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2182U - 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2182U
CN207382182U CN201721501182.6U CN201721501182U CN207382182U CN 207382182 U CN207382182 U CN 207382182U CN 201721501182 U CN201721501182 U CN 201721501182U CN 207382182 U CN207382182 U CN 207382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apacitance
pin
signal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11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伟
汪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i R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i 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i R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i 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011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2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2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2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涉及信号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源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和继电器输出单元,电源单元向信号控制单元传输第一电信号,信号控制单元接入第二电压信号,并通过选择不同的搭接方式构建连接通路,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连接通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或者上述第二电压信号。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对不同电压信号的使用灵活性。

Description

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
背景技术
分布式控制器,可广泛用于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控制、灯控、楼宇自动化控制等地方。目前,对于分布式控制器,由于其应用环境较为广泛,其接收的输入电压信号并不统一,不方便使用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以提高对不同电压信号的使用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控制电路,其中,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源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和继电器输出单元;
所述电源单元向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传输第一电信号,所述信号控制单元接入第二电压信号,并通过选择不同的搭接方式构建连接通路,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所述连接通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或者上述第二电压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信号控制单元包括:火线L、零线N、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端子P1;
所述零线N的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端子P1的引脚1相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火线L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端子P1的引脚2相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输入所述第二电压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搭接方式为所述火线L和所述零线N的一端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相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信号控制单元构建第一连接通路,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连接通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搭接方式为所述火线L和所述零线N的短接的情况下,所述信号控制单元构建第二连接通路,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连接通路输出所述第二电压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包括:AC-DC变换器、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1和可调电阻VR;
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1和引脚2分别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的火线L和零线N相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7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3、所述电阻R7、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VR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电阻R6和电阻R5后接地,所述可调电阻VR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所述电容C2和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8分别与所述电容C3、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4、所述电容C2和电阻R8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5分别与所述电容C6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相连接并接5V电压,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4分别与所述电容C6和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包括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开关K4、端子P2和端子P3;
所述开关K1、所述开关K2、所述开关K3和所述开关K4的一端均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中端子P1的引脚2相连接,所述开关K1、所述开关K2和所述开关K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端子P2的引脚1、引脚2和引脚3相连接,所述开关K4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P3的引脚1相连接,所述端子P2的引脚4和所述端子P3的引脚2均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中端子P1的引脚1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相连接的隔离输出单元。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为交流220V,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直流5V。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控制器,其中,包括壳体和如上所述的信号控制电路;
所述信号控制电路封装在所述壳体内部。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壳体的材料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源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和继电器输出单元,电源单元向信号控制单元传输第一电信号,信号控制单元接入第二电压信号,并通过选择不同的搭接方式构建连接通路,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连接通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或者上述第二电压信号。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对不同电压信号的使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信号控制电路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单元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信号控制单元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继电器输出单元的电路图。
图标:
100-电源单元;200-信号控制单元;300-继电器输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分布式控制器,可广泛用于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控制、灯控、楼宇自动化控制等地方。目前,对于分布式控制器,由于其应用环境较为广泛,其接收的输入电压信号并不统一,不方便使用控制。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可以提高对不同电压信号的使用灵活性。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信号控制电路框架示意图。
参照图1,信号控制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源单元100、信号控制单元200和继电器输出单元300;
电源单元100向信号控制单元200传输第一电信号,信号控制单元200接入第二电压信号,并通过选择不同的搭接方式构建连接通路,继电器输出单元300根据连接通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或者上述第二电压信号。
这里的第一电压信号为交流220V,第二电压信号为直流5V。
进一步的,信号控制单元200包括火线L和零线N,在搭接方式为火线L和零线N的一端均与电源单元100相连接的情况下,信号控制单元200构建第一连接通路,第一连接通路为继电器输出单元300与电源单元100之间接通,继电器输出单元300根据第一连接通路输出交流220V。
在搭接方式为火线L和零线N的短接的情况下,信号控制单元200构建第二连接通路,第二连接通路为继电器输出单元300通过信号控制单元200与外接电压之间接通,继电器输出单元300根据第二连接通路输出直流5V。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源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和继电器输出单元,电源单元向信号控制单元传输第一电信号,信号控制单元接入第二电压信号,并通过选择不同的搭接方式构建连接通路,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连接通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或者上述第二电压信号。可以提高对不同电压信号的使用灵活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源单元的电路图。
