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7610U - 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 - Google Patents

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7610U
CN207377610U CN201721205053.2U CN201721205053U CN207377610U CN 207377610 U CN207377610 U CN 207377610U CN 201721205053 U CN201721205053 U CN 201721205053U CN 207377610 U CN207377610 U CN 207377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valve
stop valve
turbine
lower ha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50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巧朵
朱玉敏
刘方
刘一方
乐谦
彭博
瞿灿
隋正
张俊
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hang Jiang Energ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hang Jiang Energ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hang Jiang Energ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hang Jiang Energy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2050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7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7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7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属于汽轮机技术领域。汽轮机进汽系统,包括前汽缸、主汽阀及调节阀;前汽缸的上半与下半可拆卸的连接,下半的远离上半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主汽阀与调节阀连接于一体,蒸汽由主汽阀的进汽端进入并经调节阀的出汽端流出,调节阀的出汽端与连接部通过主蒸汽管路连通,主蒸汽管路与连接部通过入口连接组件连接。该汽轮机进汽系统,主汽阀与调节阀结构优化,简化了电厂管道、场地布置,下半进汽布置,减小了前汽缸上下半之间的温差。应用上述汽轮机进汽系统的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采用下半进汽系统,降低了上下半之间的温差,降低了汽缸变形过大、中分面漏气的可能性,保证启机时的安全。

Description

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不同新蒸汽参数及功率等级的汽轮发电机组,主汽阀单独布置在汽轮机前侧,新蒸汽经主汽阀、主蒸汽管道、调节阀最后进入前汽缸进汽室(各蒸汽室和喷嘴室位于前汽缸上半)进行做功。现有的汽轮机进汽系统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这种上半进汽系统布置相对复杂、投资(成本)多、安装、维修工作量大。
另外,这种上半进汽传统系统布置使得前汽缸上下半温差较大,极易造成上下半应力变形不一致、中分面漏汽等严重后果。造成汽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有以下原因:(1)下缸布置有抽汽管道,在同样的加热或冷却条件下,下缸散热面积大,所以上缸温度大于下缸;(2)在汽缸启停及运行时,蒸汽上升,其凝结水下流,使下缸受热条件变化;(3)在周围空间,运转平台以上的空气温度高于其以下的温度,汽流从下向上流动,造成上下缸冷却条件不同,使得上缸的温度高于下缸;(4)下汽缸保温不良,因为下汽缸保温步入上汽缸那样易于严密,从而造成空气冷却下汽缸,使得上缸的温度高于下缸。
综上所述,需要对现有的汽轮机进汽系统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轮机进汽系统,主汽阀与调节阀结构优化,简化了电厂管道、场地布置,下半进汽布置,减小了前汽缸上下半之间的温差,降低了上半汽缸的重量,降低了起吊上半汽缸的操作危险性,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前汽缸的下半进汽系统,降低了上下半之间的温差,降低了汽缸变形过大、中分面漏气的可能性,保证启机时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进汽系统,应用于超高压小容积流量汽轮机机组,包括前汽缸、主汽阀、调节阀、主蒸汽管路及入口连接组件;
所述前汽缸包括上半和下半,所述上半与所述下半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下半的远离所述上半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下半朝向远离所述上半的方向延伸,所述主汽阀与所述调节阀连接于一体,蒸汽由所述主汽阀的进汽端进入并经所述调节阀的出汽端流出,所述调节阀的出汽端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主蒸汽管路连通,所述主蒸汽管路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入口连接组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汽阀的出汽端与所述调节阀焊接于一体,所述主汽阀与所述调节阀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包括阀体和两个位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腔,所述两个阀腔分别与所述主汽阀和所述主蒸汽管路连通,所述调节阀的出汽端包括两个出汽口,所述两个出汽口分别与所述两个阀腔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汽阀的远离所述下半的一侧设置有主汽阀操纵座,所述主汽阀操纵座与所述主汽阀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主汽阀内的蒸汽流量;
