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3650U - 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3650U
CN207323650U CN201720285707.0U CN201720285707U CN207323650U CN 207323650 U CN207323650 U CN 207323650U CN 201720285707 U CN201720285707 U CN 201720285707U CN 207323650 U CN207323650 U CN 207323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ard
connecting rod
electric pushrod
face plate
return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857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焕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Upper Hiroad Army
Original Assigne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Upper Hiroad Ar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Upper Hiroad Army filed Cri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Upper Hiroad Army
Priority to CN2017202857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23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3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36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包括侧翻转动装置和举升机构,其中:所述侧翻转动装置包括主床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床板的一侧的第一翻转板连杆、第二翻转板连杆、第三翻转板连杆、第一电动推杆、活动床架、第一侧床板、第一副床板、第二副床板、第二侧床板、第三副床板、第一弹簧支撑组件;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架、第一举升连杆、第二举升连杆、固定床架、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侧翻转动装置能够形成光滑可变动弧线,根据不同体重的病人进行自动调节上述形成的弧线,使得病人侧翻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举升机构可方便病人上下和转移,可保证病床在升降的过程中尽可能小的对病人产生冲击。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类电动床,具体地,涉及一种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和实现床身上下升降以方便病人上下和转移的多功能电动床。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护理设备多种多样,如:辅助老人行走的助行器,多功能轮椅,方便轮椅上下的升降台,方便失能老人沐浴如厕的无障碍家具设备,如可调节高低的洗手池,甚至一些可以帮助失能老人重新获得活动能力的机器人义肢,而护理床无疑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护理设备之一。
90年代初,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护理床逐渐出现在市场,也为医疗护理和家庭护理带来了一场变革,电动护理床又被称为多功能护理床,不但使用方便,而且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既可以用于家用多功能护理床,也可以作为医用多功能护理床。它可以通过按钮来控制床的起降,还可以用电子遥感技术自动调整床的角度和高低,能够协助病人仰卧起坐、屈膝蜷腿和左右翻身。这种功能齐备、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多功能护理床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病人康复,降低护理强度,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目前国内外的电动护理床主要由电机通过传动链驱动床板相应部分运动,使人体处于坐、卧等姿势。
关于目前存在的具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方案很多,侧翻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还是采用对护理床的背位床板进行翻转的方法来实现,优点是机构简单,不易损坏,缺点是床板的翻转轴与人体的自然转轴不重合,翻转时容易造成用户的不适,甚至可能对用户的身体造成压迫伤害。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本实用新型改进侧翻的方式以减少因床板翻转轴与人体的自然转轴不重合以及病人的身材原因而产生的挤压与不适,提高电动床的舒适性和人体工程学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包括:侧翻转动装置和举升机构,其中:
所述侧翻转动装置包括主床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床板的一侧的第一翻转板连杆、第二翻转板连杆、第三翻转板连杆、第一电动推杆、活动床架、第一侧床板、第一副床板、第二副床板、第二侧床板、第三副床板、第一弹簧支撑组件;所述主床板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在活动床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主床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举升机构中的固定床架链接;所述第一翻转板连杆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床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三翻转板连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翻转板连杆的中间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杆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翻转板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主床板相连接;所述第三翻转板连杆上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弹簧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弹簧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杆相配合,所述第一弹簧支撑组件的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状态,起支撑防止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杆转动的作用;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床板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第一副床板、所述第二副床板以及所述第三副床板之间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第三副床板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一侧床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副床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床板活动链接;在所述主床板的另一侧与所述主床板一侧结构相同且对称,从而共同构成所述侧翻转动装置;
