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4393U -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4393U
CN207354393U CN201721286911.0U CN201721286911U CN207354393U CN 207354393 U CN207354393 U CN 207354393U CN 201721286911 U CN201721286911 U CN 201721286911U CN 207354393 U CN207354393 U CN 207354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zoelectricity
housing unit
circuit
piezoelectric elem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869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栋
郑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869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54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4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43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及压电模组。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顶壁上开设有收容腔,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与外表面。所述压电模组安装在所述内表面上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压电模组包括由聚偏氟乙烯制成的压电元件,所述压电模组用于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产生电信号。压电模组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内部,因此壳体组件的外表面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实现了壳体组件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壳体组件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同时,由PVDF制成的压电元件能够做得更薄、触控检测的灵敏度更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手机的开关机键、音量按键等仍为实体键,但实体键的存在占据了手机主面板的空间,使得显示屏的空间受限,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机的一体化设计目标,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顶壁上开设有收容腔,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和
压电模组,所述压电模组安装在所述内表面上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压电模组包括由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制成的压电元件,所述压电模组用于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产生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通过压电模组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其中压电模组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内部,因此壳体组件的外表面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实现了壳体组件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壳体组件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同时,由PVDF制成的压电元件能够做得更薄、触控检测的灵敏度更高。而且,PVDF不含铅,因而,壳体组件的压电元件更加环保。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压电元件贴附在所述内表面及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压电元件相背的两侧。相较于电路板设置在压电元件与内表面之间,本实施方式的压电元件设置在电路板与内表面之间,使压电元件更靠近用户,从而压电元件发生的形变量更大、产生的电信号更强,进而压电模组感测触控操作的灵敏度更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元件贴附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贴附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压电元件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相背的两侧。相较于将压电元件直接贴附在内表面上,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在压电元件贴附在内表面上时压电元件从电路板撕裂下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模组还包括线路,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压电元件贴附在所述内表面上并与所述线路连接。本实施方式将线路制作在内表面上,避免使用电路板、从而减小压电模组占用收容腔的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凹槽内,所述线路连续分布。此时,压电元件可以收容在凹槽内并与线路电连接,以使压电元件占用收容腔的空间较小,从而便于在收容腔内布局其他元件或结构(例如,定位结构、支撑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完全埋设在所述内表面内。线路完全埋设在内表面内,进一步减小了线路占用收容腔的空间,从而便于在收容腔布局其他元件或结构(例如,定位结构、支撑结构);同时便于线路粘附在内表面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内表面上,另一部分从所述内表面露出。线路的一部分收容在内表面内减小了线路占用收容腔的空间,同时,线路的另一部分凸设在内表面外便于线路与压电模组电性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完全从所述内表面露出。如此,便于线路制作在内表面上,从而降低线路制作在内表面上的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完全埋设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内。如此,减小了线路占用凹槽的空间,为压电元件腾出了更多的安装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另一部分从所述凹槽的内壁露出。线路的一部分收容在凹槽的内壁内,减小了线路占用凹槽的空间,为压电元件腾出了更多的安装空间,同时,线路的另一部分凸设在内壁外便于线路与压电模组电性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完全从所述凹槽的内壁露出。