所述调节阀的远离所述下半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调节阀操纵座,所述两个调节阀操纵座分别与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两个调节阀操纵座分别与所述两个阀腔一一对应,所述调节阀操纵座用于调节所述阀腔内的蒸汽流量。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下半连通的进汽口,所述入口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入口膨胀节,所述主蒸汽管路包括两个蒸汽管,所述两个入口膨胀节与所述两个蒸汽管一一对应,所述蒸汽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汽口连接,所述蒸汽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汽口通过所述入口膨胀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汽缸包括高压内缸和高压外缸,所述入口膨胀节包括外缸进汽导管、内缸进汽导管及密封环,所述外缸进汽导管分别与所述高压外缸和所述蒸汽管连接,所述内缸进汽导管分别与所述高压内缸和所述蒸汽管连接,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外缸进汽导管与所述内缸进汽导管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汽轮机进汽系统还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主汽阀可拆卸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汽阀的出汽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主汽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及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固定物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固定物可拆卸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所述固定端贴合所述主汽阀的外部轮廓设置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主汽阀焊接,所述连接端相对于所述主汽阀倾斜,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包括上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汽轮机进汽系统,主汽阀与调节阀结构优化,简化了电厂管道、场地布置,下半进汽布置,减小了前汽缸上下半之间的温差,降低了上半汽缸的重量,降低了起吊上半汽缸的操作危险性。
应用上述汽轮机进汽系统的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前汽缸的下半进汽系统,降低了上下半之间的温差,降低了汽缸变形过大、中分面漏气的可能性,保证启机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进汽系统的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进汽系统的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进汽系统的第三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支架组件的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支架组件的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支架组件的第三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汽轮机进汽系统;1-前汽缸;11-上半;12-下半;121-连接部;2-主汽阀;21-主汽阀操纵座;22-第一连接座;23-第二连接座;231-固定端;232-连接端;3-调节阀;31-阀体;32-阀腔;33-出汽口;34-调节阀操纵座;4-主蒸汽管路;41-蒸汽管;5-入口连接组件;51-入口膨胀节;6-支架组件;61-第一支架;62-第二支架;621-可调支架;622-固定支架;63-十字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轮机进汽系统100,应用于超高压小容积流量汽轮机机组,包括前汽缸1、主汽阀2、调节阀3、主蒸汽管路4及入口连接组件5。
在本实施例中,前汽缸1的上半11与下半12可拆卸的连接,主汽阀2与调节阀3焊接于一体构成主汽调节阀,无需另设主汽阀2与调节阀3之间的主蒸汽管道;蒸汽由主汽阀2的进汽端进入,并经调节阀3的出汽端流出,下半12设置有连接部121,调节阀3的出汽端与连接部121通过主蒸汽管路4连接,从而实现调节阀3与下半12的连通,改变了常规的前汽缸1上半11进汽的结构。
下面对该汽轮机进汽系统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前汽缸1包括上半11和下半12,上半11与下半12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前汽缸1的加工制造、安装于维修。下半12的远离上半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121,连接部121相对于下半12朝向远离上半11的方向延伸,连接部121包括两个分别与下半12连通的进汽口。
蒸汽通过两个进汽口进入下半12,改变了常规的上半11汽缸进汽方式,使得主蒸汽管道全部位于运转层以下,运转层以上无遮挡,检修时,起吊上半11汽缸即可,便于起吊设备的布置和运行,同时,减轻了上半11汽缸的重量,降低了起到运行操作的安全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及的上半11、下半12是指前汽缸1的上半11汽缸和下半12汽缸,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采用上半11及下半12表示。上半11与下半12的连接平面为汽轮机中分面,汽轮机中分面为基准面。
在本实施例中,主汽阀2与调节阀3连接于一体,具体的,主汽阀2的出汽端与调节阀3焊接于一体,主汽阀2与调节阀3连通,使得主汽阀2与调节阀3构成主汽调节阀,功能合二为一。蒸汽由主汽阀2的进汽端进入主汽调节阀,并经调节阀3的出汽端流出。主汽调节阀的结构,无需在主汽阀2的出口至调节阀3的进口段另设主蒸汽管道,结构紧凑、简单,简化了电厂管道、场地布置。
如图2所示,调节阀3包括阀体31和两个位于阀体31内的阀腔32,每个阀腔32内设置有调节组件,两个阀腔32为独立的腔室,两个阀腔32分别与主汽阀2连通。调节阀3的出汽端包括两个出汽口33,两个出汽口33分别与两个阀腔32一一对应。相当于,蒸汽由主汽阀2的进汽端进入后,分别流入两个阀腔32,调节组件控制位于阀腔32内的流量,蒸汽由出汽口33流出。两个阀腔32的设置,可以提高调节阀3出汽端的蒸汽的调节精度,便于使用者控制调节阀3的蒸汽流量、开度大小。调节阀3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原理参照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相当于将两个调节阀3共用一个阀体31,可以实现两个调节阀3的共同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汽阀2的远离下半12的一侧设置有主汽阀操纵座21,主汽阀操纵座21与主汽阀2连接,并用于调节主汽阀2内的蒸汽流量。调节阀3的远离下半1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调节阀操纵座34,两个调节阀操纵座34分别与调节阀3连接,两个调节阀操纵座34分别与两个阀腔32一一对应,调节阀操纵座34用于调节阀3腔内的蒸汽流量。主汽阀2、主汽阀操纵座21及调节阀操纵座34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原理参照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作详细介绍。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主汽阀2的远离下半12的一侧是指汽轮机中分面的上半11所在的一侧,也就是说,主汽阀操纵座21位于上半11所在的汽轮机中分面的一侧,同理,调节阀操纵座34也位于上半11所在的汽轮机中分面的一侧。
