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1251U - 防护面罩 - Google Patents

防护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1251U
CN207341251U CN201721247814.0U CN201721247814U CN207341251U CN 207341251 U CN207341251 U CN 207341251U CN 201721247814 U CN201721247814 U CN 201721247814U CN 207341251 U CN207341251 U CN 207341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limb
lower edge
time
button
fixed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478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how Innovativ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how Innovative Ltd filed Critical Mehow Innovativ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478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1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1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1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防护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护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耳带,面罩本体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耳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第一罩体具有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第一上缘、第一下缘上分别设有第一上扣和第一下扣,第一上扣和第一下扣分别具有延伸方向与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平行的通孔;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上分别具有第一上固定位和第一下固定位,第一上固定位位于第一上缘与第二上缘的连接位置和第一上扣之间,第一带体一端固定在第一上固定位处后,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上扣的通孔、第一下扣的通孔后固定第一下固定位处。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面罩本体由于受到耳带的斜向拉力而变形,能够使面罩与使用者面部紧密贴合。

Description

防护面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面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污染的日益加剧,面罩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面罩使用过程中通常通过耳带固定在使用者面部,对于面罩,尤其是对雾霾等细颗粒物起防护作用的面罩来说,面罩与使用者面部贴合的紧密程度与防护效果密切相关,而使用者的鼻部是最不容易与面罩紧密贴合的部位。通常情况下,耳带在面罩和使用者耳部之间拉力越大,面罩与使用者鼻部贴合越紧密,但耳带固定太紧会降低面罩佩戴的舒适性;另外,耳带在面罩边缘上的固定位置越靠近面罩中间,面罩与使用者鼻部贴合越紧密,但耳带在面罩边缘上的固定位置越靠近面罩中间,耳带两个固定端之间的距离通常大于耳部轮廓,佩戴时面罩受到斜向拉力,容易使得面罩发生变形,从而与使用者鼻部之间的密封效果变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防护面罩,通过在面罩本体的上下边缘上分别设置上、下扣结构,调节耳带对面罩本体的拉力方向,使得防护面罩在佩戴过程中能够与使用者面部紧密贴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面罩,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面罩在佩戴过程中与使用者面部贴合不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耳带,所述面罩本体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耳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
所述第一罩体具有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所述第二罩体具有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所述第一上缘、第一下缘、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上分别设有第一上扣、第一下扣、第二上扣和第二下扣,所述第一上扣、第一下扣、第二上扣和第二下扣分别具有延伸方向与第一上缘、第一下缘、第二上缘、第二下缘平行的通孔;
所述第一上缘、第一下缘、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上分别具有第一上固定位、第一下固定位、第二上固定位和第二下固定位,所述第一上固定位位于第一上缘与第二上缘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一上扣之间,所述第一下固定位位于第一下缘与第二下缘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一下扣之间,所述第二上固定位位于第二上缘与第一上缘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上扣之间,所述第二下固定位位于第二下缘与第一下缘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下扣之间;
所述第一带体一端固定在第一上固定位处后,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上扣的通孔、第一下扣的通孔后固定第一下固定位处;所述第二带体一端固定在第二上固定位处后,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上扣的通孔、第二下扣的通孔后固定在第二下固定位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扣、第一下扣、第二上扣和第二下扣均是由片状结构对折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在第一上缘、第一下缘、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上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扣、第一下扣、第二上扣、第二下扣均由纺织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本体具有朝向内侧的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面罩还包括硅胶密封圈,所述硅胶密封圈设于所述面罩本体内侧的边缘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罩本体上、下缘分别设置具有通孔的上、下扣,从而使得耳带两端对面罩本体的拉力与上、下边缘平行,从而可以避免面罩本体由于受到耳带的斜向拉力而变形,进一步使面罩与使用者面部紧密贴合,进而对使用者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防护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此说明书中, 术语“面罩内侧”是指面罩与使用者面部接触一侧,“面罩外侧”是指面罩与外部空气接触一侧;“上”、“下”、“左”、“右”等表示方位的词是基于防护面罩佩戴过程中在使用者面部上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各部件必须特有的特定方位或位置关系。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耳带,所述面罩本体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图中未标示),所述耳带包括第一带体2和第二带体(图中未标示)。
