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6772U -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6772U
CN207356772U CN201721277589.5U CN201721277589U CN207356772U CN 207356772 U CN207356772 U CN 207356772U CN 201721277589 U CN201721277589 U CN 201721277589U CN 207356772 U CN207356772 U CN 207356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micro
porous resin
resin pip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75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775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56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6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6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面板、第一外围面板、第一下面板,第一下面板中开有第一进风孔,在第一上面板、第一外围面板、第一下面板之间纵向设置第一微孔树脂管,第一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一过滤微孔,第一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一通风道,第一通风道的下端与第一进风孔相通,第一通风道的上端与第一上面板密封接触,在各第一微孔树脂管之间有第一间隙,在第一上面板中制有第一出风孔,第一出风孔与第一间隙相通。由于第一微孔树脂管为树脂材料制成,只要用水或高压气对其进行清洁,杂质便会随着冲洗水一起被冲出或者通过高压气将杂质吹出,可循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

Description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特别是涉及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地球的空气污染却日益加深,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人们对空气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常用空气净化气器、新风机等净化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空气净化器、新风机中都有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已有的高效过滤装置通常由化学纤维、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这种过滤装置需要定期更换,若长期不更换,其净化效果就会下降,甚至造成二次污染;若定期更换,则提高费用,增加经济负担;另外这种过滤装置的纤维一旦沾水后,过滤效果下降,甚至失去过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用水清洗或高压气吹,可循环使用,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的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一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面板、第一外围面板、第一下面板,第一下面板中开有第一进风孔,在第一上面板、第一外围面板、第一下面板之间纵向设置第一微孔树脂管,第一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一过滤微孔,第一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一通风道,第一通风道的下端与第一进风孔相通,第一通风道的上端与第一上面板密封接触,在各第一微孔树脂管之间有第一间隙,在第一上面板中制有第一出风孔,第一出风孔与第一间隙相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当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工作时,空气从第一下面板的第一进风孔进入第一微孔树脂管的第一通风道下口中,由于第一微孔树脂管的上口与第一上面板密封接触,空气进入第一微孔树脂管后只能从管壁上细小的第一过滤微孔(第一过滤微孔为微观的絮状孔,微孔内径可根据空气质量净化要求,在生产微孔树脂管时,生产工艺上作调整)输出,并进入第一微孔树脂管的第一间隙中,由于第一过滤微孔的孔径细小,不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空气粉尘颗及漂浮物被阻隔在该微孔外,符合净化要求的空气则输送至各个第一微孔树脂管的第一间隙中,最后通过第一上面板的第一出风孔输送至其它清除空气有害气体的滤网(如除甲醛、除CO2等)。使用时间久了,杂质都粘附在第一过滤微孔中,容易导致第一过滤微孔堵塞,而且降低出风率,由于第一微孔树脂管为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只要用水或高压气对其进行清洁,杂质便会随着冲洗水一起被冲出或者通过高压气将杂质吹出,使其可循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所述的第一上面板下制有第一上定位环,第一上定位环中设置第一上密封垫,第一上密封垫与第一微孔树脂管的上口密封接触,在第一下面板上制有第一下定位环,第一下定位环中设置第一下密封圈,第一下密封圈与第一微孔树脂管的下口密封接触。