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6014U -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6014U
CN207346014U CN201720482523.3U CN201720482523U CN207346014U CN 207346014 U CN207346014 U CN 207346014U CN 201720482523 U CN201720482523 U CN 201720482523U CN 207346014 U CN207346014 U CN 207346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pedal
motor
wheel
universal car
dismant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825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Mingmi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825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6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6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6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所述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采用两轮分别独立驱动的设计,并通过连接转动机构实现两轮可相对转动或转向。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踏脚板、连接转动机构和两轮之间的位置设计,不仅有效缩短两轮之间间距,从而减小万向车的整体体积和重量,而且实现全方位的灵活转向。本实用新型万向车的平衡稳定性好,骑行者使用起来更容易掌握平衡,便于操控,且能够实现平稳地、灵活地原地转向,即使是在狭窄的通道中也能自由地、全方位地转向。再者,本实用新型万向车可拆装变形为两辆独立运作的车,同时供两名骑行者使用,充分利用万向车的两个电动机设计,既可为骑行者提供拆装变形的乐趣,还可为骑行者提供另一种骑行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平衡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操纵简单、转向灵活、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可用作于代步、休闲娱乐。目前的电动平衡车主要包括独轮车和扭扭车。独轮车由于只有一个轮子,所占用的空间较扭扭车小,但不容易平衡和操纵,使用者初学和熟练使用起来比较困难,且不能实现原地360°转向,影响了使用的乐趣。而扭扭车相对于独轮车来说,较容易平衡和操纵,使用者初学和熟练使用起来较易,但扭扭车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于携带,且在狭窄的通道时,实现转向相对困难,不灵活。上述独轮车和扭扭车各自存在的问题均制约着电动平衡车的发展和普及。另外,现有技术中,独轮车和扭扭车的骑行方式相对单一,独轮车与两轮的扭扭车之间无法相互变形,即独轮车无法组装变形为双轮平衡车,扭扭车无法拆装变形为独轮车,独轮车和扭扭车均无法为骑行者提供组装或拆装的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独轮车和扭扭车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所述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操纵简单、转向灵活,占用空间较小,有机结合了独轮车和扭扭车的优点,并且可根据使用需要,将所述万向车拆装变形为两辆独轮车,既为骑行者提供拆装变形的乐趣,又为骑行者提供另一种骑行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包括:
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对称设置且可独立地转动或转向;
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驱动所述第一车轮运动,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所述第二车轮运动;
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所述第一踏脚板与第一电动机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二踏脚板与第二电动机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
连接转动机构,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分别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连接,并可实现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发生相对转动;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可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或第二电动机拆卸分离;
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所述第一电动机设有用于安装第三踏脚板的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电动机上设有用于安装第四踏脚板的第二连接机构;
电子控制系统,所述电子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踏脚板的控制信号并经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踏脚板的控制信号并经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
所述第一踏脚板可相对第一电动机转动,所述第二踏脚板可相对第二电动机转动。当使用所述万向车时,骑行者双脚分别站立在所述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上,此时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基本与地面平行,两脚站立的方向与轮子转动的方向一致。类似于扭扭车的操控方法,通过改变人体重心,使双脚相对地面向前或向后倾斜,双脚分别控制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上的转动,所述第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检测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的转动角度变化,并将信号分别反馈给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根据转动角度的变化,分别控制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的正转或反转以及转动速度,以实现万向车的前进、后退、转向,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当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同时向前倾斜转动且转动的角度相同时,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同时正转,所述万向车向前运动。
当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同时向后倾斜转动且转动的角度相同时,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同时反转,所述万向车向后运动。
当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同时向前或向后倾斜转动,但转动的角度不同时,转动角度大的,其对应于的电动机的转动速度较快,转动角度小的,其对应于的电动机的转动速度较慢,万向车向转速较慢的一方转向。
当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分别向前和向后倾斜转动时,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分别正转和反转,所述万向车可在原地向反转的方向旋转,所述万向车由于采用两轮设计,骑行者相对容易掌握平衡,所述两轮采用分别独立驱动的设计,能够实现原地转向,在原有功能基础上,赋予电动平衡车新的使用方法和乐趣。