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架、第一举升连杆、第二举升连杆、固定床架、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固定床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一举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举升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侧翻转动装置中的活动床架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活动链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活动链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举升连杆活动链接;所述第二举升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床架活动链接,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架活动链接;所述举升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活动链接。
优选地,所述主床板的另一侧的结构与所述主床板的一侧结构相同且对称,包括第四翻转板连杆、第五翻转板连杆、第六翻转板连杆、第二侧床板、第四副床板、第五副床板、第六副床板、第二弹簧支撑组件;其中:
所述第四翻转板连杆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床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六翻转板连杆相连接;所述第六翻转板连杆的中间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五翻转板连杆相连接,所述第六翻转板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主床板相连接;所述第六翻转板连杆上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弹簧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弹簧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五翻转板连杆相配合;所述第五翻转板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床板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第四副床板、所述第五副床板以及所述第六副床板之间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第六副床板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二侧床板相连接;所述第四副床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床板活动链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均连接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伸长或者收缩,从而实现所述电动床的侧翻、举升功能。
更优选地,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则所述主床板向右倾斜,使得所述主床板、所述第一副床板、所述第二副床板、所述第三副床板以及所述第一侧床板形成光滑的弧线形状,即实现右侧翻。
更优选地,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缩短,则所述主床板向右倾斜,使得所述主床板、所述第四副床板、所述第五副床板、所述第六副床板以及所述第二侧床板形成光滑的弧线形状,即实现左侧翻。
更优选地,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伸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所述第一举升连杆转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带动所述第二举升连杆转动和所述举升架摆动,从而使得所述活动床架进行举升;
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同时收缩,即完成复位功能。
优选地,所述固定床架的底部四个角处设置有脚轮,以方便所述电动床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活动床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床尾板和床头靠板。
本实用新型的侧翻转动装置利用电动推杆带动各个连杆运动,实现侧翻,并控制多块床板形成光滑的弧线形状,可以更好的贴合人体的背部,并能适应使用者不同的体型,在侧翻过程中更加稳定与舒适,左右翻转转轴与人体侧翻的轴线更为接近,更加符合人体正常的翻身习惯,减少对使用者身体的压迫,也可减少使用者在翻身过程中产生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侧翻转动装置能够形成光滑可变动弧线,能够根据不同体重的病人进行自动调节上述形成的弧线,使得病人侧翻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最重要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各个连杆构成的机构和各床板和翻转板连杆配合工作,以实现电动床在翻转时可以对病人提供更好的包裹性,多块床板的设计可以使得床板具有更多的自由度,从而可以根据不同身材的病人进行变换,不管病人的身材是娇小还是魁梧,都可以提供很好的支撑和舒适性,避免了目前的侧翻电动床容易对病人的身体产生挤压或是由于病人身体娇小和不能提供支撑和包裹,使病人产生滑移的缺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翻转板连杆位置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各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翻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翻转动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举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举升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翻转板连杆1、1’;翻转板连杆2、2’;翻转板连杆3、3’;床尾板4;举升架5;电动推杆6;床头靠板7;紧固螺栓8;垫圈9;螺母10;活动床架11;紧固螺栓12;垫圈13;螺母14;举升连杆15、15’;固定床架16;脚轮17;侧床板18;副床板19、19’;副床板20、20’;紧固螺栓21;主床板22;侧床板23;电动推杆24;紧固螺栓25;垫圈26;电动推杆27;副床板28、28’;弹簧支撑组件29、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包括:翻转板连杆1、1’,翻转板连杆2、2’,翻转板连杆3、3’,床尾板4、举升架5,电动推杆6,床头靠板7,紧固螺栓8,垫圈9,螺母10,活动床架11,紧固螺栓12,垫圈13,螺母14,举升连杆15、15’,固定床架16,脚轮17,侧床板18,副床板19、19’,副床板20、20’,紧固螺栓21,主床板22,侧床板23,电动推杆24,紧固螺栓25,垫圈26,电动推杆27,副床板28、28’,弹簧支撑组件29、29’。
所述翻转板连杆1、1’,翻转板连杆2、2’,翻转板连杆3、3’,电动推杆6,活动床架11,侧床板18,副床板19、19’,副床板20、20’,主床板22,侧床板23,副床板28,以及弹簧支撑组件29、29’组成侧翻转动装置;其中:
如图1、图2、图4所示,在所述主床板22的一侧:所述翻转板连杆1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床架1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翻转板连杆3相连接;所述翻转板连杆3的中间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翻转板连杆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翻转板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主床板22相连接;所述翻转板连杆3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弹簧支撑组件29,所述弹簧支撑组件29与所述翻转板连杆2相配合,所述弹簧支撑组件29用于防止所述侧翻转动装置工作达到极限位置时,防止所述翻转板连杆2转动,所述弹簧支撑组件29的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状态,起支撑防止所述翻转板连杆2转动的作用;所述翻转板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侧床板23相连接;所述副床板19、所述副床板20以及所述副床板28之间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副床板28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侧床板23相连接;所述副床板19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床板22活动链接;所述主床板22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在所述活动床架11上;所述电动推杆6的一端与所述举升机构中的固定床架16通过铰链活动链接、另一端与所述主床板22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
