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8393U -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8393U
CN207418393U CN201721428990.4U CN201721428990U CN207418393U CN 207418393 U CN207418393 U CN 207418393U CN 201721428990 U CN201721428990 U CN 201721428990U CN 207418393 U CN207418393 U CN 207418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nd
ball
purifying system
artificial wet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289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朝阳
刘佳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 Sen Gardens Shanghai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Qin Sen Gardens Shanghai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 Sen Gardens Shanghai Ltd Co filed Critical Qin Sen Gardens Shanghai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7214289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8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8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8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生物球处理池和湿地净化池,所述生物球处理池内置生物净化球,所述湿地净化池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集流池、碎石填料层、格栅层、基质填料层和植被层;所述基质填料层和植被层之间设置引水管,集流池与排水管相连;所述生物球处理池通过管道与引水管相连,管道上设置动力输送泵。所述系统通过将生物球处理池和湿地净化池连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中中氮、磷含量以及有机物含量,降低了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和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含量,降低了其对受纳水体水生生物的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地急剧减少,不透水地面的增加,破坏了自然水文生态平衡,进而出现了各种水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内湖水体水质恶化、雨水资源流失、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土壤水源隔断和雨水径流污染严重等。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城市景观生态,尤其是水生态文明和海绵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城市风景园林管理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CN 106115926A公开了一种多介质层的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包括填料层和挡板;挡板的数量≥2块;挡板交错排列地设置在填料层中,使得水流流经填料层时形成上下波动的潜流;填料层的填料包括砾石和复合填料包;复合填料包的填料包括土壤、木屑、木炭和铁屑。
但上述现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不适宜处理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有机废水,效率较为低下,稳定性较差,出水水质浓度变化较大,很多情况下达不到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不适宜处理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有机废水,效率较为低下,稳定性较差,出水水质浓度变化较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所述系统通过将生物球处理池和湿地净化池连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中中氮、磷含量以及有机物含量,降低了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和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含量,降低了其对受纳水体水生生物的危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生物球处理池和湿地净化池,所述生物球处理池内置生物净化球,所述湿地净化池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集流池、碎石填料层、格栅层、基质填料层和植被层;所述基质填料层和植被层之间设置引水管,集流池与排水管相连;所述生物球处理池通过管道与引水管相连,管道上设置动力输送泵。
本实用新型中待处理有机废水先进入生物球处理池进行生物处理后,再进入湿地净化池进行进一步处理。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生物净化球表面附着生物净化膜,其可以有效降低水中氮和磷含量,降低了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和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格栅层的格栅中填充介孔Al2O3填料球和活性炭球,所述介孔Al2O3填料球的数量是活性炭球的数量的1倍~2倍。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介孔Al2O3填料球和活性炭球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小颗粒固体悬浮物、微量的金属离子、营养盐及有机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碎石填料层的厚度为50cm~100cm,例如50cm、55cm、60cm、65cm、70cm、75cm、80cm、85cm、90cm、95cm或100c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格栅层的厚度为30cm~40cm,例如30cm、33cm、35cm、37cm或40c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所述格栅层不仅可以对水体进行净化,同时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基质填料层和植被层,使其不会塌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质填料层的厚度15cm~20cm,例如15cm、16cm、17cm、18cm或19c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所述基质填料层中填料为砾石、碎石、陶粒或火山岩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砾石和碎石的组合,陶粒和火山岩的组合,砾石、碎石和陶粒的组合,砾石、碎石、陶粒和火山岩的组合等;所述基质填料层的孔隙率为50%~60%,例如50%、52%、54%、56%、58%或6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植被层中种植驯化芦苇、香蒲、水葱、菖蒲或莎草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驯化芦苇和香蒲的组合,水葱和菖蒲的组合,水葱、菖蒲和莎草的组合,驯化芦苇、香蒲、水葱和菖蒲的组合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生物球处理池和湿地净化池连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中中氮、磷含量以及有机物含量,降低了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和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含量,降低了其对受纳水体水生生物的危害,使最终经过处理后的废水中CODcr含量小于70mg/L,氨氮含量小于1mg/L。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生物球处理池,2-湿地净化系统,3-集流池,4-碎石填料层,5-格栅层,6-基质填料层,7-植被层,8-引水管,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碱性有机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池,如图1所示,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生物球处理池1和湿地净化池2,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内置生物净化球,所述湿地净化池2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集流池3、碎石填料层4、格栅层5、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所述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之间设置引水管8,集流池1与排水管9相连;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通过管道与引水管8相连,管道上设置动力输送泵。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典型但非限制性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池,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生物球处理池1和湿地净化池2,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内置生物净化球,所述湿地净化池2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集流池3、碎石填料层4、格栅层5、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所述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之间设置引水管8,集流池1与排水管9相连;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通过管道与引水管8相连,管道上设置动力输送泵。
其中,所述生物净化球表面附着生物净化膜;格栅层5的格栅中填充介孔Al2O3填料球和活性炭球,介孔Al2O3填料球的数量是活性炭球的数量的1倍;所述碎石填料层4的厚度为80cm;格栅层5的厚度为35cm;基质填料层6的厚度17cm;基质填料层6中填料为砾石、碎石和陶粒的组合,基质填料层6的孔隙率为55%;植被层7中种植驯化芦苇、香蒲、水葱和菖蒲的组合。