当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复位为平衡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所述万向车停止运动。所述平衡状态一般指的是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的平面与地面平行,当然,电子控制系统也可将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的某一转动位置设定为平衡状态。
由于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可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或第二电动机拆卸分离,在所述连接转动机构拆卸后,分别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第一连接机构处安装第三踏脚板,和在所述第二电动机的第二连接机构处安装第四踏脚板,即可得到两辆独立运作的独轮车,为骑行者提供另一种骑行方式的选择。
该独轮车的控制方法如下:
所述第一踏脚板(或第二踏脚板)为实际控制所述独轮车的操控机构,第三踏脚板(或第四踏脚板)只供骑行者站立。所述第一踏脚板(或第二踏脚板)控制所述独立车的前进或后退。
当第一踏脚板(或第二踏脚板)向前倾斜转动时,所述第一电动机(或第二电动机)正转,所述独轮车向前运动。
当第一踏脚板(或第二踏脚板)向后倾斜转动时,所述第一电动机(或第二电动机)反转,所述独轮车向后运动。
所述独立车的转向操控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独轮车。
为了减少万向车所占用的空间,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内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轮毂电动机的技术。
所述万向车由于采用两轮分别独立驱动的设计,骑行者相对容易掌握平衡,能够实现原地转向。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踏脚板与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车轮的两侧;所述第二踏脚板与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二车轮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踏脚板设置于第一车轮的外侧,所述第二踏脚板设置于第二车轮的外侧;所述连接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之间。所述万向车将踏脚板设置在两轮的外侧,使得两轮的间距得以缩短,能够在狭窄的通道中自由地、全方位地转向,即实现360°方向的旋转,因此可称之为“万向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动机设置于第一车轮的内部,所述第二电动机设置于第二车轮的内部,所述连接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之间;所述第一踏脚板和连接转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两侧,所述第二踏脚板和连接转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动机的两侧。
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为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踏脚板与第一踏脚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两侧;所述第四踏脚板与第二踏脚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动机的两侧;
所述第三踏脚板或第四踏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或第二连接机构的连接是可以拆分的或不可拆分的。
对于可以拆分的情况,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为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一连接头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头和/或第二连接孔,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三踏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第四踏脚板可拆卸连接。
对于可以不拆分的情况,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踏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铰接,以实现第三踏脚板的展开或收起;所述第四踏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铰接,以实现第四踏脚板的展开或收起。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均为转轴,所述第三踏脚板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且可绕所述转轴进行有限角度的转动,所述第四踏脚板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且可绕所述转轴进行有限角度的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设有供所述连接转动机构通过的开孔,以使连接转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连接;
或者,所述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设有供所述连接转动机构连接的固定机构。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避免由于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的存在而影响连接转动机构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的连接。
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可实现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发生相对转动,以更好地、平稳地实现万向车的转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可绕某一轴线转动,所述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车轮的轴心与第二车轮的轴心的连线。特别地,所述轴线重合于所述第一车轮的轴心与第二车轮的轴心的连线。
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可根据上述目的设置相应的实施方式。作为其中一个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动机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相对转动,以使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可发生相对转动。
为了便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轴进行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处可以设置限位部件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转动,所述限位部件可参考现有技术,故不一一列举。
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感应骑行者是否站立于万向车上以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感应开关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是否工作,所述控制器接收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是否改变状态。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处,优选但不限于设置在所述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的下方。