在所述主床板22的另一侧有与所述主床板22一侧结构相同且对称的结构,即:所述翻转板连杆1’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床架1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翻转板连杆3’相连接;所述翻转板连杆3’的中间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翻转板连杆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翻转板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主床板22相连接;所述翻转板连杆3’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弹簧支撑组件29’,所述弹簧支撑组件29’与所述翻转板连杆2’相配合,所述弹簧支撑组件29’用于防止所述侧翻转动装置工作达到极限位置时,防止所述翻转板连杆2’转动,所述弹簧支撑组件29’的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状态,起支撑防止所述翻转板连杆2’转动的作用;所述翻转板连杆2’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侧床板18相连接;所述副床板19’、所述副床板20’以及所述副床板28’之间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副床板28’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侧床板18相连接;所述副床板19’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床板22活动链接。
当病人需要进行右侧翻时,工作人员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推杆6伸长,使得所述主床板22向右倾斜,从而使得所述主床板22、所述副床板19、所述副床板20、所述副床板28以及所述侧床板23形成光滑的弧线形状(如图5所示),即实现右侧翻;同理,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6缩短,使得所述主床板22向左倾斜,从而使得所述主床板22、所述副床板19’、所述副床板20’、所述副床板28’以及所述侧床板18形成光滑的弧线形状,即实现左侧翻。
如图6所示,所述举升架5,举升连杆15、15’,固定床架16,电动推杆24,以及电动推杆27组成举升机构;其中:
所述电动推杆24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固定床架16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24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举升连杆15连接;所述举升连杆15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床架11相连接,所述举升连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6活动链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7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6活动链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7的另一端与所述举升连杆15’活动链接;所述举升连杆15’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床架11活动链接,所述举升连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架5活动链接;所述举升架5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6活动链接。
当病人需要进行举升时,工作人员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4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7伸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4带动所述举升连杆15转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7带动所述举升连杆15’转动和所述举升架5摆动,从而使得所述活动床架11进行举升(如图7所示);当达到极限位置时,所述活动床架11停止举升;当需要进行复位时,工作人员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4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7同时收缩,即完成复位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侧翻转动装置能够形成光滑可变动弧线,能够根据不同体重的病人进行自动调节上述形成的弧线,使得病人侧翻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实现侧翻与举升的功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此电动床具有举升和侧翻两种功能,举升功能可方便病人上下和转移,升降机构(如图6所示,由图6所有构件组成)具有很高的平稳性,可保证病床在升降的过程中尽可能小的对病人产生冲击;全新设计的侧翻机构不仅可以实现病人跟随床体翻转,多连杆机构与多块床板的组合可以使得病床适应更多体型不同的病人,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消除了翻转式床板对病人身体缠身挤压或病人产生滑移的缺陷,为医疗护理器械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和人性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9)

1.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翻转动装置和举升机构;
所述侧翻转动装置包括主床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床板的一侧的第一翻转板连杆、第二翻转板连杆、第三翻转板连杆、第一电动推杆、活动床架、第一侧床板、第一副床板、第二副床板、第二侧床板、第三副床板、第一弹簧支撑组件;所述主床板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在活动床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主床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举升机构中的固定床架链接;所述第一翻转板连杆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床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三翻转板连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翻转板连杆的中间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杆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翻转板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主床板相连接;所述第三翻转板连杆上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弹簧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弹簧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杆相配合,所述第一弹簧支撑组件的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状态,起支撑防止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杆转动的作用;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床板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第一副床板、所述第二副床板以及所述第三副床板之间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第三副床板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一侧床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副床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床板活动链接;在所述主床板的另一侧与所述主床板一侧结构相同且对称,从而共同构成所述侧翻转动装置;