采用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处理CODcr为8000mg/L的有机废水,经过处理后,水中CODcr含量小于60mg/L,氨氮含量小于0.8mg/L。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池,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生物球处理池1和湿地净化池2,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内置生物净化球,所述湿地净化池2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集流池3、碎石填料层4、格栅层5、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所述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之间设置引水管8,集流池1与排水管9相连;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通过管道与引水管8相连,管道上设置动力输送泵。
其中,所述生物净化球表面附着生物净化膜;格栅层5的格栅中填充介孔Al2O3填料球和活性炭球,介孔Al2O3填料球的数量是活性炭球的数量的2倍;所述碎石填料层4的厚度为50cm;格栅层5的厚度为30cm;基质填料层6的厚度15cm;基质填料层6中填料为砾石和碎石的组合,基质填料层6的孔隙率为50%;植被层7中种植水葱和菖蒲的组合。
采用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处理CODcr为9000mg/L的有机废水,经过处理后,水中CODcr含量小于70mg/L,氨氮含量小于1mg/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池,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生物球处理池1和湿地净化池2,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内置生物净化球,所述湿地净化池2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集流池3、碎石填料层4、格栅层5、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所述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之间设置引水管8,集流池1与排水管9相连;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通过管道与引水管8相连,管道上设置动力输送泵。
其中,所述生物净化球表面附着生物净化膜;格栅层5的格栅中填充介孔Al2O3填料球和活性炭球,介孔Al2O3填料球的数量是活性炭球的数量的2倍;所述碎石填料层4的厚度为100cm;格栅层5的厚度为40cm;基质填料层6的厚度20cm;基质填料层6中填料为砾石和碎石的组合,基质填料层6的孔隙率为60%;植被层7中种植水葱和菖蒲的组合。
采用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处理CODcr为8500mg/L的有机废水,经过处理后,水中CODcr含量小于65mg/L,氨氮含量小于1mg/L。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池,所述人工湿地净化池除了不设置生物球处理池外,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采用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处理CODcr为8000mg/L的有机废水,经过处理后,水中CODcr含量为1500mg/L,氨氮含量为15mg/L。
综合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生物球处理池和湿地净化池连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中中氮、磷含量以及有机物含量,降低了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和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含量,降低了其对受纳水体水生生物的危害,使最终经过处理后的废水中CODcr含量小于70mg/L,氨氮含量小于1mg/L。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工艺流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系统各级工艺、所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生物球处理池(1)和湿地净化池(2),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内置生物净化球,所述湿地净化池(2)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集流池(3)、碎石填料层(4)、格栅层(5)、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所述基质填料层(6)和植被层(7)之间设置引水管(8),集流池(3)与排水管(9)相连;所述生物球处理池(1)通过管道与引水管(8)相连,管道上设置动力输送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净化球表面附着生物净化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层(5)的格栅中填充介孔Al2O3填料球和活性炭球,所述介孔Al2O3填料球的数量是活性炭球的数量的1倍~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填料层(4)的厚度为50cm~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层(5)的厚度为30cm~4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填料层(6)的厚度15cm~20cm;所述基质填料层(6)中填料为砾石、碎石、陶粒或火山岩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基质填料层(6)的孔隙率为5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7)中种植驯化芦苇、香蒲、水葱、菖蒲或莎草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CN201721428990.4U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Active CN207418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8990.4U CN207418393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28990.4U CN207418393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8393U true CN207418393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28990.4U Active CN207418393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83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6650A (zh) * 2020-12-01 2021-03-09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岩溶区农业残余有机农药去除的人工湿地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6650A (zh) * 2020-12-01 2021-03-09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岩溶区农业残余有机农药去除的人工湿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1459B (zh) 一种路面雨水集蓄净化利用系统
Yidong et al. Performance of multi-soil-layering system (MSL) treating leachate from rural unsanitary landfills
Oladoja Appropriate technology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management in under-resourced regions of the world
CN100551850C (zh) 污水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Pangarkar et al. Design and economical performance of gray 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rural region
CN101353271B (zh) 一种粪尿分集式厕所及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00595169C (zh) 一种水净化回用生态系统
CN200974793Y (zh) 污水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
CN101585607B (zh)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9574391B (zh) 补水水系异位生态沟渠污染拦截净化方法
Bhise et al. Design and suitability of modular vermifilter for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CN105621786B (zh) 一种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上升流垂直人工湿地系统
CN207418393U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CN108275782A (zh) 一体化立体湿地污水处理出水tn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0642481B (zh) 适用于村庄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1475289B (zh) 加强型生物反应槽与加强型潜流湿地处理系统
CN202379857U (zh)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湿地生态处理装置
CN107352655B (zh) 一种处理有机污水的生物床系统
CN208471806U (zh) 一种用于有机硅类碱性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净化池
CN106830575A (zh) 一种补水过滤型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Hou et al. Efficiencies of multilayer infiltration systems for the removal of urban runoff pollutants
CN108569819A (zh)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低污染水处理系统
Wu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zero-water discharge system in treating diffuse village wastewater and its benefits in community afforestation
CN207552117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8471674U (zh) 一体化立体湿地污水处理出水tn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