所述控制器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或者是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即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通过射频、微波等无线信号方式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由于所述万向车可拆装变形为两辆独立车,两辆独立车可分别独立使用。所述的万向车的控制器的数量为2个,所述控制器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的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的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传输的检测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转动及转速;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传输的检测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转动及转速。本实施方式设置了两个控制器,以分别独立控制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可分别设置在第一踏脚板处或第二踏脚板处,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或第二电动机处。
为了让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之间更加协调运作,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即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射频、微波等无线信号相互传递信号。
对于有线连接的方式,作为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路连接头和第二电路连接头,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头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头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通过连接线将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头与所述第二电路连接头连接,以实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一电路连接头和第二电路连接头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只要不影响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的相对转动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车的第一踏脚板与第一电动机的电动机轴连接且可绕所述第一电动机的电动机轴转动,所述万向车的第二踏脚板与第二电动机的电动机轴连接且可绕所述第二电动机的电动机轴转动。
更进一步地,为了安全起见,防止踏脚板的转动幅度过大,可以设置限位部件来限制所述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的转动范围。
所述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的水平高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置,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的轴心连线所在水平面,也可以设置高于或低于所述的轴心连线所在水平面。同样地,所述第三踏脚板与第四踏脚板的水平高度与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相同。
为了进一步提高万向车的平衡稳定性,优选地,所述万向车还设有第三车轮和四车轮;所述第三车轮与所述第一踏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车轮和第三车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踏脚板的两侧;所述第四车轮与所述第二踏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车轮和第四车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踏脚板的两侧。通过上述设置,骑行者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对万向车安装所述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所述万向车从两个车轮变成四个车轮,使万向车变形为四轮“扭扭车”,不仅能进一步提高万向车的平衡稳定性,而且也为骑行者提供拆装变形的乐趣。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车轮上设有第三电动机、第三传感器、第三控制器;所述第四车轮上设有第四电动机、第四传感器、第四控制器。当所述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安装在万向车上,即所述第三车轮与第一踏脚板连接、所述第四车轮与第二踏脚板连接时,所述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并不工作,此时具有四个车轮的万向车的操控方法与前面具有两个车轮的万向车的操控方法相同。当将所述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拆卸下来后,只需安装上踏脚板,分别启动所述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即可用作独轮车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车采用两轮分别独立驱动的设计,并通过连接转动机构实现两轮可相对转动或转向。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踏脚板、连接转动机构和两轮之间的位置设计,不仅有效缩短两轮之间间距,从而减小万向车的整体体积和重量,而且实现全方位的灵活转向。本实用新型所述万向车的平衡稳定性好,骑行者使用起来更容易掌握平衡,便于操控,且能够实现平稳地、灵活地原地转向,即使是在狭窄的通道中也能自由地、全方位地转向。综上所述,所述万向车克服了独轮车和扭扭车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电动平衡车领域增加新的活力成员。
另外,通过拆卸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并安装所述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可得到两辆独立运作的独轮车,同时提供两名骑行者使用,充分利用万向车的两个电动机设计。再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车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使万向车从两个车轮变成四个车轮,将万向车变形为四轮“扭扭车”,进一步提高万向车的平衡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万向车既为骑行者提供拆装变形的乐趣,还可为骑行者提供多种骑行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万向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万向车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所述连接转向机构与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所述万向车的控制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所述万向车的操控(前进)示意图。
图6为所述万向车的操控(后退)示意图。
图7为所述万向车的操控(转向)示意图。
