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51026U - 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51026U
CN207351026U CN201721210490.3U CN201721210490U CN207351026U CN 207351026 U CN207351026 U CN 207351026U CN 201721210490 U CN201721210490 U CN 201721210490U CN 207351026 U CN207351026 U CN 207351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inlet duct
refrigeration plant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04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中
史慧新
张建
任振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104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51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51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51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所述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包括:箱胆、风道盖板和多个阻隔部件,箱胆和风道盖板之间形成风道,风道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进风道和回风道,风道盖板分别与进风道内的空气和箱胆内间室中的空气进行换热;多个阻隔部件设置在进风道内且每个阻隔部件能够对进入到进风道内的冷气进行阻挡以改变冷气的流向,从而延长冷气在进风道内的流动路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可以实现冷藏室内的高湿环境。

Description

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风冷冰箱采用大循环,即风道内的冷风与间室内的空气在风扇的作用下进行大循环,但是在大循环时,间室内的水汽容易被带走,导致间室内湿度较低,容易导致间室放置的蔬菜水果等脱水风干,不利于食品的保鲜。此外,空气在风道内流动时流路通畅,其流动路径一般即为风道的纵向长度,由于流动路径不够长,因此减少了空气在风道内的流动时间,从而影响与风道盖板的换热效率,进而影响间室的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所述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可以实现冷藏室内的高湿环境。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的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包括:箱胆和风道盖板,所述箱胆和所述风道盖板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进风道和回风道,所述风道盖板分别与所述进风道内的空气和所述箱胆内间室中的空气进行换热;多个阻隔部件,多个所述阻隔部件设置在所述进风道内且每个所述阻隔部件能够对进入到所述进风道内的冷气进行阻挡以改变所述冷气的流向,从而延长所述冷气在所述进风道内的流动路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通过在箱胆与风道盖板之间形成的进风道内设置多个阻隔部件,从而对流入进风道内的冷气进行阻隔以延长冷气在进风道内的流动路径,从而实现风道盖板的充分换热,同时风道盖板与间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可以保证冷藏室温度均匀,同时风道盖板为封闭式风道盖板而不设置送风口,从而可保证冷藏室内长期处于高湿的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所述阻隔部件以非平行于进风道长度方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进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阻隔部件与所述进风道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多个所述阻隔部件分成沿所述进风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排,且每排的多个所述阻隔部件在进风道宽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相邻两排中位于上面一排的多个所述阻隔部件与位于下面一排的多个所述阻隔部件在所述进风道宽度方向上交错布置。
可选地,多排所述阻隔部件的排列密度在从所述进风道的进口向出口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其中所述进口位于所述进风道的底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进风道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所述阻隔部件的厚度与所述进风道的厚度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所述箱胆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凹部,所述风道盖板盖设在所述凹部上并与所述凹部之间限定出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凹部上一体地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构成所述阻隔部件。
可选地,所述凹部包括后壁凹部和顶壁凹部,所述顶壁凹部的后侧连通所述后壁凹部的顶部且所述顶壁凹部向前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所述进风道在所述进风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回风道在所述回风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回风道为细长形且位于所述进风道的左侧和/或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之间设置有隔离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多个所述阻隔部件的分布密度在从所述进风道的进口向出口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其中所述进口位于所述进风道的底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进风道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所述风道盖板为无送风孔的封闭式金属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制冷设备,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所述制冷设备与上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
