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6609U -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6609U
CN207376609U CN201721293292.8U CN201721293292U CN207376609U CN 207376609 U CN207376609 U CN 207376609U CN 201721293292 U CN201721293292 U CN 201721293292U CN 207376609 U CN207376609 U CN 207376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body
hole
groove
pile
annular sl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932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932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6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6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66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包括桩体,桩体的底部设置有桩尖,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桩尖上设置有螺纹,桩体的顶部中心处竖直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成锥状,槽底的两边锥面距离由下往上逐渐增大,桩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锥形槽底的上方,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内腔相匹配的插板,插板的数量为两个,插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两个插板之间孔隙形状与锥形槽底的形状相同,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与其内腔相匹配的插杆,插杆的底部设置成与锥形槽底相匹配的锥状,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重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不易晃动,更容易竖直向下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桩是一种建筑用具,主要用于打入泥土中进行其上部建筑物支撑的基础装置,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现有的建筑桩包括桩体和桩尖,桩尖安装在桩体的底端,使用时,通过打击桩体,使桩尖在泥土中向下运动,但这种方式比较消耗体力,且打入土地的桩体容易松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包括桩体,桩体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桩体竖直设置,桩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桩尖,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外圆面的直径等于桩体的直径,环形板与桩体同轴设置,上述的桩体、桩尖、环形板为一体结构,环形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垂直于桩体的轴线,第二通孔沿着环形板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桩尖上设置有螺纹,桩体的顶部中心处竖直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竖直向下延伸,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成锥状,槽底的两边锥面距离由下往上逐渐增大,桩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二凹槽且第一通孔的长度等于桩体的直径的大小,第一通孔位于锥形槽底的上方,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内腔相匹配的插板,插板的数量为两个,插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且插板靠近桩体轴线的一端为梯形的斜面,两个插板的最大长度之和等于桩体直径的大小,两个插板之间孔隙形状与锥形槽底的形状相同,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与其内腔相匹配的插杆,插杆的底部设置成与锥形槽底相匹配的锥状,插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凹槽槽深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桩体的外圆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下,第一凹槽沿着桩体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重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设置的插板使本实用新型不易晃动,更为稳固,且设置的螺纹使本装置在土地更容易竖直向下运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标示为:1、桩体;2、第一凹槽;3、第一通孔;4、环形板;5、插杆;6、第二通孔;7、插板;8、桩尖;9、螺纹;10、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参照图1-2,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包括桩体1,桩体1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桩体1竖直设置,桩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桩尖8,桩体1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板4,环形板4的外圆面的直径等于桩体1的直径,环形板4与桩体1同轴设置,上述的桩体1、桩尖8、环形板4为一体结构,环形板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6,第二通孔6垂直于桩体1的轴线,第二通孔6沿着环形板4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其意义在于,通过第二通孔6连接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可使本装置绕着桩体1的轴线旋转,桩尖8上设置有螺纹9,其意义在于,旋转本装置时可通过螺纹9使本装置更容易竖直向下运动,桩体1的顶部中心处竖直开设有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竖直向下延伸,第二凹槽10的槽底设置成锥状,槽底的两边锥面距离由下往上逐渐增大,桩体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连通第二凹槽10且第一通孔3的长度等于桩体1的直径的大小,第一通孔3位于锥形槽底的上方,第一通孔3内设置有与第一通孔3内腔相匹配的插板7,插板7的数量为两个,插板7的形状为等腰梯形,且插板7靠近桩体1轴线的一端为梯形的斜面,其意义在于,等腰梯形的插板7的斜面容易受力使插板7更容易移动,两个插板7的最大长度之和等于桩体1直径的大小,两个插板7之间孔隙形状与锥形槽底的形状相同,第二凹槽10内设置有与其内腔相匹配的插杆5,插杆5的底部设置成与锥形槽底相匹配的锥状,插杆5的长度大于第二凹槽10槽深的长度,其意义在于,当插杆5竖直向下运动时,两个插板7相对的两个面受到插杆5的挤压,两个插板7沿着第一通孔3的内腔向着远离桩体1轴线的方向运动,当插杆5的底部与第二凹槽10的底部匹配连接时,两个插板7远离桩体1轴线的一端伸出第一通孔3插入泥土中,使得本装置更加稳固。