如此,凹槽的内壁不需要开设槽,从而减少壳体的加工工艺,便于线路制作在内壁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并与所述压电模组对应。如此,定位元件能够提示用户压电模组所处的位置,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压电模组所处的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沿所述内表面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多个压电模组间隔排列在内表面上可简化壳体组件的制造工艺,并使壳体组件的外形更加美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一条直线,且多个所述压电模组等间距排列。等间距直线排列的压电模组可以防止用户的误操控,并使用户的触控操作(例如,直线滑动触控等)更加流畅简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压电模组形成两组,第一组的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第一直线,第二组的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第二组的每个所述压电模组与第一组的相邻两个所述压电模组之间的间隙对准。两组压电模组间隔排列的方式可以防止用户的误操控,并使用户的触控操作(例如,直线滑动触控等)更加流畅简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壳体组件;和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顶壁并遮盖所述收容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通过压电模组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其中压电模组设置在壳体组件的内部,因此壳体组件的外表面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实现了壳体组件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壳体组件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同时,由PVDF制成的压电元件能够做得更薄、触控检测的灵敏度更高。而且,PVDF不含铅,因而,壳体组件的压电元件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压电模组排列方式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方式的触控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0及压电模组20。壳体10包括顶壁12、底壁16及侧壁14。顶壁12与底壁16相背,顶壁12上开设有收容腔122。侧壁14连接顶壁12与底壁16,侧壁14包括相背的内表面142和外表面144。压电模组20安装在内表面142上并收容在收容腔122内,压电模组20包括由PVDF制成的压电元件22,压电模组20用于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产生电信号。
当压电元件22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机械形变,机械形变后的压电元件22会出现符号为正负的束缚电荷,从而产生电信号。如此,压电元件22在感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后即可产生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的电信号。
若压电元件22施加有高频电压(例如,电压频率大于50KHZ),压电元件22会向外发射超声波;当用户触控侧壁14上具有压电元件22的位置时,用户会反射由压电元件22发射的超声波并传递到压电元件22上,压电元件22接收到用户反射的超声波后会发生形变并产生电信号。如此,压电元件22在感测到用户的触控后即可产生响应用户的触控的电信号,也即是说,在用户的触控不导致压电元件22产生机械形变时,压电元件22也会产生响应用户的触控的电信号。
相较于由压电陶瓷制成的压电元件,由PVDF制成的压电元件22具有较好的韧性,从而压电元件22能够做得更薄,进而在相同的按压力作用下压电元件22产生的形变量更大,因此,由PVDF制成的压电元件22触控检测的灵敏度更高。而且,PVDF不含铅,因而,压电元件22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通过压电模组20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其中压电模组20设置在壳体组件100的内部,因此壳体组件100的外表面144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实现了壳体组件100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壳体组件100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同时,由PVDF制成的压电元件22能够做得更薄、触控检测的灵敏度更高,也更加环保。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0及压电模组20。
壳体10包括顶壁12、底壁16及侧壁14。顶壁12与底壁16相背,顶壁12上开设有收容腔122。侧壁14连接顶壁12与底壁16,侧壁14包括相背的内表面142和外表面144。
请参阅图1及图2,压电模组20包括电路板21及压电元件22,压电元件22贴附在内表面142及电路板21上,内表面142与电路板21位于压电元件22相背的两侧。压电模组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压电模组20的数量包括多个时,电路板21与压电元件2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电路板21与多个压电元件22一一对应,每个电路板21与对应的压电元件22形成一个压电模组20。多个电路板21可相互分隔(如图2所示),多个电路板21的信号可以最终流向同一个电路主板(图未示)。多个电路板21也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之后再与电路主板电性连接。电路板21可以为硬式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压电元件22由PVDF制成。
当压电元件22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机械形变,机械形变后的压电元件22会出现符号为正负的束缚电荷,从而产生电信号。如此,压电元件22在感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后即可产生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的电信号。
若压电元件22施加有高频电压(例如,电压频率大于50KHZ),压电元件22会向外发射超声波;当用户触控侧壁14上具有压电元件22的位置时,用户会反射由压电元件22发射的超声波并传递到压电元件22上,压电元件22接收到用户反射的超声波后会发生形变并产生电信号。如此,压电元件22在感测到用户的触控后即可产生响应用户的触控的电信号,也即是说,在用户的触控不导致压电元件22产生机械形变时,压电元件22也会产生响应用户的触控的电信号。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可采用以下制作方法制得,该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一种壳体10,壳体10包括顶壁12、底壁16及侧壁14。顶壁12与底壁16相背,顶壁12上开设有收容腔122。侧壁14连接顶壁12与底壁16,侧壁14包括相背的内表面142和外表面144;及
