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5399U - 干燥机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干燥机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5399U
CN207365399U CN201720735875.5U CN201720735875U CN207365399U CN 207365399 U CN207365399 U CN 207365399U CN 201720735875 U CN201720735875 U CN 201720735875U CN 207365399 U CN207365399 U CN 207365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machine
heat exchanger
heating system
combustion furnace
wind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358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board Laminates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board Laminates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board Laminates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Kingboard Laminates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358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5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5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5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机供热系统,包括干燥机、与干燥机连接的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器连接的燃烧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一端与燃烧炉连接,用于将新鲜空气引入燃烧炉,燃烧炉燃烧后产生的尾气用于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热交换器用于对经过第一次加热的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加热,得到热风,第二风机一端与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与干燥机连接,用于将热风引入干燥机。

Description

干燥机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干燥机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领域和农产品加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热空气来完成加热、干燥、定型等工艺。传统的干燥机在运行时,往往利用自然风作为干燥机的新风,然后利用热交换器直接将风温加热到所需温度。然而,将自然风直接加热到所需温度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从而增加产品的能源成本,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干燥机直接对自然风进行加热的问题,提供一种干燥机供热系统。
一种干燥机供热系统,包括干燥机、与干燥机连接的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器连接的燃烧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一端与所述燃烧炉连接,用于将新鲜空气引入所述燃烧炉,所述燃烧炉燃烧后产生的尾气用于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对经过第一次加热的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加热,得到热风,所述第二风机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干燥机连接,用于将所述热风引入所述干燥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燃烧炉、所述及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风道用于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干燥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用于连接所述燃烧炉与所述热交换器的部分,用于调节引入热交换器内新鲜空气的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用于测定所述热风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用于连接所述燃烧炉与所述热交换器的部分,用于测定所述经过第一次加热的新鲜空气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胶槽,所述胶槽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的另一端,用于引进新鲜空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和加热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为烟气加热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为导热油交换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油交换器上设有油管,所述油管上设有吸热片。
上述干燥机供热系统,采用燃烧炉产生的尾气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从而降低了用热交换器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加热时的能量消耗,相对于传统的干燥机供热系统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干燥机供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包括干燥机100、与干燥机100连接的热交换器200、与热交换器200连接的燃烧炉300,还包括第一风机410和第二风机420,第一风机410一端与燃烧炉300连接,用于将新鲜空气引入燃烧炉300,燃烧炉300燃烧后产生的尾气用于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热交换器200用于对经过第一次加热的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加热,得到热风,第二风机420一端与热交换器200连接,另一端与干燥机100连接,用于将热风引入干燥机100。
本实用新型采用燃烧炉300产生的尾气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由于尾气的温度高达300℃,因此,可以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得到温度为180℃的气体。再将该180℃的气体引入热交换器200中,进行第二次加热,得到温度为190℃的热风,再将该热风引入干燥机100供生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供热系统,采用燃烧炉300产生的尾气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从而降低了用热交换器200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加热时的能量消耗,相对于传统的干燥机供热系统节约了50%的能源。
具体地,干燥机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风道510和第二风道520,第一风道510依次连接第一风机410、燃烧炉300以及热交换器200,第二风道520用于连接热交换器200、第二风机420和干燥机100。新鲜空气在风道510内流通,依次流经第一风机410、燃烧炉300并进入热交换器200中,被加热为190℃的热风,再进入第二风道520内,经由第二风机420被引入干燥机100。
优选地,干燥机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风道520内,用于测定经过第二次加热所得到热风的温度,使热风能够更好的满足生产的需求。
