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9983U - 一种新型手机壳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手机壳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9983U
CN207339983U CN201721276976.7U CN201721276976U CN207339983U CN 207339983 U CN207339983 U CN 207339983U CN 201721276976 U CN201721276976 U CN 201721276976U CN 207339983 U CN207339983 U CN 207339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valve jacket
soft button
button column
protec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69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喜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769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9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9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9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包括手机壳和贴合在手机壳背部的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护板,所述手机壳的背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保护板的软性扣柱,所述软性扣柱穿过保护板并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套采用在手机壳的背部贴合保护板的方式,提高手机壳套抗压强度的同时,进一步的保护了手机壳套图案,使手机壳套的图案可以长期的保持完好无缺。并且在保护板上设的软性扣柱可以对手机壳套受到的外力进行卸力,在手机的整个壳套平面受力得到平衡,使得手机在受到外力碰撞或挤压时手机的单点或小面积受力不会过大,提高了手机壳套的抗压强度、塑性以及保持了手机壳套的长期新颖。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手机壳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手机壳套。
背景技术
手机壳既是手机的装饰品,又是手机的保护者。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壳大多是仅由软性材料或硬质材料构成的手机背部保护壳,手机壳的背部大多印有个性的图案,这样的手机壳后部的装饰图案裸露,不能长时间的保持新颖,图案很容易出现褪色或缺失的现象。并且对硬质材料的手机壳来说,当手机壳受到外力碰撞或挤压的时候,很容易破裂,抗压强度不足。为更好的装饰和保护手机,部分厂家发明出一种带钢化膜的手机壳套,该设计包括背套壳和套框,所述背套壳和套框均采用PC材质制成,所述背套壳和套框的表面均渡有一层钢化膜,但是两个硬性材料贴合后,塑性差,手机壳受到外力的作用下,钢化膜容易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塑性好、不易破裂、可以长时间保持新颖的新型手机壳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包括手机壳和贴合在手机壳背部的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的背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保护板的软性扣柱,所述软性扣柱穿过保护板并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护板为钢化膜或钢化玻璃或亚克力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性扣柱与手机壳是通过注塑技术形成的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软性扣柱下部设有大于其直径的底座,所述手机壳正面设有与所述底座相匹配的凹陷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机构是内设有圆柱孔的扣件一,所述的圆柱孔与软性扣柱直径相匹配,通过在圆柱孔内涂一层粘合剂与对应软性扣柱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软性扣柱上半部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机构是内设有两层圆柱孔的扣件二,所述的两层圆柱孔分别与软性扣柱的直径和凹槽直径相匹配,所述软性扣件和扣件二通过凹槽卡位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保护板设有与手机摄像头和闪光灯相匹配的摄像孔和闪光灯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机壳背部设有保护边,所述保护边包围保护板的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套采用在手机壳的背部贴合保护板的方式,提高手机壳套抗压强度的同时,进一步的保护了手机壳套图案,使手机壳套的图案可以长期的保持完好无缺。并且在保护板上设的软性扣柱可以对手机壳套受到的外力进行卸力,在手机的整个壳套平面受力得到平衡,使得手机在受到外力碰撞或挤压时手机的单点或小面积受力不会过大,提高了手机壳套的抗压强度、塑性以及保持了手机壳套的长期新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采用注塑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手机壳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包括手机壳1和贴合在手机壳1背部的保护板2,此处保护板2可以是钢化膜或钢化玻璃或亚克力。所述手机壳1的背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保护板2的软性扣柱3,所述软性扣柱3数量不限,所述软性扣柱3穿过保护板2并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性扣柱3与手机壳1是通过注塑技术形成的整体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所述的固定机构是内设有圆柱孔的扣件一7,所述的圆柱孔与软性扣柱3直径相匹配,通过在圆柱孔内涂一层粘合剂与对应软性扣柱3固定。当然,在此处,参照图4,固定机构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的软性扣柱3上半部设有凹槽8,所述固定机构是内设有两层圆柱孔的扣件二9,所述的两层圆柱孔分别与软性扣柱的直径和凹槽直径相匹配,所述软性扣柱3和扣件二9通过外力作用,按压进入凹槽8卡位固定,或者所述软性扣柱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机构是底部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圆柱体的扣件三12,软性扣柱和扣件三12可以是用粘合剂固定,也可以是设有螺纹连接的扣件四1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进一步,也可以是螺栓直接穿过扣件与位于软性扣柱3内的螺纹孔连接。上述结构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是其同等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护板2设有与手机摄像头和闪光灯相匹配的摄像孔10和闪光灯孔11,从而不会影响到手机摄像机和闪光灯的使用。