S2,将压电模组20贴附在内表面142上,压电模组20包括电路板21及压电元件22,压电元件22贴附在内表面142及电路板21上,内表面142与电路板21位于压电元件22相背的两侧。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200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及显示屏201。显示屏201安装在顶壁12并遮盖收容腔122。显示屏201包括液晶显示屏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中的一种。电子装置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中的任意一种。
压电模组20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产生的电信号可用于控制电子装置200的开机、关机、音量调节、滑动翻页、返回、应用程序切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请结合图1,目前多数电子装置200均设置有实体按键。以手机为例,手机的侧壁14通常设置有音量调节键以及开/关机键,手机的顶壁12下方通常设置有应用程序切换键等。实体按键的设置不仅影响电子装置200的一体化设计,使得电子装置200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减弱,还限制了电子装置200的显示屏201的设置空间。而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200使用设置在壳体组件100的侧壁14内部的压电模组20感测用户的触控操作。如此,电子装置200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即可实现对电子装置200的操作,避免实体按键与侧壁14形成缝隙,实现了电子装置200的一体化设计,提高电子装置200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并且增大了显示屏201的设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200及壳体组件100通过压电模组20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其中压电模组20设置在壳体组件100的内部,因此壳体组件100的外表面144无需设置实体按键,实现了壳体组件100的一体化设计,提升了壳体组件100的防水及防尘性能。同时,由PVDF制成的压电元件22能够做得更薄、触控检测的灵敏度更高,也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200及壳体组件100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较于电路板21设置在压电元件22与内表面142之间,本实施方式的压电元件22设置在电路板21与内表面142之间,使压电元件22更靠近用户,从而压电元件22发生的形变量更大、产生的电信号更强,进而压电模组20感测触控操作的灵敏度更高。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压电模组20包括电路板21及压电元件22,压电元件22贴附在电路板21上,电路板21贴附在内表面142上,内表面142与压电元件22分别位于电路板21相背的两侧。相较于将压电元件22直接贴附在内表面142上,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在压电元件22贴附在内表面142上时压电元件22从电路板21上撕裂下来。
请参阅图7-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压电模组20包括压电元件22和线路23,线路23制作在内表面142上,压电元件22贴附在内表面142上并与线路23电连接。压电模组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压电模组20的数量包括多个时,线路23与压电元件2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线路23与多个压电元件22一一对应,每个线路23与对应的压电元件22形成一个压电模组20。多个线路23可相互分隔,多个线路23的信号可以最终流向同一个电路主板(图未示)。多个线路23也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如图7所示)之后再与电路主板电性连接。本实施方式将线路23制作在内表面142上,避免使用电路板、从而减小压电模组20占用收容腔122的空间。本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可采用以下制作方法制得,该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一种壳体10,壳体10包括顶壁12、底壁16及侧壁14。顶壁12与底壁16相背,顶壁12上开设有收容腔122。侧壁14连接顶壁12与底壁16,侧壁14包括相背的内表面142和外表面144;
S2,在内表面142上制作形成线路23;及
S3,将压电元件22贴附在内表面142上并与线路23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的制作方法先在内表面142上制作线路23,再将压电元件22贴附在内表面142上并与线路23电连接,相较于先将压电模组贴附在电路板,再将压电模组及电路板贴附在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制作方法制造得到的壳体组件100的集成度更高,平整度更好,安装更牢靠,压电元件22与线路23之间具有良好的电连接。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内表面142上开设有凹槽143,线路23制作在内表面142及凹槽143内,线路23连续分布在凹槽143及内表面142上。此时,压电元件22可以收容在凹槽143内并与线路23电连接,以使压电元件22占用收容腔122的空间较小,从而便于在收容腔122内布局其他元件(例如,电路板)或结构(例如,定位结构、支撑结构)。凹槽143的数量与压电模组20的数量一致。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线路23完全埋设在内表面142内。例如,内表面142开设有收容槽141,线路23制作在收容槽141上,并且线路23完全收容在收容槽141内。线路23完全埋设在内表面142内,减小了线路23占用收容腔122的空间较小,从而便于在收容腔122布局其他元件(例如,电路板)或结构(例如,定位结构、支撑结构);同时便于线路23粘附在内表面142上。
请参阅图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线路23的一部分嵌设在内表面142上,线路23的另一部分从内表面142露出。例如,内表面142开设有收容槽141,线路23制作在收容槽141上。具体地,线路23的一部分收容在收容槽141内,线路23的另一部分凸设在收容槽141外。线路23的一部分收容在收容槽141内减小了线路23占用收容腔122的空间,同时,线路23的另一部分凸设在收容槽141外便于线路23与压电模组2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线路23完全从内表面142露出。如此,便于线路23制作在内表面142上,从而降低线路23制作在内表面142上的成本。
请参阅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线路23完全埋设在凹槽143的内壁内。具体地,凹槽143的内壁包括凹槽底壁1431及环绕凹槽底壁1431的凹槽侧壁1433,凹槽侧壁1433自凹槽底壁1431向内表面142延伸。位于凹槽143内的线路23均完全埋设在凹槽底壁1431及凹槽侧壁1433内,位于凹槽143外的线路23完全从内表面142露出。当然,位于凹槽143外的线路23还可以完全埋设在内表面142以内(同图11所示),也可以部分埋设在内表面142以内,部分从内表面142露出(同12所示)。由于线路23完全埋设在凹槽143的内壁内,减小了线路23占用凹槽143的空间,为压电元件22腾出了更多的安装空间。
