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4627U - 机械臂 - Google Patents

机械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4627U
CN207344627U CN201721365616.4U CN201721365616U CN207344627U CN 207344627 U CN207344627 U CN 207344627U CN 201721365616 U CN201721365616 U CN 201721365616U CN 207344627 U CN207344627 U CN 207344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side plate
mechanical arm
move portion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56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俊奇
黄伟才
刘松
耿继青
赵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656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4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4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4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臂,包括:第一移动部;罩体组件,与第一移动部连接,罩体组件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可拆卸连接,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线缆的避让部。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臂的罩体组件不方便拆装的问题以及线缆容易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机械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械臂。
背景技术
工业用机械臂常被应用于搬运、码垛、焊接等工作场合。机械臂包括第一移动部,通过第一移动部对物品进行搬运等操作。第一移动部上连接有线缆以用于供电或传输信息。为了对第一移动部进行保护在第一移动部的外部设置有罩体组件,线缆的一端设置在罩体组件内。
在实际使用中,经常需要对第一移动部进行维护、调试等工作,此时就需要将罩体组件从第一移动部上拆卸下来。现有技术中的罩体组件与线缆相互影响,在拆卸罩体组件之前需先将线缆从第一移动部上拆卸下来,然后才能拆卸罩体组件。相应地,在安装罩体组件之后还需要连接线缆。这样导致罩体组件拆装繁琐,每次在维护时需要花费时间拆装线缆,而且线缆的拆装次数较多容易增加接触不良的几率,影响机械臂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臂的罩体组件不方便拆装的问题以及线缆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臂,包括:第一移动部;罩体组件,与第一移动部连接,罩体组件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可拆卸连接,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线缆的避让部。
进一步地,第一罩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一边板,第二罩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侧板和第二边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第一边板与第二边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与第一边板之间具有第一腔体,第二侧板与第二边板之间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形成容纳腔。
进一步地,第一边板的边部具有第一阶梯结构,第二边板的边部具有第二阶梯结构,第一阶梯结构与第二阶梯结构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边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边板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配合连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避让部。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朝向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二侧板朝向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与第一连接柱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边板的边部设置有卡槽,第二边板的边部设置有卡勾,卡勾与卡槽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移动部包括:第一移动臂,第一罩体和/或第二罩体与第一移动臂连接;支撑部,用于支撑线缆,支撑部位于罩体组件内,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一移动臂连接,支撑部的另一端与避让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均与第一移动臂连接,第一罩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阶梯结构,第二罩体的端部设置有第四阶梯结构,第一移动臂的边部设置有第五阶梯结构,第三阶梯结构与第四阶梯结构分别与第五阶梯结构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均与第一移动臂连接,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上均设置有通孔,第一移动臂上设置有连接孔,通孔与连接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立板,与第一移动臂连接;支架,支架的一端与立板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避让部配合连接,支架用于支撑线缆。
进一步地,机械臂还包括:第二移动部,与第一移动部驱动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罩体组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并且在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线缆的避让部,这样线缆可以穿过避让部与第一移动部连接。如此设置,在从第一移动部上拆卸罩体组件时,线缆与罩体组件不会发生干涉,因此无需拆卸线缆便可将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分别拆卸下来,从而完成拆卸。在安装罩体组件时,将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连接并与第一移动部连接便可完成安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拆装线缆,因此简化了罩体组件的拆装操作并且避免了线缆的损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一中的罩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第二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3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实施例二中的罩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移动部;11、第一移动臂;12、立板;13、支架;20、第一罩体;21、第一侧板;22、第一边板;23、第一阶梯结构;24、第一凹槽;25、第一连接柱;26、卡槽;27、第三阶梯结构;30、第二罩体;31、第二侧板;32、第二边板;33、第二阶梯结构;34、第二凹槽;35、第二连接柱;36、卡勾;37、第四阶梯结构;40、第二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机械臂,该机械臂包括第一移动部10和罩体组件。其中,第一移动部10可以移动以对物品进行搬运等操作。罩体组件与第一移动部10连接,罩体组件包括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线缆的避让部。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罩体组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并且在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线缆的避让部,这样线缆可以穿过避让部与第一移动部10连接。如此设置,在从第一移动部10上拆卸罩体组件时,线缆与罩体组件不会发生干涉,因此无需拆卸线缆便可将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分别拆卸下来,从而完成拆卸。在安装罩体组件时,将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连接并与第一移动部10连接便可完成安装。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拆装线缆,因此简化了罩体组件的拆装操作并且避免了线缆的损坏。
