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3073U - 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3073U
CN207383073U CN201721123629.0U CN201721123629U CN207383073U CN 207383073 U CN207383073 U CN 207383073U CN 201721123629 U CN201721123629 U CN 201721123629U CN 207383073 U CN207383073 U CN 207383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pipe
water
pipe
sprinkling system
green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236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Vis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Vis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Vis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Vis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236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3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3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3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所述喷洒系统包括用于控制喷洒系统的控制箱,所述喷洒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大棚顶部的输水管网,所述输水管网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管和纵向设置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均匀交错分布并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包括连接球,所述连接球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设置有可单独导通第一支管或第二支管的换向阀芯组件,换向阀芯组件借助导向球芯与电机使得可单独导通第一水管或第二水管,进行农药喷洒或日常洒水,利用同一输送管网进行不同流体的喷洒,且通过控制箱操控,喷洒方便,定时定量,操控便捷。

Description

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棚植物需要浇水、采光、松土等定时、定量、定周期,大面积种植时,水份与营养的给养、浇灌方面,更是要求做到系统化、管理化与专业化的种植程度与技术,否则种植成活率的大幅度降低。急需一个成熟、完善的喷洒、浇灌系统,以提高大棚植物生长的成活率。
公开号为CN10128837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兰花种植喷洒方法以及喷洒系统,该方法步骤为:首先,将主水管、分管、支管与喷头,安装形成一网格状的喷洒管网,并将该管网置于兰花种植场地面或上空,又在水池旁安装一抽水泵,利用抽水泵将水从水池中抽取,水运送到主水管,再流经各分管,又分流至各支管,最后到喷头,利用喷头对兰花种植场内的兰花进行交叉喷洒浇灌。所述的管网若置于兰花种植场的上空时,则其距离地面在0.5~10米之间。本发明的兰花喷洒方法与系统,节省人力与成本,调节兰花场内的温湿环境,非常利于兰花的成长。
喷洒管网可对整个大棚进行集体洒水,更为便捷,但适用性较低,只能支持简单洒水,当需要喷洒农药时,需工人进行额外喷洒,操作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具有喷洒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包括大棚和喷洒系统,所述喷洒系统包括用于控制喷洒系统的控制箱;
所述喷洒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大棚顶部的输水管网;
所述输水管网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管和纵向设置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均匀交错分布并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一端连通第一总管,所述第一总管连通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连通储水箱,所述第二支管一端连通第二总管,所述第二总管连通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连通农药箱;