调节阀3的出汽端与下半12的连接部121通过主蒸汽管路4连接,如图1-图3所示,主蒸汽管路4包括两个蒸汽管41,蒸汽管41的一端与出汽口33连接,另一端与进汽口通过入口连接组件5连接。入口连接组件5包括两个入口膨胀节51,两个入口膨胀节51与两个蒸汽管41一一对应,蒸汽管41与进汽口通过入口膨胀节51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汽轮机的工作环境为高压高温环境,蒸汽管41需要承受高压、高温,因此,蒸汽管41可以为耐热合金钢管,但并不局限与耐热合金钢管,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蒸汽管41,只要蒸汽管41满足耐热、耐高压即可。
前汽缸1包括高压内缸和高压外缸,入口膨胀节51包括外缸进汽导管、内缸进汽导管及密封环,外缸进汽导管分别与高压外缸和蒸汽管41连接,内缸进汽导管分别与高压内缸和蒸汽管41连接,密封环位于外缸进汽导管和内缸进汽导管之间。当温度升高时,入口膨胀节51在蒸汽产生的热应力下自由伸缩,防止蒸汽漏气。
为了便于主汽调节阀的固定,如图1、图4及图5所示,该汽轮机进汽系统100还包括支架组件6,支架组件6与主汽阀2可拆卸的连接,并与固定物连接,用于支撑主汽调节阀,避免汽轮机运作过程中,主汽调节阀位置错位。主汽阀2的出汽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22,主汽阀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座23,支架组件6包括第一支架61及两个第二支架62,第一支架6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座22连接,第一支架61的另一端与固定物可拆卸的连接,第二支架6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23连接,第二支架62的另一端与固定物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座23包括固定端231和连接端232,固定端231贴合主汽阀2的外部轮廓设置,并且固定端231与主汽阀2焊接,连接端232相对于主汽阀2倾斜,连接端232与第二支架62连接。为了便于调整主汽阀2的位置,其中一个第二支架62为可调支架621,另外一个第二支架62为固定支架622,可调支架621与第二连接座23的连接端232抵接,可调支架621的高度可调;固定支架622与第二连接座23的连接端232可拆卸的连接。可调支架621可以避免因加工误差而产生的安装误差,提高安装精度。
为了便于第二连接座23与固定支架622的连接定位,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座23与固定支架622通过十字销63连接,相应的,在第二连接座23以及固定支架622的端面开设有凹槽,十字销63位于凹槽内。当第二连接座23与固定座支架连接后,调整可调支架621与第二连接座23的位置,完成主汽阀2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前汽缸1的上半11与下半12可拆卸的连接,主汽阀2与调节阀3焊接于一体构成主汽调节阀,无需另设主汽阀2与调节阀3之间的主蒸汽管41道,简化了电厂管道、场地的布置;蒸汽由主汽阀2的进汽端进入,并经调节阀3的出汽端流出,下半12设置有连接部121,调节阀3的出汽端与连接部121通过主蒸汽管41路4连接,从而实现调节阀3与下半12的连通,改变了常规的前汽缸1上半11进汽的结构,使得主蒸汽管41道全部位于运转层以下,运转层以上无遮挡,检修时,起到上半11汽缸即可,便于起吊设备的布置和运行,上半11汽缸重量下降,降低了运行操作的危险性;另外,主蒸汽管41路4与下半12的连接处设置入口膨胀节51,增加了主蒸汽管41路4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减小了常规进汽方式时汽缸上下半12之间的温差,降低了汽缸变形过大、中分面漏气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包括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进汽系统100。
在本实施例中,该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采用下半12进汽的汽轮机进汽系统100,降低了上半11与下半12的温度差,大大降低了汽缸变形过大、中分面漏气的可能性,保证启机时的安全,提高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进汽系统100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主汽阀2与调节阀3结构优化,简化了电厂管道、场地布置,下半12进汽布置,减小了前汽缸1上下半12之间的温差,降低了上半11汽缸的重量,降低了起吊上半11汽缸的操作危险性;应用下半12进汽的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降低了上下半12之间的温差,降低了汽缸变形过大、中分面漏气的可能性,保证启机时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轮机进汽系统,应用于超高压小容积流量汽轮机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汽缸、主汽阀、调节阀、主蒸汽管路及入口连接组件;
所述前汽缸包括上半和下半,所述上半与所述下半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下半的远离所述上半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下半朝向远离所述上半的方向延伸,所述主汽阀与所述调节阀连接于一体,蒸汽由所述主汽阀的进汽端进入并经所述调节阀的出汽端流出,所述调节阀的出汽端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主蒸汽管路连通,所述主蒸汽管路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入口连接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汽阀的出汽端与所述调节阀焊接于一体,所述主汽阀与所述调节阀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包括阀体和两个位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腔,所述两个阀腔分别与所述主汽阀和所述主蒸汽管路连通,所述调节阀的出汽端包括两个出汽口,所述两个出汽口分别与所述两个阀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汽阀的远离所述下半的一侧设置有主汽阀操纵座,所述主汽阀操纵座与所述主汽阀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主汽阀内的蒸汽流量;