第一上定位环和第一上密封垫与第一微孔树脂管的上口完全密封接触,第一下定位环和第一下密封圈与第一微孔树脂管的下口端面密封接触,防止空气从第一微孔树脂管与第一上面板或第一下面板的缝隙等处直接进入,而影响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二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上面板、第二外围面板、第二下面板,第二上面板中开有第二出风孔,在第二上面板、第二外围面板、第二下面板之间纵向设置第二微孔树脂管,第二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二过滤微孔,第二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二通风道,第二通风道的上端与第二出风孔相通,第二通风道的下端与第二下面板密封接触,在各第二微孔树脂管之间有第二间隙,在第二下面板中制有第二进风孔,第二进风孔与第二间隙相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二种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当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工作时,空气从第二下面板的第二进风孔进入各个第二微孔树脂管之间的第二间隙中,由于第二微孔树脂管的上口与第二上面板密封接触,空气进入第二微孔树脂管之间的第二间隙后,只能从管壁上细小的第二过滤微孔(第二过滤微孔为微观的絮状孔,微孔内径可根据空气质量净化要求,在生产微孔树脂管时,生产工艺上作调整)输出,并进入第二微孔树脂管的第二通风道中,由于第二过滤微孔的孔径细小,不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空气粉尘颗及漂浮物被阻隔在该微孔外,符合净化要求的空气则输送至第二通风道中,最后通过第二上面板的第二出风孔输送至其它清除空气有害气体的滤网(如除甲醛、除CO2等)。使用时间久了,杂质都粘附在第二过滤微孔中,容易导致第二过滤微孔堵塞,而且降低出风率,由于第二微孔树脂管为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只要用水或高压气对其进行清洁,杂质便会随着冲洗水一起被冲出或者通过高压气将杂质吹出,使其可循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所述的第二上面板下制有第二上定位环,第二上定位环中设置第二上密封圈,第二上密封圈与第二微孔树脂管的上口密封接触,在第二下面板上制有第二下定位环,第二下定位环中设置第二下密封垫,第二下密封垫与第二微孔树脂管的下口密封接触。第二上定位环和第二上密封圈与第二微孔树脂管的上口端部密封接触,而第二下定位环和第二下密封垫与第二微孔树脂管的下口完全密封接触,防止空气从第二微孔树脂管与第二上面板或第二下面板的缝隙等处直接进入,而影响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三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上面板、第三外围面板、第三内圈面板和第三下面板,第三外围面板中开有第三进风孔,第三内圈面板中开有第三出风孔,在第三上面板、第三外围面板、第三内圈面板和第三下面板之间横向设置第三微孔树脂管,第三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三过滤微孔,第三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三通风道,第三通风道的一端与第三进风孔相通,第三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三内圈面板密封接触,在各第三微孔树脂管之间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与第三出风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三种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当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工作时,空气从第三外围面板的第三进风孔进入第三微孔树脂管的第三通风道中,由于第三微孔树脂管的另一端与第三内圈面板密封接触,空气进入第三微孔树脂管后只能从管壁上细小的第三过滤微孔(第三过滤微孔为微观的絮状孔,微孔内径可根据空气质量净化要求,在生产微孔树脂管时,生产工艺上作调整)输出,并进入第三微孔树脂管的第三间隙中,由于第三过滤微孔的孔径细小,不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空气粉尘颗及漂浮物被阻隔在该微孔外,符合净化要求的空气则输送至第三间隙中,最后通过第三内圈面板的第三出风孔输送至该过滤装置的中心位置,然后向下或向上输送至其它清除空气有害气体的滤网(如除甲醛、除CO2等)。使用时间久了,杂质都粘附在第三过滤微孔中,容易导致第三过滤微孔堵塞而降低出风率,由于第三微孔树脂管为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只要用水或高压气对其进行清洁,杂质便会随着冲洗水流一起被冲出或者通过高压气将杂质吹出,使其可循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所述的第三外围面板内壁制有第三内定位环,第三内定位环中设置第三内密封圈,第三内密封圈与第三微孔树脂管的一端密封接触,在第三内圈面板外壁制有第三外定位环,第三外定位环中设置第三外密封垫,第三外密封垫与第三微孔树脂管的另一端密封接触。