实施例二: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结构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软性扣柱底座5与手机壳1贴合,所述软性扣柱3穿过保护板2并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保护板2压在软性扣柱底座5上,更进一步地增强防震效果。
实施例三:
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摄像孔和闪光灯孔合并在一起形成与其相匹配的贯穿孔14。
实施例四:
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手机壳1背部设有保护边15,所述保护边15包围保护板2的边角,进一步保护保护板不被破坏。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包括手机壳(1)和贴合在手机壳(1)背部的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1)的背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保护板(2)的软性扣柱(3),所述软性扣柱(3)穿过保护板(2)并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2)为钢化膜或钢化玻璃或亚克力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扣柱(3)与手机壳(1)是通过注塑技术形成的整体(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扣柱(3)下部设有大于其直径的底座(5),所述手机壳(1)正面设有与所述底座(5)相匹配的凹陷孔(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是内设有圆柱孔的扣件一(7),所述的圆柱孔与软性扣柱(3)直径相匹配,通过在圆柱孔内涂一层粘合剂与对应软性扣柱(3)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性扣柱(3)上半部设有凹槽(8),所述固定机构是内设有两层圆柱孔的扣件二(9),所述的两层圆柱孔分别与软性扣柱的直径和凹槽直径相匹配,所述软性扣柱(3)和扣件二(9)通过凹槽(8)卡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板(2)设有与手机摄像头和闪光灯相匹配的摄像孔(10)和闪光灯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机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1)背部设有保护边(15),所述保护边包围保护板(2)的边角。
CN201721276976.7U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新型手机壳套 Active CN207339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6976.7U CN207339983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新型手机壳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6976.7U CN207339983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新型手机壳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9983U true CN207339983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7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6976.7U Active CN207339983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新型手机壳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9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9983U (zh) 一种新型手机壳套
CN207134381U (zh) 一种新型发光二极管
CN203008283U (zh) 椰壳装饰板
CN211833149U (zh) 一种改进的反光纽扣
CN104044394B (zh) Led布框画及其生产工艺
CN207966396U (zh) 一种无边亚克力发光字
CN206630156U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保护套
CN204266537U (zh) 一种磁性竹塑复合地板
CN203475747U (zh) 一种皮雕装饰板
CN203097190U (zh) 一种玻镁复合装饰板结构
CN205224507U (zh) 一种压敏变色墙纸
CN203088262U (zh) 椅背网体的组装结构
CN216406032U (zh) 一种环保实木多层地板的耐磨结构
CN209620475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石英板
CN203586110U (zh) 竹质台灯座
CN204116733U (zh) 一种层压的树脂/纤维眼镜腿
CN202428969U (zh) 装饰品
CN209351018U (zh) 一种高强度夹层玻璃结构
CN203174956U (zh) 一种塑木复合装饰板
CN101703334B (zh) 立体拉链
CN202764325U (zh) 玻璃门和灯具用背喷玻璃贴
CN206663444U (zh) 一种胶合板
CN207686190U (zh) 铜板印花复合板
CN202466952U (zh) 钛晶面uv实木贴皮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CN207216510U (zh) 便携式平板电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