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架、第一举升连杆、第二举升连杆、固定床架、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固定床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一举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举升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侧翻转动装置中的活动床架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活动链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活动链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举升连杆活动链接;所述第二举升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床架活动链接,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架活动链接;所述举升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活动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的另一侧的结构与所述主床板的一侧结构相同且对称,包括第四翻转板连杆、第五翻转板连杆、第六翻转板连杆、第二侧床板、第四副床板、第五副床板、第六副床板、第二弹簧支撑组件;其中:
所述第四翻转板连杆的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活动床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六翻转板连杆相连接;所述第六翻转板连杆的中间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五翻转板连杆相连接,所述第六翻转板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主床板相连接;所述第六翻转板连杆上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弹簧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弹簧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五翻转板连杆相配合;所述第五翻转板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床板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第四副床板、所述第五副床板以及所述第六副床板之间通过活动铰链相连接;所述第六副床板的另一端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第二侧床板相连接;所述第四副床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床板活动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均连接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伸长或者收缩,从而实现所述电动床的侧翻、举升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伸长,则所述主床板向右倾斜,使得所述主床板、所述第一副床板、所述第二副床板、所述第三副床板以及所述第一侧床板形成光滑的弧线形状,即实现右侧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均连接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伸长或者收缩,从而实现所述电动床的侧翻、举升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缩短,则所述主床板向右倾斜,使得所述主床板、所述第四副床板、所述第五副床板、所述第六副床板以及所述第二侧床板形成光滑的弧线形状,即实现左侧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伸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所述第一举升连杆转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带动所述第二举升连杆转动和所述举升架摆动,从而使得所述活动床架进行举升;
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同时收缩,即完成复位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架的底部四个角处设置有脚轮,以方便所述电动床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床尾板和床头靠板。
CN201720285707.0U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23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5707.0U CN207323650U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85707.0U CN207323650U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3650U true CN207323650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7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8570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23650U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236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8415A (zh) * 2019-09-06 2019-11-1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轮椅床
CN112043519A (zh) * 2020-10-10 2020-12-08 孙艳丽 一种剖宫产术后康复护理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8415A (zh) * 2019-09-06 2019-11-1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轮椅床
CN110448415B (zh) * 2019-09-06 2024-05-2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轮椅床
CN112043519A (zh) * 2020-10-10 2020-12-08 孙艳丽 一种剖宫产术后康复护理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4478B (zh) 夹抱式电动移位机
CN106420203B (zh) 可折展的外骨骼轮椅一体化移动辅助机器人
CN104382702B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轮椅
CN208160933U (zh) 一种医疗健康恢复用辅助装置
CN104606009B (zh) 移动式升降折叠洗浴床
CN108403342A (zh) 电动医疗护理床
CN207323650U (zh) 一种带有侧翻功能的电动床
CN106618889A (zh) 全自动多功能康养轮椅床
CN103263313A (zh) 一种可折叠颈腰椎牵引椅
CN108904231A (zh) 一种老人康复用助行器
CN203263609U (zh) 一种颈腰椎牵引装置
CN208229071U (zh) 辅助转位椅
CN115192325A (zh) 一种站立型轮椅
CN208641090U (zh) 护理床
CN210812308U (zh) 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N206577049U (zh) 全自动多功能康养轮椅床
CN209187292U (zh) 一种轮椅组合护理床的翻身抬背机构
CN209529553U (zh) 能够延长病床的可调式床头
CN208877203U (zh) 一种辅助站立架
CN106309043A (zh) 一种车床一体化护理装置
CN202740343U (zh) 椅子拐杖
CN208677782U (zh) 超低床
CN207084927U (zh) 一种电动多功能病床
CN206424233U (zh) 一种可收缩折叠的轮椅床
CN108888429A (zh) 一种具有翻身及便于排泄功能的多功能轮椅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