请参阅图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线路23的一部分嵌设在凹槽143的内壁上,线路23的另一部分从凹槽143的内壁露出。具体地,凹槽143的内壁包括凹槽底壁1431及环绕凹槽底壁1431的凹槽侧壁1433,凹槽侧壁1433自凹槽底壁1431向内表面142延伸。位于凹槽143内的线路23一部分埋设在凹槽底壁1431及凹槽侧壁1433内,另一部分从凹槽底壁1431及凹槽侧壁1433露出,位于凹槽143外的线路23完全从内表面142露出。当然,位于凹槽143外的线路23还可以完全埋设在内表面142以内(同图11所示),也可以部分埋设在内表面142以内,部分从内表面142露出(同12所示)。位于凹槽143内的线路23一部分埋设在凹槽底壁1431及凹槽侧壁1433内,减小了线路23占用凹槽143的空间,为压电元件22腾出了更多的安装空间;位于凹槽143内的线路23的另一部分从凹槽底壁1431及凹槽侧壁1433露出,便于线路23与压电模组20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线路23完全从凹槽143的内壁露出。具体地,凹槽143的内壁包括凹槽底壁1431及环绕凹槽底壁1431的凹槽侧壁1433,凹槽侧壁1433自凹槽底壁1431向内表面142延伸。线路23形成在凹槽底壁1431及凹槽底壁1431上并从凹槽底壁1431及凹槽底壁1431上完全露出。如此,凹槽143的内壁不需要开设槽,从而减少壳体10的加工工艺,便于线路23制作在内壁上。
请参阅图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电模组20包括压电元件22和线路23,线路23制作在内表面142上,压电元件22贴附在内表面142上并与线路23连接。壳体组件100还包括封装结构40,封装结构40覆盖压电元件22以隔绝压电元件22与空气接触,从而封装住压电模组20。封装结构40可由封装材料喷涂或涂覆在压电元件22表面形成,封装材料包括环氧树脂。本实施方式的封装结构40隔绝了压电元件22与空气接触,避免氧气氧化压电模组20而导致压电模组20失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封装结构40还可以是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屏蔽层,屏蔽层用于屏蔽其他电子元件(例如,电路板、电容等元件)对压电模组20产生电性干扰,从而提升压电模组20的检测精度。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还包括定位元件30,定位元件30设置在外表面144上并与压电模组20对应。如此,定位元件30能够提示用户压电模组20所处的位置,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压电模组20所处的位置,容易精准触控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壳体组件100还包括定位元件30,定位元件30设置在外表面144上并与压电模组20对应。定位元件30包括凹槽、凸起、文字、图形、符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上述所述的定位元件30的结构简单并便于制作。
请参阅图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压电模组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电模组20沿内表面14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多个压电模组20间隔排列在内表面142上可简化壳体组件100的制造工艺,并使壳体组件100的外形更加美观。
请参阅图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多个压电模组20排列成一条直线,且多个压电模组20等间距排列。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压电模组20可分别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响应于不同的功能服务,功能服务可以仅包括开/关机、音量调节、滑动翻页、返回、应用程序切换中的一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压电模组20可协同感应用户的操作并响应于一个功能服务。其中,在多个压电模组20分别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以用于响应不同的功能服务时,间隔排列的方式可以避免用户误触到与目标压电模组20相邻近的其他压电模组20;在多个压电模组20用于协同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以响应相同的功能服务时,直线排列的多个压电模组20使得用户的触控操作(例如,直线滑动触控等)更加流畅简便,流畅的触控操作也可使压电模组20更加及时地对用户的触控操作做出响应。
请参阅图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方式的多个压电模组20形成两组,第一组的多个压电模组20排列成第一直线,第二组的多个压电模组20排列成第二直线,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平行,第二组的每个压电模组20与第一组的相邻两个压电模组20之间的间隙146对准。如此,在相邻的压电模组20之间的间隙146上方设置压电模组20,一方面当多个压电模组20分别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以响应不同的功能服务时,由于各个压电模组20之间仍旧存在间隙146,因此,可以避免用户误触到与目标压电模组20邻近的其他压电模组20;另一方面当多个压电模组20用于协同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以响应相同的功能服务时,两组间隔排列的压电模组20可以更加充分地感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灵敏度更高,压电模组20可更加及时地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
请再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200还可包括处理器202。处理器202用于根据压电模组20产生的电信号触发与用户的触控操作对应的功能服务。功能服务包括开/关机、音量调节、滑动翻页、返回、应用程序切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音量调节包括增大音量和减小音量。
也即是说,功能服务可以仅包括开/关机、音量调节、滑动翻页、返回、应用程序切换中的一种;或者,功能服务可以同时包括开/关机和音量调节二者、音量调节和滑动翻页二者、返回和应用程序切换二者、滑动翻页和返回二者等;或者,功能服务可以同时包括开/关机、音量调节和滑动翻页三者、开/关机、滑动翻页和应用程序切换三者、音量调节、返回和应用程序切换三者等;或者,功能服务可以同时包括开/关机、音量调节、滑动翻页、返回和应用程序切换五者。
如此,将实体按键对应的多种功能服务通过触控压电模组20来进行触发,使得电子装置200能够一体化设计,提升防水及防尘性能,增大显示屏201的设置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压电模组20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而产生触控的电信号时,触发与用户的触控操作对应的功能服务的触发条件包括用户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和/或用户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
