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8770U - 一种电机转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8770U
CN207368770U CN201721201776.5U CN201721201776U CN207368770U CN 207368770 U CN207368770 U CN 207368770U CN 201721201776 U CN201721201776 U CN 201721201776U CN 207368770 U CN207368770 U CN 207368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rotor core
rotor
desig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17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延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Kang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Kang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Kang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Kang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017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8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8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8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粘附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表面,所述转子铁芯由转子冲片叠加而成,且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永磁铁粘贴的面为正多边形,其边数等于电机设计的级数2P,所述转子铁芯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电机轴配合,所述转子铁芯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也等于所述电机设计的级数2P。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机转子工艺简单,节省了人工成本,另外,倾斜角度的精度比较容易控制,保证了电机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转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曳引机电机转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齿槽转矩是永磁电机绕组不通电时永磁体和定子铁心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转矩,是由永磁体与电枢齿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切向分量引起的。齿槽转矩是永磁电机特有的问题之一,是高性能永磁电机设计和制造中必须考虑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削弱齿槽转矩的方法有:改变磁极的极弧系数、采用不等厚永磁体、磁极偏移、斜极、磁极分段、不等极弧系数组合、采用不等极弧系数、改变槽口宽度、改变齿的形状、不等槽口宽、斜槽、在齿上开辅助槽等等。在众多方法中,以斜极和斜槽对削弱齿槽转矩的效果最明显。斜槽是目前电机主要采用的方法,但是斜槽会导致绕组绕线困难,增加电机的成本。
而斜极方面,由于普遍采用瓦型磁钢,磁钢与转子铁芯的配合比较困难,装配精度很难保证。采用斜极的方式,永磁体与转子铁芯的接触面会很小,固定会很困难,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电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由于加工方式的原因,目前普遍采用的瓦型磁钢会比方磁钢的价格要高,而且瓦型磁钢的加工精度也比方磁钢要低。
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旨在对转子斜极进行方案设计,来削弱齿槽转矩,同时解决背景技术中谈及的现有技术中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粘附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表面,所述转子铁芯由转子冲片叠加而成,且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永磁铁粘贴的面为正多边形,其边数等于电机设计的级数2P,所述转子铁芯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电机轴配合,所述转子铁芯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也等于所述电机设计的级数2P。
优选的,所述永磁铁为方型结构。
优选的,方型的所述永磁铁上方两侧对称设有倒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永磁铁与所述转子铁芯粘贴的面为平面,所述永磁铁远离所述转子铁芯的一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直径等于气隙直径。
优选的,所述永磁铁与所述转子铁芯粘贴的面上设有倒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转子铁芯外围采用多边形设计,使得永磁铁存在倾斜角度,然后再与转子铁芯进行粘贴,工艺简单节省了人工成本,另外倾斜角度的精度比较容易控制,保证了电机的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永磁体采用方型设计,在生产过程中比瓦型磁钢耗费的原料要少,因此同重量的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成本要低,另外,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能够更好地控制精度,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较高的精度。
3、本实用新型中永磁体还采用了倒角结构和弧面设计,使永磁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性能。
4、本实用新型还在永磁体下端设置了倒圆结构,能够让永磁体与转子铁芯的贴合更加精密。
5、本实用新型还在转子铁芯上设置了定位孔,可以以定位孔为基准来设计永磁体定位的工装夹具,更好地控制永磁体倾斜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子铁芯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中永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中永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倒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转子铁芯,2为永磁体,3为转子冲片,4为圆孔,5为定位孔,6为倒角结构,7为弧面,8为倒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粘附在所述转子铁芯1的表面。所述转子铁芯1由转子冲片3叠加而成,且所述转子铁芯1与所述永磁铁2粘贴的面为正多边形,这样使得永磁铁2存在倾斜角度,然后再与转子铁芯1进行粘贴,工艺简单节省了人工成本,另外倾斜角度的精度比较容易控制,保证了电机的使用性能。另外,其边数等于电机设计的级数2P,所述转子铁芯1中部开设有圆孔4,所述圆孔4与电机轴配合。所述转子铁芯1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的数量也等于所述电机设计的级数2P,可以以定位孔5为基准来设计永磁体定位的工装夹具,更好地控制永磁体倾斜的角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永磁铁2为方型结构,在生产过程中比瓦型磁钢耗费的原料要少,因此同重量的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成本要低,另外,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能够更好地控制精度,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较高的精度。
更进一步的,方型的所述永磁铁2上方两侧对称设有倒角结构6,可以使永磁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2:
如图1、2和4所示的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粘附在所述转子铁芯1的表面。所述转子铁芯1由转子冲片3叠加而成,且所述转子铁芯1与所述永磁铁2粘贴的面为正多边形,这样使得永磁铁2存在倾斜角度,然后再与转子铁芯1进行粘贴,工艺简单节省了人工成本,另外倾斜角度的精度比较容易控制,保证了电机的使用性能。另外,其边数等于电机设计的级数2P,所述转子铁芯1中部开设有圆孔4,所述圆孔4与电机轴配合。所述转子铁芯1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的数量也等于所述电机设计的级数2P,可以以定位孔5为基准来设计永磁体定位的工装夹具,更好地控制永磁体倾斜的角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永磁铁2为方型结构,在生产过程中比瓦型磁钢耗费的原料要少,因此同重量的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成本要低,另外,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能够更好地控制精度,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较高的精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永磁铁2与所述转子铁芯1粘贴的面为平面,所述永磁铁2远离所述转子铁芯1的一面为弧面7,所述弧面7的直径等于气隙直径。这样的结构设计同样可以使永磁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3:
