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9208U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9208U
CN207299208U CN201721254856.7U CN201721254856U CN207299208U CN 207299208 U CN207299208 U CN 207299208U CN 201721254856 U CN201721254856 U CN 201721254856U CN 207299208 U CN207299208 U CN 207299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strainer
panel
air conditioner
straine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548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华
苏炳超
方飞
张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548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9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9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9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底盘;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底盘与所述面板之间;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进风侧面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风口之间;其中所述面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滤网导轨,所述过滤网包括:滤网本体和滤网框架,所述滤网框架构造为弹性件,所述过滤网框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滤网导轨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都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不利于前期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且面板大多是拼接而成,在拼接完成后,面板上难免会留下很多的缝隙,从而严重影响了空调室内机的整体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都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底盘;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底盘与所述面板之间;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进风侧面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风口之间;其中所述面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滤网导轨,所述过滤网包括:滤网本体和滤网框架,所述滤网框架构造为弹性件,所述过滤网框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滤网导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滤网导轨设置在面板的内侧面上,可以大幅简化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空调室内机的生产和安装更加容易,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网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网框架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底盘110,
面板120,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右侧板123,下侧板124,上侧板125,进风口101,出风口102,容纳槽107,左端部107a,左端部底面107a1,左端部周面107a2,第一平直面107a21,第二平直面107a22,第一弧形面107a23,右端部107b,右端部底面107b1,右端部周面107b2,第三平直面107b21,第四平直面107b22,第二弧形面107b23,上端部107c,下端部107b,
室内换热器130,
过滤网140,滤网框架141,滤网本体142,
滤网导轨160,导轨板1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可以包括底盘110、面板120、室内换热器130和过滤网140。
其中面板120设置在底盘110上,面板120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底盘110上,当然面板120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底盘110上。
上侧板125上可以设置有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前侧板121和下侧板124限定出出风口102,经过室内换热器130的空气可以从进风口进入,经过室内换热器的换热后从出风口102排出。其中,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可以为一体成型件。
由此,可以显著提高面板120的外观,面板120的整体更佳光滑,不会出现采用分体成型的方式而导致的拼接裂缝,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设计感和用户的使用感受。
此外,面板120的结构简单且强度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面板120的生产效率。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室内换热器130和过滤网140,室内换热器130设置在底盘110与面板120之间,过滤网140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30的进风侧面与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口101之间。
在室内的空气与室内换热器130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之前,首先需要经过过滤网140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进入到室内换热器130的内部,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的工作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室内换热器130的进风侧面为室内换热器130朝向进风口101的侧面,室内换热器130的出风侧面为室内换热器130朝向出风口102的侧面。进入到空调室内机100的空气首先要经过进风侧面进入到室内换热器130的内部,然后从室内换热器130的出风侧面排出。
