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00587U -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00587U
CN207300587U CN201721111651.3U CN201721111651U CN207300587U CN 207300587 U CN207300587 U CN 207300587U CN 201721111651 U CN201721111651 U CN 201721111651U CN 207300587 U CN207300587 U CN 207300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ontrol module
energy automobile
new
tes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116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威
李伟聪
岳栋
聂勇
黄建良
李革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Adams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Hunan CRRC Times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Adams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Hunan CRRC Times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Adams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Hunan CRRC Times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Adams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Priority to CN2017211116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00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00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00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诊断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包括:供压模块,包括控压阀,并通过控压阀调节输入的压强;及介质循环模块,包括储液罐及流量控制模块,所述储液罐连通后与所述供压模块连接,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储液罐,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包括变频循环泵,并通过所述变频循环泵调节流量。上述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供压模块通过控压阀调节压强,变频循环泵通过控制转速进行流量调节,实现了压强调节与流量调节相互独立。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诊断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传统能源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被广泛提倡。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完整的检测系统来模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例如散热器、水泵、热源件等单个部件)以及总成散热系统(例如电池系统、控制总成和电机系统)的实际使用性能,不能在投入使用前得出有效的实际模拟使用数据,不能对整体性能以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评估,大大提高了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性能。
在应用一般的市面循环设备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市面循环设备的压力控制采用泵造压控制、流量控制采用泵变频流量控制原理,因泵压力输出变化的同时会导致泵输出流量的变化,而在试验过程当中,两个变量又需要同时保持所需设定值,在需要满足压力精度和流量精度的情况下,控制上无法有效平衡输出高精度的稳定压力值和稳定流量值。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泵压力输出变化的同时会导致泵输出流量的变化的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一种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用于新能源汽车部件及总成散热系统的模拟测试,包括:
供压模块,包括控压阀,并通过控压阀调节输入的压强;及
介质循环模块,包括储液罐及流量控制模块,所述储液罐连通后与所述供压模块连接,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储液罐,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包括变频循环泵,并通过所述变频循环泵调节流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循环模块还包括主容置箱,所述主容置箱通过一连接管连接于储液罐,并且所述主容置箱通过所述控压阀连接于所述供压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截止阀,用以控制所述主容量箱与所述储液罐之间试验介质的流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包括总路流量控制模块及若干分路流量控制模块,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储液罐,若干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一端连接于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包括所述变频循环泵,所述变频循环泵连接于所述储液罐,并通过控制变频循环泵的转速进行总路流量控制模块的流量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包括自动调节阀及流量计,所述自动调节阀调节所在分路的流量,所述变频循环泵根据所述流量计的读数自动控制转速以调节总路流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包括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包括入口连接软管和出口连接软管,待测试的组件设置于所述入口连接软管及所述出口连接软管之间,所述连接软管两端各设置一温度传感器及一压力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调节模块,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连接于所述换热器,并通过一液体介质于所述换热器内与试验介质进行热交换实现温度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高低温热源模块及冷水机,所述液体介质在所述高低温热源模块,冷水机及所述换热器之间形成闭合循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介质为防冻液与水的混合介质。