箱胆组件100,箱胆1,风道2,进风道21,回风道22,回风口221,凹部3,后壁凹部31,顶壁凹部32,阻隔部件4,隔离筋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100。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100包括:箱胆1、风道盖板和多个阻隔部件4。
其中,风道盖板(图中未示出)可设置在箱胆1内,且风道盖板和箱胆1之间形成风道2,一般地,风道盖板与箱胆1的后壁和/或顶壁限定形成风道2。
风道2可包括进风道21和回风道22,本实施例中的进风道21和回风道22彼此间隔开,风道盖板可以为无送风孔的封闭式金属盖板,由此风道盖板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同时风道盖板可分别与进风道21内的空气和箱胆1内间室中的空气进行换热。
换言之,风道盖板与箱胆1之间形成密闭的风道腔室,该风道腔室内形成有进风道21和回风道22,由从冷冻室送来的冷风在该风道腔室内部循环,与风道盖板进行换热,风道盖板再与箱胆1内的间室进行换热,由于风道盖板采用金属件,因此换热效果好,可以迅速将冷量向间室内辐射,从而完成对间室的制冷作用以及对放置在间室内的蔬菜水果实现保鲜的功能。而且,由于风道盖板采用无送风孔的封闭式结构,因此冷风不进行大循环,即不进入到间室内,这样间室内的水汽不会被带走,由此保证了间室内的湿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阻隔部件4可以设置在进风道21内且每个阻隔部件4能够对进入到进风道21内的冷气进行阻挡以改变冷气的流向,例如,使进入进风道21内的冷气沿阻隔部件4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从而延长冷气在进风道21内的流动路径,进而实现风道盖板的充分换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100,通过在箱胆1与风道盖板之间形成的进风道21内设置多个阻隔部件4,从而对流入进风道21内的冷气进行阻隔以延长冷气在进风道21内的流动路径,从而实现风道盖板的充分换热,同时风道盖板与间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可以保证冷藏室温度均匀,同时风道盖板为封闭式风道盖板而不设置送风口,从而可保证冷藏室内长期处于高湿的环境。
可选地,阻隔部件4可以以非平行于进风道21长度方向(即箱胆1的长度方向)的方式设置在进风道21内。例如,阻隔部件4可以与进风道21长度方向垂直设置,这样,阻挡效果更加,冷气在进风道21内的流动路径更长,换热时间更长,换热更加充分。当然,阻隔部件4还可以与进风道21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即阻隔部件4与进风道21长度方向之间呈一锐角,但不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阻隔部件4可以为多个,多个阻隔部件4可分成多排,多排阻隔部件4沿进风道21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每排阻隔部件4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并且每排中的多个阻隔部件4在进风道21宽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同时,相邻两排中位于上面一排的多个阻隔部件4与位于下面一排的多个阻隔部件4在进风道21宽度方向上交错布置,这样有利于改变从进风口流进的冷气的流动路径,迫使冷气沿阻隔部件4之间的间隙曲折流动,从而可增加冷气的流动路径,增加风道盖板的换热时间,使风道盖板的制冷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多排阻隔部件4的排列密度可以在从进风道21的进口向出口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其中进口位于进风道21的底部,出口位于进风道21的顶部,即进口位于最下面一排阻隔部件4的下方,出口位于最末端一排阻隔部件4的前方,这样冷风由进口流进进风道21,再由出口流进回风道22,实现空气流的循环。
同时,多排阻隔部件4的排列密度由下向上呈递增趋势,即阻隔部件4在下方排列疏散,风阻较小,冷空气停留时间较短,在上方排列密集,风阻较大,冷空气停留时间较长,这样有利于保证风道盖板各部位的换热均匀,从而保持冷藏室内的温度均匀一致。
当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阻隔部件4可以为多个,多个阻隔部件4不成排分布且多个阻隔部件4的分布密度在从进风道21的进口向出口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其中进口位于进风道21的底部,出口位于进风道21的顶部。同样可以实现下方风阻小,冷空气停留时间较短,上方风阻较大,冷空气停留时间较长,从而有利于提高冷藏室内的温度均匀性。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阻隔部件4的厚度可以与进风道21的厚度相等,即风道盖板与箱胆1上的阻隔部件4的前表面直接贴合,这样可防止一部分冷气在阻隔部件4与风道盖板之间的间隙中流动,从而减弱风道2的作用。
可选地,箱胆1的内壁面上可以形成有凹部3,进一步地,凹部3可以包括后壁凹部31和顶壁凹部32,后壁凹部31和顶壁凹部32垂直连接,且顶壁凹部32的后侧连通后壁凹部31的顶部,并且顶壁凹部32从后壁凹部31的顶部向前延伸。
风道盖板盖设在凹部3上并与凹部3之间限定出进风道21和回风道22。进一步地,风道盖板可以包括后壁盖板和顶壁盖板,后壁盖板和顶壁盖板垂直连接,且顶壁盖板的后侧连通后壁盖板的顶部,并且顶壁盖板从后壁盖板的顶部向前延伸,其中后壁盖板盖设在后壁凹部31上并与后壁凹部31之间限定出进风道21和回风道22,顶壁盖板盖设在顶壁凹部32上并与顶壁凹部32之间限定出进风道21和回风道22,并且位于后部的进风道21和位于顶部的进风道21连通,会与后部的回风道22和位于顶部的回风道22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进风道21在进风道21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回风道22在回风道22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例如进风道21在进风道21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是回风道22在回风道22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五倍或五倍以上。这一样通过增加进风道21的面积同时减小回风道22的面积,可使风道盖板充分换热,进而提高其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回风道22可以为细长形,且可以位于进风道21的左侧和/或右侧,换言之,回风道22可以为一个且位于进风道21的左侧,或者回风道22可以为一个且位于进风道21的右侧,或者回风道22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回风道22分别位于进风道21的左侧和右侧,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回风道22的末端(即下端)可以设置有回风口221,这样冷气在风道腔室内流通后可流进回风口221,进而经换热器换热后再从进风口流进风道腔室,从而实现空气流的循环。
更进一步地,进风道21和回风道22之间可以设置有隔离筋5,隔离筋5将进风道21和回风道22隔离开,从而实现冷风在风道腔室内的循环。