也即是说,压电模组20感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后需要满足一定的触发条件才能触发对应的功能服务。触发条件可以是在用户按压压电模组20的力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才触发功能服务;或者是在用户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才触发功能服务;或者是在用户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且用户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或等于时才触发功能服务;又或者电子装置200中的一部分压电模组20触发功能服务的触发条件是用户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另一部分压电模组20触发功能服务的触发条件是用户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
以手机为例,用户平常使用手机时有时需要轻握住手机的侧壁14以防止手机掉落,此时,压电模组20仍旧能感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但实际上用户并未想触发功能服务。因此,为防止用户误触发的情况,设定预设压力值或与预设时间的触发条件可以避免因用户的误操作导致功能服务被触发的问题,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控操作包括:用户一次按压压电模组20;和/或用户以第一预设间隔时间多次按压压电模组20。
也即是说,用户触控操作压电模组20时,可以是一次按压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按压力度或按压时间满足触发条件以触发对应的功能服务;或者,用户触控操作压电模组20时,可以是多次按压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每次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或按压时间满足触发条件以触发对应的功能服务,其中,相邻两次按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宜过大,例如,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的取值可为0.5s、1s等值,如此,以避免触发某项功能服务所需的时间过长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以手机为例说明触控操作与功能服务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当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用户一次按压与开/关机相关的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按压力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即可触发手机开机;当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用户一次按压与开/关机相关的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按压力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即可触发手机关机。或例如,当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用户一次按压与开/关机相关的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按压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即可触发手机开机;当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用户一次按压与开/关机相关的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按压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即可触发手机关机。或例如,当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用户连续多次按压与开/关机相关的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每次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即可触发手机开机;当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用户连续多次按压与开/关机相关的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每次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即可触发手机关机。或例如,当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用户连续多次按压与开/关机相关的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每次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即可触发手机开机;当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用户连续多次按压与开/关机相关的一个压电模组20并使每次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即可触发手机关机。
类似地,音量调节、滑动翻页、返回、应用程序也可通过一次按压一个压电模组20或多次按压一个压电模组20来实现。
如此,用户通过对一个压电模组20按压一次或连续按压多次的触控操作即可实现功能服务的触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压电模组20的数量包括多个,触控操作包括:用户同时按压多个压电模组20;和/或用户以第二预设间隔时间分时一次按压多个压电模组20。
也即是说,用户触控操作压电模组20时,可一次同时按压多个压电模组20并使按压每个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或按压时间同时满足触发条件以触发对应的功能服务;或者,用户触控操作压电模组20时,可分时多次按压多个压电模组20并使每次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或按压时间均满足触发条件以触发对应的功能服务,其中,相邻两次按压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的取值不宜过大,例如,第二预设时间间隔的取值可为0.01s、0.05s、0.1s等值。
