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4863U - 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4863U
CN207314863U CN201721279027.4U CN201721279027U CN207314863U CN 207314863 U CN207314863 U CN 207314863U CN 201721279027 U CN201721279027 U CN 201721279027U CN 207314863 U CN207314863 U CN 207314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fixing device
pump line
concrete
longitudin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90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章凯
曾庆友
陈勤耕
陈洪
黄家栋
熊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UJIAN JIANGONG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fco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fco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fco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90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4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4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4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根纵向连接杆、两根横向固定杆、至少四根支撑杆及至少四个底座,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相互平行,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之间,且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分别位于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的左右两端;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向下弯曲设置,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凸面向下,其凹面构成混凝土水平泵管的放置空间;四根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于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两端,四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对应连接于四个所述底座上;四根所述支撑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个所述底座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成本,以提高混凝土水平泵管使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多采用现浇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对高层建筑输送混凝土必须采用泵管,泵送过程水平推力大。在楼板上固定水平泵管的传统方式多采用方木、旧轮胎作为垫层靠在楼板上,或采用简易钢管支架,由于泵送混凝土过程产生的水平推力极大,方木容易移位而使水平泵管下沉,易脱落或堵管、爆管;方木与楼板钢筋直接接触,泵管的水平推力直接作用于方木,方木再传递给楼板钢筋,易造成楼板钢筋下沉、散架,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方木在露天、雨水环境下已腐烂变形,故稳定性差,不能周转使用,浪费材料。
在2016年10月12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5639879U的中国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泵管水平固定装置,包括混凝土墩和U型锚固螺栓,U型锚固螺栓开口向上,其下部嵌在混凝土墩的内部,其上部安装有固定卡;混凝土墩上表面设有半圆形凹口;固定卡中部向上凸起形成半圆形区,和混凝土墩的半圆形凹口扣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孔,圆孔内设有保护套;固定卡的半圆形区两端为平直的翼板,翼板上分别设有开孔,开孔的大小和U型锚固螺栓外径相适应;U型锚固螺栓的上端套丝处理,固定卡和U型锚固螺栓通过螺母紧固;混凝土墩外侧安装有把手。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墩笨重、移动不变,使用时底座与楼板钢筋直接接触,容易造成楼板钢筋下沉、散架,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
在2017年02月15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6402499A的中国发明,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管水平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卡、支撑装置和半圆形凹口,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半圆形凹口;所述的固定卡的中部上凸形成V型面;所述固定卡的V型面的两端为平直的翼板,所述的固定卡设置在半圆形凹口的上方;所述的固定卡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固定卡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的上设置有若干个可自由伸缩的支撑装置。该发明的底座虽然通过支撑装置可与楼板钢筋隔开,但各组件数量过多,结构过于复杂,操作不便,设备比较笨重,不方便移动,而实际成效也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利用施工现场钢筋废料焊接一体成型,就地取材,简化结构,方便移动,定型化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以提高混凝土水平泵管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根纵向连接杆、两根横向固定杆、至少四根支撑杆及至少四个底座,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相互平行,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之间,且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分别位于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的左右两端;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向下弯曲设置,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凸面向下,其凹面构成混凝土水平泵管的放置空间;四根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于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两端,四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对应连接于四个所述底座上;四根所述支撑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个所述底座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横向加强杆,所述横向加强杆的两端固定在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之间,且所述横向加强杆位于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之间,所述横向加强杆和所述横向固定杆沿所述纵向连接杆轴向等间隔分布,所述横向加强杆向下弯曲设置,所述横向加强杆和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弯曲程