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95219U -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95219U
CN207395219U CN201721157316.7U CN201721157316U CN207395219U CN 207395219 U CN207395219 U CN 207395219U CN 201721157316 U CN201721157316 U CN 201721157316U CN 207395219 U CN207395219 U CN 207395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bsorption
tube
inner tube
absorption inner
s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73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智慧
邹思
吴超群
向艳
谭牙牙
孙锦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i Fu New Forms Of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i Fu New Forms Of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i Fu New Forms Of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i Fu New Forms Of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573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95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95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95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60Thermal-PV hybrid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包括吸热内管、换热管、吸热基板、太阳能电池、电源线、太阳能玻璃外管、真空阀以及密封挡板,吸热内管是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体,吸热内管内设置吸热介质流通管道。吸热基板覆盖在吸热内管的平表面上,吸热基板与吸热内管的平表面通过焊接紧密连接,吸热基板的上表面上平铺有太阳能电池,吸热基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紧密连接。太阳能玻璃外管为透明外管,太阳能玻璃外管内部抽真空。太阳能真空管整体换热效率高,实现了光伏光热一体化,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转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背景技术
在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中,太阳能是最受人关注且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种能源。太阳能利用方式主要有光热转换及光电转换两种,目前这两种太阳能转化利用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且部分技术已经大规模产业化,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标准条件下太阳能晶硅电池转换效率约为12%~17%,即照射到电池表面上的太阳能大约有80%左右能量将会转化成为热能,从而造成电池温度升高,导致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下降。为了使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保持较高水平,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将光伏组件与太阳能集热器结合起来,同时产生电、热两种能量收益,提高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目前的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背面敷设各种形式的流体通道带走热量以降低电池温度,并对这部分热能加以利用,目前这种技术普遍存在换热效率较低的缺陷。
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圆柱形柱体作为吸热内管的形状,在部分表面,尤其是面对阳光的一侧覆盖光伏电池实现发电和加热的一体化功能,但是存在有效采光的面积小,热转换效率底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思路上通过改变吸热内管的形状,将以便的半弧形调整为平面,这样改变吸热内关的界面为半圆形,保持与吸热基板的良好接触,确保热传递,保证加热效果,同时可以增大采光表面积,通过在吸热基板的表面平铺覆盖太阳能电池,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套新型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可以改变吸热内管的截面形状,增加有效传热接触面积,通过设置吸热基板并覆盖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方式增加光伏发电的采光面积,提高热转换效率,最终实现整体装置的热转换效率的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包括吸热内管、换热管、吸热基板、太阳能电池、电源线、太阳能玻璃外管、真空阀以及密封挡板。
进一步的,吸热内管是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体,吸热内管内设置吸热介质流通管道,吸热内管截面设计成半圆形,主要是确保吸热内管表面具有平面,作为与吸热基板的接触面,保证传热效果。
进一步的,吸热基板覆盖在吸热内管的平表面上,吸热基板与吸热内管的平表面通过焊接紧密连接,吸热基板平面的面积大于吸热内管的平表面面积,吸热基板与吸热内管的平表面具有连接的表面为下表面。
进一步的,吸热基板的上表面上覆盖有太阳能电池。
进一步的,吸热内管靠近端头处设有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有电源线。
进一步的,太阳能玻璃外管为透明外管,太阳能玻璃外管内部抽真空。
进一步的,真空阀设置在太阳能玻璃外管的顶端设置。
进一步的,换热管与吸热内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换热管的内部腔体与吸热内管的内部腔体相通,形成封闭的整体腔体;密封挡板设置在太阳能玻璃外管靠近换热管的端部。
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的整体长度等于吸热基板的长度,与吸热内管的有效吸热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完全暴露于太阳光下。
进一步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为晶体硅电池和/或薄膜电池。
进一步的,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和/或多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薄膜电池、碲化镉太阳电池、铜铟镓硒太阳电池、砷化镓太阳电池和/或纳米二氧化钛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进一步的,吸热内管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优选铜。
进一步的,吸热基板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优选铝。
进一步的,密封挡板包括中心吸热管穿孔和电源线穿孔,吸热管穿孔设置为让吸热内管穿过,电源线穿孔设置为让电源线穿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开发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换热效率高,实现了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
2、太阳能真空管换结构清晰,制造成本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吸热内管和吸热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吸热内管、吸热基本和太阳能电池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吸热内管和换热管的一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以任何形式限制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吸热内管和吸热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吸热内管、吸热基本和太阳能电池的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吸热内管和换热管的一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其中1是吸热内管,2是换热管,3是吸热基板,4是太阳能电池,5是电源线,6是太阳能玻璃外管,7是密封挡板,8是真空阀。
