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2210U - 一种钻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2210U
CN207412210U CN201720203540.9U CN201720203540U CN207412210U CN 207412210 U CN207412210 U CN 207412210U CN 201720203540 U CN201720203540 U CN 201720203540U CN 207412210 U CN207412210 U CN 207412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amping portion
bone
bril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035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2035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2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2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22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钻骨装置,包括动力部,连接部和钻骨部;所述动力部包括手压式螺丝刀和动力头,动力头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一端与手压式螺丝刀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连接部包括动力传递部和第三卡接部,动力传递部一端设置有第四卡接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五卡接部,第三卡接部设置在第四卡接部一端的端部;钻骨部包括骨穿刺针管和骨穿刺针芯;第一卡接部与第三卡接部形状相匹配,第二卡接部与第四卡接部形状相匹配,第五卡接部与夹持部形状相匹配。手压式螺丝刀为钻骨装置提供旋转动力,使钻刀快速旋转,快速完成钻骨操作,缩短钻骨时间,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钻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钻骨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由于一些病因,医生需要在病人的骨质上用骨钻进行打孔,但是由于骨质差异,钻骨难度也不一样,而治疗中的各种医疗器具的性能决定着患者治疗效果的好与坏,传统手工钻骨工具有时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钻骨工作,以往的钻骨仪存在着设备难以携带,使用繁琐,灵活性差的缺陷,不能较好的满足医务人员对于治疗过程中的多种必要性要求,而电动钻骨工具,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复杂,难以完全消毒,且电动钻骨工具所用电池在消毒过程中容易受热破损。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高、便于携带的钻骨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高、效率高、便于携带的钻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骨装置,包括动力部,连接部和钻骨部;
所述动力部包括手压式螺丝刀和动力头,所述动力头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一端与所述手压式螺丝刀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动力传递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动力传递部一端设置有第四卡接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五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接部一端的端部;
所述钻骨部包括骨穿刺针管和骨穿刺针芯,所述骨穿刺针管包括第一夹持部和针管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针管部固定连接;所述针管部包括针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体前端的第一钻刀;所述骨穿刺针芯包括所述第二夹持部和针芯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针芯部固定连接;所述针芯部包括针芯体和设置在所述针芯体前端的第二钻刀;所述针芯部能够插入所述针管部,且所述针芯部插入所述针管部时,所述第一钻刀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钻刀的根部相平齐;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形状完全相同;
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接部与第四卡接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五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形状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块状结构,所述第三卡接部为管状,所述第一卡接部可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接部内;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卡接部的深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块状结构,所述第四卡接部为凹陷,所述第二卡接部可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接部内;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卡接部的深度。
可选的,所述第五卡接部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块状体,所述第三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一端的凹陷,所述第四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凹陷底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五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不连通。
可选的,所述动力头、所述连接部均为铸造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中部为方形,两端为椎体,椎体顶部固定设置有圆环。