如图1和图2所示,凹部3上可一体地设置有凸起,凸起构成上述阻隔部件4。可选地,凸起可以为长方体凸起,但不限于此。例如,凸起也可以构造为楔形凸起、三棱柱凸起等。进一步地,后壁凹部31和顶壁凹部32上均可以设置有凸起,且凸起与后壁凹部31和顶壁凹部32一体成型,由此箱胆1的成型工艺简单,可简化装配工序,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100,通过在箱胆1与风道盖板之间形成的进风道21内设置多个阻隔部件4,从而对流入进风道21内的冷气进行阻隔以延长冷气在进风道21内的流动路径,从而实现风道盖板的充分换热,同时风道盖板与间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可以保证冷藏室温度均匀,同时风道盖板为封闭式风道盖板而不设置送风口,从而可保证冷藏室内长期处于高湿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100,从而具有制冷效果好、制冷设备温度和湿度均匀性好等优点。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可以为风冷冰箱。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胆和风道盖板,所述箱胆和所述风道盖板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进风道和回风道,所述风道盖板分别与所述进风道内的空气和所述箱胆内间室中的空气进行换热;
多个阻隔部件,多个所述阻隔部件设置在所述进风道内且每个所述阻隔部件能够对进入到所述进风道内的冷气进行阻挡以改变所述冷气的流向,从而延长所述冷气在所述进风道内的流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件以非平行于进风道长度方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进风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件与所述进风道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阻隔部件分成沿所述进风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排,且每排的多个所述阻隔部件在进风道宽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相邻两排中位于上面一排的多个所述阻隔部件与位于下面一排的多个所述阻隔部件在所述进风道宽度方向上交错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排所述阻隔部件的排列密度在从所述进风道的进口向出口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其中所述进口位于所述进风道的底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进风道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件的厚度与所述进风道的厚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胆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凹部,所述风道盖板盖设在所述凹部上并与所述凹部之间限定出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上一体地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构成所述阻隔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后壁凹部和顶壁凹部,所述顶壁凹部的后侧连通所述后壁凹部的顶部且所述顶壁凹部向前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在所述进风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回风道在所述回风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道为细长形且位于所述进风道的左侧和/或右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回风道之间设置有隔离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阻隔部件的分布密度在从所述进风道的进口向出口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其中所述进口位于所述进风道的底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进风道的顶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盖板为无送风孔的封闭式金属盖板。
15.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
CN201721210490.3U 2017-09-19 2017-09-19 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ctive CN207351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0490.3U CN207351026U (zh) 2017-09-19 2017-09-19 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0490.3U CN207351026U (zh) 2017-09-19 2017-09-19 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51026U true CN207351026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410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0490.3U Active CN207351026U (zh) 2017-09-19 2017-09-19 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51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23643U (zh) 风冷冰箱
CN101050906B (zh) 一种风冷式冰箱的循环风道
CN207113183U (zh) 空调器的电控箱及空调器
CN202002426U (zh) 冰箱
CN102692110A (zh) 冰箱
CN208504824U (zh) 冷柜
CN108426408A (zh) 制冷装置
EP1957916A1 (de) Kältegerät mit wassertank
CN102692112A (zh) 风道盖板组件和具有该风道盖板组件的冰箱
CN111457637A (zh) 冰箱
CN204718241U (zh) 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7062747A (zh) 一种冰箱风道组件以及冰箱
CN106091531A (zh) 冰箱
CN207214593U (zh) 风冷冰箱
CN207214619U (zh) 冷藏抽屉及冷藏装置
CN207351026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箱胆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3704497U (zh) 一种保湿冰箱
JP6023986B2 (ja) 冷蔵庫
CN210141733U (zh) 第一蒸发器位于冷冻内胆顶壁与冷冻室之间的冰箱
JP5317924B2 (ja) 冷凍冷蔵庫
CN108332487A (zh) 冰箱
CN207778676U (zh) 空调扇及其蓄冷板
CN104913573A (zh) 冰箱
CN207635695U (zh) 冰箱
CN206709485U (zh) 一种蛋糕柜的冷气循环结构以及蛋糕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