使用该机械臂,在拆装罩体组件时无需拆接线缆,从而避免了线缆因多次拆接而造成的接触不良或者损坏的问题。而且,不拆卸线缆可以使机械臂一直保持通电状态,从而能够便于排查故障和调试。此种设置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从而可以提高操作效率,降低维护和调试时间。
如图2所示,第一罩体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21和第一边板22,第二罩体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侧板31和第二边板32,第一侧板21与第二侧板31相对设置,第一边板22与第二边板32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将罩体组件设置为壳体结构,从而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同时减少材料用量,降低加工成本。
而且,第一侧板21与第一边板22之间具有第一腔体,第二侧板31与第二边板32之间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的形状与第一移动部10的形状相匹配,以保护第一移动部上的零部件,并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边板22的边部具有第一阶梯结构23,第二边板32的边部具有第二阶梯结构33,第一阶梯结构23与第二阶梯结构33配合连接。通过第一阶梯结构23与第二阶梯结构33上的阶梯面配合连接,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阶梯结构23与第二阶梯结构33的重叠部分避免两者之间产生间隙,从而防止外部的水、油等杂质进入到罩体组件的内部。这样可以防止杂质进入第一移动部10中污染零部件,保证装置的可靠运行。
如图2所示,第一边板2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4,第二边板3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34,第一凹槽24与第二凹槽34配合连接,第一凹槽24与第二凹槽34形成避让部。线缆可穿过避让部与第一移动部10连接,如此设置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避让线缆的目的。
为了提高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侧板21朝向第二侧板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5,同时第二侧板31朝向第一侧板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35,第二连接柱35与第一连接柱25配合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柱25上可以设置通孔,第二连接柱35上可以设置盲孔,并通过螺钉等紧固件顺次穿入第一连接柱25和第二连接柱35实现两者的可靠连接。而且,此种设置方式便于罩体组件的拆装。
如图1所示,第一移动部10包括第一移动臂11和支撑部。其中,第一罩体20和/或第二罩体30与第一移动臂11连接,支撑部用于支撑线缆,支撑部位于罩体组件内,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一移动臂11连接,支撑部的另一端与避让部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可通过第一移动臂11的移动对物品进行运输、焊接等操作,并通过支撑部支撑线缆。在第一移动臂11与罩体组件之间还可以设置驱动电机、驱动轴等部件,以实现相应的动作。
具体地,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均与第一移动臂11连接,第一罩体20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阶梯结构27,第二罩体30的端部设置有第四阶梯结构37,第一移动臂11的边部设置有第五阶梯结构,第三阶梯结构27与第四阶梯结构37分别与第五阶梯结构配合连接。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罩体组件与第一移动臂11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两者的重叠部分避免两者之间产生间隙,从而防止外部的水、油等杂质进入到罩体组件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阶梯结构至第五阶梯结构均可设置为凹凸结构,这样可便于装置的定位和拆装。
为了提高罩体组件与第一移动部10的连接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均与第一移动臂11连接,并且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上均设置有通孔,第一移动臂11上设置有连接孔,通孔与连接孔对应设置。在机械臂中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顺次穿过通孔和连接孔,从而实现罩体组件与第一移动部10的可靠连接。
如图1所示,支撑部包括立板12和支架13,其中立板12与第一移动臂11连接,支架13的一端与立板12连接,支架13的另一端与避让部配合连接,立板12用于支撑支架13,支架13用于支撑线缆。线缆可插拔地设置在支架13上,如此设置可便于线缆的拆卸或连接。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3的另一端与避让部配合连接,这样可保证罩体组件内部的密封,防止杂质进入罩体组件而造成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机械臂还包括第二移动部40,第二移动部40与第一移动部10驱动连接,如此设置可通过第一移动部10和第二移动部40实现物品在不同方向的运动,从而提高机械臂的性能与实用范围。例如,第二移动部40可包括第二移动臂和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实现第二移动臂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同时第二移动臂可驱动第一移动部10整体在水平方向移动。在第一移动部10内可以设置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轴,这样可通过第一移动部10和第二移动部40的配合实现物品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机械臂还包括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第一移动部10和第二移动部40的控制。线缆的一端可以与第一移动部10连接,线缆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移动部40连接,这样便于实现第一移动部10和第二移动部40的联动。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机械臂,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边板22的边部设置有卡槽26,第二边板32的边部设置有卡勾36,卡勾36与卡槽26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通过卡槽26与卡勾36的配合实现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实现两者的快速拆装和可靠连接,从而可以提高操作效率。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罩体组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并且在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线缆的避让部,这样线缆可以穿过避让部与第一移动部10连接。如此设置,在从第一移动部10上拆卸罩体组件时,线缆与罩体组件不会发生干涉,因此无需拆卸线缆便可将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分别拆卸下来,从而完成拆卸。在安装罩体组件时,将第一罩体20与第二罩体30连接并与第一移动部10连接便可完成安装。通过本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拆装线缆,因此简化了罩体组件的拆装操作并且避免了线缆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部(10);