上述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所述供压模块通过控压阀调节压强,变频循环泵通过控制转速进行流量调节,实现了压强调节与流量调节相互独立。
同时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反馈进行流量控制,在分路流量之和与总路流量有较大偏差时,可以通过各个分路的反馈调节总路流量,使得分路的流量之和与总路流量不会产生较大的偏差,控制在偏差允许的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所述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部件及总成散热系统的评价测试,所述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包括供压模块10、介质循环模块20以及温度调节模块30,所述供压模块10连接于所述介质循环模块20,并给所述介质循环模块20供压。所述温度调节模块30连接于所述介质循环模块20,用于对所述介质循环模块20内流动的试验介质(例如硅油)进行温度调节,以使得试验介质的温度满足测试需求。
所述温度调节模块30包括高低温热源模块31及冷水机33,所述高低温热源模块31包括加热子模块(图未示)和制冷子模块(图未示),所述加热子模块用于加热,所述制冷子模块用于制冷,通过所述加热子模块的加热操作或所述制冷子模块的制冷操作,进而实现对试验介质的温度调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和降温通过一液体介质实现,所述液体介质在冷水机33、高低温热源模块31及介质循环模块20之间循环流动,并在介质循环模块20内与试验介质完成热交换。在其中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介质为防冻液与水的混合介质。
具体地,所述介质循环模块20包括换热器2513(标号参见图2),液体介质从高低温热源模块31流入到换热器2513内,与试验介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后流出,并流经高低温热源模块31至冷水机33,最后又回到高低温热源模块31。通过液体介质的在冷水机33、高低温热源模块31及换热器2513内循环流动,高低温热源模块31对液体介质进行加热和/或制冷,再通过所述换热器2513与试验介质充分热交换,一方面充分保障了试验介质的温度均匀,另一方面避免了试验介质因为高温而碳化,进而导致循环阻塞。
所述冷水机33装设于室外,初始时向高低温热源模块31供水,并在高低温热源模块31内与防冻液混合后,被加热子模块加热或制冷子模块制冷,流入到换热器2513内,与试验介质进行热交换后流入到高低温热源模块31,再经过冷水机33回到高低温热源模块31,为了减少混合介质从高低温热源模块31向换热器2513流动时与外界的热交换,因而高低温热源模块31靠近所述换热器2513设置,在通过冷水机33与高低温热源模块31、换热器2513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延长了混合介质在闭合回路中的流动时间,有利于充分的热交换,此外,热交换后的混合介质经过高低温热源模块31、冷水机33再到高低温热源模块31这一较长距离的流动后,通过与外界的热交换,逐渐转换为常温下的冷水,进入到高低温热源模块31的加热子模块和制冷子模块时的温度较为恒定,有利于加热子模块和制冷子模块的控制。
所述供压模块10包括空压机11、吹扫装置13、调压阀15及控压阀17,所述空压机11压入空气,并经过过滤后输送到控压阀17。所述吹扫装置13经所述调压阀15连接至所述控压阀17,所述控压阀17实现对输入压强的调节控制,以控制输送至介质循环模块20的压强在一个预定的值。
所述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通过供压模块10给介质循环模块20供压,通过温度调节模块30调节试验介质的温度,使得将试验组件,例如散热器,放置于介质循环模块20内测试时,可以将压强、温度控制在指定区间,以满足测试要求。
请继续参阅图2,本一实施例中,介质循环模块20包括主容量箱210、储液罐230及流量控制模块250,所述主容量箱210及所述储液罐230均通过所述控压阀17连接于所述供压模块10,所述流量控制模块250连接于所述储液罐23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容量箱210及所述储液罐230的顶部连通于所述控压阀17,所述主容量箱210与所述储液罐230的底部还通过一连接管(图未标)连通,试验介质可在所述连接管内流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截止阀213和过滤器215,所述截止阀213用以控制所述主容量箱210与所述储液罐230之间试验介质的流通,所述过滤器215对试验介质进行过滤,以确保试验介质在介质循环模块内正常流通而不会因为含有大颗粒而堵塞。
当所述主容量箱210连通于控压阀17,而关闭控压阀17与储液罐230之间的连接时,打开所述截止阀213,所述主容量箱210内的试验介质在压力驱动下向所述储液罐230内流通,并存储于储液罐230内。
所述主容量箱210还包括进液口211及排污阀(图未标),所述进液口211用于加入试验介质,并用盖子盖住。所述排污阀用于测试结束后将主容量箱210内的试验介质排出。
所述主容量箱210还包括加热器(图未标),所述加热器对试验介质的温度进行加热。
所述储液罐230还包括液位计231及排污阀(图未标),所述液位计231伸入到储液罐230内,用于测试并显示储液罐230内试验介质的体积,可以理解,所述液位计231具有一显示界面,以便于测试人员直接读数,所述排污阀用于排出试验介质。
所述流量控制模块250包括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和若干分路流量控制模块,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连接于所述储液罐230,若干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一端连接于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罐23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及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所述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及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两端分别连接于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及所述储液罐230。
当对待检测组件进行检测时,所述控压阀17连接于所述储液罐230而关闭与所述主容量箱210的连接,压强作用于储液罐230内的试验介质,试验介质在压强的驱动下,流入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流出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后被分流至各分路流量控制模块,例如,本实施例中,被分流至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及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然后经各分路流量控制模块流回储液罐230。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容量箱210连接于控压阀17,而所述储液罐230不连接于所所述控压阀17,所述主容量箱210与所述储液罐230的底部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置截止阀213。此时,若对待检测组件进行检测,则压强直接作用于主容量箱210内的试验介质,试验介质在压力驱动下流入储液罐230,然后经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及分路流量控制模块回到储液罐230。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包括变频循环泵2511和所述换热器2513,并通过所述变频循环泵2511连接于所述储液罐230,所述变频循环泵2511调节经过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的试验介质的总流量,所述换热器2513连接于所述变频循环泵2511及所述温度调节模块30,试验介质在所述换热器2513内完成与液体介质的热交换。所述换热器2513优选为板式换热器。
