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0897U - 双功能煎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功能煎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70897U CN207370897U CN201720228428.0U CN201720228428U CN207370897U CN 207370897 U CN207370897 U CN 207370897U CN 201720228428 U CN201720228428 U CN 201720228428U CN 207370897 U CN207370897 U CN 2073708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ine
- decocting
- drug
- outlet pipe
- explosive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功能煎药设备,该设备包括煎药器、配药器和冷凝器,所述煎药器包括煎药锅和电加热装置,所述煎药锅设置有第一出药管、入水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药管连通第一储药容器;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罐和冷凝管,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冷凝罐,所述冷凝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药管,所述第二出药管连通第二储药容器;所述配药器包括配药箱和储药箱,所述配药箱用于分类存储各种药材,以及用于按量输送各种药材至所述储药箱内;所述储药箱的底部能够自动开启和闭合;所述储药箱的底部与所述煎药锅的锅口对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功能煎药设备,同时具备熬药取药液、取蒸馏液和自动配药的功能,操作简单、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功能煎药设备。
背景技术
熬制中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取用熬制结束后的液体,一般的方法是直接端起煎锅倒出液体,操作难度高且容易烫伤;另一类是取用熬制过程产生的蒸汽凝结水,一般的方法是采用特制的熬药设备,煎锅的蒸汽导入到冷凝器中凝结为液体,此类设备体型较大,大都是在药厂中用于大批量制备中成药使用,对于少量中药的熬制目前没有专用的设备。
以及,在熬制中药之前,需事先由医护人员配置中药,大都是用工具粗略抓取各种成分的草药在医用纸或者案台上,然后用拨片或者直接用手细致的分配草药置称量设备上,以精确称量出具体克数的各种成分的草药。上述的称量过程,较难避免中药接触手、拨片、称量设备等,卫生难以保证,而且操作繁琐效率低下。
综上,配药需要人工操作,上述两类熬药方法需要分别使用单独的装置,基于此,目前的中药熬制工艺操作繁琐、效率低且卫生条件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功能煎药设备,该设备同时具备熬药取药液和取蒸馏液两种功能,以及具有自动配药的功能,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且更卫生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功能煎药设备,该设备包括煎药器、配药器和冷凝器,其中:
所述煎药器包括煎药锅和位于煎药锅底部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煎药锅内设置有格网,所述煎药锅设置有第一出药管、入水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药管、入水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出药管位于所述格网以下,所述入水管和出气管位于所述格网以上,所述第一出药管和所述入水管内分别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出药管连通第一储药容器;
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罐和位于所述冷凝罐内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用于流通低温水,所述煎药器的出气管连通所述冷凝罐,所述冷凝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药管,所述第二出药管连通第二储药容器;
所述配药器包括配药箱和储药箱,所述储药箱安装在所述配药箱的下方,所述储药箱的上部开口与所述配药箱的底部开口连通;所述配药箱用于分类存储各种药材,以及用于按量输送各种药材至所述储药箱内;所述储药箱的底部能够自动开启和闭合;所述储药箱的底部与所述煎药锅的锅口对接。
可选的,所述冷凝管呈螺旋上升状,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对应配有进水管接头和出水管接头,进水管接头和出水管接头位于所述冷凝罐外,所述进水管接头位于所述出水管接头的下方,所述进水管接头通过水泵接通冷水源容器,所述出水管接头连通储水容器。
可选的,所述冷凝罐内的底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台面积小于所述底壁面积,所述凸台上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凸台的方向延伸且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冷凝罐内的顶壁具有间隙;
所述煎药器的出气管穿过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筒体内,所述出气管的管口高于所述凸台;
所述筒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泄水孔。
可选的,所述配药箱的腔室分为锥形的上腔和矩形体的下腔,所述上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上腔分隔成多个子腔,各所述子腔分别与所述下腔连通;
所述下腔内设置有横向的辊筒,所述辊筒的外径与所述下腔的宽度相同,所述辊筒与所述隔板旋转密封,所述辊筒的辊面对应各所述子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凹槽;