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包括连接球,所述连接球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设置有可单独导通第一支管或第二支管的换向阀芯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控制箱进行设置,进行定时喷洒,减少人力的投入,控制箱控制换向阀芯组件导通第一总管与第一支管,并打开第一抽水泵,抽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引入第一总管,第一总管将水分别输送向各个第一支管,第一支管进行清水喷洒。当需要对大棚内种植物进行农药喷洒时,通过控制箱对换向阀芯组件进行转向,使得第二支管与第二总管导通,并通过水泵将农药输送进第二支管进行喷洒,利用同一输送管网进行不同流体的喷洒,且通过控制箱操控,喷洒方便,定时定量,操控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换向阀芯组件包括贴合第一空槽内壁的导向球芯,所述导向球芯直径方向两侧开设有导孔,所述导向球芯内部设置有连通两侧导孔的第二空槽,所述导向球顶部延伸设置有末端位于第一空槽外的转动杆,所述连接球顶部设置有供转动杆贴合转动的通孔,所述转动杆末端连接固定设置在大棚顶部的电机上,所述电机由控制箱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箱根据工作人员的操作,控制换向阀芯组件的电机控制导向球芯在第一空槽内进行90°旋转,当导孔转动到第一支管内时,第二空槽连通第一支管,此时仅第一支管中有水流通过,当电机再次在第一空槽内进行90°旋转时,导孔转动到第二支管内,第二空槽连通第二支管,此时仅第二支管中有农药溶液流过,通过控制箱控制的换向阀芯组件,切换喷洒溶液更为迅速与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球芯底部延伸设置有连通第二空槽的导水管,所述连接球底部贯穿设置有供导水管贴合的第一导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管与导向球芯固定连接,可随导向球芯一同转动,导水管无论导向球芯如何转动,无论第二空槽连通第一支管还是第二支管,需喷洒的液体都可直接从第二空槽中流出,进行喷洒,免去分别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增设喷头的设置,取得了优化结构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管下方转动连接有垂直于导水管的洒水管,所述洒水管顶部中心设置有连通导水管的第二导水孔,所述导水管末端边沿延伸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导水孔边沿凹陷设置有供限位块贴合滑移的滑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洒水管设置为垂直于导水管的长条形洒水管,增大了液体的喷洒范围,可减少周围喷洒头的设置,节约成本,导水管与洒水管通过限位块与滑轨配合实现转动连接,使得洒水管可根据需要调整方向,且T形的限位块不仅将洒水管连接在导水管上,更因为洒水管自身与内部水流的重力增大了洒水管与导水管连接球的密封性,防止水大量从第二导水孔边沿溢出,取得了提高密封性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洒水管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末端位于第二空槽内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末端固定连接水平放置的水轮扇叶的轴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空槽内有水流经过时,水流冲击水轮扇叶,带动水轮扇叶沿着轴心转动,从而带动与水轮扇叶固定连接的支撑轴转动,支撑轴带动洒水管相对导水管进行水平旋转,从而进一步扩大洒水面积,并且旋转喷洒也使得下方种植物获得更为均匀的滋润,具有均匀喷洒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输水管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靠近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的一端高度高于远离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水流仅靠位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一侧的抽水泵进行输送,可能存在远离抽水泵一端的水管水流量不足的情况,将输水管网倾斜设置,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内部的液体因自身重力作用,向远离抽水泵的一端流动,这样即可保证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末端也有足够的水流量,保证正常喷洒,防止喷洒流速不均,取得了优化结构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水管网内存在待喷洒的液体时,因自身与内部液体的重力作用,存在输水管网落下或不稳定的隐患,底部的半圆形支撑架对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底部起着承托的作用,支架体积小巧,不占据大棚内大量空间,取得了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与烟雾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大棚内的湿度,当大棚内过于干燥时,控制箱接收湿度传感器的信息,开启第一抽水泵并导通第一支管,对大棚内进行几秒的喷洒,增加湿度,维持恒定种植环境,当大棚内发生火灾时,烟雾传感器接收到火情并传递给控制箱,控制箱启动第一抽水泵并导通第一支管进行洒水灭火,防止火势蔓延,取得了更为智能的操作体验,提升安全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洒水管外壁均匀间隔设置有供水流出的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洒水管可将水更为均匀的洒向下方的种植物中,扩大洒水面积,取得了均匀洒水的效果。
