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5487U - 一种冷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5487U
CN207365487U CN201721088519.5U CN201721088519U CN207365487U CN 207365487 U CN207365487 U CN 207365487U CN 201721088519 U CN201721088519 U CN 201721088519U CN 207365487 U CN207365487 U CN 207365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communicated
output terminal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885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E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E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E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EYU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885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5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5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5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水机,包括冷媒系统、水系统以及换热器,冷媒系统通过换热器连通于水系统;换热器设有冷媒腔以及储水腔;冷媒腔的输入端连通于冷媒系统的输出端,冷媒腔的输出端连通于冷媒系统的输入端;水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水箱以及加热装置;水箱的容积大于储水腔的容积;水箱的输入端连通于储水腔的输出端;水箱的输出端连通于外部用水设备;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的水的温度,并发送第一温度信号;加热装置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信号并用于加热储水腔的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水机,能实现相对缩小水温的波动范围。由于该冷水机所使用的零部件简单,且零部件的工作频率较低,因而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冷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工业生产中都离不开冷却设备。一般冷却设备会应用于激光技术、焊接、塑料成型、注塑等。可见,冷却设备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是不可忽视的。其中,冷水机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冷却设备,冷水机的制造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冷水机水温的波动范围要求非常高。通常需要使用水温波动范围在±0.1度以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保证工件的一致性。普通的冷水机是通过在制冷系统增加旁通能量调节阀,并通过使用高进度的pid温控器控制压缩机、旁通能量调节阀以及节流装置的工作来实现水温的精确控制。虽然普通的冷水机通过控制调节制冷部件的方式也可以实现水温的精确控制。
但是,现有的冷水机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使用复杂的高精度的零部件,且零部件的工作频率非常高;这样
会降低冷水机的使用寿命;
(2)零部件的故障率较高且制造成本要求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水机,其能实现相对缩小水温的波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冷水机,包括冷媒系统、水系统以及换热器,所述冷媒系统通过换热器连通于所述水系统;所述换热器设有冷媒腔以及储水腔;所述冷媒腔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冷媒系统的输出端,冷媒腔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冷媒系统的输入端;所述水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水箱以及加热装置;所述水箱的容积大于所述储水腔的容积;所述水箱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储水腔的输出端;所述水箱的输出端连通于外部用水设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箱的水的温度,并发送第一温度信号;所述加热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并用于加热所述储水腔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水系统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水箱的输出端;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于外部用水设备的输入端;外部用水设备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储水腔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水系统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泵输出端的水的温度,以在水泵输出端的水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第二温度信号给所述外部用水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以及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以及所述冷媒腔依次以管路连接的方式连通,且所述冷媒腔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以组成一个闭合的冷媒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系统还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电磁阀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节流装置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系统还设有冷凝风扇;所述冷凝风扇对着所述冷凝器。
进一步地,所述水系统还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信号,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冷水机设有换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水箱以及加热装置。在使用该冷水机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水箱的水的温度,并发送第一温度信号。当加热装置接收到第一温度信号并停止对储水腔的水加热时,就可以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以使水箱的水的温度逐渐降低至设定的水温。当加热装置接收到第一温度信号并对储水腔的水进行加热时,就可以使水箱的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至设定的水温。在这里,水箱的容积大于储水腔的容积,且水箱的容积相对于现有中的水箱的容积大。这样,就可以使水箱的水的温度波动范围相对缩小,且最终可以使水箱的水的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0.1度以内。由此可见,该冷水机,是通过控制水路系统的部件的方式来实现水温的控制,以达到相对缩小水温的波动范围的目的。