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8653U - 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 - Google Patents

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8653U
CN207328653U CN201721034599.6U CN201721034599U CN207328653U CN 207328653 U CN207328653 U CN 207328653U CN 201721034599 U CN201721034599 U CN 201721034599U CN 207328653 U CN207328653 U CN 207328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ction
tree pond
type bicycle
bicycle parking
clam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345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轶锋
沈凝凝
李璐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berg Valley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hang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Planning &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Planning &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Planning &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345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28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8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8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用于停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盖板基部,包括一个由若干侧边组成的框架部,在所述框架部之内设置若干围设部,围设成一中空部,在所述框架部近侧边设有信息展示部;一卡座部,竖直固定在所述框架部的侧边上方,所述卡座部与所述盖板基部有一定斜度,所述卡座部上端设有挡止部,所述卡座部还包括一开口卡设部,所述开口卡设部的宽度较宽于所述自行车车轮宽度,用于卡设并固定停放所述自行车的车轮。本实用新型利用行道树的树池分布广的特色,可以大范围覆盖停车,随处都是停车点,从而可以利用人行道周围的空地来解决停车问题。

Description

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尤其是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扩张,城市停车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
目前比较普遍的共享单车采用随手一扔的停车方式,即骑行者在路边上将自行车随意停放。稍微好一些的情况是,在路边的人行道上设置有自行车停放架,这些停放架通常连成一片,并固定在地面,虽然解决了整齐的问题,但需要专门找闲置空地安置,且覆盖面不广,需要政府额外单独购买自行车架,成本较高,而且没有统一的自行车架样式,城市形象混乱。只能单纯停放。没有城市文化特色可言。
实用新型内容
应当理解,本公开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用以解决大城市自行车乱停放的情况,停车架混乱的形象。可以用一举两得减少经济成本,树池盖板和停车架结合,且可以凸显不同城市的城市面貌。也改善树池盖板的形象。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用于停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盖板基部,包括一个由若干侧边组成的框架部,在所述框架部之内设置若干围设部,围设成一中空部,在所述框架部近侧边设有信息展示部;
一卡座部,竖直固定在所述框架部的侧边上方,所述卡座部与所述盖板基部有一定斜度,所述卡座部上端设有挡止部,所述卡座部还包括一开口卡设部,所述开口卡设部的宽度较宽于所述自行车车轮宽度,用于卡设并固定停放所述自行车的车轮。
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设部包括弯折结构、规则或不规则格栅状结构。
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展示部包括第一信息展示部和第二信息展示部,所述第一信息展示部设置在所述框架部的侧边两两相交处,所述第二信息展示部设置在所述框架部近侧边中央的位置。
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卡设部包括L形状,一挡止部设置于所述开口卡设部的末端,所述卡座部与所述盖板基部斜度为40°~60°。
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卡设部包括三角形状,一挡止部设置于所述开口卡设部的末端,所述卡座部与所述盖板基部斜度为40°~60°,所述开口卡设部的三角形顶角为60°~80°。
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卡设部的间隙为55~60mm。
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部包括四方形、椭圆形、菱形。
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部为正方形,在所述盖板基部的相对两侧边各设两个卡座部。
比较好的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的材质包括碳素钢。
本实用新型利用行道树的树池分布广的特色,可以大范围覆盖停车,随处都是停车点,从而可以利用人行道周围的空地来解决停车问题。
附图说明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公开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公开。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而言,从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应用示例图;
图4是图2的应用示例图。
附图标记
1――停车架
10――盖板基部
101――中空部
102――第一信息展示部
103――弯折部
104――框架部
1041――第一框架部
1042――第二框架部
105――第二信息展示部
11――停车架的卡座部
111――挡止部
112――开口卡设部
2――自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了结合本发明特征的一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例示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是来限定。
说明书中引用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一示例性实施例”等等表明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殊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所有实施例不必包含该特殊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些短语不必涉及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联系一实施例描述特殊特征、机构或特性时,就认为联系其他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此外,应理解,这里使用的空间描述(例如,之上、之下、上方、左边、右边、下方、顶部、底部、垂直、水平等等)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且这里所描述的结构的实际实现方式可以是按任何定向或方式来在空间上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思路在于:将树池盖板和停车架结合起来,利用行道树的树池分布广的特色,可以大范围覆盖停车,随处都是停车点,从而可以利用人行道周围的空地来解决停车问题。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包括两部分组成,一是盖板基部10,设置在地面部分,该盖板基部10呈平面状,包括一个由若干侧边组成的框架部104,通常可以是四方形,也可以是其他例如圆形、椭圆形、菱形等等。
在框架部104之内的区域,设置有若干围设部103,该实施例中的围设部呈现弯折结构,围设框架部104中央的中空部101,该中空部101是为行道树所预留的位置,在框架部104靠近侧边位置设有第二信息展示部105,在框架部104的侧边相交处也设有第一信息展示部102。
本实用新型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的另一部分是停车架的卡座部11,该卡座部11竖直固定在框架部104,该卡座部11与盖板基部10有一定斜度,通常斜度在40°~60°之间,该卡座部11的上端设有一个挡止部111,卡座部11还包括一个开口卡设部112,该开口开设部112的宽度较宽于自行车车轮的宽度,空隙在55-60mm,用于卡设并固定停放自行车的车轮。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口卡设部112呈L形状,即挡止部111位于L形的顶端。
通常来说,在本较佳实施例示意的正方形盖板基部10的每侧边设有两个开口卡设部112。
图3给出了该实施例1的应用示例。
图示中可以了解到,自行车2的前轮伸入卡座部11的L形状的开口卡设部112内,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的相对两侧各停放4辆自行车。
实施例2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相较于图1的结构,不同之处有以下三点结构。
区别之一在于,盖板基部10的框架并非一体结构,而是分离为第一框架部1041、第二框架部1042和二者之间的第二信息展示部105,第一框架部1041和第二框架部1042组成的框架部104之内的区域,同样设置有围设部103;
但区别之二在于,该围设部103由若干规则或不规则的格栅状结构组成;
区别之三在于,卡座部11的开口卡设部112呈三角形状,即挡止部111弯设于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位置,该三角形顶角的角度范围为60°~80°之间。
图4给出的该实施例2的应用示例。
图示中可以了解到,自行车2的前轮伸入卡座部11的三角形状的开口卡设部112内,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的相对两侧各停放4辆自行车。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自行车停放架与道路平行,仅仅占用部分人行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现代感的树池造型,盖板基部10的围设部103采用了或是环形、或是栅格状等多种规则或不规则的特色图案,盖板基部10还设置了第一信息展示部102和第二信息展示部105,可以作为信息载体区域,体现每座城市不同的特点,从而突出每座城市的城市形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点在于,采用树池盖板和停车架的结合,可以省去单独购买停车架的成本。碳素钢的材料成本低,而且使用寿命长。
此外,在盖板基部10上可以另行设有二维码区域,帮助共享单车后续安装二维码锁。
本实用新型把单一化的、无趣的市政树池盖板赋予现代的设计感,使城市公共设施富有趣味。
前面提供了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使用或利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可把这里所述的总的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而不使用创造性。因而,本发明将不限于这里所示的实施例,而应依据符合这里所揭示的原理和新特征的最宽范围。