所述辊筒的转轴延伸至所述配药箱外部;
所述下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阀门,所述多个阀门与所述多个子腔一一对应,所述阀门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子腔与所述储药箱的连通与否;
所述储药箱的腔室底部设置有电子称量器,所述配药箱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电子称量器的称量数据。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功能煎药设备有如下优点:该煎药设备对现有的煎药器、冷凝器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改进以及装配,配合特殊设计的配药器,设计完成了同时兼具熬制中药药液、制备中药蒸馏液功能的煎药设备,以及在此基础上,该煎药设备具有高效、卫生配药的功能,从配药到熬药整个工艺过程得到了优化和改良,提高了煎药工艺的效率和卫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配药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和图3,提供了一种双功能煎药设备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3均为剖视图,为更简洁清楚的表达该设备结构,图中的大部分剖线未示出。
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煎药器1、配药器2和冷凝器3。
所述煎药器1包括煎药锅4和位于煎药锅4底部的电加热装置5,所述煎药锅4内设置有格网6,所述格网6用于盛放中药,并阻止大于格网的网格的中药落入至格网以下的空间,一定程度上过滤中药药液中的药渣。所述煎药锅4设置有第一出药管7、入水管8和出气管9,所述第一出药管7、入水管8和出气管9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出药管7位于所述格网6以下,所述入水管8和出气管9位于所述格网6以上,所述第一出药管7和所述入水管8内分别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出药管7连通第一储药容器10。熬制的中药药液通过第一出药管7流出至第一储药容器10,所述入水管8用于为煎药器1补水,所述出气管9用于排出蒸汽。
所述冷凝器3包括冷凝罐11和位于所述冷凝罐11内的冷凝管12,所述冷凝管12用于流通低温水,所述煎药器1的出气管9连通所述冷凝罐11,所述冷凝罐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药管13,所述第二出药管13连通第二储药容器14。煎药器1中的蒸汽通过出气管9进入冷凝罐11,通过冷凝管12降温冷凝为液体,该液体通过第二出药管13流出至第二储药容器14。
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冷凝管12呈螺旋上升状,以增加冷凝管12位于冷凝罐11中的表面积,提高降温效果。所述冷凝管12的两端对应配有进水管接头和出水管接头,进水管接头和出水管接头位于所述冷凝罐11外,所述进水管接头位于所述出水管接头的下方,所述进水管接头通过水泵接通冷水源容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接通市政用水,所述出水管接头连通储水容器15,所述储水容器15用于回收具有一定温度的回水,以备热能利用,或者冷却后循环至冷凝管12内。
该方案中,所述冷凝罐11内的底壁设置有凸台16,所述凸台16的台面积小于所述底壁面积,也即所述凸台16相当于所述底壁的部分凸起。所述凸台16上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凸台16的方向延伸且顶部开口的筒体17,所述筒体17与所述冷凝罐11内的顶壁具有间隙;所述煎药器1的出气管9穿过所述凸台16延伸至所述筒体17内,所述出气管9的管口高于所述凸台16;所述筒体17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泄水孔18。凸台16以及筒体17的设计,用于防止汇集于底壁的冷凝液体流入出气管9内,形成水封阻碍蒸汽的流通。所述筒体17内的汇集的冷凝液体通过泄水孔18排出至所述冷凝罐11的底壁,结合所述出气管9的管口高于所述凸台16的设计,共同作用下,防止筒体17内汇集的液体流入出气管9内。
所述配药器2包括配药箱100和储药箱200,所述储药箱200安装在所述配药箱100的下方,所述储药箱200的上部开口与所述配药箱100的底部开口连通;所述配药箱100用于分类存储各种药材,以及用于按量输送各种药材至所述储药箱200内;所述储药箱200的底部能够自动开启和闭合;所述储药箱200的底部与所述煎药锅4的锅口对接。配药器2完成配药,通过自动开启储药箱200的底部,即可落入煎药器1中,储药箱200的底部自动闭合实现对于煎药器1顶部的密封,防止蒸汽进入储药箱200。所述储药箱200的底部自动开启和闭合,例如可以是机械式控制开启并通过复位弹簧实现闭合,例如还可以是采用电动控制开启和闭合。
该实施例的又一可选方案中,所述配药箱100的腔室分为锥形的上腔110和矩形体的下腔120,所述上腔11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111,所述隔板111将所述上腔110分隔成多个子腔112,各所述子腔112分别与所述下腔120连通。所述多个子腔112用于分别存放不同成分的中药,避免混杂。子腔112的数量可以灵活设定,可以设置为两个子腔112,或者图示的三个子腔112,以及其他数量的子腔112。
所述下腔120内设置有横向的辊筒121,所述辊筒121的外径与所述下腔120的宽度相同,所述辊筒121与所述隔板111旋转密封,也即所述辊筒121与所述隔板111接触但是能够相对转动且形成密封,所述辊筒121的辊面对应各所述子腔11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凹槽122。所述辊筒121不转动时,用于封堵所述子腔112;所述辊筒121转动时,通过凹槽122的交替转运中药,用于定量的周期性转送中药至储药箱200内。所述辊筒121与所述隔板111旋转密封,即所述辊筒121与所述隔板111接触但是能够相对转动,且形成密封,例如二者之间可以设置耐磨橡胶环,即实现对于不同子腔112的药物的分隔,又不干涉各子腔112内的药物转送至下腔120。为适应不同外形和大小的中药,不同子腔112对应的凹槽122例如可以设置为大小型号不同,如图3所示的三种规格。