另外,由于该冷水机所使用的零部件简单,且零部件的工作频率较低,因而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冷媒系统;20、水系统;30、换热器;31、冷媒腔;32、储水腔;40、第一温度传感器;50、水箱;60、加热装置;70、水泵;80、第二温度传感器;90、压缩机;100、冷凝器;110、干燥过滤器;120、节流装置;130、电磁阀;140、冷凝风扇;150、温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冷水机,包括冷媒系统10、水系统20以及换热器30。具体的,冷媒系统10通过换热器30连通于水系统20;在换热器30上设有冷媒腔31以及储水腔32;冷媒腔31的输入端连通于冷媒系统10的输出端,冷媒腔31的输出端连通于冷媒系统10的输入端;水系统20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40、水箱50以及加热装置60;水箱50的容积大于储水腔32的容积;水箱50的输入端连通于储水腔32的输出端;水箱50的输出端连通于外部用水设备;第一温度传感器40用于检测水箱50的水的温度,并发送第一温度信号;加热装置60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信号并用于加热储水腔32的水。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使用该冷水机时,预先设定好冷水机的水温。当第一温度传感器40检测到水箱50的水的温度比设定的水温高时,第一温度传感器40会发送第一温度信号。加热装置60在接收到第一温度信号后会停止对储水腔32的水加热。这时,由于冷媒腔31内的冷媒的温度低于储水腔32内的水的温度,因而冷媒腔31内的冷媒会与储水腔32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后,储水腔32的水的温度会降低。这样,在水由储水腔32流至水箱50的过程中,水箱50的水的温度会逐渐降低至设定的水温。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40检测到水箱50的水的温度比设定的水温低时,第一温度传感器40会发出第一温度信号。加热装置60在接收到第一温度信号后会对储水腔32的水进行加热。这样,在水由储水腔32流至水箱50的过程中,水箱50的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至设定的水温。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箱50的水的温度与储水腔32的水的温度不同,因而在水由储水腔32流至水箱50时,水箱50的水的温度会发生突变。在这里,水箱50的容积大于储水腔32的容积,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水箱50的容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水箱的容积大。这样,在储水腔32内加热后的水进入水箱50时,可与水箱50内预存的水温度中和,而由于水箱50内的体积足够大,因而储水腔32内的水进入水箱50后仅会逐步上升,即在水由储水腔32流至水箱50时,就可以相对缩小水箱50的水的温度波动范围防止水箱50的水的温度发生突变。最终可以使水箱50的水的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0.1度以内。如此,就可以使水箱50的水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水温,以供外部用水设备使用。当然,为了便于对储水腔32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装置60可以是加热棒。同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可以采用一个发热棒也可以采用多个发热棒。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水系统20设有水泵70;水泵70的输入端连通于水箱50的输出端;水泵70的输出端连通于外部用水设备的输入端;外部用水设备的输出端连通于储水腔32的输入端。具体的,通过将水泵70的输入端连通于水箱50的输出端;水泵70的输出端连通于外部用水设备的输入端;外部用水设备的输出端连通于储水腔32的输入端。这样,就可以使储水腔32、水箱50、水泵70以及外部用水设备形成一个水路循环回路,从而能够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设有这样的水泵70便于将水箱50的水输送至外部用水设备;同时,还可以通过利用水泵70的压力将外部用水设备的水输送至储水腔32。这样,就可以提高水循环的效率,从而能够使水箱50的水的温度快速达到设定的水温。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水系统20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0;第二温度传感器80用于检测水泵70输出端的水的温度,以在水泵70输出端的水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第二温度信号给外部用水设备。具体的,将第二温度传感器80安装于水泵70的输出端。这样,第二温度传感器80就可以检测水泵70输出端的水的温度。当第二温度传感器80检测到水泵70输出端的水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第二温度传感器80会发送第二温度信号。这时,外部用水设备会接收到第二温度信号并开始启动工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具体预设条件是水泵70输出端的水的温度达到冷水机设定的水温。通过设有这样的第二温度传感器80便于使用者获取水泵70输出端的水的温度数据。这样,就可以根据水泵70输出的水的温度数据来控制关闭和启动外部用水设备。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冷媒系统10包括压缩机90、冷凝器100、干燥过滤器110以及节流装置120;压缩机90、冷凝器100、干燥过滤器110、节流装置120以及冷媒腔31依次以管路连接的方式连通,且冷媒腔31的输出端连通于压缩机90的输入端,以组成一个闭合的冷媒循环回路。
具体的,当启动该冷水机时,压缩机90会以不停机的方式工作。压缩机90会将高压高温的气态冷媒排入冷凝器100中。这时,冷凝器100会使高压高温的气态冷媒冷却成高压中温的液态冷媒。当高压中温的液态冷媒由冷凝器100流至干燥过滤器110时,干燥过滤器110会将液态冷媒中的杂质以及水分过滤排除。当高压中温的液态冷媒由干燥过滤器110流至节流装置120时,节流装置120会对高压中温的液态冷媒进行节流降压,以形成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冷媒。当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冷媒由节流装置120流至冷媒腔31时,由于冷媒腔31的气液两相冷媒的温度低于储水腔32的水的温度,因而储水腔32的水会放出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这时,水在由储水腔32流至水箱50的过程中,水箱50的水的温度会逐渐降低。同时,在此过程中,冷媒腔31的液态冷媒吸收了储水腔32的水放出的热量后,液态冷媒会转换为气态冷媒并流至压缩机90。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冷媒循环回路,从而能够提高冷媒的利用率。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冷媒系统10还设有电磁阀130;电磁阀130的输入端连通于压缩机90的输出端,电磁阀130的输出端连通于节流装置120的输入端。具体的,当压缩机90停止工作时,该电磁阀130就会启动。这时,电磁阀130的输出端会连通于压缩机90的输出端,电磁阀130的输入端会连通于节流装置120的输出端。通过设有这样的电磁阀130就可以使冷媒系统10内的压力得到平衡。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冷媒系统10还设有冷凝风扇140;冷凝风扇140对着冷凝器100。具体的,将冷凝风扇140的入风口正对于冷凝器100,当启动冷凝风扇140时,冷风会流经冷凝器100。通过设有这样的冷凝风扇140有利于快速降低冷凝器100的温度。如此,当高温高压的冷气态媒经过冷凝器100时,由于冷凝器100的温度低于气态冷媒的温度,因而气态的冷媒会释放热量并转换为液态的冷媒。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水系统20还设有温度控制器150;温度控制器150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信号,以控制加热装置60的开启和关闭。