综合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箱对导向球芯进行转向,使得可单独导通第一水管或第二水管,进行农药喷洒或日常洒水,利用同一输送管网进行不同流体的喷洒,且通过控制箱操控,喷洒方便,定时定量,操控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输水管网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连接球结构的局部侧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换向阀芯组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控制箱的侧视图。
图中,1、大棚;2、喷洒系统;3、控制箱;31、烟雾传感器;32、湿度传感器;4、输水管网;41、第一支管;42、第二支管;43、第一总管;44、第二总管;45、第一抽水泵;46、第二抽水泵;47、储水箱;48、农药箱;49、连接球;491、第一空槽;492、通孔;493、第一导水孔;5、换向阀芯组件;51、导向球芯;52、导孔;53、第二空槽;54、转动杆;55、导水管;551、限位块;56、洒水管;561、第二导水孔;562、滑轨;563、支撑轴;564、洒水孔;57、水轮扇叶;6、电机;7、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包括大棚1和喷洒系统2,喷洒系统2包括控制箱3,喷洒系统2还包括设置在大棚1顶部的输水管网4,输水管网4包括横向设置的若干第一支管41和纵向设置的若干第二支管42,第一支管41与第二支管42均匀交错分布并内部相互连通,第一支管41一端连通第一总管43,第一总管43连通第一抽水泵45,第一抽水泵45连通储水箱47,第二支管42一端连通第二总管44,第二总管44连通第二抽水泵46,第二抽水泵46连通农药箱48。
通过控制箱3打开第一抽水泵45或第二抽水泵46,并将储水箱47和农药箱48中的液体引入第一总管43和第二总管44,再将水分别输送向各个第一支管41和第二支管42进行喷洒。利用同一输送管网进行不同流体的喷洒,喷洒方便,操控便捷。
如图2所示,输水管网4倾斜设置,第一支管41靠近第一抽水泵45的一端高度高于远离第一抽水泵45的一端的高度,第一支管42(参考图1)与第二抽水泵46同理。因水流仅靠位于第一支管41和第二支管42一侧的抽水泵进行输送,可能存在远离抽水泵一端的水管水流量不足的情况,将输水管网4倾斜设置,第一支管41与第二支管42内部的液体因自身重力作用,向远离抽水泵的一端流动,这样即可保证第一支管41和第二支管42末端也有足够的水流量,保证正常喷洒,防止喷洒流速不均。
如图3所示,第一支管41和第二支管42底部间隔设置有顶部为半圆形的支撑架7。当输水管网4内存在待喷洒的液体时,因自身与内部液体的重力作用,存在输水管网4落下或不稳定的隐患,底部的半圆形的支撑架7对第一支管41和第二支管42底部起着承托的作用,支撑架7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少,提高输水网管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大棚1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竖直放置的电机6。电机6由控制箱3统一控制运行。
如图3所示,第一支管41与第二支管42包括连接球49,电机6位于连接球49的上方。
如图4所示,连接球49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槽491,第一空槽491内设置有可单独导通第一支管41或第二支管42的换向阀芯组件5。换向阀芯组件5包括贴合第一空槽491内壁的导向球芯51,导向球芯51直径方向两侧开设有导孔52,导向球芯51内部设置有连通两侧导孔52的第二空槽53,导向球芯51顶部延伸设置有末端位于第一空槽491外的转动杆54,连接球49顶部设置有供转动杆54贴合转动的通孔492,转动杆54末端与电机6的转轴固定连接,电机6上部与大棚1顶部固定连接,控制箱3(参照图2)根据设定,控制换向阀芯组件5的电机6的转轴61进行90°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导向球芯51在第一空槽491内进行90°旋转,当导孔52转动到第一支管41内时,第二空槽53导通第一支管41,此时仅第一支管41中有水流通过,第一抽水泵45(参照图1)输送的水流仅经过第一支管41并进行喷洒,当电机6再次转动90°并带动导向球芯51在第一空槽491内进行90°旋转时,导孔52导通第二支管42,第二空槽53连通第二支管42,此时仅第二支管42中有农药溶液流过,通过控制箱3控制的换向阀芯组件5,切换喷洒溶液更为迅速与便捷。防止农药与水混合,导致农药浓度降低,失去杀虫作用,也防止水中混入农药,长期喷洒对种植物造成影响。
如图4所示,导向球芯51底部延伸设置有连通第二空槽53的导水管55,连接球49底部贯穿设置有导水管55,导水管55贴合第一导水孔493。导水管55与导向球芯51固定连接,可随导向球芯51一同转动,导水管55无论导向球芯51如何转动,无论第二空槽53连通第一支管41还是第二支管42,需喷洒的液体都可直接从第二空槽53中流出,进行喷洒,免去分别在第一支管41和第二支管42上增设喷头的设置。
如图4所示,导水管55下方转动连接有垂直于导水管55的洒水管56,洒水管56外壁均匀间隔设置有供水流出的洒水孔564。洒水管56设置为垂直于导水管55的长条形洒水管56,增大了液体的喷洒范围,可减少周围喷洒头的设置,节约成本。
