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2896U - 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2896U
CN207312896U CN201721263512.2U CN201721263512U CN207312896U CN 207312896 U CN207312896 U CN 207312896U CN 201721263512 U CN201721263512 U CN 201721263512U CN 207312896 U CN207312896 U CN 207312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railway carriage
layer
supporting block
s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35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秋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d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nd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d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nd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35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2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2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28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包括厢、层门、厢、层地坎、厢、层支撑块。厢、层支撑块固定在厢、层地坎相应的面上,厢、层支撑块平行。厢地坎上固定一包括第一活塞杆的第一电液推杆,第一活塞杆垂直厢支撑块侧面。第一活塞杆顶端固定一包括第二活塞杆的第二电液推杆,第二活塞杆垂直厢、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第二活塞杆顶端固定一阻挡块,阻挡块与间隙的宽度、长度相匹配,阻挡块两侧面均平行于厢支撑块侧面。开厢门、层门时,可先由第一、二电液推杆配合使阻挡块封闭间隙,再开门;关厢门、层门时,可先关厢门、层门,再使第一、二电液推杆复位,然后,电梯再运行,这样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组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已经广泛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机和滑轮机构带动轿厢在电梯井中上下运行。电梯的门系统包括轿厢的厢门和每层楼的层门,厢门和层门分别与轿厢地坎和层门地坎滑动配合,能实现开启关闭功能,基于电梯的运行原理,在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具有一定水平间隙,该间隙通向电梯井,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专利号为CN201621158392.5的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梯轿厢与层门的地坎间隙防护结构,包括滑动配合的轿门和轿门地坎,轿门下部设置有拨动件,拨动件穿过拨动件通孔;轿门地坎靠近电梯层门地坎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支撑体,还包括与活动板支撑体滑动连接的活动板,轿门地坎还设置有用于将活动板向电梯轿门地坎方向拉回的弹性部件,还包括连接的推板和推板连接杆,且与轿门地坎转动配合,活动板还连接有伸缩推杆;当轿门开启时,轿门带动拨动件推动推板,推动伸缩推杆带动活动板伸出,封堵住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间的间隙;当轿门关闭时,拨动件停止推动推板,弹性部件将活动板拉回到原位;还可以设置触头和安全开关,当活动板完全缩回时触头接通安全开关,电梯才可通电运行。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活动板是随着轿门开启同步封闭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这样存在一定的间隙未封闭的风险;同时随着轿门的开启,弹性部件受力越大,不利于维持轿门的平稳开启。
电液推杆是机电液一体化的新型传动机构,它以液压缸、油泵、电动机、油箱、液压控制阀组合而成。电动机、油泵、液压控制阀和液压缸可安装在同一轴线上,也可按需要安装在不同轴线上,只需接通电机的控制电源,通过电机正反转,使液压油经过双向齿轮油泵输出压力油,以液压控制阀将压力油送至工作油缸,实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技术方案碰到的问题,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技术方案碰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包括厢门、层门、厢地坎、层地坎、控制器,所述厢门、层门与相应的厢地坎、层地坎滑动配合,所述厢地坎靠近所述层地坎的侧面上固定一突出的厢支撑块,所述层地坎靠近所述厢地坎的侧面上固定一突出的层支撑块,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与所述层支撑块靠近所述厢支撑块的侧面平行,所述厢支撑块、厢地坎靠近所述厢门的端面与所述层支撑块、层地坎靠近所述层门的端面同一平面,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垂直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厢门的端面,所述厢地坎远离所述厢门的端面上固定一第一电液推杆,所述第一电液推杆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并垂直固定在所述厢地坎远离所述厢门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一电机靠近所述层地坎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塞杆垂直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所述第一活塞杆顶端固定一第二电液推杆,所述第二电液推杆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塞杆顶端,所述第二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二电机靠近所述厢地坎的一侧,所述第二活塞杆垂直所述第一活塞杆并垂直所述厢支撑块、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活塞杆顶端固定一方形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宽度、长度与所述厢支撑块、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的宽度、长度相匹配,所述阻挡块远离所述层地坎的侧面、所述阻挡块靠近所述层地坎的侧面均平行于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
在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中,所述第一活塞杆靠近所述厢地坎的侧面上固定一阻挡杆,所述厢地坎远离所述厢门的端面上分别固定相对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层地坎的一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阻挡杆的移动路线的轨迹上,所述阻挡杆位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