第三内定位环和第三内密封圈与第三微孔树脂管一端的口部端面密封接触,第三外定位环和第三外密封垫与第三微孔树脂管完全密封接触,避免空气从第三微孔树脂管与第三外围面板或第三内圈面板的缝隙直接进入,而影响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四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四上面板、第四外围面板、第四内圈面板和第四下面板,第四外围面板中开有第四出风孔,第四内圈面板中开有第四进风孔,在第四上面板、第四外围面板、第四内圈面板和第四下面板之间横向设置第四微孔树脂管,第四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四过滤微孔,第四微孔树脂管中有第四通风道,第四通风道的一端与第四进风孔相通,第四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第四外围面板密封接触,在各第四微孔树脂管之间有第四间隙,第四间隙与第四出风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四种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当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工作时,空气从第四内圈面板的第四进风孔进入第四微孔树脂管的第四通风道中,由于第四微孔树脂管的另一端与第四外围面板密封接触,空气进入第四通风道后只能从管壁上细小的第四过滤微孔(第四过滤微孔为微观的絮状孔,微孔内径可根据空气质量净化要求,在生产微孔树脂管时,生产工艺上作调整)输出,并进入第四微孔树脂管的第四间隙中,由于第四过滤微孔的孔径细小,不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空气粉尘颗及漂浮物被阻隔在该微孔外,符合净化要求的空气则输送至各个第四微孔树脂管之间的第四间隙中,最后通过第四外围面板的第四出风孔输送至该过滤装置的外侧,然后向下或向上输送至其它清除空气有害气体的滤网(如除甲醛、除CO2等)。使用时间久了,杂质都粘附在第四过滤微孔中,容易导致第四过滤微孔堵塞,由于第四微孔树脂管为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只要用水或高压气对其进行清洁,杂质便会随着冲洗水一起被冲出或者通过高压气将杂质吹出,使其可循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
本实用新型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所述的第四外围面板内壁制有第四内定位环,第四内定位环中设置第四内密封垫,第四内密封垫与第四微孔树脂管的一端密封接触,在第四内圈面板外壁制有第四外定位环,第四外定位环中设置第四外密封圈,第四外密封圈与第四微孔树脂管的另一端密封接触。第四内定位环和第四内密封圈与第四微孔树脂管一端的口部完全密封接触,第四外定位环和第四外密封垫与第四微孔树脂管的口部端面密封接触,避免空气从第四微孔树脂管与第四外围面板或第四内圈面板的缝隙直接进入,而影响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一种方案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2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一种方案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3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一种方案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二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二种方案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7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三种方案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三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三种方案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四种方案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四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的第四种方案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面板1、第一外围面板11、第一下面板12,第一下面板中开有第一进风孔13,在第一上面板、第一外围面板、第一下面板之间纵向设置第一微孔树脂管14,第一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一过滤微孔,第一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一通风道16,第一通风道的下端与第一进风孔13相通,第一通风道的上端与第一上面板12密封接触,在各第一微孔树脂管14之间有第一间隙17,在第一上面板中制有第一出风孔18,第一出风孔与第一间隙相通。当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工作时,空气从第一下面板12的第一进风孔13进入第一微孔树脂管14的第一通风道16下口中,由于第一微孔树脂管的上口与第一上面板1密封接触,空气进入第一微孔树脂管14后只能从管壁上细小的第一过滤微孔(第一过滤微孔为微观的絮状孔,微孔内径可根据空气质量净化要求,在生产微孔树脂管时,生产工艺上作调整)输出,并进入第一微孔树脂管14的第一间隙17中,由于第一过滤微孔的孔径细小,不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空气粉尘颗及漂浮物被阻隔在该微孔外,符合净化要求的空气则输送至各个第一微孔树脂管14的第一间隙17中,最后通过第一上面板1的第一出风孔18输送至其它清除空气有害气体的滤网(如除甲醛、除CO2等)。