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6810U -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6810U
CN207356810U CN201720792663.0U CN201720792663U CN207356810U CN 207356810 U CN207356810 U CN 207356810U CN 201720792663 U CN201720792663 U CN 201720792663U CN 207356810 U CN207356810 U CN 207356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ield
filter bag
bag
dust collector
electro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926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晓东
林宏
朱召平
江澜
陈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ong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ong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ong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ong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926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56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6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6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前端电场区和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前端电场为第一电极板,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包括电场通道和滤袋,电场通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电场的第二电极板,滤袋设置在相邻的电场通道之间,并且与滤袋相邻的第二电极板具有连通电场通道和滤袋的通孔,以保证含尘烟气经过电场通道荷电后通过通孔可以进入滤袋进一步除尘。烟气经过混合区时,仅部分烟气量直接通过电场通道,而另一部分烟气直接进入滤袋,在同等电场风速、同等极板高度情况下,混合区电场的有效宽度可以减小,减小了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占用的面积,可适用于大型机组。

Description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大气污染物深度治理,并先后颁布多项政策要求,燃煤电站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得以全面实施。以“超净电袋”为核心的不依赖二次除尘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是实现烟尘超低排放的主要路线之一,采用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可实现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10或5mg/Nm3
目前,行业内电袋复合除尘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常规“前电后袋”式,电场全部置于前级,滤袋全部置于后级,两者有明显区域划分,行业应用最为广泛;另一种是“前级带电场区的双排滤袋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前级设部分电场,后级电场与滤袋嵌入式布置,但由于结构限制,一般用于小型机组。
具体地,前级带电场区的双排滤袋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其壳体前端设前级电场区,壳体后端由后级电场区和滤袋过滤去构成嵌入式电袋除尘区,其中,滤袋设于两收尘孔板之间,并采用双排滤袋嵌入。烟气先经过前级电场区预除尘,再经过混合区,烟气需全部先经过混合区电场通道,再通过带孔阳极板进入滤袋区,完成过滤。其具有过滤风速高,粉尘荷电效果好,除尘效率高,阻力低等特点。
但是,烟气经过混合区时,需要全部先经过混合区电场通道,由于电场风速限制要求,使除尘器的宽度尺寸较大,占用面积大,通常适用小型机组。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减小尺寸,以减小占用体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减小尺寸,以减小占地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前端电场区和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包括:
电场通道,所述电场通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电场的第二电极板;
滤袋,所述滤袋设置在相邻所述电场通道之间,且与所述滤袋相邻的第二电极板具有连通所述电场通道和所述滤袋的通孔;
所述滤袋和所述电场通道均与所述前端电场区的输出端连通。
优选的,上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中,所述前端电场区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产生电场的第一电极板。
优选的,上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中,所述第二电极板竖直且相对平行布置,且所述第二电极板开设的所述通孔的面积占该第二电极板面积的30%~35%,
沿竖直方向投影时,所述通孔中部分通孔不落在所述滤袋上。
优选的,上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中,相邻的所述电场通道之间设置有3个或4个所述滤袋。
优选的,上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中,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滤袋的竖直方向的底部的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滤袋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优选的,上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中,所述滤袋与所述封板之间的预设距离不小于50mm。
优选的,上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中,所述封板的高度为所述第二电极板的高度减去滤袋的长度再减去所述预设距离;
所述封板的宽度为与所述滤袋相邻的第二电极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上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中,所述前端电场区的进口端为设置有气流分布板的喇叭进口。
优选的,上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中,所述前端电场区和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收集粉尘的灰斗,且所述前端电场区内设置有用于振打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第一振打装置,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内设置有用于振打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二振打装置。