如图5所示,洒水管56顶部中心设置有连通导水管55的第二导水孔561,导水管55末端边沿延伸设置有T形限位块551,第二导水孔561边沿凹陷设置有供限位块551贴合滑移的环形滑轨562。导水管55与洒水管56通过限位块551与滑轨562配合实现转动连接,使得洒水管56可根据需要调整方向,且T形的限位块551不仅将洒水管56连接在导水管55上,更因为洒水管56自身与内部水流的重力增大了洒水管56与导水管55边沿的密封性,防止水大量从第二导水孔561边沿溢出。
如图4所示,洒水管56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末端位于第二空槽53内的支撑轴563,支撑轴563末端固定连接水平放置的水轮扇叶57的轴心。当导向球芯51单独连通第一支管41或第二支管42时,第二空槽53内有水流经过,水流冲击勺形的水轮扇叶57,带动水轮扇叶57沿着轴心转动,从而带动与水轮扇叶57固定连接的支撑轴563转动,支撑轴563带动洒水管56相对导水管55来回旋转,从而进一步扩大洒水面积,并且旋转喷洒也使得下方种植物获得更为均匀的滋润,具有均匀喷洒的有益效果。
如图6所示,控制箱3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32与烟雾传感器31,控制箱3接收并分析湿度传感器32和烟雾传感器31的信息。湿度传感器32可实时检测大棚1内的湿度,当大棚1内过于干燥时,控制箱3接收湿度传感器32的信息,开启第一抽水泵45(参考图1)并导通第一支管41,对大棚1内进行几秒的喷洒,增加湿度,维持恒定种植环境,当大棚1内发生火灾时,烟雾传感器31接收到火情并传递给控制箱3,控制箱3启动第一抽水泵45并导通第一支管41进行洒水灭火,防止火势蔓延,取得了更为智能的操作体验,提升安全系数。
工作过程:工作人员对大棚1内的控制箱3进行定时喷洒设定,并在大棚1两侧的储水箱47和农药箱48中预备足够量的液体。当到达洒水设定时间时,控制箱3驱动电机6旋转,电机6驱动换向阀芯组件5单独导通第一支管41,并开启第一抽水泵45,将水输送至第一支管41并对种植物进行喷洒,当喷洒时间结束时,第一抽水泵45停止工作,第一支管41内剩余水因重力作用继续喷洒直至喷洒完毕。当到达农药喷洒设定时间时,控制箱3驱动电机6再次旋转,单独导通第二支管42进行农药喷洒。
当大棚1内过于干燥时,控制箱3接收湿度传感器32的信息,开启第一抽水泵45并导通第一支管41,对大棚1内进行几秒的喷洒,增加湿度,维持恒定种植环境,当大棚1内发生火灾时,烟雾传感器31接收到火情并传递给控制箱3,控制箱3启动第一抽水泵45并导通第一支管41进行洒水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Claims (9)

1.一种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包括大棚(1)和喷洒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系统(2)包括用于控制喷洒系统(2)的控制箱(3);
所述喷洒系统(2)还包括设置在大棚(1)顶部的输水管网(4);
所述输水管网(4)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管(41)和纵向设置的第二支管(42),所述第一支管(41)与第二支管(42)均匀交错分布并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支管(41)一端连通第一总管(43),所述第一总管(43)连通第一抽水泵(45),所述第一抽水泵(45)连通储水箱(47),所述第二支管(42)一端连通第二总管(44),所述第二总管(44)连通第二抽水泵(46),所述第二抽水泵(46)连通农药箱(48);
所述第一支管(41)与第二支管(42)包括连接球(49),所述连接球(49)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槽(491),所述第一空槽(491)内设置有可单独导通第一支管(41)或第二支管(42)的换向阀芯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芯组件(5)包括贴合第一空槽(491)内壁的导向球芯(51),所述导向球芯(51)直径方向两侧开设有导孔(52),所述导向球芯(51)内部设置有连通两侧导孔(52)的第二空槽(53),所述导向球顶部延伸设置有末端位于第一空槽(491)外的转动杆(54),所述连接球(49)顶部设置有供转动杆(54)贴合转动的通孔(492),所述转动杆(54)末端连接固定设置在大棚(1)顶部的电机(6)上,所述电机(6)由控制箱(3)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球芯(51)底部延伸设置有连通第二空槽(53)的导水管(55),所述连接球(49)底部贯穿设置有供导水管(55)贴合的第一导水孔(49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55)下方转动连接有垂直于导水管(55)的洒水管(56),所述洒水管(56)顶部中心设置有连通导水管(55)的第二导水孔(561),所述导水管(55)末端边沿延伸设置有限位块(551),所述第二导水孔(561)边沿凹陷设置有供限位块(551)贴合滑移的滑轨(5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管(56)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末端位于第二空槽(53)内的支撑轴(563),所述支撑轴(563)末端固定连接水平放置的水轮扇叶(57)的轴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网(4)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管(41)、第二支管(42)靠近第一抽水泵(45)、第二抽水泵(46)的一端高度高于远离第一抽水泵(45)、第二抽水泵(46)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41)和第二支管(42)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架(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3)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32)与烟雾传感器(3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管(56)外壁均匀间隔设置有供水流出的洒水孔(564)。