使用时间久了,杂质都粘附在第一过滤微孔中,容易导致第一过滤微孔堵塞,而且降低出风率,由于第一微孔树脂管14为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只要用水或高压气对其进行清洁,杂质便会随着冲洗水一起被冲出或者通过高压气将杂质吹出,使其可循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所述的第一上面板1下制有第一上定位环19,第一上定位环中设置第一上密封垫20,第一上密封垫与第一微孔树脂管14的上口密封接触,在第一下面板12上制有第一下定位环21,第一下定位环中设置第一下密封圈22,第一下密封圈与第一微孔树脂管14的下口密封接触。第一上定位环19和第一上密封垫20与第一微孔树脂管14的上口完全密封接触,第一下定位环21和第一下密封圈22与第一微孔树脂管14的下口端面密封接触,防止空气从第一微孔树脂管14与第一上面板1或第一下面板12的缝隙等处直接进入,而影响过滤效果。
实施例2,如图5—图6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上面板3、第二外围面板31、第二下面板32,第二上面板中开有第二出风孔33,在第二上面板、第二外围面板、第二下面板之间纵向设置第二微孔树脂管34,第二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二过滤微孔,第二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二通风道36,第二通风道的上端与第二出风孔33相通,第二通风道的下端与第二下面板32密封接触,在各第二微孔树脂管34之间有第二间隙37,在第二下面板中制有第二进风孔38,第二进风孔与第二间隙相通。当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工作时,空气从第二下面板32的第二进风孔38进入各个第二微孔树脂管34之间的第二间隙37中,由于第二微孔树脂管的上口与第二上面板3密封接触,空气进入第二微孔树脂管34之间的第二间隙37后,只能从管壁上细小的第二过滤微孔(第二过滤微孔为微观的絮状孔,微孔内径可根据空气质量净化要求,在生产微孔树脂管时,生产工艺上作调整)输出,并进入第二微孔树脂管34的第二通风道36中,由于第二过滤微孔的孔径细小,不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空气粉尘颗及漂浮物被阻隔在该微孔外,符合净化要求的空气则输送至第二通风道36中,最后通过第二上面板3的第二出风孔33输送至其它清除空气有害气体的滤网(如除甲醛、除CO2等)。使用时间久了,杂质都粘附在第二过滤微孔中,容易导致第二过滤微孔堵塞,而且降低出风率,由于第二微孔树脂管为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只要用水或高压气对其进行清洁,杂质便会随着冲洗水一起被冲出或者通过高压气将杂质吹出,使其可循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所述的第二上面板3下制有第二上定位环39,第二上定位环中设置第二上密封圈40,第二上密封圈与第二微孔树脂管34的上口密封接触,在第二下面板32上制有第二下定位环41,第二下定位环中设置第二下密封垫42,第二下密封垫与第二微孔树脂管34的下口密封接触。第二上定位环39和第二上密封圈40与第二微孔树脂管34的上口端部密封接触,而第二下定位环41和第二下密封垫42与第二微孔树脂管34的下口完全密封接触,防止空气从第二微孔树脂管34与第二上面板3或第二下面板32的缝隙等处直接进入,而影响过滤效果。
实施例3,如图7—图9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上面板5、第三外围面板51、第三内圈面板52和第三下面板53,第三外围面板51中开有第三进风孔54,第三内圈面板52中开有第三出风孔55,在第三上面板、第三外围面板、第三内圈面板和第三下面板之间横向设置第三微孔树脂管56,第三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三过滤微孔,第三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三通风道57,第三通风道的一端与第三进风孔54相通,第三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三内圈面板密封接触,在各第三微孔树脂管56之间有第三间隙58,第三间隙与第三出风孔55相通。当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工作时,空气从第三外围面板51的第三进风孔54进入第三微孔树脂管56的第三通风道57中,由于第三微孔树脂管的另一端与第三内圈面板52密封接触,空气进入第三微孔树脂管56后只能从管壁上细小的第三过滤微孔(第三过滤微孔为微观的絮状孔,微孔内径可根据空气质量净化要求,在生产微孔树脂管时,生产工艺上作调整)输出,并进入第三微孔树脂管56的第三间隙58中,由于第三过滤微孔的孔径细小,不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空气粉尘颗及漂浮物被阻隔在该微孔外,符合净化要求的空气则输送至第三间隙58中,最后通过第三内圈面板52的第三出风孔55输送至该过滤装置的中心位置,然后向下或向上输送至其它清除空气有害气体的滤网(如除甲醛、除CO2等)。使用时间久了,杂质都粘附在第三过滤微孔中,容易导致第三过滤微孔堵塞而降低出风率,由于第三微孔树脂管为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只要用水或高压气对其进行清洁,杂质便会随着冲洗水流一起被冲出或者通过高压气将杂质吹出,使其可循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所述的第三外围面板51内壁制有第三内定位环59,第三内定位环中设置第三内密封圈60,第三内密封圈与第三微孔树脂管56的一端密封接触,在第三内圈面板52外壁制有第三外定位环61,第三外定位环中设置第三外密封垫62,第三外密封垫与第三微孔树脂管56的另一端密封接触。第三内定位环59和第三内密封圈60与第三微孔树脂管56一端的口部端面密封接触,第三外定位环61和第三外密封垫62与第三微孔树脂管56完全密封接触,避免空气从第三微孔树脂管与第三外围面板51或第三内圈面板52的缝隙直接进入,而影响过滤效果。
