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6488U - 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6488U
CN207416488U CN201721590113.7U CN201721590113U CN207416488U CN 207416488 U CN207416488 U CN 207416488U CN 201721590113 U CN201721590113 U CN 201721590113U CN 207416488 U CN207416488 U CN 207416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cuboid cavity
air inlet
partition
gas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901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胤志
陈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Jin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901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6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6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6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气口1、出气口2和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述进气口1、所述出气口2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对角位置,其中:所述进气口1加热空气进入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述出气口2排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加热空气;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承载待加热物品,并采用以蛇形的方式流动的加热空气产生的热量对所述待加热物品进行加热;在该方案中,不是采用U型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而是采用蛇形的方式流动的加热空气来加热,而蛇形的加热方式受热均匀,因此,可以解决解冻所耗费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一方面,地球上几十亿年积累的资源被大量开发使用,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又产生了大量垃圾,若未经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
目前,日常垃圾多为餐厨垃圾,俗称泔水,是居民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容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的含水量较高,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结冰,例如,北方的冬季,处于室外的垃圾很容易结冰,且处理垃圾的工作人员也一般在早晨或者晚上,而此时温度较低,垃圾部分或者全部为结冰状态,很难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采用一种U型管路加热垃圾车厢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受热不均匀,因此存在解冻所耗费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耗时较长、效率较低的缺陷。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包括进气口1、出气口2和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述进气口1、所述出气口2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对角位置,其中:
所述进气口1加热空气进入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
所述出气口2排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加热空气;
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承载待加热物品,并采用以蛇形的方式流动的加热空气产生的热量对所述待加热物品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底部包括第一边4、第二边5、第三边6和第四边7,所述第一边4和第二边5平行,所述第三边6和第四边7平行;所述第一边4、所述第二边5均与所述第三边6、所述第四边7垂直;
所述进气口1位于所述第一边4和所述第三边6的交叉处,所述出气口2位于所述第二边5和所述第四边7的交叉处;或者
所述出气口2位于所述第一边4和所述第三边6的交叉处,所述进气口1位于所述第二边5和所述第四边7的交叉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底部还包括第一底板8、第二底板9和第三底板10,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边4和所述第二边5所在侧,所述第三底板10位于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之间,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第三底板10所在面高于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所在面,所述第三底板10所在面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顶部所在面相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梁11,在至少一个纵向梁11中的一个纵向梁11的所述进气口1一侧设置第一隔板12a,所述第一隔板12a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进气口1一侧向前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进气口1一侧流动;
在至少一个纵向梁11中的另一个纵向梁11的所述出气口2一侧设置第二隔板12b,所述第二隔板12b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出气口2一侧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出气口2一侧流动;
其中,设置所述第一隔板12a的纵向梁11与所述进气口1的距离小于设置所述第二隔板12b的纵向梁11与所述进气口1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梁11,在所述至少一个纵向梁11中与所述进气口1距离最短的第一纵向梁11的所述进气口1一侧设置第一隔板12a,所述第一隔板12a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进气口1一侧向前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进气口1一侧流动,在与所述第一纵向梁11相邻的第二纵向梁11的所述第一隔板12a相反的方向设置第二隔板12b,所述第二隔板12b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出气口2一侧向前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出气口2一侧流动,继续在与所述第二纵向梁11相邻的第三纵向梁11的与所述第二隔板12b相反的方向设置第三隔板12c直至在最后一个纵向梁11处完成设置隔板(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出气口2所在一侧的边为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出气口2一侧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顶部为所述待加热物品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至少一边设置为转轴,使得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能够围绕所述转轴旋转的角度小于或者等于4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底部包括至少一根横向支撑梁13,加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能够承受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气口1、出气口2和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述进气口1、所述出气口2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对角位置,其中:所述进气口1加热空气进入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述出气口2排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加热空气;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承载待加热物品,并采用以蛇形的方式流动的加热空气产生的热量对所述待加热物品进行加热;在该方案中,不是采用U型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而是采用蛇形的方式流动的加热空气来加热,而蛇形的加热方式受热均匀,因此,可以解决解冻所耗费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的缺陷。