在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中,所述阻挡块远离所述层地坎的侧面上开设一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设置一光发射器,所述光发射器朝向所述第一电机,所述光发射器垂直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上开设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设置一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垂直并朝向所述层支撑块靠近所述厢支撑块的侧面,所述光发射器与所述光接收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在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中,所述厢地坎、层地坎中相应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厢门、层门的厢滑槽、层滑槽,所述厢门、层门靠近相应所述厢地坎、层地坎的端面上垂直固定有正对相应所述厢滑槽、层滑槽的厢移动件、层移动件,所述厢移动件、层移动件可在相应的厢滑槽、层滑槽中沿相应的所述厢门、层门移动方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厢门、层门未开启时,第一电液推杆、第二电液推杆均位于厢支撑块、层支撑块之间间隙的远离层支撑块的一侧的位置,这样不会影响轿厢的正常上下运行。厢门、层门开启时,先由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启动,第一活塞杆朝层地坎方向伸出,直至阻挡块位于厢支撑块、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的正下方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停机、第二电机启动,第二活塞杆向上伸出,阻挡块进入厢支撑块、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中,以平稳地封闭厢支撑块、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然后,再开启厢门、层门,这样厢门、层门开启过程中和开启后,厢支撑块与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始终是被封闭的,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在关闭厢门、层门时,先关闭厢门、层门,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收回第二活塞杆,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关闭、第一电机启动,直至第一活塞杆回复至初始位置,此时第一电液推杆、第二电液推杆均位于厢支撑块、层支撑块之间间隙的远离层支撑块的一侧的位置,然后,轿厢再正常上下运行,这样在厢门、层门关闭过程中,厢支撑块与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始终是被封闭的,从而大大降低了厢门、层门关闭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再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厢门;2、层门;3、厢地坎;4、层地坎;5、厢支撑块;6、层支撑块;7、厢滑槽;8、厢移动件;9、层滑槽;10、层移动件;11、控制器;12、第一电液推杆;13、第二电液推杆;14、第一电机;15、第一活塞杆;16、第二电机;17、第二活塞杆;18、阻挡块;19、阻挡杆;20、第一压力传感器;21、第二压力传感器;22、第一凹槽;23、光发射器;24、第二凹槽;25、光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包括厢门1、层门2、厢地坎3、层地坎4、控制器11。
所述厢门1、层门2与相应的厢地坎3、层地坎4滑动配合。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所述厢地坎3、层地坎4中相应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厢门1、层门2的厢滑槽7、层滑槽9,所述厢门1、层门2靠近相应所述厢地坎3、层地坎4的端面上垂直固定有正对相应所述厢滑槽7、层滑槽9的厢移动件8、层移动件10,所述厢移动件8、层移动件10可在相应的厢滑槽7、层滑槽9中沿相应的所述厢门1、层门2移动方向滑动。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厢门1、层门2的滑动效率。
所述厢地坎3靠近所述层地坎4的侧面上固定一突出的厢支撑块5,所述层地坎4靠近所述厢地坎3的侧面上固定一突出的层支撑块6。这样可以减少厢地坎3、层地坎4之间的间隙,又不影响轿厢的正常上下运行,但由于要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依然存在间隙。
在电梯停在相应的楼层时,厢支撑块5、厢地坎3靠近厢门1的端面与层支撑块6、层地坎4靠近层门2的端面同一平面,所述厢支撑块5靠近所述层支撑块6的侧面垂直所述厢支撑块5靠近所述厢门1的端面。这样是电梯正常运行的需要,避免出现高度落差。
所述厢支撑块5靠近所述层支撑块6的侧面与所述层支撑块6靠近所述厢支撑块5的侧面平行。这样也是电梯正常运行的需要。
所述厢地坎3远离所述厢门1的端面上固定一第一电液推杆12,所述第一电液推杆12包括第一电机14、第一活塞杆15,所述第一电机14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11并垂直固定在所述厢地坎3远离所述厢门1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活塞杆15位于所述第一电机14靠近所述层地坎4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塞杆15垂直所述厢支撑块5靠近所述层支撑块6的侧面,这样第一活塞杆15可以在平行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的水平面上,朝层支撑块6方向伸出。
所述第一活塞杆15顶端固定一第二电液推杆13,所述第二电液推杆13包括第二电机16、第二活塞杆17,所述第二电机16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11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塞杆15顶端,所述第二活塞杆17位于所述第二电机16靠近所述厢地坎3的一侧,所述第二活塞杆17垂直所述第一活塞杆15并垂直所述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这样第二活塞杆17可以在垂直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的竖直面上,朝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方向伸出。
所述第二活塞杆17顶端固定一方形阻挡块18,所述阻挡块18宽度、长度与所述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的宽度、长度相匹配,所述阻挡块18远离所述层地坎4的侧面、所述阻挡块18靠近所述层地坎4的侧面均平行于所述厢支撑块5靠近所述层支撑块6的侧面。这样阻挡块18可以进入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内封闭间隙。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活塞杆15靠近所述厢地坎3的侧面上固定一阻挡杆19,所述厢地坎3远离所述厢门1的端面上分别固定相对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0、第二压力传感器2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0、第二压力传感器21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1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0位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1靠近所述层地坎4的一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0、第二压力传感器21位于所述阻挡杆19的移动路线的轨迹上,所述阻挡杆19位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0、第二压力传感器2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阻挡杆19触碰第一压力传感器20时,第一压力传感器20向控制器11发信号,控制器11控制第一电机14停机,此时,阻挡块18位于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间隙的正下方。在阻挡杆19触碰第二压力传感器21时,第二压力传感器21向控制器11发信号,控制器11控制第一电机14停机,此时,第一电液推杆12、第二电液推杆13均位于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间隙的远离层支撑块6的一侧的位置上,以便轿厢向上或向下运行。