所述辊筒121的转轴延伸至所述配药箱100外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所述辊筒121的转轴端部设置有操作盘或者操作杆。便于手动驱使转动辊筒121,或者连接电机等驱动设备实现自动驱使。该实施例所优选的,所述辊筒121的转轴与所述配药箱100之间设置有轴承,以减少磨损、提高转动可靠性。
所述下腔12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阀门,所述多个阀门与所述多个子腔112一一对应,所述阀门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子腔112与所述储药箱200的连通与否。阀门开启,实现对应子腔112内的中药的转运;阀门关闭,阻断对应的子腔112与储药箱200,避免对应子腔112内的中药落入下腔120。也即,通过多个阀门的开闭配合,实现在驱使转动辊筒121时,只有所需要的中药被转送至储药箱200,不需要的中药被阻断在配药箱100内。
所述储药箱200的腔室底部设置有电子称量器210,所述配药箱100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220,用于显示所述电子称量器210的称量数据。该显示屏220的安装位置可任意设定,也可采用无线连接的显示屏220,能够实时观测到称量数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储药箱200的底部自动开启和闭合时,所述电子称量器210作为底部的一部分随之同步移动。以及,所述储药箱200的底部的开合方式,例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一侧轴连接,另一侧摆动开启,也即类似单扇门开启的方式。
该方案中,所述上腔110的顶部设置有箱盖130,例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所述箱盖130与所述配药箱100之间设置有拉簧131,用于实现所述箱盖130的自动盖合,以避免配药过程,子腔112中落入异物。
该方案中,所述阀门设置为:包括横向设置的拉板,所述拉板可滑动的插装在所述子腔112的底部,所述拉板具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所述配药箱100外部。通过拉手将拉板拉出一段距离,即实现阀门一定程度的开启,通过拉手驱使拉板插入至终点位置,即实现阀门的完全关闭。
为进一步说明该配药装置的结构原理,如下以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介绍利用该设备配置50克A、150克B、300克C三种成分中药的操作过程:
步骤1,大致取一定分量的A、B、C三种成分的中药分开对应放入三个子腔112中,具体的,一手打开并保持箱盖130的开启状态,另一只手通过工具将对应的中药导入对应的子腔112内,松开箱盖即可在拉簧131的作用下令箱盖130复位盖合;
步骤2,开启装有A成分中药的子腔112所对应的阀门,其他阀门保持关闭,手动驱使转动辊筒121,部分A成分中药落入凹槽122内,凹槽122内的中药随之转动被送入储药箱200内,显示屏220显示该部分中药的分量,持续操作至显示分量为50克或者50克左右,关闭该阀门,完成A成分中药的称量;
步骤3,开启装有B成分中药的子腔112所对应的阀门,其他阀门关闭,转动辊筒121,至显示屏220显示分量为200克或者200克左右,完成B成分中药的称量;
步骤4、参照步骤2的方法,至显示屏220显示分量为500克或者500克左右,即完成C成分中药的称量。
至此完成上述三种成分中药的配药。
在上述配药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举例说明熬制过程:
步骤5,自动开启储药箱200的底部,配成的中药落入至煎药器1的格网6上,储药箱200自动闭合实现煎药器1顶部的封闭;
步骤6,确保第一出药管、出气管9的阀门关闭,入水管8的阀门开启,通过入水管8补充一定量的水;
步骤7-1,若需取用熬制的中药药液,启动电加热装置5,加热至一定程度后停止加热,开启第一出药管对应的阀门,中药药液通过第一出药管流入第一储药容器10,即完成;
步骤7-2,若需取用中药蒸馏冷凝液,在步骤6补水之后,关闭入水管8的阀门,开启出气管9的阀门,启动电加热装置5,产生的蒸汽通过冷凝器3凝结成液体后,开启第二出药管13对应的阀门,凝结的液体流入第二储药容器14,当液体收集到所需量后停止加热,即完成。
综上,整个制备工艺过程,基本上不需要手工接触中药,以及中药配制过程完全在腔内完成,确保了工艺的卫生效果。以及可以通过一套设备选择两种熬制中药的任一种,双功能、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双功能煎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煎药器、配药器和冷凝器,其中:
所述煎药器包括煎药锅和位于煎药锅底部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煎药锅内设置有格网,所述煎药锅设置有第一出药管、入水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药管、入水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出药管位于所述格网以下,所述入水管和出气管位于所述格网以上,所述第一出药管和所述入水管内分别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出药管连通第一储药容器;
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罐和位于所述冷凝罐内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用于流通低温水,所述煎药器的出气管连通所述冷凝罐,所述冷凝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药管,所述第二出药管连通第二储药容器;
所述配药器包括配药箱和储药箱,所述储药箱安装在所述配药箱的下方,所述储药箱的上部开口与所述配药箱的底部开口连通;所述配药箱用于分类存储各种药材,以及用于按量输送各种药材至所述储药箱内;所述储药箱的底部能够自动开启和闭合;所述储药箱的底部与所述煎药锅的锅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煎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呈螺旋上升状,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对应配有进水管接头和出水管接头,进水管接头和出水管接头位于所述冷凝罐外,所述进水管接头位于所述出水管接头的下方,所述进水管接头通过水泵接通冷水源容器,所述出水管接头连通储水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功能煎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罐内的底壁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台面积小于所述底壁面积,所述凸台上设置有朝向远离所述凸台的方向延伸且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冷凝罐内的顶壁具有间隙;
