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3897U - 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3897U
CN207363897U CN201721337459.6U CN201721337459U CN207363897U CN 207363897 U CN207363897 U CN 207363897U CN 201721337459 U CN201721337459 U CN 201721337459U CN 207363897 U CN207363897 U CN 207363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ump
runner
self
high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374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道红
夏磊
严宏彬
徐兴华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IYUE PUMP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IYUE PUMP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IYUE PUMP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IYUE PUMP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374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3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3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3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包括连接在转子总成上的泵体,连接在泵体上的前泵盖,以及连接在前泵盖上的吸入管;所述的转子总成上的叶轮间隙配合在泵体和前泵盖之间;所述的泵体内的流道由进口螺旋流道和出口分离室流道组成;所述的进口螺旋流道上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的第一挡块将进口螺旋流道分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的第二流道上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的出口分离室流道与进口螺旋流道连接处还设置有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接的小流道;整个结构,提高了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的自吸性能和工作效率,而且重量轻,便于安装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吸性能好、效率高、结构紧凑的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
背景技术
自吸式水泵称自吸泵从60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70年代开始推广,到8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国际上30年代初已开始设法使离心泵实现自吸,到50年代初才大量生产销售;自吸离心泵是工业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泵类,所谓自吸泵,就是在启动前不需灌水,经短时间运转,靠泵本身的作用,即可把水吸上来,投入正常运转;但是传统的自吸泵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
1、带有回流孔的普通自吸泵,其泵体结构复杂、笨重,泵体底部的回流孔在正常工作时有回流现象,降低了自吸泵的效率;
2、其采用闭式叶轮,只能适应无颗粒或颗粒微小的介质工况,这就给选型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3、自吸能力低,自吸高度只能达到5-7m;
4、一般只能在-20℃~+120℃内正常使用;
5、自吸时间长,基本都在20秒以上;
所以,为解决传统自吸泵给工业生产带来的不便,有些泵制造厂也采用性能以及效率优于传统自吸离心泵的自吸泵,而这些非传统自吸泵是由前置自吸装置以及离心泵共同组成,前置自吸装置主要是采用罐式抽自吸或用真空泵抽真空以达到自吸目的,但是结构都存在占地面积较大,浪费材料,成本高的弊端,以泵加前置自吸罐的自吸泵为例,当输送流量大于600m³/h时,气液分离罐的体积可达到3.5m³,这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具有非常大的占地面积,给客户现场布置带来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吸性能好、效率高、结构紧凑的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包括连接在转子总成上的泵体,连接在泵体上的前泵盖,以及连接在前泵盖上的吸入管;所述的转子总成上的叶轮间隙配合在泵体和前泵盖之间;其特征是:所述的泵体内的流道由进口螺旋流道和出口分离室流道组成;所述的进口螺旋流道上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的第一挡块将进口螺旋流道分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的第二流道上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的出口分离室流道与进口螺旋流道连接处还设置有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接的小流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叶轮为半开式叶轮或者闭式叶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出口分离室流道上的第一纵向中心线与进口螺旋流道上的第二纵向中心线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挡块包括与叶轮的大外圆配合的弧形段,以及连接在弧形段上的与第一纵向中心线平行的直线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弧形段的起始点到叶轮中心之间的距离尺寸A为叶轮的大外圆半径尺寸R的1.05-1.1倍,与第二纵向中心线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为32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挡块设置在第一纵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与泵体的交叉处,并与第一纵向中心线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小流道与出口分离室流道之间的横截面为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与传统结构相比:所述的泵体内的流道由进口螺旋流道和出口分离室流道组成,并设置有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小流道;所述的第一挡块有利于消除叶轮外圆处形成的稳定层,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设置有第二挡块阻止了由出口分离室流道分离出的气体再次返回到泵体内;设置有小流道,过流面积变大,不易堵塞,工作可靠性高;整个结构,提高了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的自吸性能和工作效率,而且重量轻,便于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泵体和叶轮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气原理示意图;