具体地,所述变频循环泵2511的流量调节通过控制转速进行流量调节,变频循环泵2511在工作时,将试验介质从储液罐230内泵出,流入到换热器2513内,并在换热器2513内与液体介质进行充分热交换后,流出换热器2513并被分流至各分路流量控制模块,最后回流至储液罐230。
由于所述供压模块10通过控压阀17控制电气比例调节压强,变频循环泵2511通过控制转速进行流量调节,使得压强调节与流量调节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影响,不同于现有的循环设备在泵压力输出变化时带来泵流量输出的变化。当所述储液罐230不连接于控压阀17,而主容量箱210连接于控压阀17时,由于储液罐内总是存在空气,在变频循环泵2511功率改变时,将会对压强有轻微的影响,此时储液罐230的空间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包括气控截止阀2531、自动调节阀2533、温度传感器2535、压力传感器2537、流量计2539及连接软管2532,所述气控截止阀2531于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用于控制所在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开启和关闭,所述自动调节阀2533设置于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靠近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一端,用以调节所在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流量。所述连接软管2532包括入口连接软管2534和出口连接软管2536,待测试的组件设置于所述入口连接软管2534及所述出口连接软管2536之间,所述连接软管2532两端各设置一温度传感器2535及一压力传感器2537,用于感应所在分路流量控制模块测试前后温度、压强,所述流量计2539设置于所述连接软管2532及远离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一端的气控截止阀2531之间,用于检测及显示所在分路的流量。
所述自动调节阀2533通过一控制模块(图未示)对所在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流量进行控制,并通过所述自动调节阀2533线性调控输出不同的流量值。
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控制各自独立,均通过自动调节阀2533调节各自分路的流量,并通过流量计2539给变频循环泵2511一个反馈信号。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综合所有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反馈进行流量调节。具体地,所述变频循环泵2511综合所有分路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后,调节转速,进而调节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的流量。
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流量控制与总路流量控制模块的流量控制在控制上采用闭环反馈的方式,进而使得各分路流量之和与总路流量值在容许的误差范围内,而无较大的流量值偏差。示例性地,在前一次测试结束时,总路流量为200ml,两个分路的流量均为100ml,在紧接着的下一次测试中,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的流量要求控制为2ml,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的流量要求控制为50ml,则通过控制单元对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及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的自动调节阀的控制,将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的流量调整为2ml,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的流量调整为50ml,此时,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的流量仍为200ml,与两个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流量之和存在较大偏差,因而,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及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的流量计给变频循环泵2511一个反馈信号,变频循环泵2511的转速减缓,从而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内的流量减小,例如减小为50ml-55ml,使之在误差的允许范围内。
在使用上述汽车检测系统进行组件(例如散热装置)检测时,将待检测组件固定于连接软管2532,主容量箱210加入试验介质,例如硅油,通过控压阀17调节输入压强,并通过控制单元调节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及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的流量值,打开主容量箱210与储液罐230之间的截止阀213,变频循环泵2511开始工作,试验介质从主容量箱210流入到储液罐230,然后经变频循环泵2511流经换热器2513,与温度调节模块30内的液体介质进行充分热交换后,试验介质被调整为预定温度,流入到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或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并经所述自动调节阀2533调节后,各分路内的流量为预设流量,试验介质流过待检测组件后回到储液罐230。
在上述过程中,第一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3及第二分路流量控制模块255的流量计2539给变频循环泵2511一个反馈信号,反馈各分路的流量,变频循环泵2511综合所有分路流量控制模块反馈信号来调节转速,进而调节总路的流量。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控压阀17控制电气比例,进而改变测试压强,通过高低温热源模块31改变液体介质的温度,进而改变试验介质的温度,以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
请继续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水泵测试模块40,所述水泵测试模块40连接于所述介质循环模块20,用以测试水泵的扬程。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所述供压模块10通过控压阀17调节压强,变频循环泵2511通过控制转速进行流量调节,实现了压强调节与流量调节相互独立。