所述调节阀的远离所述下半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调节阀操纵座,所述两个调节阀操纵座分别与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两个调节阀操纵座分别与所述两个阀腔一一对应,所述调节阀操纵座用于调节所述阀腔内的蒸汽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下半连通的进汽口,所述入口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入口膨胀节,所述主蒸汽管路包括两个蒸汽管,所述两个入口膨胀节与所述两个蒸汽管一一对应,所述蒸汽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汽口连接,所述蒸汽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汽口通过所述入口膨胀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汽缸包括高压内缸和高压外缸,所述入口膨胀节包括外缸进汽导管、内缸进汽导管及密封环,所述外缸进汽导管分别与所述高压外缸和所述蒸汽管连接,所述内缸进汽导管分别与所述高压内缸和所述蒸汽管连接,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外缸进汽导管与所述内缸进汽导管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进汽系统还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主汽阀可拆卸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汽阀的出汽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主汽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及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固定物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固定物可拆卸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所述固定端贴合所述主汽阀的外部轮廓设置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主汽阀焊接,所述连接端相对于所述主汽阀倾斜,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10.一种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轮机进汽系统。
CN201721205053.2U 2017-09-18 2017-09-18 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 Active CN207377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5053.2U CN207377610U (zh) 2017-09-18 2017-09-18 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5053.2U CN207377610U (zh) 2017-09-18 2017-09-18 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7610U true CN207377610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4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5053.2U Active CN207377610U (zh) 2017-09-18 2017-09-18 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76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6931A (zh) * 2020-05-31 2020-09-08 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汽调节联合汽阀
CN112682113A (zh) * 2020-12-25 2021-04-20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 一种非对称低压损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6931A (zh) * 2020-05-31 2020-09-08 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汽调节联合汽阀
CN112682113A (zh) * 2020-12-25 2021-04-20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 一种非对称低压损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77610U (zh) 汽轮机进汽系统及超高压小容积汽轮机
CN109841290A (zh) 一种适用于核反应堆自然循环特性研究的装置和方法
CN108206064B (zh) 一种蒸汽射流驱动非能动换热系统
JP5969110B2 (ja) 蒸気タービンシステムおよび蒸気タービンの始動法
CN104975931B (zh)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全封闭内循环水冷结构
CN109404074A (zh) 一种350mw超临界光轴供热改造汽轮机
CN201440365U (zh) 变压器真空胶囊储油柜
CN112763206A (zh) 一种冷媒阀泄漏测试系统
CN106133293B (zh) 燃气轮机
CN209342347U (zh) 低温液化车用燃料罐车操作箱管路设备堵漏模拟试验台
CN209262660U (zh) 全自动控制船用双冷箱lng燃料罐
US2705873A (en) Pumping plant for liquefied gas
CN207145756U (zh) 高压差迷宫调节阀
CN207348910U (zh) 一种天然气余热发电用汽轮机管路系统
CN110107808A (zh)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热水环路的氮气稳压系统
CN109654577A (zh) 分布式热网储能稳压系统
CN201858074U (zh) 水轮机尾水管短管补气装置
CN109268513A (zh) 一种气封式阀门的设计
CN109790756A (zh) 具有特殊设计的涡轮排气结构
CN106194284A (zh) 一种汽轮机夹层蒸汽参数调整及运行的方法
CN101975132B (zh) 水轮机尾水管短管补气装置
CN2747362Y (zh) 支托压力调节碟阀的门框型弹性支架
CN206001264U (zh) 立式lng加注装置
CN206267894U (zh) 一种高压缸变压比热电联供汽轮机系统
CN110185921A (zh) 恒温气化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