Claims (9)

1.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用于停放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盖板基部,包括一个由若干侧边组成的框架部,在所述框架部之内设置若干围设部,围设成一中空部,在所述框架部近侧边设有信息展示部;
一卡座部,竖直固定在所述框架部的侧边上方,所述卡座部与所述盖板基部有一斜度,所述卡座部上端设有挡止部,所述卡座部还包括一开口卡设部,所述开口卡设部的宽度较宽于所述自行车车轮宽度,用于卡设并固定停放所述自行车的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设部包括弯折结构、规则或不规则格栅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展示部包括第一信息展示部和第二信息展示部,所述第一信息展示部设置在所述框架部的侧边两两相交处,所述第二信息展示部设置在所述框架部近侧边中央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卡设部包括L形状,一挡止部设置于所述开口卡设部的末端,所述卡座部与所述盖板基部斜度为4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卡设部包括三角形状,一挡止部设置于所述开口卡设部的末端,所述卡座部与所述盖板基部斜度为40°~60°,所述开口卡设部的三角形顶角为60°~8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卡设部的间隙为55~6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部包括四方形、椭圆形、菱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部为正方形,在所述盖板基部的相对两侧边各设两个卡座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的材质包括碳素钢。
CN201721034599.6U 2017-08-17 2017-08-17 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 Active CN207328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4599.6U CN207328653U (zh) 2017-08-17 2017-08-17 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4599.6U CN207328653U (zh) 2017-08-17 2017-08-17 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8653U true CN207328653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72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34599.6U Active CN207328653U (zh) 2017-08-17 2017-08-17 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286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8401A (zh) * 2019-06-07 2019-08-23 吴卓琳 封堵台及格栅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8401A (zh) * 2019-06-07 2019-08-23 吴卓琳 封堵台及格栅板
CN110158401B (zh) * 2019-06-07 2021-09-28 吴卓琳 封堵台及格栅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28653U (zh) 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
US5383296A (en) Flexible display banner
Zeller Staging the driving experience: Parkways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Owens Louisiana roadside memorials: Negotiating an emerging tradition
Biesecker Designing urban underhighway spaces
CN203644213U (zh) 多功能一体框架式交通信号灯
CN207341324U (zh) 一种农业生态乐园观光旅游指示牌
CN201489674U (zh) 多功能交通信号人行灯柱
CN205741950U (zh) 一种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
Nikitas The global bike sharing boom–why cities love a cycling scheme
CN203271180U (zh) 慢行交通指路标志及公交站台
CN209891063U (zh) 一种具有交通、休闲、景观和文化宣传功能的综合性桥梁
CN205736512U (zh) 宣传手册发放台
Chen et al. A Research o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Beijing 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
CN210766534U (zh) 一种智能立柱灯
KR100881550B1 (ko) 지주대에 결합하여 장식과 감전을 예방할 수 있는 조각장식물
CN209114908U (zh) 一种城市共享多功能景观设施
KR20100064354A (ko) 안전펜스
CN209082376U (zh) 一种交通指示牌和广告牌一体化路锥
CN211547475U (zh) 一种十字路口用交通指示牌
CN205541755U (zh) 思想政治宣传展示栏
CN209018246U (zh) 移动旋转多层式带广告位金属展示架
Katagi Dialectic Developments of ‘City’and ‘Country’in Japan’s Metropolitan Regions
RU10480U1 (ru) Сувенирное изделие
Wang et al.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raffic Improvement Measures at Typical T-Inters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2

Address after: 200135 floor 1, building 13, No. 1881, ZHENGBO Road, Lingang xinpian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Aisberg Valley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82, 2F, Building B, No. 640 Kunm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ISIBEISI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