参照图2,电源单元100包括:AC-DC变换器、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1和可调电阻VR;
AC-DC变换器的引脚1和引脚2分别与信号控制电路的火线L和零线N相连接,AC-DC变换器的引脚7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3、电阻R7、电容C1的一端和可调电阻VR的第一端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电阻R6和电阻R5后接地,可调电阻VR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4、电容C2和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并接外部供电电压VCC,可调电阻VR的第三端接地,AC-DC变换器的引脚8分别与电容C3、电容C1、电容C4、电容C2和电阻R8的另一端以及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AC-DC变换器的引脚5分别与电容C6和电容C5的一端相连接并接5V电压,AC-DC变换器的引脚4分别与电容C6和电容C5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
参照图3,信号控制单元200包括:火线L、零线N、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端子P1;
零线N的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端子P1的引脚1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火线L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端子P1的引脚2相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输入第二电压信号,第二电压信号为直流5V。
参照图4,继电器输出单元300包括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开关K4、端子P2和端子P3;
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和开关K4的一端均与信号控制单元200中端子P1的引脚2相连接,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的另一端分别与端子P2的引脚1、引脚2和引脚3相连接,开关K4的另一端与端子P3的引脚1相连接,端子P2的引脚4和端子P3的引脚2均与信号控制单元200中端子P1的引脚1相连接。
信号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与继电器输出单元300相连接的隔离输出单元。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信号控制器,用于封装上述的信号控制电路。信号控制器包括铝合金材质的壳体,壳体内部封装有上述的信号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单元100、信号控制单元200、继电器输出单元300和隔离输出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源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和继电器输出单元,电源单元向信号控制单元传输第一电信号,信号控制单元接入第二电压信号,并通过选择不同的搭接方式构建连接通路,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连接通路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或者上述第二电压信号。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对不同电压信号的使用灵活性。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源单元、信号控制单元和继电器输出单元;
所述电源单元向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传输第一电压信号,所述信号控制单元接入第二电压信号,并通过选择不同的搭接方式构建连接通路,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所述连接通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或者上述第二电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包括:火线L、零线N、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端子P1;
所述零线N的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端子P1的引脚1相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火线L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端子P1的引脚2相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输入所述第二电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搭接方式为所述火线L和所述零线N的一端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相连接的情况下,所述信号控制单元构建第一连接通路,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所述第一连接通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搭接方式为所述火线L和所述零线N的短接的情况下,所述信号控制单元构建第二连接通路,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根据所述第二连接通路输出所述第二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包括:AC-DC变换器、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1和可调电阻VR;
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1和引脚2分别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的火线L和零线N相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7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3、所述电阻R7、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VR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电阻R6和电阻R5后接地,所述可调电阻VR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所述电容C2和电阻R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8分别与所述电容C3、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4、所述电容C2和电阻R8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5分别与所述电容C6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相连接并接5V电压,所述AC-DC变换器的引脚4分别与所述电容C6和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相连接并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包括开关K1、开关K2、开关K3、开关K4、端子P2和端子P3;
所述开关K1、所述开关K2、所述开关K3和所述开关K4的一端均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中端子P1的引脚2相连接,所述开关K1、所述开关K2和所述开关K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端子P2的引脚1、引脚2和引脚3相连接,所述开关K4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子P3的引脚1相连接,所述端子P2的引脚4和所述端子P3的引脚2均与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中端子P1的引脚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继电器输出单元相连接的隔离输出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为交流220V,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直流5V。
9.一种信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信号控制电路;
所述信号控制电路封装在所述壳体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料为铝合金。
CN201721501182.6U 2017-11-10 2017-11-10 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 Active CN207382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1182.6U CN207382182U (zh) 2017-11-10 2017-11-10 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1182.6U CN207382182U (zh) 2017-11-10 2017-11-10 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2182U true CN207382182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2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1182.6U Active CN207382182U (zh) 2017-11-10 2017-11-10 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2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52398U (zh) 通用数字输入输出复用电路及输入输出控制装置
CN106100470B (zh) 一种可兼容多款直流电机的识别装置及系统、方法
CN105790356A (zh) 一种具有充电电路的数据线
WO2014130289A1 (en) Load center including circuit breaker position sensing circuit
CN103425220B (zh) 一种电能控制模块、装置及设备
CN201909987U (zh) 基于串行总线的恒流电源组网系统
CN207382182U (zh) 信号控制电路及信号控制器
CN103546114A (zh) 根据从设备的上拉电压调整总线上拉电压的电路及其方法
CN206945838U (zh) 充电桩测试装置和系统
CN206773646U (zh) 基于光定位的手势识别系统
CN108243536B (zh) 无线控制的电力开关模块及其电源的启动方法
CN205067514U (zh) 一种基于stc电机转速测量器
CN105680766A (zh) 一种电力电机转速控制系统
CN105116866A (zh) 基于plc的生产车间设备运行监控装置
CN104991198A (zh) 一种基于arm平台多通道切换的电池巡检处理电路
CN109301613A (zh) 一种家电转换设备和系统
CN104268109A (zh) 数据接口通信方法和装置
CN203165126U (zh) 新型数码产品展示器
CN204442329U (zh) 一种机械开关遥控化模块及智能开关
CN207967989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105403756A (zh) 一种具有地线带电检测功能的电路装置
CN102176590B (zh) 用于计算机自动管理家用电子电器的接线座
CN207455488U (zh) 一种led灯用智能灯罩
CN105301404A (zh) 一种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的太阳能电池模拟器
CN206353179U (zh) 一种智能电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