可选的,所述针管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底部的所述圆环上;所述针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底部的所述圆环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钻骨装置主要结构包括动力部,连接部和钻骨部,动力部与连接部之间、连接部与钻骨部之间均设置有卡接结构,使用时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动力部,连接部和钻骨部连接。动力部的手压式螺丝刀为钻骨装置提供旋转动力,通过动力头和连接部传递到钻骨部,使钻骨部前端的钻刀快速旋转,快速完成钻骨操作,缩短钻骨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的钻骨装置各部分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效率高且携带方便,每个零部件均方便进行各种形式的消毒,符合医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钻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钻骨装置中动力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钻骨装置中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钻骨装置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钻骨装置中钻骨部的骨穿刺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钻骨装置中钻骨部的骨穿刺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压式螺丝刀;2、动力头;3、连接部;4、钻骨部;5、第一卡接部;6、第二卡接部;7、第一夹持部;8、第二钻刀;9、第一钻刀;10、第三卡接部;11、第四卡接部;12、第五卡接部;13、第二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骨装置,以解决骨骼手术中,手动钻刀钻骨速度慢,劳动强度大,手术时间长的问题,达到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的目的。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骨装置,其包括动力部,连接部和钻骨部;所述动力部包括手压式螺丝刀和动力头,所述动力头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一端与所述手压式螺丝刀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动力传递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动力传递部一端设置有第四卡接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五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接部一端的端部;所述钻骨部包括骨穿刺针管和骨穿刺针芯,所述骨穿刺针管包括第一夹持部和针管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针管部固定连接;所述针管部包括针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体前端的第一钻刀;所述骨穿刺针芯包括所述第二夹持部和针芯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针芯部固定连接;所述针芯部包括针芯体和设置在所述针芯体前端的第二钻刀;所述针芯部能够插入所述针管部,且所述针芯部插入所述针管部时,所述第一钻刀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钻刀的根部相平齐;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形状完全相同;
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接部与第四卡接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五卡接部与所述夹持部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卡接部将动力部、连接部和钻骨部快速稳定的连接,利用手压式螺丝刀提供旋转动力,完成快速钻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钻骨装置,包括动力部,连接部3和钻骨部4;所述动力部包括手压式螺丝刀1和动力头2,所述动力头2为铸造件,所述动力头2与所述手压式螺丝刀1通过胶水粘合;所述动力头2包括第一卡接部5和第二卡接部6;所述连接部3包括动力传递部和第三卡接部10,所述动力传递部一端设置有第四卡接部11,另一端设置有第五卡接部12,所述第三卡接部1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接部11一端的端部;所述钻骨部4包括骨穿刺针管和骨穿刺针芯,所述骨穿刺针管包括第一夹持部7和针管部,所述第一夹持部7与所述针管部固定连接;所述针管部包括针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体前端的第一钻刀9;所述骨穿刺针芯包括所述第二夹持部13和针芯部,所述第二夹持部13与所述针芯部固定连接;所述针芯部包括针芯体和设置在所述针芯体前端的第二钻刀8;所述针芯部能够插入所述针管部,且所述针芯部插入所述针管部时,所述第一钻刀9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钻刀8的根部相平齐;所述第一夹持部7与所述第二夹持部13形状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卡接部5与所述第三卡接部10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接部6与第四卡接部11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五卡接部1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7形状相匹配。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卡接部5为块状结构,所述第三卡接部10为管状,所述第三卡接部10套接于所述连接部3上位于所述第四卡接部11的一端,所述第一卡接部5可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接部10内;所述第一卡接部5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卡接部10的深度;所述第二卡接部6为所述第一卡接部5上凸出的块状结构,所述第四卡接部11为凹陷,所述第二卡接部6可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接部11内;所述第二卡接部6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卡接部11的深度;所述第五卡接部12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7的长度;所述动力头2、所述连接部3均为铸造件;所述第一夹持部7中部为方形,两端为椎体,椎体顶部固定设置有圆环;所述针管部和所述针芯部均固定设置在各自所述夹持部底部的所述圆环上。还包括一个端部带有所述动力头2的手柄。
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也可以是块状体,所述第四卡接部11为所述连接部3一端的凹陷,所述第五卡接部12为所述连接部3另一端的凹陷;
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也可以是所述第三卡接部10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一端的凹陷,所述第四卡接部11为设置于所述凹陷底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五卡接部12为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另一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不连通。
通常情况下,所述手压式螺丝刀1和所述动力头2为固定连接的一个整体,所述动力传递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10共同组成一个一体成型的铸造件,所述手柄与手柄上的动力头2为一体成型的铸造件。