更为优化的,桩体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下,第一凹槽2沿着桩体1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其意义在于,开设第一凹槽2减少了本装置的重量,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更为完善的,第一通孔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其意义在于,当第一通孔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时,与第一通孔3相匹配的插板7的横截面同样为长方形,插板7不易翻滚,使得本装置更加稳固。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第二通孔6连接旋转装置,将本实用新型竖直设置并将桩尖8放在地上,启动旋转装置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桩尖8上设置的螺纹9使本实用新型竖直向下运动并插入泥土中,在第二凹槽10中插入插杆,当插杆5竖直向下运动时,两个插板7相对的两个面受到插杆5的挤压,两个插杆5沿着第一通孔3的内腔向着远离桩体1轴线的方向运动,当插杆5的底部与第二凹槽10的底部匹配连接时,两个插板7远离桩体1轴线的一端伸出第一通孔3插入泥土中,使得本装置更加稳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桩体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桩体竖直设置,桩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桩尖,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外圆面的直径等于桩体的直径,环形板与桩体同轴设置,上述的桩体、桩尖、环形板为一体结构,环形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垂直于桩体的轴线,第二通孔沿着环形板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桩尖上设置有螺纹,桩体的顶部中心处竖直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竖直向下延伸,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成锥状,槽底的两边锥面距离由下往上逐渐增大,桩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二凹槽且第一通孔的长度等于桩体的直径的大小,第一通孔位于锥形槽底的上方,第一通孔内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内腔相匹配的插板,插板的数量为两个,插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且插板靠近桩体轴线的一端为梯形的斜面,两个插板的最大长度之和等于桩体直径的大小,两个插板之间孔隙形状与锥形槽底的形状相同,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与其内腔相匹配的插杆,插杆的底部设置成与锥形槽底相匹配的锥状,插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凹槽槽深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外圆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下,第一凹槽沿着桩体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CN201721293292.8U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76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3292.8U CN207376609U (zh)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3292.8U CN207376609U (zh)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6609U true CN207376609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7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9329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76609U (zh)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66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4663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张碧杰 一种离岸风电单桩基础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4663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张碧杰 一种离岸风电单桩基础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7819U (zh) 用于边坡支护的锚杆
CN207376609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CN206477327U (zh) 一种建筑桩
CN205348194U (zh) 一种斜抛撑和锚索旋喷桩复合的支护结构
CN207878446U (zh) 一种伸缩式柱基深孔置换锤
CN201826304U (zh) 变截面螺纹桩钻杆
CN201739726U (zh) 旋转底座
CN205421243U (zh) 一种土木建筑桩
CN211430586U (zh) 一种防止鸡飞跃的养鸡围栏
CN204492157U (zh) 新型可调间距墙体背楞
CN207828962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倒刺式建筑桩
CN20668095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河道防护结构
CN206418493U (zh) 一种带肋的预制注浆桩基础
CN205804330U (zh) 一种混凝土桩
CN204825874U (zh) 一种拆卸式加强型混凝土桩
CN211171950U (zh) 玻璃纤维材料筋与钢筋混合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N207348052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的可调式建筑桩
CN204608774U (zh) 一种phc管桩桩尖
CN208533512U (zh) 地桩及其施工工具
CN205978844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套管
CN205443833U (zh) 一种井字砖
CN205557506U (zh) 一种新型建筑桩
CN206015677U (zh) 一种锚杆对中支架
CN206090549U (zh) 一种带有非完整肋的管桩
CN212837065U (zh) 一种便捷式土木建筑用定位基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