所述煎药器的出气管穿过所述凸台延伸至所述筒体内,所述出气管的管口高于所述凸台;
所述筒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泄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功能煎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箱的腔室分为锥形的上腔和矩形体的下腔,所述上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上腔分隔成多个子腔,各所述子腔分别与所述下腔连通;
所述下腔内设置有横向的辊筒,所述辊筒的外径与所述下腔的宽度相同,所述辊筒与所述隔板旋转密封,所述辊筒的辊面对应各所述子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凹槽;
所述辊筒的转轴延伸至所述配药箱外部;
所述下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阀门,所述多个阀门与所述多个子腔一一对应,所述阀门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子腔与所述储药箱的连通与否;
所述储药箱的腔室底部设置有电子称量器,所述配药箱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电子称量器的称量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28428.0U CN207370897U (zh) | 2017-03-09 | 2017-03-09 | 双功能煎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28428.0U CN207370897U (zh) | 2017-03-09 | 2017-03-09 | 双功能煎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70897U true CN207370897U (zh) | 2018-05-18 |
Family
ID=62297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28428.0U Active CN207370897U (zh) | 2017-03-09 | 2017-03-09 | 双功能煎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7089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01577A (zh) * | 2019-05-20 | 2019-08-09 |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锅及蒸煮工艺 |
CN112683076A (zh) * | 2020-12-30 | 2021-04-20 |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煎药机蒸汽冷凝装置 |
-
2017
- 2017-03-09 CN CN201720228428.0U patent/CN2073708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01577A (zh) * | 2019-05-20 | 2019-08-09 |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中药饮片用蒸煮锅及蒸煮工艺 |
CN112683076A (zh) * | 2020-12-30 | 2021-04-20 |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煎药机蒸汽冷凝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15506U (zh) | 一种大青叶提取物提取过程中的提取罐 | |
CN207370897U (zh) | 双功能煎药设备 | |
CN105342856A (zh) | 全自动中药汤剂制药装置 | |
CN101836935A (zh) | 带有内置真空浓缩装置和顶盖冷凝的常压煎药机 | |
CN107260544A (zh) | 能自动翻转落药的全自动中药煎药机 | |
CN206120746U (zh) | 一种两煎式煎药包装一体机 | |
CN206777534U (zh) | 一种中药汤剂的熬制设备 | |
CN207254139U (zh) | 多类流食混合搅拌装置 | |
CN105476853B (zh) | 一种中药材煮制、炖制装置及方法 | |
CN204637282U (zh) | 妇科子宫消毒装置 | |
WO2019210950A1 (de)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die zubereitung von nahrungsmitteln | |
CN202314387U (zh) | 一种常压提取真空浓缩一体式中药煎煮浓缩机 | |
CN208389445U (zh) | 中药提取罐及中药提取系统 | |
CN216798817U (zh) | 一种液体药品生产用沉淀装置 | |
CN208511070U (zh) | 一种医学实验用尿杯 | |
CN208426421U (zh) | 中草药煎煮装置 | |
KR101264390B1 (ko) | 자동 취사장치 | |
CN211336751U (zh) | 一种袋装中药自动开袋机构 | |
CN205569329U (zh) | 中药煎药器 | |
CN205932001U (zh) | 一种液体灌装机回收废液装置 | |
CN205435048U (zh) | 一种中药熬药机 | |
CN205359999U (zh) | 一种医药煎药装置 | |
CN107184387A (zh) | 美容器和美容设备 | |
CN205095011U (zh) | 中医护理用自动煮药装置 | |
CN204072781U (zh) | 一种熬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