罩体组件,与所述第一移动部(10)连接,所述罩体组件包括第一罩体(20)和第二罩体(30),所述第一罩体(20)与所述第二罩体(3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罩体(20)与所述第二罩体(30)之间设置有用于避让线缆的避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21)和第一边板(22),所述第二罩体(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侧板(31)和第二边板(32),所述第一侧板(21)与所述第二侧板(3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边板(22)与所述第二边板(3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1)与所述第一边板(22)之间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侧板(31)与所述第二边板(32)之间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形成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板(22)的边部具有第一阶梯结构(23),所述第二边板(32)的边部具有第二阶梯结构(33),所述第一阶梯结构(23)与所述第二阶梯结构(33)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板(2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4),所述第二边板(3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34),所述第一凹槽(24)与所述第二凹槽(34)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24)与所述第二凹槽(34)形成所述避让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1)朝向所述第二侧板(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5),所述第二侧板(31)朝向所述第一侧板(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35),所述第二连接柱(35)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5)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板(22)的边部设置有卡槽(26),所述第二边板(32)的边部设置有卡勾(36),所述卡勾(36)与所述卡槽(26)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部(10)包括:
第一移动臂(11),所述第一罩体(20)和/或所述第二罩体(30)与所述第一移动臂(11)连接;
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线缆,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罩体组件内,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臂(11)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避让部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20)和所述第二罩体(30)均与所述第一移动臂(11)连接,所述第一罩体(20)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阶梯结构(27),所述第二罩体(30)的端部设置有第四阶梯结构(37),所述第一移动臂(11)的边部设置有第五阶梯结构,所述第三阶梯结构(27)与所述第四阶梯结构(37)分别与所述第五阶梯结构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20)和所述第二罩体(30)均与所述第一移动臂(11)连接,所述第一罩体(20)和所述第二罩体(30)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移动臂(11)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
立板(12),与所述第一移动臂(11)连接;
支架(13),所述支架(13)的一端与所述立板(12)连接,所述支架(13)的另一端与所述避让部配合连接,所述支架(13)用于支撑所述线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还包括:
第二移动部(40),与所述第一移动部(10)驱动连接。
CN201721365616.4U 2017-10-20 2017-10-20 机械臂 Active CN207344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5616.4U CN207344627U (zh) 2017-10-20 2017-10-20 机械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5616.4U CN207344627U (zh) 2017-10-20 2017-10-20 机械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4627U true CN207344627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55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5616.4U Active CN207344627U (zh) 2017-10-20 2017-10-20 机械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4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1302A (zh) 一种显示装置
EP2787128A1 (en) Hydraulic line fixing apparatus for boom swing-type excavators
CN207344627U (zh) 机械臂
CN106741756B (zh) 基于辅助机器人带缆捆绑桩柱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定位系统
CN206282206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专用防尘防潮插槽
CN107905577A (zh) 箱体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06775058U (zh) 过线护套、电机及家用电器
CN206707402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的隔离保护装置
CN207490469U (zh) 一种电柜用高防护输入输出铜排结构
CN208722426U (zh) 一种用于电气装置和工业控制的实训平台
CN208370117U (zh) 一种背板散热高功率机柜
CN207639058U (zh) 网络机柜的框架及网络机柜
CN219372137U (zh) 一种减速电机
CN218364852U (zh) 一种机械工程用具有便于维护的机械臂
CN206877244U (zh) 用于计算机的机箱装置
CN220177068U (zh) 一种球磨机固定衬板的防泄漏组件
CN219606563U (zh) 一种网络入侵检测设备
CN211840710U (zh) 一种新型磁电机定子铁芯焊接装置
CN217545051U (zh) 带有USBA+Typec视频传输功能的显示器设备
CN216488889U (zh) 一种内置tpu的86面板插座
CN21040242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信息储存设备
CN219392880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显示屏
CN204758965U (zh) 一种lcd液晶显示屏检测装置
CN207409968U (zh) 胶带机保护设备用快速连接结构
CN218311667U (zh) 焊接机器人的旋转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