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车载物品解冻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底部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一种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图1-3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下的加热空气流动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图1-5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下的加热空气流动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底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100,包括进气口1、出气口2和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述进气口1、所述出气口2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对角位置,其中:
所述进气口1加热空气进入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
所述出气口2排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加热空气;
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承载待加热物品,并采用以蛇形的方式流动的加热空气产生的热量对所述待加热物品进行加热。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空气可以为汽车的尾气,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气体,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底部包括第一边4、第二边5、第三边6和第四边7,所述第一边4和第二边5平行,所述第三边6和第四边7平行;所述第一边4、所述第二边5均与所述第三边6、所述第四边7垂直;
所述进气口1位于所述第一边4和所述第三边6的交叉处,所述出气口2位于所述第二边5和所述第四边7的交叉处;或者
所述出气口2位于所述第一边4和所述第三边6的交叉处,所述进气口1位于所述第二边5和所述第四边7的交叉处。
例如,所述进气口1和所述出气口2分别如图1-1所示,或者,所述进气口1和所述出气口2分别位于图1-1所示的位置互换。
又例如,所述进气口1和所述出气口2分别如图1-1中的另一条对角线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阅图1-2所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底部还包括第一底板8、第二底板9和第三底板10,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边4和所述第二边5所在侧,所述第三底板10位于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之间。
其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第三底板10所在面高于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所在面,所述第三底板10所在面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顶部所在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加热空气以蛇形的方式流动,可选地,如图1-3所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梁11,在至少一个纵向梁11中的一个纵向梁11的所述进气口1一侧设置第一隔板12a,所述第一隔板12a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进气口1一侧向前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进气口1一侧流动;
在至少一个纵向梁11中的另一个纵向梁11的所述出气口2一侧设置第二隔板12b,所述第二隔板12b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出气口2一侧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出气口2一侧流动;
其中,设置所述第一隔板12a的纵向梁11与所述进气口1的距离小于设置所述第二隔板12b的纵向梁11与所述进气口1的距离。
其中图1-3所示的结构下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加热空气流动的形状如图1-4所示,从图1-4中可以看出加热空气经过了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大部分位置,这样可以使得跟该车载物品解冻装置100接触的待加热物品的受热均匀,解决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前面描述的是设置一个第一隔板12a和一个第二隔板12b,但是,为了更进一步增加效果,可以增加设置的隔板的数量。如图1-5所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梁11,在所述至少一个纵向梁11中与所述进气口1距离最短的第一纵向梁11的所述进气口1一侧设置第一隔板12a,所述第一隔板12a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进气口1一侧向前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进气口1一侧流动,在与所述第一纵向梁11相邻的第二纵向梁11的所述第一隔板12a相反的方向设置第二隔板12b,所述第二隔板12b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出气口2一侧向前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出气口2一侧流动,继续在与所述第二纵向梁11相邻的第三纵向梁11的与所述第二隔板12b相反的方向设置第三隔板12c直至在最后一个纵向梁11处完成设置隔板(12)。
如图1-5所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设置四个隔板,第一隔板12a、第二隔板12b、第三隔板12c、第四隔板12d,图1-5所示的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加热空气的流动方向如图1-6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2所在一侧的边为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如图1-7所示,7为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出气口2一侧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待加热物品均匀受热,可选地,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顶部为所述待加热物品的一侧。此时,为了使得车载物品解冻装置能够活动,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至少一边设置为转轴,使得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能够围绕所述转轴旋转的角度小于或者等于45°。