在图中:1.泵体、2.前泵盖、3.吸入管、4.叶轮、5.进口螺旋流道、6.出口分离室流道、7.第一挡块、8.第一流道、9.第二流道、10.第二挡块、11.小流道、101.第一纵向中心线、102.第二纵向中心线、103.转子总成、7-1.弧形段、7-2.直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在附图中: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包括连接在转子总成103上的泵体1,连接在泵体1上的前泵盖2,以及连接在前泵盖2上的吸入管3;所述的转子总成103上的叶轮4间隙配合在泵体1和前泵盖2之间;所述的叶轮4为半开式叶轮或者闭式叶轮,便于使用在多种不同的场合;所述的泵体1内的流道由进口螺旋流道5和出口分离室流道6组成;所述的进口螺旋流道5上设置有第一挡块7;所述的第一挡块7将进口螺旋流道5分为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所述的第二流道9上设置有第二挡块10;所述的出口分离室流道6与进口螺旋流道5连接处还设置有与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连接的小流道11;所述的叶轮4为半开式叶轮或者闭式叶轮;实际使用时,介质进入叶轮4,随叶轮4旋转,形成水环,在叶轮4的出口附近形成一个稳定区104,阻碍了水环中的空气通过,通过设置有第一挡块7,破坏了稳定区104的平衡,使得介质106的加速度提高,在通过小流道11时,过流面积大,防止堵塞,再由出口分离室流道6的分离作用使得气液分离,在图3中的虚线箭头105为气体排出方向,实线箭头为下沉介质106回流方向,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室中呈螺旋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液分离,介质106因较重,逐渐贴着泵体1内壁运动,气体则分离出来从出口分离室流道6逸走,介质106下沉回到泵体1中,由于设置有第二挡块10阻止气体再次进入泵体1中,循环往复,直到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内的气体全部排除而开始正常工作为止,节省了自吸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图2中:所述的出口分离室流道6上的第一纵向中心线101与进口螺旋流道5上的第二纵向中心线102平行设置;有利于输送介质106,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果。
在图2中:所述的第一挡块7包括与叶轮4的大外圆配合的弧形段7-1,以及连接在弧形段7-1上的与第一纵向中心线101平行的直线段7-2;所述的弧形段7-1的起始点到叶轮4中心之间的距离尺寸A为叶轮4的大外圆半径尺寸R的1.05-1.1倍,与第二纵向中心线102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为32º;通过第一挡块7的形状和尺寸的控制,使得介质106的加速度提高,打破了稳定区104的平衡,提高了气液分离效果。
在图2中:所述的第二挡块10设置在第一纵向中心线101的延长线与泵体1的交叉处,并与第一纵向中心线101平行设置,便于控制尺寸,进行加工制造,而且阻止了气体再次进入泵体1中,提高了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的自吸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1.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自吸高度可达到到7—9米,比传统的自吸泵的自吸高度提高至少2m;
2.最大流量可达到1000m³/h,扬程可达120m,是传统自吸泵的1.5倍;适应含颗粒介质的输送,适用工况更加广泛。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包括连接在转子总成(103)上的泵体(1),连接在泵体(1)上的前泵盖(2),以及连接在前泵盖(2)上的吸入管(3);所述的转子总成(103)上的叶轮(4)间隙配合在泵体(1)和前泵盖(2)之间;其特征是:所述的泵体(1)内的流道由进口螺旋流道(5)和出口分离室流道(6)组成;所述的进口螺旋流道(5)上设置有第一挡块(7);所述的第一挡块(7)将进口螺旋流道(5)分为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所述的第二流道(9)上设置有第二挡块(10);所述的出口分离室流道(6)与进口螺旋流道(5)连接处还设置有与第一流道(8)和第二流道(9)连接的小流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叶轮(4)为半开式叶轮或者闭式叶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出口分离室流道(6)上的第一纵向中心线(101)与进口螺旋流道(5)上的第二纵向中心线(102)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挡块(7)包括与叶轮(4)的大外圆配合的弧形段(7-1),以及连接在弧形段(7-1)上的与第一纵向中心线(101)平行的直线段(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弧形段(7-1)的起始点到叶轮(4)中心之间的距离尺寸A为叶轮(4)的大外圆半径尺寸R的1.05-1.1倍,与第二纵向中心线(102)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为32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挡块(10)设置在第一纵向中心线(101)的延长线与泵体(1)的交叉处,并与第一纵向中心线(101)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其特征是:所述的小流道(11)与出口分离室流道(6)之间的横截面为垂直设置。
CN201721337459.6U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 Active CN207363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37459.6U CN207363897U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37459.6U CN207363897U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3897U true CN207363897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420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37459.6U Active CN207363897U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3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7021A (zh) 一种卧式自吸泵
CN206280296U (zh) 一种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叶轮
CN108661919A (zh) 具有气液分离装置的喷射泵
CN206608359U (zh) 高效节能定制水泵及其多流道叶轮
CN102192157A (zh) 一种立式内外混无轴封自吸泵
CN207363897U (zh) 一种高吸程无堵塞自吸泵
CN202833318U (zh) 一种多级旋涡泵
CN211449047U (zh) 具有自吸功能的旋涡泵
CN106224291B (zh) 一种能改善旋涡泵内流体流动状况的泵体结构
CN206190547U (zh) 双级射流泵
CN105194910B (zh) 一种液体脱气输送系统
CN106402031A (zh) 一种设有对称回流孔的外混式自吸离心泵
CN106762854A (zh) 一种抗空化双进口双吸多级泵
CN206092512U (zh) 一种设有对称回流孔的外混式自吸离心泵
CN206582127U (zh) 一种卧式多级离心泵
CN113586466B (zh) 一种水陆两用水泵
CN205559296U (zh) 卧式联体自吸泵组
CN103573692B (zh) 一种多级自吸离心泵叶轮导叶结构
CN207920971U (zh) 环形渐缩式吸水流道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离心泵
CN220956066U (zh) 一种固液两相输送的三层离心叶轮泵
CN207049089U (zh) 一种无接触纳米气泡微泵
CN205307879U (zh) 一种液体脱气输送系统
CN206478038U (zh) 一种抑制轴流泵叶顶间隙空化的叶轮室
CN205559294U (zh) 一种无密封高效节能快速立式自吸泵
CN205173062U (zh) 一种自吸泵铸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