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90949U - 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90949U
CN207390949U CN201721472753.8U CN201721472753U CN207390949U CN 207390949 U CN207390949 U CN 207390949U CN 201721472753 U CN201721472753 U CN 201721472753U CN 207390949 U CN207390949 U CN 207390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edestal
mounting table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727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非
廖小平
缪海波
刘玖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727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90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90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909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设有连接板,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的底部与底座之间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从动轮相互啮合的主动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内部设有放置腔,放置台的上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线板和操作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能够提高安装人员在上升的稳定性,而且可以自动抬升,不需要安装人员自行爬升。

Description

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梯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
背景技术
在架设漏泄电缆的过程中,需要安装人员将电缆和所用到的工具放置在高处,安装人员借助梯子将电缆架设,但是传统的梯车一般需要安装人员自行爬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装风险,安装人员的安全问题得不得保障,这就需要一个具有高稳定性的、可以自行升降的梯车来解决这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安装人员在上升时的安全性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其不仅能够提高安装人员在上升的稳定性,而且可以自动抬升,不需要安装人员自行爬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设有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均贯穿连接板的侧壁并分别与连接板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从动轮,两个所述从动轮的底部与底座之间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从动轮相互啮合的主动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内部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分隔板,所述放置台的上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设有限位凹槽,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线板和操作块。
优选地,所述放置台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侧壁均设有第二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块,所述放置台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二延伸块,两个所述第一延伸块和两个第二延伸块均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一螺纹杆并与第一螺纹杆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均贯穿连接板的侧壁并均与连接板的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放置台上端的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的内部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中空杆的两端侧壁均贯穿设有与中空腔相互连通的支撑槽,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槽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贯穿中空杆的上端侧壁并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有限位腔,所述中空腔的内底部竖直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上端贯穿支撑杆的底部侧壁并与限位腔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放置台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上端均设有第三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三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缓冲杆,两个所述第一缓冲杆的上端均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板的两端侧壁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缓冲杆和两个第三缓冲杆,两个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上端均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缓冲杆的底部均与放置台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放置板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三延伸块,所述放置台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四延伸块,两个所述第三延伸块的侧壁均贯穿设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三延伸块并与第四延伸块的上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侧壁贯穿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接杆,所述套接杆的内部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螺纹腔内底部的一端贯穿套接杆的侧壁并与限位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万向轮,方便推动,当需要工作时,将工具放置在分隔板上,安装人员站在连接板的上端,启动两个伺服电机,分别带动两个主动轮转动,在两个主动轮的作用下,能够分别带动两个从动轮转动,由于两个转动块的作用下,能够使得连接板进行升降,能够避免安装人员需要自行爬升,提高其安全性,具有两个限位杆,能够防止连接板上升时的不稳定性,具有支撑杆和平衡板,能够提高放置板的稳定性,当受到震动时,能够避免物体的掉落和倾斜,具有两个第一缓冲杆、第二缓冲杆和第三缓冲杆,能够提高其减震效果,具有两个第一延伸块和两个第二延伸块,能够保证放置台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能够提高安装人员在上升的稳定性,而且可以自动抬升,不需要安装人员自行爬升,万向轮为电动控制,方便使用者自行移动,并且底座的侧壁设有锁紧装置,当需要工作时,能够对万向轮更好的进行锁紧,保证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从动轮、3转动块、4伺服电机、5限位杆、6连接板、7第二延伸块、8第一延伸块、9第一螺纹杆、10操作块、11插线板、12第二限位块、13分隔板、14第一限位块、15主动轮、16第三延伸块、17滑动杆、18第四延伸块、19放置台、20平衡板、21第三缓冲杆、22圆杆、23中空杆、24第三限位块、25滑动块、26放置板、27第一缓冲杆、28支撑杆、29第二缓冲杆、30锁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杆9,两个第一螺纹杆9之间设有连接板6,两个第一螺纹杆9的上端均贯穿连接板6的侧壁并分别与连接板6螺纹连接,两个第一螺纹杆9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从动轮2,两个从动轮2的底部与底座1之间均通过转动块3转动连接,底座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伺服电机4,两个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从动轮2相互啮合的主动轮15,连接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台19,放置台19的内部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限位块14,两个第一限位块14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第一滑动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分隔板13,放置台19的上端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上端设有放置板26,放置板26的底部设有限位凹槽,支撑装置的上端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放置板2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线板11和操作块10,将工具放置在分隔板13上,安装人员站在连接板6的上端,启动两个伺服电机4,分别带动两个主动轮15转动,在两个主动轮15的作用下,能够分别带动两个从动轮2转动,由于两个转动块3的作用下,能够使得连接板6进行升降,能够避免安装人员需要自行爬升,提高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放置台19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二限位块12,两个第二限位块12的侧壁均设有第二滑动槽,两个第二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块8,放置台19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二延伸块7,两个第一延伸块8和两个第二延伸块7均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一螺纹杆9并与第一螺纹杆9滑动连接,底座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5,两个限位杆5的上端均贯穿连接板6的侧壁并均与连接板6的侧壁滑动连接,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放置台19上端的中空杆23,中空杆23的内部设有中空腔,中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8,中空杆23的两端侧壁均贯穿设有与中空腔相互连通的支撑槽,支撑杆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板20,平衡板20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槽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槽滑动连接,支撑杆28的上端贯穿中空杆23