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8069U - 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08069U CN207408069U CN201721590644.6U CN201721590644U CN207408069U CN 207408069 U CN207408069 U CN 207408069U CN 201721590644 U CN201721590644 U CN 201721590644U CN 207408069 U CN207408069 U CN 2074080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mi
- cylindrical recesses
- component
- hot
- straight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包括迎风面组件和背风面组件,迎风面组件和背风面组件均包括顶面、侧面和底面,迎风面组件的侧面包括一个第一直平面,背风面组件的侧面包括一个与第一直平面相适应的第二直平面,迎风面组件和背风面组件通过第一直平面和第二直平面固定连接;第一直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的两端延伸至与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相邻的两个侧面,第二直平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半圆柱形凹槽,第一半圆柱形凹槽与第二半圆柱形凹槽组合形成圆柱形的夹持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测量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洞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风沙环境风洞在风沙物理学研究和风沙灾害防护治理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毕托管作为风洞流场测定的主要仪器之一,是风洞实验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使用方便、测量数据准确的特点,是一种经典的测量方法。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如何科学而又合理地固定毕托管是风洞模拟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能获得准确数据的前提条件。另外,目前针对L型毕托管,没有较好的方式能够对其进行固定。毕托管通常用于检测某些管道或风洞中的气流流速,正如前所述,毕托管的加入应尽量减小对流体本身形态的影响。因此,若引入其他固定装置置于风洞中,必然会增加扰流,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干扰。基于此种考虑,有必要开发一种尽量减少干扰的同时,能将毕托管固定于装置管壁或其他位置上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巧便携,对风的阻碍作用小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探头的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迎风面组件和背风面组件,所述迎风面组件和所述背风面组件均包括顶面、侧面和底面,所述迎风面组件的侧面包括一个第一直平面,所述背风面组件的侧面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直平面相适应的第二直平面,所述迎风面组件和所述背风面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直平面和所述第二直平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的两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相邻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直平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半圆柱形凹槽组合形成圆柱形的夹持孔,所述夹持孔用于夹持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
可选的,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为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直平面的不同高度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直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直平面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背风面组件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组合形成固定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为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直平面上设置有第三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三半圆柱形凹槽延伸至所述迎风面组件的顶面,所述第二直平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半圆柱形凹槽相对应的第四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三半圆柱形凹槽与所述第四半圆柱形凹槽组合形成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平行,所述顶面与所述侧面垂直。
可选的,所述迎风面组件的横截面为半椭圆形。
可选的,所述迎风面组件的侧面由流线型设计的弧面以及三个直平面组成。
可选的,所述背风面组件的横截面为矩形。
可选的,所述支架的材质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可通过其他连接部件与风洞可移动半自动多功能坐标架相连接,或者通过其他部件固定于风洞顶板和底板之间,使固定装置设置为可移除式,具有便携式特点,同时不影响风洞的整体结构和流场特性。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结构简单,迎风面包括流线型设计的弧面,对风的阻碍作用小,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顶丝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迎风面组件;2、背风面组件;3、第一直平面;4、第二直平面;5、第一半圆柱形凹槽;6、第二半圆柱形凹槽;7、夹持孔;8、第一固定孔;9、第二固定孔;10、固定孔;11、第三半圆柱形凹槽;12、第四半圆柱形凹槽;13、螺纹孔;14、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迎风面组件1和背风面组件2,迎风面组件1和背风面组件2均包括顶面、侧面和底面,迎风面组件1的侧面包括一个第一直平面3,背风面组件2的侧面包括一个与第一直平面3相适应的第二直平面4,迎风面组件1和背风面组件2通过第一直平面3和第二直平面4固定连接,形成所述支架;第一直平面3上设置有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的两端延伸至与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相邻的两个侧面,第二直平面4上设置有与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相对应的第二半圆柱形凹槽6,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与第二半圆柱形凹槽6组合形成圆柱形的夹持孔7,夹持孔7为通孔,夹持孔7用于夹持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
为了更好的对风洞内的风速流场进行测量,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为多个,设置于第一直平面3的不同高度上,相应的,第二半圆柱形凹槽6设置的位置及其数量均与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相对应,多个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与相应的多个第二半圆柱形凹槽6组合形成多个设置于不同高度上的夹持孔7。于本实施例中,夹持孔7与所述支架底面的距离依次为20mm、30mm、50mm、80mm、130mm、200mm、300mm、400mm、600mm、680mm等。
为了更好的保证迎风面组件1与背风面组件2的固定连接,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直平面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8,第二直平面4上设置有贯穿背风面组件2的第二固定孔9,第一固定孔8与第二固定孔9相对应,第一固定孔8与第二固定孔9组合形成固定孔10。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迎风面组件1与背风面组件2的固定连接的效果,第一固定孔8设置为多个,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8设置于多个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之间,相应的,第二固定孔9的设置位置及其数量均与第一固定孔8相对应,进而形成多个设置于夹持孔7之间的固定孔10。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孔10与所述支架底面的距离依次为40mm、65mm、105mm、155mm、255mm、355mm、455mm、625mm等。