图8为所述万向车的操控(原地转向)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所述万向车的拆装变形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所述万向车的拆装变形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所述万向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万向车,包括第一车轮100、第二车轮200、第一电动机300、第二电动机400、第一踏脚板500、第二踏脚板600、连接转动机构700、电子控制系统800、第三踏脚板900、第四踏脚板1000。
第一车轮100与第二车轮200对称平行设置,第一车轮100与第二车轮200没有共同的车轴且可独立地转动或转向。第一电动机300驱动第一车轮100运动,第二电动机400驱动第二车轮200运动。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400的结构均包括电动机轴(310,410)、定子(320,420)、转子(330,430)等部件。
连接转动机构700设置在第一车轮100和第二车轮200之间,为了减少万向车所占用的空间,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400可分别设置在第一车轮100和第二车轮200的内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轮毂电动机的技术。此时连接转动机构700位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之间,连接转动机构700分别与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400连接,且连接转动机构可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拆卸分离。
第一踏脚板500和连接转动机构700分别位于第一电动机的两侧,第二踏脚板600和连接转动机构700分别位于第二电动机的两侧。更具体来说,第一踏脚板500位于第一车轮100的外侧,第一踏脚板500与第一电动机的电动机轴连接且可绕第一电动机300的电动机轴310转动,第二踏脚板600位于第二车轮200的外侧,第二踏脚板600与第二电动机400的电动机轴410连接且可绕第二电动机400的电动机轴410转动。为了安全起见,防止踏脚板的转动幅度过大,可以设置限位部件来限制第一踏脚板500和第二踏脚板600的转动范围。
连接转动机构700包括与第一电动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二电动机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720、分别与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连接部720连接的连接轴730,该连接轴平行于第一车轮轴心与第二车轮轴心的连线。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轴重合于第一车轮100轴心与第二车轮200轴心的连线。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连接部720可绕连接轴730转动,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二连接部720之间可发生可相对转动,以使第一电动机300与第二电动机400可发生相对转动。
为了便于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连接部720的转动,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连接部720可以通过轴承与连接轴730进行连接。更进一步地,连接转动机构700处可以设置限位部件来限制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连接部720的转动,限位部件可参考现有技术,故不一一列举。
电子控制系统800包括控制器、用于检测第一踏脚板500处转动角度的第一传感器810和用于检测第二踏脚板600处转动角度的第二传感器820。控制器的数量至少为2个,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的数量为2个。该两个控制器分别为与第一传感器连接的第一控制器830、与第二传感器820连接的第二控制器840,第一控制器830根据第一传感器810传输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第一电动机的转动及转速,第二控制器840根据第二传感器820传输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第二电动机的转动及转速,以实现万向车的前进、后退、转向,控制器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
另外,第一控制器830与第二控制器840也可以进行连接,以更好地协调两电动机的运作。第一控制器830与第二控制器84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即第一控制器830与第二控制器840通过射频、微波等无线信号相互传递信号。对于有线连接的方式,作为其中一个实施方式,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路连接头和第二电路连接头,第一电路连接头与第一控制器830连接,第二电路连接头与第二控制器840连接。通过连接线将第一电路连接头与第二电路连接头连接,以实现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830与第二控制器840采用无线连接。
第一控制器830和第二控制器840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踏脚板500处和第二踏脚板600处,或者分别设置在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400处。
第一传感器810和第二传感器820均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感应开关,感应开关感应骑行者是否站立于万向车上以开启或关闭,控制器接收感应开关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400是否工作,控制器接收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400是否改变状态。第一传感器810和第二传感器820分别设置在第一踏脚板500和第二踏脚板600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踏脚板500和第二踏脚板600的下方。
控制器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电性连接,或者是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即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通过射频、微波等无线信号方式将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万向车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
当第一踏脚板500和第二踏脚板600同时向前倾斜转动且转动的角度相同时,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400同时正转,万向车向前运动,如图5。
当第一踏脚板500和第二踏脚板600同时向后倾斜转动且转动的角度相同时,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400同时反转,万向车向后运动,如图6。
当第一踏脚板500和第二踏脚板600同时向前或向后倾斜转动,但转动的角度不同时,转动角度大的,其对应于的电动机的转动速度较快,转动角度小的,其对应于的电动机的转动速度较慢,万向车向转速较慢的一方转向,如图7。
当第一踏脚板500和第二踏脚板600分别向前和向后倾斜转动时,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400分别正转和反转,万向车可在原地向反转的方向旋转,如图8。
第一电动机300与连接转动机构700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三踏脚板900的第一连接机构1100,第二电动机与连接转动机构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安装第四踏脚板1000的第二连接机构1200。