在第一风道510连接燃烧炉300和热交换器200的部分还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经过第一次加热后的新鲜空气的温度。
优选地,干燥机供热系统还包括风量调节部。具体地,风量调节部可以为阀门,包括第一阀门710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710设置在第一风道510用于连接燃烧炉300和热交换器200的部分,调节引入热交换器200内新鲜空气的量。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风道520上连接热交换器200和干燥机100的部分,以调节引入干燥机100内的新鲜空气的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燥机供热系统还包括胶槽600,胶槽600可以引进新鲜空气,胶槽600与第一风道510连接,使新鲜空气在第一风道510内流通。
燃烧炉300可以包括燃烧炉本体310和加热器320。具体地,加热器320为烟气加热器。新鲜空气在第一风道510内流动,燃烧炉本体310产生的尾气能够进入烟气加热器中,使烟气加热器对第一风道510内的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从而使新鲜空气的温度达到180℃。
优选地,热交换器200为导热油交换器,用于对经过第一次加热后的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加热,将经过第一次加热的新鲜空气加热到190℃。采用导热油交换器进行加热,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也能够实现环保和节能的作用。
进一步地,热交换器200上设有油管210,油管210上设有吸热片。通过在油管210上设置吸热片,使导热油加热后的热量被很好的吸收,同时吸热片均匀分布,也有效的提高了对进入热交换器200内气体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地,180℃的新鲜空气被引入导热油交换器内。导热油被加热后,在油管210内流动,将热量传递给吸热片,吸热片散发的热量将位于交换器内的180℃的新鲜空气加热到190℃。
优选地,热交换器200还包括导热油加热室,燃烧炉300与导热油加热室间连接有管道,燃烧炉本体310产生的尾气经由管道进入导热油加热室,从而将导热油加热,经换热后的尾气被排出。导热油加热室与油管210相连接,油管210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被加热后的导热油经由进油口进入油管210中,经换热后的导热油经由出油口重新进入导热油加热室中。
在管道上可以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在管道内流通的尾气的温度。
优选地,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三阀门,用于调节从燃烧炉本体310引入导热油加热室内的尾气的量。
本实用新型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在使用时,胶槽600内的新鲜空气在第一风道510内经过第一风机410被引入到燃烧炉本体310内,使烟气加热器对新鲜空气进行加热,加热至180℃时,再进入热交换器200内,被加热到190℃后,再由第二风机420抽至干燥机100内,供生产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机、与干燥机连接的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器连接的燃烧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一端与所述燃烧炉连接,用于将新鲜空气引入所述燃烧炉,所述燃烧炉燃烧后产生的尾气用于对新鲜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对经过第一次加热的新鲜空气进行第二次加热,得到热风,所述第二风机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干燥机连接,用于将所述热风引入所述干燥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燃烧炉及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风道用于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干燥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用于连接所述燃烧炉与所述热交换器的部分,用于调节引入热交换器内新鲜空气的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用于测定所述热风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用于连接所述燃烧炉与所述热交换器的部分,用于测定所述经过第一次加热的新鲜空气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槽,所述胶槽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的另一端,用于引进新鲜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和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烟气加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为导热油交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燥机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交换器上设有油管,所述油管上设有吸热片。
CN201720735875.5U 2017-06-22 2017-06-22 干燥机供热系统 Active CN207365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5875.5U CN207365399U (zh) 2017-06-22 2017-06-22 干燥机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5875.5U CN207365399U (zh) 2017-06-22 2017-06-22 干燥机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5399U true CN207365399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425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35875.5U Active CN207365399U (zh) 2017-06-22 2017-06-22 干燥机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5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7721B (zh) 一种环保谷物烘干系统
CN203642636U (zh) 粉体两级烘干系统
CN203478904U (zh) 真空双锥旋转式烘干设备
CN204329530U (zh) 一种对流喷射气流热风干燥机
CN204830803U (zh) 一种炭黑尾气燃烧炉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203369343U (zh) 一种液体介质传送热能的茶叶烘干机
CN102345970A (zh) 脱硝催化剂干燥装置
CN107976017A (zh) 一种具有空气预热与回热功能的太阳能烘干房
CN207365399U (zh) 干燥机供热系统
CN205228023U (zh) 节能型玉米种子烘干设备
CN201740355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天然橡胶干燥系统
CN108286876A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液体集热型科技木干燥系统
CN105444535A (zh) 一种烘房
CN105716373A (zh) 杨木在干燥窑内的干燥方法及其使用的干燥窑
CN202179105U (zh) 高效太阳能烤房
CN205747902U (zh) 一种橡胶原料太阳能热风烘干装置
CN205580106U (zh) 一种腊肉烘干系统
CN104028440A (zh) 烘箱的新风预热装置
CN204460853U (zh) 余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耦合系统
CN207779078U (zh) 一种热空气循环加热设备
CN206879124U (zh) 一种注塑机烘干筒加热管
CN204787234U (zh) 燃煤型热风炉
CN206522768U (zh) 一种烘干筒燃烧器
CN206157445U (zh) 基于高温热泵的脉动冲击干燥定型系统
CN104164803A (zh) 一种燃气直燃加热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