实施例4,如图10—图1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四上面板7、第四外围面板71、第四内圈面板72和第四下面板73,第四外围面板71中开有第四出风孔74,第四内圈面板72中开有第四进风孔75,在第四上面板、第四外围面板、第四内圈面板和第四下面板之间横向设置第四微孔树脂管76,第四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四过滤微孔,第四微孔树脂管中有第四通风道77,第四通风道的一端与第四进风孔75相通,第四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第四外围面板密封接触,在各第四微孔树脂管76之间有第四间隙78,第四间隙与第四出风孔74相通。当空气净化设备开始工作时,空气从第四内圈面板72的第四进风孔75进入第四微孔树脂管76的第四通风道77中,由于第四微孔树脂管76的另一端与第四外围面板71密封接触,空气进入第四通风道77后只能从管壁上细小的第四过滤微孔(第四过滤微孔为微观的絮状孔,微孔内径可根据空气质量净化要求,在生产微孔树脂管时,生产工艺上作调整)输出,并进入第四微孔树脂管76的第四间隙78中,由于第四过滤微孔的孔径细小,不符合空气净化要求的空气粉尘颗及漂浮物被阻隔在该微孔外,符合净化要求的空气则输送至各个第四微孔树脂管76之间的第四间隙78中,最后通过第四外围面板71的第四出风孔74输送至该过滤装置的外侧,然后向下或向上输送至其它清除空气有害气体的滤网(如除甲醛、除CO2等)。使用时间久了,杂质都粘附在第四过滤微孔中,容易导致第四过滤微孔堵塞,由于第四微孔树脂管为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只要用水或高压气对其进行清洁,杂质便会随着冲洗水一起被冲出或者通过高压气将杂质吹出,使其可循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费用,既经济又环保。所述的第四外围面板71内壁制有第四内定位环79,第四内定位环中设置第四内密封垫80,第四内密封垫与第四微孔树脂管76的一端密封接触,在第四内圈面板72外壁制有第四外定位环81,第四外定位环中设置第四外密封圈82,第四外密封圈与第四微孔树脂管76的另一端密封接触。第四内定位环79和第四内密封垫80与第四微孔树脂管76一端的口部完全密封接触,第四外定位环81和第四外密封圈82与第四微孔树脂管76的口部端面密封接触,避免空气从第四微孔树脂管与第四外围面板71或第四内圈面板72的缝隙直接进入,而影响过滤效果。

Claims (8)

1.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面板(1)、第一外围面板(11)、第一下面板(12),第一下面板中开有第一进风孔(13),在第一上面板、第一外围面板、第一下面板之间纵向设置第一微孔树脂管(14),第一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一过滤微孔,第一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一通风道(16),第一通风道的下端与第一进风孔(13)相通,第一通风道的上端与第一上面板(1)密封接触,在各第一微孔树脂管(14)之间有第一间隙(17),在第一上面板中制有第一出风孔(18),第一出风孔与第一间隙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面板(1)下制有第一上定位环(19),第一上定位环中设置第一上密封垫(20),第一上密封垫与第一微孔树脂管(14)的上口密封接触,在第一下面板(12)上制有第一下定位环(21),第一下定位环中设置第一下密封圈(22),第一下密封圈与第一微孔树脂管(14)的下口密封接触。
3.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上面板(3)、第二外围面板(31)、第二下面板(32),第二上面板中开有第二出风孔(33),在第二上面板、第二外围面板、第二下面板之间纵向设置第二微孔树脂管(34),第二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二过滤微孔,第二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二通风道(36),第二通风道的上端与第二出风孔(33)相通,第二通风道的下端与第二下面板(32)密封接触,在各第二微孔树脂管(34)之间有第二间隙(37),在第二下面板中制有第二进风孔(38),第二进风孔与第二间隙相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上面板(3)下制有第二上定位环(39),第二上定位环中设置第二上密封圈(40),第二上密封圈与第二微孔树脂管(34)的上口密封接触,在第二下面板(32)上制有第二下定位环(41),第二下定位环中设置第二下密封垫(42),第二下密封垫与第二微孔树脂管(34)的下口密封接触。