度一致;所述横向加强杆的凸面向下,所述横向加强杆的凹面和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凹面一致,共同构成混凝土水平泵管的放置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固定杆与所述横向加强杆呈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固定杆与所述横向加强杆呈V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加强杆和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外表面上还套设有一个减震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四根纵向加固杆和四根横向加固杆,所述纵向加固杆设于所述纵向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横向加固杆设于所述横向固定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连接杆为钢筋纵向连接杆,所述横向固定杆为钢筋横向固定杆,所述支撑杆为钢筋支撑杆,所述底座为钢筋底座,所述横向加强杆为钢筋横向加强杆,所述纵向加固杆为钢筋纵向加固杆,所述横向加固杆为钢筋横向加固杆。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支撑杆包括一根外牙螺杆及一个内牙套筒,所述外牙螺杆的底部与所述内牙套筒的顶部之间通过螺纹进行套设,所述外牙螺杆的顶部安装于所述纵向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内牙套筒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一个防滑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两所述混凝土水平泵管的连接处下方或一所述混凝土水平泵管的下方,且两所述固定装置的间距不大于4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施工现场钢筋废料焊接一体成型,就地取材,简化结构,方便移动,定型化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来固定混凝土水平泵管后,泵送混凝土稳定性大大提高,不易堵管、爆管,可有效抵抗水平推力,避免楼板钢筋下沉。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中支撑杆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中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固定装置、1-纵向连接杆、2-横向固定杆、3-横向加强杆、4-支撑杆、41-外牙螺杆、42-内牙套筒、5-底座、6-纵向加固杆、7-横向加固杆、8-减震橡胶圈、9-防滑橡胶垫;
200-混凝土水平泵管、300-楼板、301-楼板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100包括两根纵向连接杆1、两根横向固定杆2、至少一根横向加强杆3、至少四根支撑杆4、至少四个底座5、四根纵向加固杆6及四根横向加固杆7,所述底座5呈圆形状;
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1相互平行,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2和所述横向加强杆3的两端固定在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1之间,且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2分别位于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1的左右两端,所述横向加强杆3位于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之间,所述横向加强杆3和所述横向固定杆2沿所述纵向连接杆1轴向等间隔分布;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2和所述横向加强杆3均向下弯曲设置,其弯曲程度一致,所述横向固定杆2的凸面向下,所述横向加强杆3的凹面和所述横向固定杆2的凹面一致,共同构成混凝土水平泵管200的放置空间;
四根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安装于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1的两端,四根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对应连接于四个所述底座5上。
(1)在弯曲程度的选择上:
所述横向固定杆2与所述横向加强杆3呈弧形结构,如图1所示,弧形结构可以呈半圆形,并与所述混凝土水平泵管200的尺寸大小完全贴合,即所述横向固定杆2与所述横向加强杆3的弧度尽量贴合混凝土水平泵管200的半圆弧度,以保证混凝土水平泵管200在泵送时不脱落,所述固定装置100要根据所述混凝土水平泵管200的具体尺寸来设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弧形结构还可以呈大于半圆形的弧形,其尺寸不小于所述混凝土水平泵管200的尺寸,可以适配于多种不同尺寸的混凝土水平泵管200。所述横向固定杆2与所述横向加强杆3呈V形结构,如图2所示,安放混凝土水平泵管200时,有两个支撑点,且上大下小,这样的设置使得混凝土水平泵管200更平稳,不容易脱离该V形结构。
(2)在紧固的问题上:
所述纵向加固杆6设于所述纵向连接杆1与所述支撑杆4之间,为了加强所述纵向连接杆1的牢固性;所述横向加固杆7设于所述横向固定杆2与所述支撑杆4之间,为了加强所述横向固定杆2的牢固性。
(3)在稳定性问题上:
四根所述支撑杆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根所述支撑杆4的高度应满足楼板300厚度要求,太短会导致所述固定装置100压到楼板钢筋301,太高则在泵送过程中容易倾倒,造成混凝土水平泵管200脱落;四个所述底座5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保证所述固定装置100落在楼板300上时不摇晃;
所述支撑杆4和所述底座5在楼板300上不能压在楼板钢筋301、水电管上,只能与楼板300接触。
(4)在所述支撑杆4的结构设置上:
所述支撑杆4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杆4为可伸缩结构,如图2所示,每一所述支撑杆4包括一根外牙螺杆41及一个内牙套筒42,所述外牙螺杆41的底部与所述内牙套筒42的顶部之间通过螺纹进行套设,所述外牙螺杆41的顶部安装于所述纵向连接杆1的端部,所述内牙套筒4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5上;通过所述外牙螺杆41与所述内牙套筒42的配合,实现所述支撑杆4高度的可调整性。
(5)在减震问题上:
所述横向加强杆3和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2的外表面上还套设有一个减震橡胶圈8,套有减震橡胶圈8后,混凝土水平泵管200安放在所述横向加强杆3和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2上,可以通过减震橡胶圈8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减少震动。
(6)在防滑问题上:
每一所述底座5的底部还设有一个防滑橡胶垫9,所述底座5安放在楼板300上时,通过防滑橡胶垫9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
(7)在材质的选择上:
所述纵向连接杆1为钢筋纵向连接杆,所述横向固定杆2为钢筋横向固定杆,所述支撑杆4为钢筋支撑杆,所述底座5为钢筋底座,所述横向加强杆3为钢筋横向加强杆,所述纵向加固杆6为钢筋纵向加固杆,所述横向加固杆7为钢筋横向加固杆;各组件均是利用施工现场钢筋废料焊接一体成型,就地取材,简化结构,方便移动,定型化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8)在安装位置上: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00安装于两所述混凝土水平泵管200的连接处下方(两混凝土水平泵管200的连接处是最薄弱的部位)或一所述混凝土水平泵管200的下方,且两所述固定装置100的间距不大于4m;混凝土浇捣完成,混凝土水平泵管200拆除后,将所述固定装置100移至下一施工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施工现场钢筋废料焊接一体成型,就地取材,简化结构,方便移动,定型化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来固定混凝土水平泵管后,泵送混凝土稳定性大大提高,不易堵管、爆管,可有效抵抗水平推力,避免楼板钢筋下沉。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根纵向连接杆、两根横向固定杆、至少四根支撑杆及至少四个底座,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相互平行,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之间,且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分别位于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的左右两端;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向下弯曲设置,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凸面向下,其凹面构成混凝土水平泵管的放置空间;四根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于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两端,四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对应连接于四个所述底座上;四根所述支撑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个所述底座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横向加强杆,所述横向加强杆的两端固定在两根所述纵向连接杆之间,且所述横向加强杆位于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之间,所述横向加强杆和所述横向固定杆沿所述纵向连接杆轴向等间隔分布,所述横向加强杆向下弯曲设置,所述横向加强杆和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弯曲程度一致;所述横向加强杆的凸面向下,所述横向加强杆的凹面和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凹面一致,共同构成混凝土水平泵管的放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杆与所述横向加强杆呈弧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杆与所述横向加强杆呈V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杆和两根所述横向固定杆的外表面上还套设有一个减震橡胶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四根纵向加固杆和四根横向加固杆,所述纵向加固杆设于所述纵向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横向加固杆设于所述横向固定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杆为钢筋纵向连接杆,所述横向固定杆为钢筋横向固定杆,所述支撑杆为钢筋支撑杆,所述底座为钢筋底座,所述横向加强杆为钢筋横向加强杆,所述纵向加固杆为钢筋纵向加固杆,所述横向加固杆为钢筋横向加固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杆包括一根外牙螺杆及一个内牙套筒,所述外牙螺杆的底部与所述内牙套筒的顶部之间通过螺纹进行套设,所述外牙螺杆的顶部安装于所述纵向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内牙套筒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一个防滑橡胶垫。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两所述混凝土水平泵管的连接处下方或一所述混凝土水平泵管的下方,且两所述固定装置的间距不大于4m。
CN201721279027.4U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07314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9027.4U CN207314863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9027.4U CN207314863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4863U true CN207314863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429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9027.4U Active CN207314863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48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4214A (zh) * 2018-09-18 2019-01-11 安徽明光市瑞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移动的混凝土泵
CN112344124A (zh) * 2020-09-09 2021-02-09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水平泵管避震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4214A (zh) * 2018-09-18 2019-01-11 安徽明光市瑞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移动的混凝土泵
CN112344124A (zh) * 2020-09-09 2021-02-09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水平泵管避震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4863U (zh) 一种混凝土水平泵管的固定装置
CN204960312U (zh) 一种楼板预留洞封堵支模工具
CN206233276U (zh) 一种预试桩静压施加装置
CN108678523A (zh) 一种带有倾倒支撑的水泥杆塔
CN202139846U (zh) 应用于玻璃钢圆柱模板的固定系统
CN206071208U (zh) 一种电杆立杆装置
CN206494685U (zh) 一种管道抬升装置
CN204900659U (zh) 一种管片生产线用隔振平台
CN108277817B (zh) 高桩承台塔吊基础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5742253U (zh) 一种提升海上风电单桩过渡段灌浆材料疲劳寿命的装置
CN207727601U (zh) 一种地基结构
CN206570853U (zh) 桩基托换中基桩与承台的连接结构
CN202745459U (zh) C80高强度混凝土大梢径部分预应力电杆
CN204590011U (zh) 一种预应力支坑护桩
CN205688376U (zh) 一种高度和密度可调的护栏
CN204048796U (zh) 一种适用于钢管杆的高空作业凳
CN211773577U (zh) 一种预制管桩的桩头结构
CN102817376B (zh) 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施工方法
CN105927025A (zh) 一种电杆
CN202745081U (zh) 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模板体系
CN202116251U (zh) 基坑临边防护预埋管件提升工具
CN205063855U (zh) 一种作业现场大直径井下工具安装托架
CN205857229U (zh) 一种带有预应力锚杆的型钢柱脚连接装置
CN203867075U (zh) 建筑工程用无缝碳纤维板锚具
CN103696611A (zh) 一种钢管塔的底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0

Address after: 350000, 36 floor, landmark 89, 54 Road, Gulou District, Fujian, Fuzhou

Patentee after: FUJIAN JIANGO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Fuj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50000, 36 floor, landmark 89, 54 Road, Gulou District, Fujian, Fuzhou

Patentee before: FUJIAN JIANGO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