优选的是,所述阻挡块18远离所述层地坎4的侧面上开设一第一凹槽22,在所述第一凹槽22内固定设置一光发射器23,所述光发射器23朝向所述第一电机14,所述光发射器23垂直所述厢支撑块5靠近所述层支撑块6的侧面,所述厢支撑块5靠近所述层支撑块6的侧面上开设一第二凹槽24,所述第二凹槽24内固定设置一光接收器25,所述光接收器25垂直并朝向所述层支撑块6靠近所述厢支撑块5的侧面,所述光发射器23与所述光接收器25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光发射器23、光接收器25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11。本实施例中,当光接收器25接收到光发射器23发射的光信号时,光接收器25向控制器11发信号,控制器11控制第二电机16停机,此时,阻挡块18封闭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更进一步,可以使阻挡块18、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的靠近厢门1、层门2的端面同一平面,实现无落差的封闭厢支撑块5、层支撑块6之间的间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包括厢门、层门、厢地坎、层地坎、控制器,所述厢门、层门与相应的厢地坎、层地坎滑动配合,所述厢地坎靠近所述层地坎的侧面上固定一突出的厢支撑块,所述层地坎靠近所述厢地坎的侧面上固定一突出的层支撑块,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与所述层支撑块靠近所述厢支撑块的侧面平行,所述厢支撑块、厢地坎靠近所述厢门的端面与所述层支撑块、层地坎靠近所述层门的端面同一平面,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垂直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厢门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地坎远离所述厢门的端面上固定一第一电液推杆,所述第一电液推杆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并垂直固定在所述厢地坎远离所述厢门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一电机靠近所述层地坎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塞杆垂直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所述第一活塞杆顶端固定一第二电液推杆,所述第二电液推杆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塞杆顶端,所述第二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二电机靠近所述厢地坎的一侧,所述第二活塞杆垂直所述第一活塞杆并垂直所述厢支撑块、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活塞杆顶端固定一方形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宽度、长度与所述厢支撑块、层支撑块之间的间隙的宽度、长度相匹配,所述阻挡块远离所述层地坎的侧面、所述阻挡块靠近所述层地坎的侧面均平行于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靠近所述厢地坎的侧面上固定一阻挡杆,所述厢地坎远离所述厢门的端面上分别固定相对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层地坎的一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阻挡杆的移动路线的轨迹上,所述阻挡杆位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远离所述层地坎的侧面上开设一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设置一光发射器,所述光发射器朝向所述第一电机,所述光发射器垂直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所述厢支撑块靠近所述层支撑块的侧面上开设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设置一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垂直并朝向所述层支撑块靠近所述厢支撑块的侧面,所述光发射器与所述光接收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厢地坎、层地坎中相应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厢门、层门的厢滑槽、层滑槽,所述厢门、层门靠近相应所述厢地坎、层地坎的端面上垂直固定有正对相应所述厢滑槽、层滑槽的厢移动件、层移动件,所述厢移动件、层移动件可在相应的厢滑槽、层滑槽中沿相应的所述厢门、层门移动方向滑动。
CN201721263512.2U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12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3512.2U CN207312896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3512.2U CN207312896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2896U true CN207312896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428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351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12896U (zh) 2017-09-29 2017-09-29 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2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26790U (zh) 一种改良的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装置
CN204238802U (zh) 带紧急开启机构的电磁屏蔽门
CN102962985B (zh) 一种吹瓶机的底模与模架联动连杆机构
CN201428349Y (zh) 模块化内藏门
US9796397B2 (en) Sliding-plug movement mechanism device based on virtual linear movement guide rail and for sliding-plug door
CN207312896U (zh) 一种改进型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防护结构
CN106014060B (zh) 电子排水阀控制器装配机的开合门组件
CN105064852B (zh) 用于控制车窗升降的机构
CN204326816U (zh) 一种汽车的玻璃升降器
CN104791543B (zh) 机械式紧急截断阀
CN105064845A (zh) 用于车窗升降的装置
CN207226782U (zh)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保护的装置
CN204024142U (zh) 液压后悬臂立体停车设备
CN108229595B (zh) 一种发卡设备用送卡机构
CN107386846B (zh) 塞拉门运动控制机构
CN204573284U (zh) 机械式紧急截断阀
CN102330533A (zh) 气动安全地铁屏蔽门
CN207226789U (zh) 一种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保护设备
CN201137365Y (zh) 门机锁
CN204283190U (zh) 一种新型公共交通站台用升降杆式屏蔽门
CN204402107U (zh) 一机一板后悬臂立体车库
CN204326762U (zh) 一种列车车门操作保护装置
CN204160255U (zh) 用于纵切机床的层叠式推拉门
CN208305060U (zh) 一种弧面凸轮-平面沟槽凸轮式步进驱动型机械手
CN204022228U (zh) 电梯门用一体化中分双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