具体地,以手机为例说明触控操作与功能服务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以用户面向手机的显示屏201为例,手机右侧的侧壁14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以实现开/关机的两个压电模组20,手机左侧的侧壁14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以实现音量调节的四个压电模组20。例如,当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用户可同时按压右侧侧壁14的两个压电模组20并使按压这两个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同时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即可触发手机开机;当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用户可同时按压右侧侧壁14的两个压电模组20并使按压这两个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同时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即可触发手机关机。或例如,当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时,用户可同时按压右侧侧壁14的两个压电模组20并使压电模组20的按压时间同时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即可触发手机开机;当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用户可同时按压右侧侧壁14的两个压电模组20并使按压这两个压电模组20的按压时间同时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即可触发手机关机。或例如;当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用户在手机左侧的侧壁14上执行由上至下的滑动操作,滑动操作过程中用户手指会分时依次按压到左侧侧壁14上的四个压电模组20,且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均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此时即可触发减小音量的功能服务;用户在手机左侧的侧壁14上执行由下至上的滑动操作,滑动操作过程中用户手指会依次按压到左侧侧壁14上的四个压电模组20,且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均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此时即可触发增大音量的功能服务。或例如,当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时,用户在手机左侧的侧壁14上由上至下依次快速点击四个压电模组20,并使每次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均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此时即可触发减小音量的功能服务;用户在手机左侧的侧壁14上由下至上依次快速点击四个压电模组20,并使每次按压压电模组20的按压力度均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时,此时即可触发增大音量的功能服务。
类似地,音量调节、滑动翻页、返回、应用程序切换的功能服务可以通过同时按压多个压电模组20实现。此外,滑动翻页的功能服务还可通过分时依次按压多个压电模组20实现。
如此,用户通过触控操作多个压电模组20以实现功能服务的触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用户的触控操作方向(例如,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等)可以由处理器202进行感知。也即是说,处理器202可用于通过电信号获取用户触控操作压电模组20的压力,根据压电模组20的位置的改变判断触控操作的方向,以及根据触控操作的方向确定与触控操作的方向对应的功能服务。
具体地,多个压电模组20用于协同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以实现对应功能服务的触发时,由于各个压电模组20设置的位置不同,因此当压电模组20感应到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将产生的电信号经由电路板21传送至处理器202时,处理器202根据接收到的多个电信号的先后顺序即可判断按压过程中用户依次操作的压电模组20的位置,从而确定处触控操作的方向。如此,用户即可通过滑动或分时多次按压多个压电模组20的方式实现音量调节、滑动翻页等功能服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202还用于通过电信号获取用户触控操作压电模组20的压力,以及在压力落入不同的预设压力范围时,触发与不同的预设压力范围对应的功能服务。
也即是说,同一个压电模组20或多个可协同触发相同功能服务的压电模组20可通过用户触控操作的压力的不同来触发不同的功能服务。具体地,例如,一个压电模组20可实现开/关机和应用程序切换的功能服务,则在手机处于开机状态下,当用户以落在第一个预设压力范围内的第一压力按压上述压电模组20时即可触发应用程序切换的功能服务,此时显示屏201上会显示应用程序切换窗口;当用户以落在第二预设压力范围内的第二压力按压上述压电模组20时即可触发关机的功能服务。其中,第一压力小于第二压力且第一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第一预设压力范围的最大压力值小于第二预设压力范围的最小压力值且第一预设压力范围的最小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值。再例如,两个压电模组20可在同时被按压的状态下实现返回和应用程序切换的功能服务,则在手机处于开机状态且手机未处于主界面下时,当用户以落在第一预设压力范围内的第一压力同时按压上述两个压电模组20时即可触发应用程序切换的功能服务,此时显示屏201上会显示引用程序切换的窗口;当用户以落在第二预设压力范围内的第二压力同时按压上述的两个压电模组20时,即可触发返回的功能服务。
如此,压电模组20可根据按压力度的不同触发不同的功能服务,压电模组20的复用减少了壳体组件100及电子装置200的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侧壁14划分为多个触控区域。每个触控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电模组20。每个触控区域对应不同的功能服务。
具体地,例如,侧壁14划分为第一触控区域、第二触控区域、第三触控区域、第四触控区域和第五触控区域。其中,第一触控区域设置有四个压电模组20,用于实现音量调节的功能。第二触控区域设置有四个压电模组20,用于实现滑动翻页的功能。第三触控区域设置有一个压电模组20,用于实现开/关机功能。第四触控区域设置有一个压电模组20,用于实现返回功能。第五触控区域设置有一个压电模组20,用于实现应用程序切换功能。
如此,实现不同功能服务的压电模组20分别设置在侧壁14的不同触控区域中,可以方便用户的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背,所述顶壁上开设有收容腔,所述侧壁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包括相背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和
压电模组,所述压电模组安装在所述内表面上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压电模组包括由聚偏氟乙烯制成的压电元件,所述压电模组用于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产生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模组还包括电路板,
所述压电元件贴附在所述内表面及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压电元件相背的两侧;或