过滤网140的一端设置在出风口102处,过滤网140可拆卸地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30的进风侧面与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口101之间。由此,可以在左侧板122、前侧板121和右侧板123为一体成型件的前提下,无需拆卸空调面板120,即可以将过滤网140抽离出。
具体地,可以用手拉住过滤网140的在出风口102的一端,然后将整个过滤网140从室内换热器130与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口之间抽离。
优选地,过滤网140的所述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手柄。过滤网手柄可以方便维护人员将过滤网140从室内换热器130与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口之间抽离出。在过滤网140设置室内换热器130与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口之间时,过滤网手柄可以卡接固定在面板120上,从而提高了过滤网140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面板120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滤网导轨,过滤网140可滑动地设置在滤网导轨上。由此,可以无需拆卸面板,直接将过滤网140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拉出,降低了用户的使用和维修成本。
此外,面板120的集成度高,降低了空调室内机整体的复杂度,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过滤网140包括过滤网框架141和设置在过滤网框架141上的过滤网本体142,过滤网框架构141造为可弯折的弹性件。由此,过滤网140可以牢固地卡设在滤网导轨上。
更进一步地,滤网导轨160为在左右方向上间隔的多个,每个滤网导轨160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导轨板161,滤网框架141在自然状态下的厚度大于两个导轨板161之间的间隙厚度。由此,在滤网框架141伸入到两个导轨板161之间时,滤网框架141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进而保证了滤网框架141可以牢固地卡设在两个导轨板161之间。
如图6所示,滤网框架141可以包括支撑部141a和弹性部141b,弹性部141a包覆在支撑部141b上。例如滤网框架141可以包括铁芯以及包覆在铁芯上的橡胶层。由此,既保证了滤网框架141具有一定的弹性,又保证了滤网框架141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选地,铁芯与橡胶层硫化固定。
滤网导轨160为多个,且过滤网140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滤网导轨160上。例如,过滤网140可以为一个,滤网导轨160为两个,且一个过滤网140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滤网导轨160上;或者过滤网140为两个,滤网导轨160为四个,其中一个过滤网140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滤网导轨160上,另一个过滤网140可滑动地设置在另外两个滤网导轨160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过滤网140和滤网导轨160均可以为多个。
具体地,滤网导轨160包括第一滤网导轨、第二滤网导轨、第三滤网导轨和第四滤网导轨,第一滤网导轨设置在面板120的左端,第二滤网导轨设置在面板120的右端,第三滤网导轨和第四滤网导轨设置在面板120上且位于第一滤网导轨和第二滤网导轨之间。
过滤网140为两个,其中一个过滤网14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滤网导轨和第二滤网导轨上,另外一个过滤网14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滤网导轨和第四滤网导轨上。
更具体地,第一滤网导轨、第二滤网导轨、第三滤网导轨和第四滤网导轨的横截面均构造为“U”形,且第一滤网导轨的开口和第三滤网导轨的开口正对,第二滤网导轨的开口和第四滤网导轨的开口正对,第三滤网导轨和第四滤网导轨相邻设置且第三滤网导轨的开口背离第四滤网导轨的开口。
由此,其中一个过滤网140可以分别卡设在第一滤网导轨和第三滤网导轨上,另外一个过滤网140可以分别卡设在第二滤网导轨和第四滤网导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滤网导轨160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导轨板161,过滤网140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导轨板之间。由此,过滤网140的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提高了过滤网140的安装和维护效率。
过滤网140包括滤网框架141和固定在滤网框架141上的滤网本体142,滤网框架141可滑动地设置在滤网导轨160上。滤网框架141可以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件,滤网本体142为柔性件,具有过滤功能,滤网框架141可以使得过滤网140更加方便地安装在面板120上。
面板120可以包括前侧板121、上侧板125和下侧板124,上侧板125设置在前侧板121的上侧且向后延伸至底盘110的上端,下侧板124设置在前侧板121的下侧且向后延伸至底盘110的下端,前侧板121、上侧板125和下侧板124一体注塑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侧板125设置在前侧板121的上侧且向后延伸至底盘110的上端,同时上侧板125的后端与底盘110的上端配合固定;下侧板124设置在前侧板121的下侧且向后延伸至底盘110的下端,同时下侧板124的后端与底盘110的下端配合固定。
由于前侧板121、上侧板125和下侧板124为一体成型件,因此简化了面板120的结构、提高了面板120的强度,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面板120的生产效率。此外,前侧板121、上侧板125和下侧板124为一体成型件,可以大幅提升了面板120的观感,提高了用户的购买欲望。
前侧板121、上侧板125、下侧板124和滤网导轨160可以一体注塑成型。由此,进一步简化了面板120的结构,增加了面板120的强度,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面板120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中框,中框设置在底盘上,上侧板125的后端与中框的上端配合固定,下侧板124的后端与中框的下端配合固定。
面板120还包括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左侧板122设置在前侧板121的左侧且向后延伸,右侧板123设置在前侧板121的右侧且向后延伸;其中左侧板122与右侧板123均单独成型。也就是说,面板110只有前侧板121、上侧板125和下侧板124为一体成型,其余的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均可以单独成型。
