向风道(16)、顶部风道(17)以及折流板(18);
所述壳体(11)内部设置有腔体(111),且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腔体(111)连通的入风口(112)和排风口(113);
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位于所述腔体(111)内,固定安装于所述腔体(111)的底面上;
所述蓄热体(13)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的上方,且所述蓄热体(13)内设置有多个加热体以及多个通风孔;
所述横向风道(14)位于所述蓄热体(13)的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的上方,且分别与所述入风口(112)以及所述蓄热体(13)中部分通风孔连通;
所述第一纵向风道(15)位于所述蓄热体(1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的上方,且与所述蓄热体(13)中的全部通风孔连通;
所述顶部风道(17)位于所述蓄热体(13)的上方,分别与所述排风口(113)以及所述第一纵向风道(15)连通;
所述折流板(18)一端插设于所述蓄热体(13)中,另一端封堵于所述横向风道(14)的上端口;
所述第二纵向风道(16)位于所述折流板(18)封堵于所述横向风道(14)的一端上方,且分别与所述排风口(113)和所述蓄热体(13)中的部分通风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13)由多个蓄热单元(131)依次垂直层叠设置构成,且在相邻的蓄热单元(131)之间固定安装有加热体;
所述蓄热单元(131)由依次水平拼接的蓄热砖(1311)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砖(1311)为由上表面(13111)、下表面(13112)、第一侧面(13113)、第二侧面(13114)、第一端面(13115)以及第二端面(13116)围成的实心立方体;
其中,所述上表面(13111)和所述下表面(13112)上均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槽(13117),且所述上表面(13111)中安装槽(13117)的位置与所述下表面(13112)中安装槽(13117)的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侧面(13113)和所述第二侧面(13114)上均分别设置有通风孔道(13118),每个所述通风孔道(13118)均贯通于所述第一端面(13115)和所述第二端面(13116),且所述第一侧面(13113)中通风孔道(13118)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侧面(13114)中通风孔道(13118)的位置对应;
当所述蓄热砖(1311)水平拼接构成蓄热单元(131)时,相邻蓄热砖(1311)中的通风孔道(13118)可拼接到一起,构成用于风流通过的通风孔;
当所述蓄热单元(131)垂直层叠设置构成蓄热体(13)时,相邻蓄热单元(131)中对应蓄热砖(1311)内的安装槽(13117)可拼接到一起,构成安装孔,所述加热体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绝缘基座(12)由多个绝缘砖(121)拼接构成;
所述绝缘砖(121)整体呈多棱柱体,且所述绝缘砖(121)内设置有贯通上下的通孔(121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风道(14)是由依次拼接的耐火砖(141)构成;
所述耐火砖(141)包括:基座(1410),在所述基座(1410)的一侧侧壁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1411)和第二隔板(1412),所述第一隔板(1411)和所述第二隔板(1412)之间形成的通道用于风流通过;
且所述基座(1410)与所述腔体(111)的侧壁相抵,所述第一隔板(141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隔板(1412)的端部均与所述蓄热体(13)相抵。
CN201721254536.1U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 Active CN207422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4536.1U CN207422177U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4536.1U CN207422177U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2177U true CN207422177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54536.1U Active CN207422177U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21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6565A (zh) * 2021-05-11 2021-11-05 严灼坚 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
CN114719652A (zh) * 2022-05-12 2022-07-08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及其蓄放热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6565A (zh) * 2021-05-11 2021-11-05 严灼坚 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
CN114719652A (zh) * 2022-05-12 2022-07-08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固体蓄热装置及其蓄放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22437U (zh) 一种智能控制热库
CN207422177U (zh) 一种固体电蓄热蒸汽装置
KR20120085443A (ko) 화목보일러
CN104613638B (zh) 一种内胆生物质锅炉
CN109945252A (zh) 一种炉具余热回收装置
CN103948307B (zh) 一种应用燃气蒸箱的水胆的排烟系统
CN216694033U (zh) 燃气采暖热水炉的风压监测系统
CN205467160U (zh) 一种新型模温机
CN205619406U (zh) 用于高低区供暖的复合热源系统及其组成的供暖系统
CN113945010A (zh) 燃气采暖热水炉的风压监测系统
CN207599995U (zh) 一种导热油加热式热风炉
CN207112756U (zh) 一种热泵蒸汽机
CN206073440U (zh) 一种立式燃油燃气超导锅炉
CN104676726B (zh) 一种壁挂式燃气取暖器
CN210663342U (zh) 一种节能效果好的燃气采暖炉
CN104534860A (zh) 一种浸渍纸干燥箱的高效保温箱壁
CN205425426U (zh) 卧式单回程燃气热水锅炉
CN102878790A (zh) 一种烘干机
CN204438508U (zh) 一种改进的空气电加热器
CN202869181U (zh) 一种烘干机
CN206131443U (zh) 一种高热效率空气电加热器
CN103542524B (zh) 冷凝卧式水套加热炉
CN215675776U (zh) 一种供热锅炉与换热器一体机
CN214172548U (zh) 一种新型节能高效燃气锅炉装置
CN106765496A (zh) 一种热传导供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