优选的,上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内用于清扫所述滤袋的清灰系统。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前端电场区和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该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包括电场通道和滤袋,其中,电场通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电场的第二电极板,即一组电极板之间形成一个电场通道,滤袋设置在相邻的电场通道之间,并且与滤袋相邻的第二电极板具有连通电场通道和滤袋的通孔,以保证含尘烟气经过电场通道荷电后通过通孔可以进入滤袋进一步除尘。本申请中的滤袋和电场通道均与前端电场区的输出端连通,即经过前端电场区的含尘烟气一部分进入电场通道除尘后再进入滤袋,而另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滤袋过滤。采用上述方式,烟气经过混合区时,仅部分烟气量直接通过电场通道,而另一部分烟气直接进入滤袋,在同等电场风速、同等极板高度情况下,混合区电场的有效宽度可以减小,减小了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占地面积,可适用于大型机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烟尘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减小尺寸,以减小占地面积。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设置在壳体2内的前端电场区和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该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包括电场通道和滤袋9,其中,电场通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电场的第二电极板4,即一组电极板之间形成一个电场通道,滤袋9设置在相邻的电场通道之间,并且与滤袋9相邻的第二电极板4具有连通电场通道和滤袋9的通孔,以保证含尘烟气经过电场通道荷电后通过通孔可以进入滤袋9部分进一步除尘。本申请中的滤袋9和电场通道均与前端电场区的输出端连通,即经过前端电场区的含尘烟气一部分进入电场通道除尘后再进入滤袋9,而另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滤袋9过滤。采用上述方式,烟气经过混合区时,仅部分烟气量直接通过电场通道,而另一部分烟气直接进入滤袋9,在同等电场风速、同等极板高度情况下,混合区电场的有效宽度可以减小,减小了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占用的体积,可适用于大型机组。
通过上述描述,采用本申请中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一部分烟气直接进入滤袋9,会导致过滤的效果不如全部经过电场通道再进入滤袋9过滤的效率,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过滤要求进行选择。
本申请中的前端电场区包括第一电极板3,即第一电极板3在前端电场区形成电场。工作时,烟气经过前端电场区荷电并预除尘,大部分的粗颗粒粉尘在前端电场区被收集下来,少量已荷电粉尘经过前端电场区排入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内。对于前端电场区的电场强度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且均在保护范围内,对于第一电极板3的布置方式也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极板4竖直布置,具体地,是以如图2中视图方向的竖直方向,在实际中,将第二电极板4为多个,并且两两形成一个电场通道,此处,将这些第二电极板4均相对平行布置。由于在于滤袋9相邻的第二电极板4上开设有通孔,优选地,第二电极板4的通孔的面积占该第二电极板4面积的30%~35%,即第二电极板4的开孔率为30%~35%,此处仅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范围值,在实际中对于其他的开孔率也在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沿竖直方向投影时,所有通孔中部分通孔不落在滤袋上,本申请中的竖直方向是以图3中竖直方向为基准的。此处是将通孔在第二电极板4上整体分布,而不是仅在与滤袋9对应的地方进行分布。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中的第二电极板4具有两种,一种是与滤袋9相邻的并且设置有通孔,而不与滤袋9相邻的即位于端部的第二电极板4不开孔。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通孔的个数和大小以及布置位置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定,且均在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相邻的电场通道之间设置了3个或4个滤袋9。在混合区中,烟气分为两部分,其中60%~70%的烟气先经过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的电场通道进行除尘及荷电,再进入滤袋9;剩下的烟气直接经过滤袋9,经滤袋9过滤后,干净烟气通过净气室7、出口烟箱8,完成烟气净化。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还包括封板11,并且封板11设置在滤袋9的竖直方向的底部,而封板11与滤袋9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在实际中对于含尘烟气的流速较低而且含尘量较小的烟气,本申请通过设置封板11以减小滤袋9的个数,节省滤袋9的数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封板的有效宽度尺寸=滤袋两侧的第一电极板之间间距,高度尺寸=第一电极板高度-滤袋长度-预设距离(H)。
封板与滤袋的相对位置尺寸H值取值条件:
H值≥50mm;
在理想情况下(不考虑内部流场变化影响),通过设定一定的电场通道、第二电极板4高度、相邻电场通道间布置的滤袋9数量、滤袋9长度、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电场通道流量比例,以流量比例为65%为例,结合上述条件,按流通断面进行理论计算,得出封板11与滤袋9底部相对位置尺寸值:H1;应用CFD技术,将上述条件作为CFD边界条件,通过调节不同的H值,使CFD模拟计算进入混合区电场通道流量比例值也达到65%,此时对应的H值为:H2;经过多次不同边界条件设定,可获得H值的修正系数。工程设计时,可根据总体布置方案及所需要的流量分配比例,自动计算得出所需的H值;当不满足H值≥50mm时,需调整总体方案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的前端电场区的进口端为设置有气流分布板的喇叭进口1。工作时,烟气通过喇叭进口1扩散进入壳体2中。在喇叭进口1内设置有气流分布板以对烟气进行分布。
进一步的,上述的前端电场区和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收集粉尘的灰斗5。烟气中的大部分粉尘经荷电后被吸附在第一电极板3上,通过第一振打装置使粉尘落入灰斗5中。烟气经过电场滤袋混合区的电场时,在混合区第二电极板4的作用下,烟气中的部分粉尘经荷电后被吸附在混合区第二电极板4上,再通过第二振打装置使粉尘落入灰斗5中。