例如,车载物品解冻装置为垃圾车厢,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能够围绕所述转轴旋转的角度小于或者等于45°的话,可以使得垃圾车厢内的垃圾倾倒出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车载物品解冻装置为垃圾车厢,车载物品解冻装置100在解冻垃圾车厢中的冰冻垃圾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为了将冷凝水排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之外,使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围绕转轴旋转至进气口1在上,出气口2在下的状态,这样,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冷凝水可以排出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底部包括至少一根横向支撑梁13,加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能够承受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为了防止隔板12与底板的交界处残留积水,在隔板12与接触的底板处设置导流斜板,这样,可以避免隔板12与底板的交界处残留积水,进而可以防止生锈。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申请所提出的方案,给出了具体的一种示例,如图1-8所示。图1-8中6可以为转轴,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能够围绕转轴6旋转,当然,也可以单独增加转轴14,如图1-9所示。进一步的,还给出了图1-9所示的底部的外部的示意图,如图1-10所示。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1)、出气口(2)和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述进气口(1)、所述出气口(2)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对角位置,其中:
所述进气口(1)加热空气进入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
所述出气口(2)排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中的加热空气;
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承载待加热物品,并采用以蛇形的方式流动的加热空气产生的热量对所述待加热物品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底部包括第一边(4)、第二边(5)、第三边(6)和第四边(7),所述第一边(4)和第二边(5)平行,所述第三边(6)和第四边(7)平行;所述第一边(4)、所述第二边(5)均与所述第三边(6)、所述第四边(7)垂直;
所述进气口(1)位于所述第一边(4)和所述第三边(6)的交叉处,所述出气口(2)位于所述第二边(5)和所述第四边(7)的交叉处;或者
所述出气口(2)位于所述第一边(4)和所述第三边(6)的交叉处,所述进气口(1)位于所述第二边(5)和所述第四边(7)的交叉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底部还包括第一底板(8)、第二底板(9)和第三底板(10),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边(4)和所述第二边(5)所在侧,所述第三底板(10)位于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之间,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第三底板(10)所在面高于所述第一底板(8)和所述第二底板(9)所在面,所述第三底板(10)所在面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顶部所在面相贴合。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梁(11),在至少一个纵向梁(11)中的一个纵向梁(11)的所述进气口(1)一侧设置第一隔板(12a),所述第一隔板(12a)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进气口(1)一侧向前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进气口(1)一侧流动;
在至少一个纵向梁(11)中的另一个纵向梁(11)的所述出气口(2)一侧设置第二隔板(12b),所述第二隔板(12b)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出气口(2)一侧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出气口(2)一侧流动;
其中,设置所述第一隔板(12a)的纵向梁(11)与所述进气口(1)的距离小于设置所述第二隔板(12b)的纵向梁(11)与所述进气口(1)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梁(11),在所述至少一个纵向梁(11)中与所述进气口(1)距离最短的第一纵向梁(11)的所述进气口(1)一侧设置第一隔板(12a),所述第一隔板(12a)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进气口(1)一侧向前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进气口(1)一侧流动,在与所述第一纵向梁(11)相邻的第二纵向梁(11)的所述第一隔板(12a)相反的方向设置第二隔板(12b),所述第二隔板(12b)阻挡加热空气继续沿着所述出气口(2)一侧向前流动,使得加热空气沿着垂直于所述出气口(2)一侧流动,继续在与所述第二纵向梁(11)相邻的第三纵向梁(11)的与所述第二隔板(12b)相反的方向设置第三隔板(12c)直至在最后一个纵向梁(11)处完成设置隔板(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2)所在一侧的边为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出气口(2)一侧为锐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顶部为所述待加热物品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的至少一边设置为转轴,使得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能够围绕所述转轴旋转的角度小于或者等于4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底部包括至少一根横向支撑梁(13),加强所述正方体或者长方体腔体(3)所能够承受的重量。
CN201721590113.7U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 Active CN207416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90113.7U CN207416488U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90113.7U CN207416488U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6488U true CN207416488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0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90113.7U Active CN207416488U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6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6488U (zh) 一种车载物品解冻装置
CN204385038U (zh) 高效猪粪发酵池
CN204551563U (zh)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清淤设备
CN107738847A (zh) 一种用于垃圾清理车的异味清除装置
CN206615231U (zh) 一种高效率推料车
CN209369831U (zh) 一种隧道模筑混凝土养护台车
CN207136110U (zh) 一种食用菌灭菌炉
CN205902733U (zh) 冰冻食品解冻池
CN203382021U (zh) 一种混凝土中转储料装置
CN207671891U (zh) 沼气发酵装置
CN204433545U (zh) 一种环卫车
CN206635036U (zh) 一种碳纳米管纯化装置
CN206121510U (zh) 一种用于输送城市生活垃圾的除臭输送装置
CN205863344U (zh) 军用运输车蓄电池保温托罩
CN206276126U (zh) 一种汽车尾气检测车间用太阳能尾气吸收塔
CN202577219U (zh) 融化冰雪车
CN204086087U (zh) 一种简易多功能渗透试验装置
CN203877263U (zh) 一种具有双盘管式加热管布置结构的罐式集装箱
CN205010808U (zh) 一种可移动充电式沥青保温箱
CN103900140A (zh) 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
CN207314241U (zh) 一种卫生防菌式环保清洁车
CN203875103U (zh) 一种医疗废物处理系统
CN203113508U (zh) 一种清洗车加热器保温系统
CN206420152U (zh) 液罐冬季保温装置
CN207595752U (zh) 一种国际标准罐用气相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