CN201721123629.0U 2017-09-02 2017-09-02 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 Active CN207383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3629.0U CN207383073U (zh) 2017-09-02 2017-09-02 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3629.0U CN207383073U (zh) 2017-09-02 2017-09-02 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3073U true CN207383073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41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23629.0U Active CN207383073U (zh) 2017-09-02 2017-09-02 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30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5277A (zh) * 2018-10-17 2019-03-01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消防系统网络智能控制系统
CN110665156A (zh) * 2019-10-29 2020-01-10 象山奋凡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用监测消防设备
CN112425428A (zh) * 2020-11-28 2021-03-02 浙江德清加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科技农业用加湿通风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5277A (zh) * 2018-10-17 2019-03-01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消防系统网络智能控制系统
CN110665156A (zh) * 2019-10-29 2020-01-10 象山奋凡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用监测消防设备
CN112425428A (zh) * 2020-11-28 2021-03-02 浙江德清加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科技农业用加湿通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0809B2 (en) Apparatus for aeroponically growing and developing plants
CN207383073U (zh) 大棚顶部的喷洒系统
US20120085026A1 (en) Expandible aeroponic grow system
US20130145690A1 (en) Horticultura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10258925A1 (en) Vertical planter
CA2488178A1 (en) A hydroponic plant cultivating apparatus
CN103262783A (zh) 一种立体式无土栽培装置
AU2013224628A1 (en) Method and assembly for growing plants
CN208434481U (zh) 一种苗圃灌溉系统
CN209105844U (zh) 一种油茶种植用自动灌溉装置
CN106922480A (zh) 一种葡萄种植用爬蔓辅助装置
CN104969794A (zh) 大规模种植低小灌木及收集其花果的装置
CN115088517B (zh) 一种模块化立体草莓育苗装置
CN201160408Y (zh) 温室大棚用手动喷淋装置
CN204762419U (zh) 大规模种植低小灌木及收集其花果的装置
CN110574662A (zh) 一种白桃种植用高效浇灌装置
CN208691825U (zh) 一种垂直绿化墙
CN205682110U (zh) 植物栽培装置
CN111406549A (zh) 一种轨道式多功能花圃种植机械
CN114027058B (zh) 一种建筑绿化植物种植器及建筑绿化植物种植系统
CN105875389A (zh) 植物栽培装置
CN206674640U (zh) 一种大棚火龙果种植用立体水肥喷灌系统
JP6998696B2 (ja) 壁面緑化装置
CN214961462U (zh) 多层升降式栽培装置
CN209185318U (zh) 一种草莓无土栽培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