5.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上面板(5)、第三外围面板(51)、第三内圈面板(52)和第三下面板(53),第三外围面板(51)中开有第三进风孔(54),第三内圈面板(52)中开有第三出风孔(55),在第三上面板、第三外围面板、第三内圈面板和第三下面板之间横向设置第三微孔树脂管(56),第三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三过滤微孔,第三微孔树脂管中有第三通风道(57),第三通风道的一端与第三进风孔(54)相通,第三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三内圈面板密封接触,在各第三微孔树脂管(56)之间有第三间隙(58),第三间隙与第三出风孔(55)相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外围面板(51)内壁制有第三内定位环(59),第三内定位环中设置第三内密封圈(60),第三内密封圈与第三微孔树脂管(56)的一端密封接触,在第三内圈面板(52)外壁制有第三外定位环(61),第三外定位环中设置第三外密封垫(62),第三外密封垫与第三微孔树脂管(56)的另一端密封接触。
7.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四上面板(7)、第四外围面板(71)、第四内圈面板(72)和第四下面板(73),第四外围面板(71)中开有第四出风孔(74),第四内圈面板(72)中开有第四进风孔(75),在第四上面板、第四外围面板、第四内圈面板和第四下面板之间横向设置第四微孔树脂管(76),第四微孔树脂管的管壁上制有第四过滤微孔,第四微孔树脂管中有第四通风道(77),第四通风道的一端与第四进风孔(75)相通,第四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第四外围面板密封接触,在各第四微孔树脂管(76)之间有第四间隙(78),第四间隙与第四出风孔(74)相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外围面板(71)内壁制有第四内定位环(79),第四内定位环中设置第四内密封垫(80),第四内密封垫与第四微孔树脂管(76)的一端密封接触,在第四内圈面板(72)外壁制有第四外定位环(81),第四外定位环中设置第四外密封圈(82),第四外密封圈与第四微孔树脂管(76)的另一端密封接触。
CN201721277589.5U 2017-09-30 2017-09-30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Active CN207356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589.5U CN207356772U (zh) 2017-09-30 2017-09-30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589.5U CN207356772U (zh) 2017-09-30 2017-09-30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6772U true CN207356772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47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7589.5U Active CN207356772U (zh) 2017-09-30 2017-09-30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56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6815A (zh) * 2017-09-30 2017-12-12 李新贵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6815A (zh) * 2017-09-30 2017-12-12 李新贵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11343U (zh) 一种车间除尘净化装置
CN2892247Y (zh) 水洗空气净化器
CN206064044U (zh) 一种新型工业废气多级净化装置
CN207153446U (zh) 一种漆包机废气喷雾净化装置
CN207356772U (zh)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CN206715603U (zh) 一种炉具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2070257U (zh) 一种空气过滤吸收器及采用该装置的水箱
CN205216323U (zh) 一种污水净化池
CN205308039U (zh) 一种湿式除尘器
CN104406283B (zh) 一种立方形高效送风口
CN107487906B (zh) 一种含有汞金属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3411403U (zh) 蛇形污水处理装置
CN108722111A (zh) 一种去除空气中甲醛voc的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CN107456815A (zh) 可清洗的空气粉尘颗粒及漂浮物过滤装置
CN209164551U (zh) 一种变速箱用防水透气帽
CN20766067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尾气管
CN210786602U (zh) 一种用于环保建筑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08159836A (zh) 一种吸附器
CN216432034U (zh) 一种下拆式高效空气过滤装置
CN110354616A (zh) 一种工业烟尘净化装置
CN216397376U (zh) 一种洁净室用智能防爆风淋室
CN213132187U (zh) 一种硅粉滤芯清洗废水过滤装置
CN208003665U (zh) 一种环保型烟气净化装置
CN219091660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双膜复合滤材
CN213348252U (zh) 一种空气过滤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