当电场滤袋混合区中滤袋9积灰较多时,通过清灰系统10进行低压脉冲喷吹,使滤袋9表面粉饼剥离并落入灰斗5中,少量二次扬尘被电场滤袋混合区中电场再次捕集。
总体占地:以常规350MW机组为例,采用本申请中公开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占地尺寸为19.79m×44.80m,常规耦合电袋除尘器的占地尺寸为19.47m×44.80m,即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占地面积与常规电袋除尘器占地面积相当,而背景技术中公开的“前级带电场区的双排滤袋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结构”,占地尺寸为19.79m×58.80m,同比采用本技术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混合区电场的有效宽度及占地面积可以减少31%。
整个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安装在钢支架6上,对于钢支架6的尺寸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设置在壳体(2)内的前端电场区和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包括:
电场通道,所述电场通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电场的第二电极板(4);
滤袋(9),所述滤袋(9)设置在相邻所述电场通道之间,且与所述滤袋(9)相邻的第二电极板(4)具有连通所述电场通道和所述滤袋(9)的通孔;
所述滤袋(9)和所述电场通道均与所述前端电场区的输出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电场区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的产生电场的第一电极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板(4)竖直且相对平行布置,且所述第二电极板(4)开设的所述通孔的面积占该第二电极板面积的30%~35%,
沿竖直方向投影时,所述通孔中部分通孔不落在所述滤袋(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电场通道之间设置有3个或4个所述滤袋(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滤袋(9)的竖直方向的底部的封板(11),所述封板(11)与所述滤袋(9)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9)与所述封板(11)之间的预设距离不小于5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11)的高度为所述第二电极板(4)的高度减去滤袋(9)的长度再减去所述预设距离;
所述封板(11)的宽度为与所述滤袋(9)相邻的第二电极板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电场区的进口端为设置有气流分布板的喇叭进口(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电场区和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收集粉尘的灰斗(5),且所述前端电场区内设置有用于振打所述第一电极板(3)的第一振打装置,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内设置有用于振打所述第二电极板(4)的第二振打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端电场滤袋混合区内用于清扫所述滤袋(9)的清灰系统(10)。
CN201720792663.0U 2017-07-03 2017-07-03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Active CN207356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2663.0U CN207356810U (zh) 2017-07-03 2017-07-03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92663.0U CN207356810U (zh) 2017-07-03 2017-07-03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6810U true CN207356810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421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92663.0U Active CN207356810U (zh) 2017-07-03 2017-07-03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568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1099A (zh) * 2017-07-03 2017-08-18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1099A (zh) * 2017-07-03 2017-08-18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3156A (zh) 一种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5966179U (zh) 一种均流式静电除尘器
CN107008095A (zh) 一种电凝并强化型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4606997A (zh) 静电过滤除尘器
CN207356810U (zh)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6414911U (zh) 电滤筒复合除尘器
CN102814097A (zh) 一种串联式静电-布袋复合除尘器
CN107051099A (zh) 耦合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2824804B (zh) 斜气流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6027925U (zh) 一种复合型超低排放电除尘器
CN202638202U (zh) 卧式电布复合除尘器
CN202366787U (zh) 除尘系统及其静电除尘器
CN105413380B (zh) 直通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8816517B (zh) 一种低速侧流式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
CN204502682U (zh) 静电过滤除尘器
CN107694268B (zh) 一种前级带电场的滤袋横置的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2751926U (zh) 一种串联式静电-布袋复合除尘器
CN202387558U (zh) 双流速高效静电除尘器
CN208097684U (zh) 一种推拉式电袋除尘器
CN208711340U (zh) 一种无提升阀的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7930854A (zh) 一种电除尘器均流进气装置
CN203208860U (zh) 一种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12092764U (zh) 一种悬浮式静电除尘装置
CN211069497U (zh) 多级混合除尘装置
CN102553720B (zh) 双流速高效静电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