为了便于将所述支架固定于风洞顶板和底板之间,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直平面3上设置有第三半圆柱形凹槽11,第三半圆柱形凹槽11设置于第一直平面3的顶部并延伸至迎风面组件的顶面,第二直平面4上设置有与第三半圆柱形凹槽11相对应的第四半圆柱形凹槽12,第三半圆柱形凹槽11与第四半圆柱形凹槽12组合形成螺纹孔13。进而,顶丝14通过螺纹孔13将所述支架固定于风洞可移动半自动多功能坐标架连杆上,或者通过风洞毕托管架固定部件将所述支架固定于风洞顶板和底板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平行,所述顶面与所述侧面垂直。
于本实施例中,迎风面组件1的横截面为半椭圆形,背风面组件2的横截面为矩形。此外,所述支架的横截面可以为近似半椭圆形,例如迎风面组件1的侧面由流线型设计的弧面以及三个直平面组成。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时,首先将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安装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5与第二半圆柱形凹槽6形成的夹持孔3中,然后通过固定孔10中的螺丝将迎风面组件1和背风面组件2拧紧固定,最后通过螺纹孔13将该支架固定于风洞顶板和底板之间即可,如通过螺纹孔13中的顶丝14,将其与风洞可移动半自动多功能坐标架连杆相连接,或者通过风洞毕托管架固定部件将所述支架固定于风洞顶板和底板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夹持孔与支架底面的距离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其他能满足对风洞内的风速流场进行测量的距离也可以;本实施例中仅仅是提供了一种迎风面组件与背风面组件的固定连接方式,该固定连接方式为优选技术方案,并不代表仅局限于实施例中的固定连接方式,其他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迎风面组件与背风面组件的固定连接均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中支架的材质;本实施例仅是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支架的结构,其他形式的结构也可以。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迎风面组件和背风面组件,所述迎风面组件和所述背风面组件均包括顶面、侧面和底面,所述迎风面组件的侧面包括一个第一直平面,所述背风面组件的侧面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直平面相适应的第二直平面,所述迎风面组件和所述背风面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直平面和所述第二直平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的两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相邻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直平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半圆柱形凹槽组合形成圆柱形的夹持孔,所述夹持孔用于夹持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为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直平面的不同高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所述第一直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直平面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背风面组件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组合形成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孔为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圆柱形凹槽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所述第一直平面上设置有第三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三半圆柱形凹槽延伸至所述迎风面组件的顶面,所述第二直平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半圆柱形凹槽相对应的第四半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三半圆柱形凹槽与所述第四半圆柱形凹槽组合形成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平行,所述顶面与所述侧面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组件的横截面为半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组件的侧面由流线型设计的弧面以及三个直平面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面组件的横截面为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材质为铝合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90644.6U CN207408069U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90644.6U CN207408069U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08069U true CN207408069U (zh) | 2018-05-25 |
Family
ID=6231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90644.6U Active CN207408069U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080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05815A (zh) * | 2019-12-04 | 2020-02-18 | 北京方正数码有限公司 | 一种人脸识别摄像机 |
-
2017
- 2017-11-24 CN CN201721590644.6U patent/CN20740806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05815A (zh) * | 2019-12-04 | 2020-02-18 | 北京方正数码有限公司 | 一种人脸识别摄像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Özahi et al. | Simple methods for low speed calibration of hot-wire anemometers | |
CN102539109B (zh) | 风洞流场显示试验模型旋转支架 | |
CN203849912U (zh) | 一种方便使用的多功能单摆实验台 | |
CN105758614B (zh) | 用于风洞测量建筑模型表面静压及风压系数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3443970U (zh) | 一种方向可控的皮托管 | |
CN104599568B (zh) | 一种输电导线用风雨致振模拟实验装置 | |
CN207408069U (zh) | 一种l型毕托管或热线风速仪组合式固定装置 | |
CN109856016A (zh) | 一种基于重力差的非球形颗粒曳力系数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 |
Yue et al. | A simple method for low-speed hot-wire anemometer calibration | |
CN205642730U (zh) | 三分力传感器的标定装置 | |
CN207408070U (zh) | 一种直型毕托管一体式固定装置 | |
CN107422142A (zh) | 压强法搅拌水流简易测速装置及测速方法 | |
CN204854728U (zh) | 一种坡度尺 | |
CN102635385A (zh) | 一种测试曲线隧道通风沿程摩擦阻力系数的模拟试验装置 | |
CN205301358U (zh) | 一种带固定装置的针式毕托管 | |
CN206589520U (zh) | 一种利用水平原理提高作图精准度的作图板 | |
CN203798531U (zh) | 沙粒启动风速观测装置 | |
CN209027762U (zh) | 热线垂向多点同步测量装置 | |
CN207300136U (zh) | 一种便携式树木分枝角度测量仪 | |
CN206440738U (zh) | 一种用于抗风试验测风速的皮托管固定装置 | |
CN208780480U (zh) | 一种小型曝气器检测装置 | |
CN207395635U (zh) | 一种建筑监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 | |
CN206095318U (zh) | 一种测点位置可精确调节的风量测试装置 | |
CN105784271B (zh) | 三分力传感器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 |
CN208109378U (zh) | 一种用于风速测量仪标定的风洞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