如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吸热内管1、换热管2、吸热基板3、太阳能电池4、电源线5、太阳能玻璃外管6、真空阀8以及密封挡板7。
吸热内管1是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体,吸热内管1内设置水流通管道,吸热内管1截面设计成半圆形,主要是确保吸热内管1表面具有平面,作为与吸热基板3的接触面,保证传热效果。
吸热基板3覆盖在吸热内管1的平表面上,吸热基板3与吸热内管1的平表面通过焊接紧密连接,吸热基板3平面的面积大于吸热内管1的平表面面积,吸热基板3与吸热内管1的平表面具有连接的表面为下表面。
吸热基板3的上表面上覆盖有太阳能电池4,太阳能电池4为非晶硅薄膜电池。
吸热内管1靠近端头处设有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有电源线5。
太阳能玻璃外管6为透明外管,太阳能玻璃外管6内部抽真空。
真空阀8设置在太阳能玻璃外管6的顶端设置。
换热管2与吸热内管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换热管2的内部腔体与吸热内管1的内部腔体相通,形成封闭的整体腔体;密封挡板7设置在太阳能玻璃外管6靠近换热管2的端部。
太阳能电池4的整体长度等于吸热基板3的长度,与吸热内管1的有效吸热长度相等。
太阳能电池4完全暴露于太阳光下。
吸热内管1的材料为铜。
吸热基板3的材料为铝。
密封挡板7包括中心吸热管穿孔和电源线穿孔,吸热管穿孔设置为让吸热内管1穿过,电源线穿孔设置为让电源线5穿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内管、换热管、吸热基板、太阳能电池、电源线、太阳能玻璃外管、真空阀以及密封挡板;
所述吸热内管是截面为半圆形的柱状体,所述吸热内管内设置吸热介质流通管道;
所述吸热基板覆盖在所述吸热内管的平表面上,所述吸热基板与所述吸热内管的所述平表面通过焊接紧密连接,所述吸热基板平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吸热内管的所述平表面面积,所述吸热基板与所述吸热内管的所述平表面具有连接的表面为下表面;
所述太阳能电池覆盖在所述吸热基板的上表面;
所述吸热内管靠近所述换热管的端头处设有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源线;
所述太阳能玻璃外管为透明外管,所述太阳能玻璃外管内部抽真空;
所述真空阀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玻璃外管的顶端设置;
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吸热内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内部腔体与所述吸热内管的内部腔体相通,形成封闭的整体腔体;所述密封挡板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玻璃外管靠近所述换热管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整体长度等于所述吸热基板的长度,与所述吸热内管的有效吸热长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完全暴露于太阳光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为晶体硅电池和/或薄膜电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和/或多晶硅电池;所述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薄膜电池、碲化镉太阳电池、铜铟镓硒太阳电池、砷化镓太阳电池和/或纳米二氧化钛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内管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基板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挡板包括中心吸热管穿孔和电源线穿孔,所述吸热管穿孔设置为让吸热内管穿过,所述电源线穿孔设置为让电源线穿过。
CN201721157316.7U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Active CN207395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7316.7U CN207395219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7316.7U CN207395219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95219U true CN207395219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416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7316.7U Active CN207395219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952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1144A (zh) * 2017-09-11 2017-12-01 上海美福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CN109297200A (zh) * 2018-09-30 2019-02-01 江苏大学 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真空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1144A (zh) * 2017-09-11 2017-12-01 上海美福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CN109297200A (zh) * 2018-09-30 2019-02-01 江苏大学 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真空管
CN109297200B (zh) * 2018-09-30 2024-03-19 江苏大学 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真空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9159B (zh) 真空管光伏光热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CN101022138A (zh) 一种太阳光伏/光热联用装置
CN105245184A (zh) 具有夜间辐射制冷功能的平板型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
CN207395219U (zh)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CN101714585B (zh) 一种矩形光伏发电集热模块
CN205070939U (zh) 具有夜间辐射制冷功能的平板型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装置
CN204206103U (zh) 一种带冷却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
CN204559463U (zh) 一种光伏光热热电联供系统
CN105716303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的集能系统
CN106452353B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光电综合利用装置
CN110513895A (zh) 一种基于三棱柱特性的太阳能集热发电装置
CN107421144A (zh) 一种带有半圆柱吸热内管的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CN201230287Y (zh) 太阳能光热组件
CN201795612U (zh) 多功能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207815746U (zh) 一种带有吸热玻璃内管的光伏太阳能真空管
CN201017894Y (zh) 一种太阳光伏/光热联用装置
CN207095050U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真空管
CN202435312U (zh) 太阳能热电联用组件
CN202254382U (zh) 一种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7395213U (zh) 一种热电联供的腔体式集热管
CN107152798A (zh) 一种设有免焊翅片的太阳能集热器
CN207490860U (zh) 一种带有多孔吸热基板的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
CN207815741U (zh) 一种带有收口结构的光伏太阳能真空管
CN207214482U (zh) 一种真空保温塔式表面吸热器管屏
CN202353502U (zh) 一种聚光型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