由于本实施例的防护面罩为左右对称结构,因此仅结合图1,以一侧结构为例说明防护面罩的结构。
所述第一罩体1具有第一上缘11和第一下缘12,所述第一上缘11和第一下缘12上分别设有第一上扣111和第一下扣121,所述第一上扣111和第一下扣121分别具有延伸方向与第一上缘11和第一下缘12平行的通孔;所述第一上缘11和第一下缘12上分别具有第一上固定位112和第一下固定位122,所述第一上固定位112位于所述第一上缘11与第二罩体的连接处和第一上扣111之间,所述第一下固定位122位于第一下缘与第二罩体的连接处和第一下扣之间;所述第一带体2一端固定在第一上固定位112处后,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上扣111的通孔、第一下扣121的通孔后固定在第一下固定位处。
由于耳带末端在面罩本体上的固定位置越靠近中间,则越能够使得面罩与使用者面部尤其是鼻梁部位贴合紧密,通过设置第一上扣和第一下扣,能够调整第一耳带的对面罩本体的拉力方向,使得耳带两末端的拉力方向平行于面罩本体的上、下边缘,避免了面罩本体由于受到耳带的斜向拉力而变形,进一步使面罩与使用者面部贴合,从而使得面罩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2,所述第一上扣111和第一下扣121均是由片状结构对折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缘11、第一下缘12上而成。本方案的第一上扣和第二上扣结构简单、美观,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扣111和第一下扣121由纺织材料制成。本方案的第一上扣和第二上扣材料柔软、透气,可以直接缝合在面罩本体上,不会对使用者面部产生刺激。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功能和结构的面罩,尤其适用于面罩本体具有朝向面罩本体内侧的拱形结构的面罩。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面罩还包括硅胶密封圈(图中未示出),所述硅胶密封圈设于所述面罩本体内侧的边缘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防护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耳带,所述面罩本体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耳带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体具有第一上缘和第一下缘,所述第二罩体具有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所述第一上缘、第一下缘、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上分别设有第一上扣、第一下扣、第二上扣和第二下扣,所述第一上扣、第一下扣、第二上扣和第二下扣分别具有延伸方向与第一上缘、第一下缘、第二上缘、第二下缘平行的通孔;
所述第一上缘、第一下缘、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上分别具有第一上固定位、第一下固定位、第二上固定位和第二下固定位,所述第一上固定位位于第一上缘与第二上缘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一上扣之间,所述第一下固定位位于第一下缘与第二下缘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一下扣之间,所述第二上固定位位于第二上缘与第一上缘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上扣之间,所述第二下固定位位于第二下缘与第一下缘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下扣之间;
所述第一带体一端固定在第一上固定位处后,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上扣的通孔、第一下扣的通孔后固定第一下固定位处;所述第二带体一端固定在第二上固定位处后,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上扣的通孔、第二下扣的通孔后固定在第二下固定位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扣、第一下扣、第二上扣和第二下扣均是由片状结构对折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上缘、第一下缘、第二上缘和第二下缘上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扣、第一下扣、第二上扣、第二下扣均由纺织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具有朝向内侧的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面罩还包括硅胶密封圈,所述硅胶密封圈设于所述面罩本体内侧的边缘处。
CN201721247814.0U 2017-09-27 2017-09-27 防护面罩 Active CN207341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7814.0U CN207341251U (zh) 2017-09-27 2017-09-27 防护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7814.0U CN207341251U (zh) 2017-09-27 2017-09-27 防护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1251U true CN207341251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56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47814.0U Active CN207341251U (zh) 2017-09-27 2017-09-27 防护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1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2180U (ja) 弾性体ノーズピース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マスク
TWM590060U (zh) 遮罩
CN207341251U (zh) 防护面罩
CN213247062U (zh) 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口罩
CN206586431U (zh) 一次性医用防雾口罩
CN203353730U (zh) 一种防pm2.5颗粒口罩
WO2005089875A1 (fr) Respirateur du type a cavite plane variable
CN203182062U (zh) 一种新型口罩
CN205948209U (zh) 一种呼吸阀及口罩
CN207803532U (zh) 防漏型口罩
CN209611455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3d面部提拉瘦脸用面罩
CN205515898U (zh) 一种呼吸科用全封闭呼吸罩
CN213695788U (zh) 一种可去固定带的密封式口罩
CN213549868U (zh) 一种新型气囊口罩
CN214071906U (zh) 一种医用口罩
CN215083797U (zh) 鼻塞子减压贴
CN211407729U (zh) 一种便于调节式口罩
CN214710552U (zh) 一种适应不同脸型的口罩
CN208737113U (zh) 气囊鼻垫
CN103504633A (zh) 带有鼻梁架的医用卫生口罩
CN214434705U (zh) 一种肋骨骨折固定带
CN208574030U (zh) 一种水面膜用离型纸
CN212437425U (zh) 一种便于鼻部贴合的平面口罩
CN213463893U (zh) 一种高密封性立体口罩
CN216570357U (zh) 一种张嘴呼吸患者口部辅助闭合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6 Longgang Street Community 6 new road bridge Baolong Baolong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B building 1-3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6 Longgang Street Community 6 new road bridge Baolong Baolong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B building 1-3 floor

Patentee before: MEHOW INNOVATIV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