的上端侧壁并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28的内部设有限位腔,中空腔的内底部竖直设有圆杆22,圆杆22的上端贯穿支撑杆28的底部侧壁并与限位腔滑动连接,放置台19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块24,两个第三限位块24的上端均设有第三滑动槽,两个第三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5,两个滑动块25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缓冲杆27,两个第一缓冲杆27的上端均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转动连接,平衡板20的两端侧壁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缓冲杆29和两个第三缓冲杆21,两个第二缓冲杆29的上端均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转动连接,两个第三缓冲杆21的底部均与放置台19的顶部转动连接,放置板26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三延伸块16,放置台19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四延伸块18,两个第三延伸块16的侧壁均贯穿设有滑动杆17,两个滑动杆17的底部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三延伸块16并与第四延伸块18的上端相抵,能够提高放置台19的稳定性,底座1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为万向轮,万向轮的侧壁贯穿设有多个限位孔,底座1的侧壁设有锁紧装置30,锁紧装置30包括固定在底座1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接杆,套接杆的内部设有螺纹腔,螺纹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远离螺纹腔内底部的一端贯穿套接杆的侧壁并与限位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具有行走轮,方便推动,当需要工作时,将工具放置在分隔板13上,安装人员站在连接板6的上端,启动两个伺服电机4,分别带动两个主动轮15转动,在两个主动轮15的作用下,能够分别带动两个从动轮2转动,由于两个转动块3的作用下,能够使得连接板6进行升降,能够避免安装人员需要自行爬升,提高其安全性,具有两个限位杆5,能够防止连接板6上升时的不稳定性,具有支撑杆28和平衡板20,能够提高放置板26的稳定性,当受到震动时,能够避免物体的掉落和倾斜,具有两个第一缓冲杆27、第二缓冲杆29和第三缓冲杆21,能够提高其减震效果,具有两个第一延伸块8和两个第二延伸块7,能够保证放置台19的稳定性,万向轮为电动控制,方便使用者自行移动,并且底座1的侧壁设有锁紧装置30,当需要工作时,能够对万向轮更好的进行锁紧,保证其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杆(9),所述第一螺纹杆(9)之间设有连接板(6),第一螺纹杆(9)的外侧壁均螺纹连接有从动轮(2),从动轮(2)的底部与底座(1)之间均通过转动块(3)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从动轮(2)相互啮合的主动轮(15),所述连接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台(19),所述放置台(19)的内部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限位块(14),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14)相对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分隔板(13),所述放置台(19)的上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设有放置板(26),所述放置板(26)的底部设有限位凹槽,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2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线板(11)和操作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9)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二限位块(12)和第二延伸块(7),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侧壁均设有第二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块(8),所述第一延伸块(8)和第二延伸块(7)均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一螺纹杆(9)并与第一螺纹杆(9)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9)和限位杆(5)的上端均贯穿连接板(6)的侧壁并均与连接板(6)的侧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放置台(19)上端的中空杆(23),所述中空杆(23)的内部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8),所述中空杆(23)的两端侧壁均贯穿设有与中空腔相互连通的支撑槽,所述支撑杆(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板(20),所述平衡板(20)的两端侧壁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槽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8)的上端贯穿中空杆(23)的上端侧壁并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8)的内部设有限位腔,所述中空腔的内底部竖直设有圆杆(22),所述圆杆(22)的上端贯穿支撑杆(28)的底部侧壁并与限位腔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9)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块(24),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24)的上端均设有第三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三滑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5),所述滑动块(25)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缓冲杆(27),所述第一缓冲杆(27)的上端均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平衡板(20)的两端侧壁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二缓冲杆(29)和两个第三缓冲杆(21),两个所述第二缓冲杆(29)的上端均与限位凹槽的内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缓冲杆(21)的底部均与放置台(19)的顶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6)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三延伸块(16),所述放置台(19)的两端侧壁均设有第四延伸块(18),两个所述第三延伸块(16)的侧壁均贯穿设有滑动杆(17),两个所述滑动杆(17)的底部分别贯穿相对的第三延伸块(16)并与第四延伸块(18)的上端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侧壁贯穿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底座(1)的侧壁设有锁紧装置(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30)包括固定在底座(1)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接杆,所述套接杆的内部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螺纹腔内底部的一端贯穿套接杆的侧壁并与限位孔连接。
CN201721472753.8U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0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2753.8U CN207390949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2753.8U CN207390949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90949U true CN207390949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325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7275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0949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909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3817A (zh) * 2018-08-17 2018-11-09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电高空作业安全稳定提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3817A (zh) * 2018-08-17 2018-11-09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电高空作业安全稳定提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13319U (zh) 一种可调式建筑施工护栏
CN207390949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升降梯车
CN104060812A (zh) 运输式自动爬升物料平台
CN207064981U (zh) 一种医疗仪器的通用支架
CN206740134U (zh) 一种工程造价测量尺
CN203924660U (zh) 一种运输式自动爬升物料平台
CN207200093U (zh)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互感器安装用辅助装置
CN207158704U (zh) 底板式双柱液压举升机
CN113775160A (zh) 一种用于建筑墙施工中的可升降支撑防护平台
CN105595632B (zh) 一种新型档案管理装置
CN207290031U (zh) 一种机械加工水平平台
CN205153503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施工架
CN207516357U (zh) 一种边坡稳定性监测装置
CN207332337U (zh) 一种环保用复合建筑支撑件
CN20673780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建筑用人字梯
CN207362099U (zh) 一种药头自动粘接机
CN207959870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建筑施工架
CN204491417U (zh) 一种桥梁施工防落装置
CN208844887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脚手架
CN207537890U (zh) 一种桥梁现浇箱梁跨内无支承便捷施工支架
CN107234603A (zh) 一种多功能工具箱及锁紧装置
CN207276071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
CN204195742U (zh) 一种维修、支撑两用工作台
CN207371030U (zh) 一种体育跳高架
CN107740673B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园林用登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