第三踏脚板900或第四踏脚板1000与第一连接机构1100或第二连接机构1200的连接是可以拆分的或不可拆分的。在本实施例中,为可拆分的情况,第一连接机构1100和第二连接机构1200为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一连接头,第三踏脚板900和第四踏脚板1000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一连接头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和/或第二连接头,以实现第一连接机构1100与第三踏脚板900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机构1200与第四踏脚板1000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为了增强第三踏脚板900与第一连接机构1100的连接稳固性、第四踏脚板1000与第二连接机构1200的连接稳固性,可以在第一连接机构1100和第二连接机构1200处设置螺钉等其他用于固定的部件。
当需要将万向车拆装变形为独立车时,首先将连接转动机构拆卸下来,然后分别在第一电动机的第一连接机构1100处安装第三踏脚板900,在第二电动机的第二连接机构1200处安装第四踏脚板1000,即可得到两辆独立运作的独轮车,拆卸过程如图9所示。
该独轮车的控制方法如下:
第一踏脚板500(或第二踏脚板600)为实际控制该独轮车的操控机构,第三踏脚板(或第四踏脚板)只供骑行者站立。第一踏脚板500(或第二踏脚板)控制独立车的前进或后退。
当第一踏脚板500(或第二踏脚板600)向前倾斜转动时,第一电动机(或第二电动机)正转,独轮车向前运动。
当第一踏脚板500(或第二踏脚板600)向后倾斜转动时,第一电动机(或第二电动机)反转,独轮车向后运动。
该独立车的转向操控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独轮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万向车的第三踏脚板900与第一连接机构1100、或第四踏脚板1000与第二连接机构1200的连接是不可拆分的,万向车的第三踏脚板900与第一连接机构1100铰接,以实现第三踏脚板900的展开或收起,第四踏脚板1000与第二连接机构1200铰接,以实现第四踏脚板的展开或收起。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但不限于,第一连接机构1100和第二连接机构1200为转轴,第三踏脚板900的一端与转轴连接且可绕转轴进行有限角度的转动,第三踏脚板900的另一端可与第一电动机可拆卸连接。第四踏脚板1000的一端与转轴连接且可绕转轴进行有限角度的转动,第四踏脚板1000的另一端可与第二电动机可拆卸连接。
第三踏脚板900和第四踏脚板1000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设置,进一步地,为避免由于第三踏脚板900和第四踏脚板1000的存在而影响连接转动机构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的连接。第三踏脚板900和第四踏脚板1000设有供连接转动机构通过的开孔,以使连接转动机构分别与第一电动机300和第二电动机固定400。或者,第三踏脚板900和第四踏脚板1000设有供连接转动机构连接的固定机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如图1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万向车的平衡稳定性,万向车增加设置第三车轮1300和四车轮1400,第三车轮1300与第一踏脚板500可拆卸连接,第一车轮100和第三车轮1300分别位于第一踏脚板500的两侧。第四车轮1400与第二踏脚板600可拆卸连接,第二车轮200和第四车轮1400分别位于第二踏脚板600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三车轮1300上设有第三电动机、第三传感器、第三控制器。第四车轮1400上设有第四电动机、第四传感器、第四控制器。当第三车1300轮和第四车轮1400安装在万向车上,即第三车轮1300与第一踏脚板500连接、第四车轮1400与第二踏脚板600连接时,第三车轮1300和第四车轮1400并不工作,此时具有四个车轮的万向车的操控方法与前面具有两个车轮的万向车的操控方法相同。当将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拆卸下来后,只需安装上踏脚板,分别启动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即可用作独轮车使用。
本实施例万向车从两个车轮变成四个车轮,使万向车变形为四轮“扭扭车”,不仅能进一步提高万向车的平衡稳定性,而且也为骑行者提供拆装变形的乐趣。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对称设置且可独立地转动或转向;
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驱动所述第一车轮运动,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所述第二车轮运动;
第一踏脚板和第二踏脚板,所述第一踏脚板与第一电动机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二踏脚板与第二电动机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
连接转动机构,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分别与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连接,并可实现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发生相对转动;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可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或第二电动机拆卸分离;
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所述第一电动机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三踏脚板的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电动机上设有用于安装第四踏脚板的第二连接机构;
电子控制系统,所述电子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踏脚板的控制信号并经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踏脚板的控制信号并经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脚板与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车轮的两侧;所述第二踏脚板与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二车轮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脚板设置于第一车轮的外侧,所述第二踏脚板设置于第二车轮的外侧;所述连接转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设置于第一车轮的内部,所述第二电动机设置于第二车轮的内部,所述连接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之间;所述第一踏脚板和连接转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两侧,所述第二踏脚板和连接转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电动机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为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一连接头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头和/或第二连接孔,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三踏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第四踏脚板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为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一连接头