所述压电元件贴附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贴附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压电元件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相背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模组还包括线路,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内表面上,所述压电元件贴附在所述内表面上并与所述线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线路制作在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凹槽内,所述线路连续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完全埋设在所述内表面以内;或
所述线路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内表面上,另一部分从所述内表面露出;或
所述线路完全从所述内表面露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完全埋设在所述凹槽的内壁内;或
所述线路的一部分嵌设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另一部分从所述凹槽的内壁露出;或
所述线路完全从所述凹槽的内壁露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并与所述压电模组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沿所述内表面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一条直线,且多个所述压电模组等间距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电模组形成两组,第一组的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第一直线,第二组的多个所述压电模组排列成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平行,第二组的每个所述压电模组与第一组的相邻两个所述压电模组之间的间隙对准。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和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顶壁并遮盖所述收容腔。
CN201721286911.0U 2017-09-30 2017-09-30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54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6911.0U CN207354393U (zh) 2017-09-30 2017-09-30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86911.0U CN207354393U (zh) 2017-09-30 2017-09-30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4393U true CN207354393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58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8691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54393U (zh) 2017-09-30 2017-09-30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54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54414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7354405U (zh) 触控模组、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600498A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US2014016064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7354393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394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412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600486A (zh) 壳体组件、电子装置和壳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CN207354403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413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408U (zh) 压电元件、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401U (zh) 压电元件、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400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406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7354397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766319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402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597532A (zh) 压电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392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600483A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600495A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416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409U (zh) 壳体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7354390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600492A (zh) 壳体组件及其组装方法与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0013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east of Xueyuan 6th Road, south of Tianxiang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330013 east of Xueyuan 6th Road, south of Tianxiang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No.698 Tianxiang Avenue, high tech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BIO-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