同时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251通过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的反馈进行流量控制,在分路流量之和与总路流量有较大偏差时,可以通过各个分路的反馈调节总路流量,使得分路的流量之和与总路流量不会产生较大的偏差,控制在偏差允许的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用于新能源汽车部件及总成散热系统的模拟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压模块,包括控压阀,并通过控压阀调节输入的压强;及
介质循环模块,包括储液罐及流量控制模块,所述储液罐连通后与所述供压模块连接,所述流量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储液罐,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包括变频循环泵,并通过所述变频循环泵调节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循环模块还包括主容置箱,所述主容置箱通过一连接管连接于储液罐,并且所述主容置箱通过所述控压阀连接于所述供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截止阀,用以控制所述主容量箱与所述储液罐之间试验介质的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包括总路流量控制模块及若干分路流量控制模块,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储液罐,若干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一端连接于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液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包括所述变频循环泵,所述变频循环泵连接于所述储液罐,并通过控制变频循环泵的转速进行总路流量控制模块的流量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包括自动调节阀及流量计,所述自动调节阀调节所在分路的流量,所述变频循环泵根据所述流量计的读数自动控制转速以调节总路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流量控制模块包括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包括入口连接软管和出口连接软管,待测试的组件设置于所述入口连接软管及所述出口连接软管之间,所述连接软管两端各设置一温度传感器及一压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调节模块,所述总路流量控制模块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连接 于所述换热器,并通过一液体介质于所述换热器内与试验介质进行热交换实现温度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高低温热源模块及冷水机,所述液体介质在所述高低温热源模块,冷水机及所述换热器之间形成闭合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介质为防冻液与水的混合介质。
CN201721111651.3U 2017-08-31 2017-08-31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Active CN207300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1651.3U CN207300587U (zh) 2017-08-31 2017-08-31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1651.3U CN207300587U (zh) 2017-08-31 2017-08-31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00587U true CN207300587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3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1651.3U Active CN207300587U (zh) 2017-08-31 2017-08-31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00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3446A (zh) * 2019-07-30 2019-10-15 深圳市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机的测试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3446A (zh) * 2019-07-30 2019-10-15 深圳市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机的测试系统
CN110333446B (zh) * 2019-07-30 2024-05-07 深圳市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新能源电机的测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0208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台架试验的冷却液温度和流量控制装置
CN208537162U (zh) 一种变速器台架油温稳定性试验模拟实车冷却液控制装置
CN100533071C (zh) 用于连续测量耗能装置的动态的流体耗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17695B (zh) 冷却液恒温恒压恒流装置
CN104503505B (zh) 一种回热式气体闭式循环制冷加热调温系统
CN102507193B (zh) 动力舱模拟系统
CN104500508B (zh) 一种液冷设备的冷却循环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6525476A (zh) 压缩空气水冷却器综合性能测试系统
CN207232802U (zh) 一种冷却液恒温控制测试系统
CN207798542U (zh) 试验机
CN105445046B (zh) 一种用于管路结构环境模拟的制冷及增压系统
CN207300587U (zh)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CN207248536U (zh)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CN207248541U (zh)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CN106198048A (zh) 车辆冷却系统冷侧阻力模拟测试试验台及其方法
CN106482973A (zh) 板式换热器液相介质压降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07472393U (zh) 用于超声波流量传感器的校准装置
CN102971523B (zh) 用于检验流体泵和流体喷射器的检验站和方法
CN204212832U (zh) 发动机机油恒温装置
CN109425490A (zh) 新能源汽车模拟测试系统
CN204386715U (zh) 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恒温控制装置
CN108519236A (zh) 喷淋式整车中冷器台架试验恒温控制装置
CN104502131A (zh) 一种变速箱吸入式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
CN206270067U (zh) 压缩空气水冷却器综合性能测试系统
CN202417684U (zh) 一种冷却液恒温恒压恒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