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头和/或第二连接孔,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三踏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第四踏脚板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踏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铰接,以实现第三踏脚板的展开或收起;所述第四踏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铰接,以实现第四踏脚板的展开或收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踏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铰接,以实现第三踏脚板的展开或收起;所述第四踏脚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铰接,以实现第四踏脚板的展开或收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设有供所述连接转动机构通过的开孔,以使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连接;
或者,所述第三踏脚板和第四踏脚板设有供所述连接转动机构连接的固定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3、6、8、9任一项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车还设有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所述第三车轮与所述第一踏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车轮和第三车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踏脚板的两侧;所述第四车轮与所述第二踏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车轮和第四车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踏脚板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3、6、8、9任一项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动机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相对转动,以使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可发生相对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动机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相对转动,以使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可发生相对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动机构还包括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的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绕所述连接轴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动机构还包括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的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绕所述连接轴转动。
CN201720482523.3U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Active CN207346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2523.3U CN207346014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2523.3U CN207346014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6014U true CN207346014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61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82523.3U Active CN207346014U (zh) 2017-05-03 2017-05-03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60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4581A (zh) * 2017-05-03 2017-10-24 吴锐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4581A (zh) * 2017-05-03 2017-10-24 吴锐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CN107284581B (zh) * 2017-05-03 2023-03-14 张明铭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2502B (zh) 用重心控制方向的无把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87202U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CN105923082B (zh) 一种机电陀螺平衡独轮车
CN203698571U (zh) 自行车中轴的无线力矩感测系统
CN102218217B (zh) 方向性游戏控制器
CN105498182A (zh) 滚齿式自行车骑行智能模拟系统
CN207346014U (zh)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CN105691505A (zh) 单踏板可转向的两轮电动平衡车
KR200194797Y1 (ko) 자전거 운동/게임 장치
EP1214957A1 (en) Computer-television game and body-building system
CN107284581A (zh) 一种可拆装变形的万向车
CN107399399A (zh) 一种万向车
CN207311716U (zh) 一种万向车
CN203652054U (zh) 基于无线力矩检测的中置系统
CN107140058A (zh) 一种全向移动座椅机器人
CN105911998A (zh) 球形驱动联动装置
CN207346011U (zh) 一种外部走线的万向车
CN202150196U (zh) 自行车转向模拟装置
CN108725648B (zh) 人机互动运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7074308A (zh) 一种行驶机构以及包含这种机构的平衡车
CN207580071U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CN206654150U (zh) 姿态车
CN207060211U (zh) 一种全向移动座椅机器人
CN208264451U (zh) 一种平衡车
CN208882003U (zh)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电动车的自平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3

Address after: No. 610, building g, Zhida Industrial Park, No. 4, Longping West Road,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 Mingming

Address before: Xianning City, Hubei province high tsubosato 437400 more than Tongcheng County village six groups

Patentee before: Wu R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