使用时,将所述动力头2上的所述第二卡接部6插入所述连接部3的所述第四卡接部11,同时第一卡接部5进入到所述第三卡接部10,完成所述动力部与所述连接部3的卡接;将所述骨穿刺针芯插入所述骨穿刺针管组成所述钻骨部4,此时,所述第一钻刀9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钻刀8的根部相平齐且所述骨穿刺针芯的所述第二夹持部13的底部与所述所述骨穿刺针管的所述第一夹持部7的顶部相接触,将所述骨穿刺针芯的所述第二夹持部13与所述所述骨穿刺针管的所述第一夹持部7均插入所述所述第五卡接部12内完成所述连接部3与所述钻骨部4的卡接,然后通过操作手压式螺丝刀1为所述钻骨部4提供旋转动力对骨骼进行钻孔。需要手动进行钻孔时,只需将所述动力部与所述连接部3分离,将端部带有所述动力头2的手柄与连接部3卡接,即可进行手动钻骨。钻孔结束后将所述连接部3与所述钻骨部4分离,再将连接部3与所述动力部分离。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采用手压式螺丝刀为钻骨针提供旋转动力,连接部上设置的三个卡接部,能够便捷快速的实现手动钻骨与手压式螺丝刀钻骨的切换,从而实现快速钻骨,减少手术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各卡接部的形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快捷方便的连接各部件并实现传动即可。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钻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连接部和钻骨部;所述动力部包括手压式螺丝刀和动力头,所述动力头包括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一端与所述手压式螺丝刀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卡接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动力传递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动力传递部一端设置有第四卡接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五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卡接部一端的端部;
所述钻骨部包括骨穿刺针管和骨穿刺针芯,所述骨穿刺针管包括第一夹持部和针管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针管部固定连接;所述针管部包括针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体前端的第一钻刀;所述骨穿刺针芯包括第二夹持部和针芯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针芯部固定连接;所述针芯部包括针芯体和设置在所述针芯体前端的第二钻刀;所述针芯部能够插入所述针管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形状完全相同;
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卡接部与第四卡接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五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形状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块状结构,所述第三卡接部为管状,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接部内;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卡接部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块状结构,所述第四卡接部为凹陷,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接部内;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卡接部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卡接部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块状体,所述第三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一端的凹陷,所述第四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凹陷底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五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不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所述连接部均为铸造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中部为方形,两端为椎体,椎体顶部固定设置有圆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钻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底部的所述圆环上;所述针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部底部的所述圆环上。
CN201720203540.9U 2017-03-03 2017-03-03 一种钻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12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03540.9U CN207412210U (zh) 2017-03-03 2017-03-03 一种钻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03540.9U CN207412210U (zh) 2017-03-03 2017-03-03 一种钻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2210U true CN207412210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9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0354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12210U (zh) 2017-03-03 2017-03-03 一种钻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22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5720A (zh) * 2017-03-03 2017-05-31 周晓光 一种钻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5720A (zh) * 2017-03-03 2017-05-31 周晓光 一种钻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0098B (zh) 支撑骨胳强度的装置及其组设工具
CN207412210U (zh) 一种钻骨装置
CN106725720A (zh) 一种钻骨装置
CN207202898U (zh) 一种微创骨骼手术装置
CN206482649U (zh) 一种骨折复位固定钳
CN204797965U (zh) 一种椎体骨折经皮穿刺套管装置
CN205091991U (zh) 基于三维打印的脊柱截骨组装教学模型
CN108904027B (zh) 一种股骨近端轴向加压髓内钉
CN201987616U (zh) 一种关节骨软骨缺损制造工具
CN109288557A (zh) 一种方便定位的电动骨钻
CN206491866U (zh) 骨骼固定钉取出装置和骨骼固定钉取出系统
CN207412199U (zh) 一种人体肌腱断裂修复锚钉的植入器械套件
CN106725653A (zh) 一种微创骨骼手术装置
CN208838081U (zh) 微创取骨装置
CN102835989A (zh) 髓腔锉打拔器
CN203598034U (zh) 克氏针固定加压器
CN208096804U (zh) 一种软骨损伤微骨折修复器械
CN103892886B (zh) 一种腓骨截断器
CN201227320Y (zh) 可预固定骨科内固定接骨板及定位钢针
CN104586491A (zh) 一种胫骨远端外侧接骨板
CN203303101U (zh) 一次性消化道吻合器型号选择辅助器
CN202568430U (zh) 骨科手术用滑扣螺钉取出钳
CN202505430U (zh) 一种新型的骨科钻孔器
CN215349383U (zh) 一种骨搬移手术用牵引螺钉
CN106236244A (zh) 骨骼固定钉取出装置和骨骼固定钉取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