如图1、2、3和5所示的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粘附在所述转子铁芯1的表面。所述转子铁芯1由转子冲片3叠加而成,且所述转子铁芯1与所述永磁铁2粘贴的面为正多边形,这样使得永磁铁2存在倾斜角度,然后再与转子铁芯1进行粘贴,工艺简单节省了人工成本,另外倾斜角度的精度比较容易控制,保证了电机的使用性能。另外,其边数等于电机设计的级数2P,所述转子铁芯1中部开设有圆孔4,所述圆孔4与电机轴配合。所述转子铁芯1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的数量也等于所述电机设计的级数2P,可以以定位孔5为基准来设计永磁体定位的工装夹具,更好地控制永磁体倾斜的角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永磁铁2为方型结构,在生产过程中比瓦型磁钢耗费的原料要少,因此同重量的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成本要低,另外,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能够更好地控制精度,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较高的精度。
更进一步的,方型的所述永磁铁2上方两侧对称设有倒角结构6,可以使永磁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永磁铁2与与所述转子铁芯1粘贴的面上设有倒圆结构8,能够让永磁体与转子铁芯1的贴合更加精密。
实施例4:
如图1、2、4和5所示的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粘附在所述转子铁芯1的表面。所述转子铁芯1由转子冲片3叠加而成,且所述转子铁芯1与所述永磁铁2粘贴的面为正多边形,这样使得永磁铁2存在倾斜角度,然后再与转子铁芯1进行粘贴,工艺简单节省了人工成本,另外倾斜角度的精度比较容易控制,保证了电机的使用性能。另外,其边数等于电机设计的级数2P,所述转子铁芯1中部开设有圆孔4,所述圆孔4与电机轴配合。所述转子铁芯1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的数量也等于所述电机设计的级数2P,可以以定位孔5为基准来设计永磁体定位的工装夹具,更好地控制永磁体倾斜的角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永磁铁2为方型结构,在生产过程中比瓦型磁钢耗费的原料要少,因此同重量的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成本要低,另外,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能够更好地控制精度,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较高的精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永磁铁2与所述转子铁芯1粘贴的面为平面,所述永磁铁2远离所述转子铁芯1的一面为弧面7,所述弧面7的直径等于气隙直径。这样的结构设计同样可以使永磁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永磁铁2与与所述转子铁芯1粘贴的面上设有倒圆结构8,能够让永磁体与转子铁芯1的贴合更加精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转子铁芯1外围采用多边形设计,使得永磁铁2存在倾斜角度,然后再与转子铁芯1进行粘贴,工艺简单节省了人工成本,另外倾斜角度的精度比较容易控制,保证了电机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中永磁体采用方型设计,在生产过程中比瓦型磁钢耗费的原料要少,因此同重量的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成本要低,另外,方型磁钢比瓦型磁钢能够更好地控制精度,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较高的精度;本实用新型中永磁体还采用了倒角结构6和弧面7设计,使永磁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在永磁体下端设置了倒圆结构8,能够让永磁体与转子铁芯1的贴合更加精密;本实用新型还在转子铁芯1上设置了定位孔5,可以以定位孔5为基准来设计永磁体定位的工装夹具,更好地控制永磁体倾斜的角度。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粘附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由转子冲片叠加而成,且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永磁体粘贴的面为正多边形,其边数等于电机设计的级数2P,所述转子铁芯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电机轴配合,所述转子铁芯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也等于所述电机设计的级数2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为方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方型的所述永磁铁上方两侧对称设有倒角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与所述转子铁芯粘贴的面为平面,所述永磁铁远离所述转子铁芯的一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的直径等于气隙直径。
5.如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与所述转子铁芯粘贴的面上设有倒圆结构。
CN201721201776.5U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电机转子 Active CN207368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1776.5U CN207368770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电机转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1776.5U CN207368770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电机转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8770U true CN207368770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4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1776.5U Active CN207368770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电机转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87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8398A (zh) * 2017-09-19 2017-12-22 天津康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8398A (zh) * 2017-09-19 2017-12-22 天津康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01264U (zh) 一种永磁伺服电机转子磁钢固定拓补结构
CN102420475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
CN106300728A (zh) 永磁电机转子及永磁同步电机
CN107104528A (zh) 一种用于飞轮储能系统的高性能Halbach型永磁转子
CN104659940A (zh) 一种旋转电机转子
CN204992999U (zh) 一种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冲片
CN207368770U (zh) 一种电机转子
CN107508398A (zh) 一种电机转子
CN204465184U (zh) 一种旋转电机转子
CN208174384U (zh) 一种采用非均匀气隙磁场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CN102624116B (zh) 一种分段斜极靴式永磁电机转子
CN107086686B (zh) 一种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
CN115940455A (zh) 一种新型内置式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
CN202940657U (zh) 一种人字形式永磁斜极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CN202475066U (zh) 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切向结构
CN206389256U (zh) 永磁同步电机直、斜极一体转子冲片以及永磁同步电机
CN113507190A (zh) 一种电滚筒永磁同步电动机
CN107666193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转子冲片
CN202435165U (zh) 一种永磁伺服电动机转子冲片
CN206878665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心内孔支撑结构
CN201846156U (zh) 一种伺服电机转子模块
CN206962556U (zh) 一种用于飞轮储能系统的高性能Halbach型永磁转子
CN202586676U (zh) 用于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转子
CN205945259U (zh) 电机、定子铁芯及其定子冲片
Volokitina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magnetic system of a brushless DC motor with rare-earth permanent magn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