具体的,温度控制器150可以采用现有的高精度pid温控器。当第一温度传感器40检测到水箱50的水的温度比设定的水温高时,第一温度传感器40会发送关闭加热装置60的第一温度信号。这时,高精度pid温控器接收到关闭加热装置60的第一温度信号后,高精度pid温控器会指示加热装置60关闭,即加热装置60会处于非加热状态。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40检测到水箱50的水温比设定的水温低时,第一温度传感器40会发出开启加热装置60的第一温度信号。这时,高精度pid温控器接收到开启加热装置60的第一温度信号后,高精度pid温控器会指示加热装置60开启,即加热装置60会处于加热状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60的总功率大于冷媒系统10的制冷量。这样,当开启加热装置60时,就可以使储水腔32的水的温度升高。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冷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系统、水系统以及换热器,所述冷媒系统通过换热器连通于所述水系统;所述换热器设有冷媒腔以及储水腔;所述冷媒腔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冷媒系统的输出端,冷媒腔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冷媒系统的输入端;所述水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水箱以及加热装置;所述水箱的容积大于所述储水腔的容积;所述水箱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储水腔的输出端;所述水箱的输出端连通于外部用水设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箱的水的温度,并发送第一温度信号;所述加热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信号并用于加热所述储水腔的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统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水箱的输出端;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于外部用水设备的输入端;外部用水设备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储水腔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统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泵输出端的水的温度,以在水泵输出端的水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产生第二温度信号给所述外部用水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以及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以及所述冷媒腔依次以管路连接的方式连通,且所述冷媒腔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以组成一个闭合的冷媒循环回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还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电磁阀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节流装置的输入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还设有冷凝风扇;所述冷凝风扇对着所述冷凝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统还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信号,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CN201721088519.5U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冷水机 Active CN207365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8519.5U CN207365487U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冷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8519.5U CN207365487U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冷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5487U true CN207365487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5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88519.5U Active CN207365487U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冷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5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91953U1 (ru) * 2019-06-27 2019-08-28 Антон Юрьевич Дымов Одноконтурный чилле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91953U1 (ru) * 2019-06-27 2019-08-28 Антон Юрьевич Дымов Одноконтурный чилле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8653B (zh) 二氧化碳热泵系统的分温区控制方法
CN203823880U (zh) 流量控制装置及流体回路系统
CN107062720B (zh) 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CN103822303B (zh) 一种节能多变工况全范围精确可调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85097U (zh) 喷液空调系统
CN103292465B (zh) 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
CN103294086B (zh) 一种恒温液循环装置及温控方法
CN206755637U (zh) 用于控制供液温度的液冷装置
CN109341125B (zh) 一种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7365487U (zh) 一种冷水机
CN206291546U (zh) 使用电磁阀旁通水路进行控温的冷水装置
CN201000243Y (zh) 高精度冷水机
CN206449925U (zh) 一种高精度温控热交换系统
CN209116477U (zh) 高节能的制冷/制热循环水路系统
CN202024530U (zh) 一种冷水机
CN202907395U (zh) 一种无级能量调节制冷系统
CN113623993B (zh) 一种载冷循环热回收高温烘干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1344625Y (zh) 一种能精确控温的热泵热水机组
CN209147486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101482348B (zh) 3段式热交换器
CN106568608A (zh) 一种用于空调检测过程的节能系统
CN209085106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08349630U (zh) 一种改进型风冷冷凝器
CN206387143U (zh) 一种双温度一体冰水机精密热交换系统
CN203163339U (zh) 一种水冷式冷热一体水温控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