左侧板122与前侧板121和/或上侧板125和/或下侧板124之间、右侧板123与前侧板121和/或上侧板125和/或下侧板124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或者,左侧板122与前侧板121和/或上侧板125和/或下侧板124之间、右侧板123与前侧板121和/或上侧板125和/或下侧板124之间可以卡接或粘结固定。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面板120的所有侧板都可以一体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不对面板120的一体成型程度进行限定。
其中,下侧板124和前侧板121上设置有出风口102,上侧板125上设置有进风口121。也就是说,出风口102的一部分设置在下侧板124上,另一部分设置在前侧板121上。
具体地,下侧板与前侧板之间形成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构造为圆弧形,连接部平滑过渡以连接下侧板124和前侧板121,出风口102形成在连接部上。由此,进一步提升了面板120的整体观感,同时减少面板120在装配完成后所受到的应力,提高了面板120的工作稳定性。
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构造为开口向后的“U”型结构,且“U”形结构的开口向后敞开,也即“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底盘110敞开。下侧板124可以通过紧固件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的至少一个上,当然也可以通过紧固件或卡接的方式直接固定在底盘110上。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将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一体注塑成型,可以显著提高面板120的外观,面板120的整体更佳光滑,不会出现采用分体成型的方式而导致的拼接裂缝,进而提高了空调器的设计感和用户的使用感受。
此外,面板120的结构简单且强度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面板12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板122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进风口10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右侧板123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进风口10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也就是说,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足够长,并非如现有技术中前侧板两侧的非常短的翻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板122的后沿和右侧板123的后沿均位于进风口101的后沿的后侧。由此,进一步限定了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前侧板121与左侧板122之间、前侧板121与右侧板123之间圆滑过渡。由此,减少了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一体成型过程中的应力,提高了面板120的成型稳定性,面板120具有更高的良品率。
进一步地,前侧板121与左侧板122之间的圆角半径、前侧板121与右侧板123之间的圆角半径为10mm-50mm。将前侧板121与左侧板122之间、前侧板121与右侧板123之间构造为大圆角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划伤用户,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00的整体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之间的距离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例如,左侧板122可以相对前侧板121向后、向左延伸,右侧板123可以相对前侧板121向后、向右延伸。
具体地,左侧板122与前侧板121之间的角度、右侧板123与前侧板121之间的角度为92°-98°。由此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一体成型后出模更加容易,同时面板120的整体观感也得到了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上侧板125与下侧板124均为单独成型件,因此上侧板125和下侧板124需要装配在一体成型的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上。其中上侧板125分别与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之间的间隙为0.2mm-0.8mm;下侧板124分别与前侧板121、左侧板122和右侧板123之间的间隙为0.2mm-0.8mm。
由此,既保证了面板120表面光滑,整体观感好,又可以避免面板120由于热胀冷缩而出现异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向内凹陷以形成容纳槽107,容纳槽107上形成有出风口102。空调室内机100的导风板可以设置在容纳槽107中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2。
容纳槽107的长度大于出风口102的长度,出风口102设置在容纳槽107上且将容纳槽107划分为左端部107a、右端部107b以及连接左端部107a和右端部107b的上端部107c和下端部107d。
具体地,出风口102设置在容纳槽107的中间位置,出风口102的四周都有余量,容纳槽107并没有完全被出风口102遮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过滤网140,过滤网140设置在面板120的内侧面以过滤从进风口101进入的空气。其中,上端部107a设置有过滤网安装口,过滤网140的外端设置在过滤网安装口以便将过滤网140从过滤网安装口抽离面板1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网140可以安装在面板120上,且在安装和拆卸过滤网140的过程中,无需打开面板120,过滤网140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网140的外端面与上端部107c的端面平齐。由此,在过滤网140安装在面板120上时,面板120的一体感更强,提升了面板120的整体观感。
可选地,过滤网140的外端面位于上端部127c的端面的内侧。由此,进一步提升了面板120的整体观感,可以通过打开机构将过滤网140从面板120上拆卸下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端部107d的端面上设置有导风板支撑架以在导风板关闭时与导风板配合固定。
左端部107a包括左端部底面107a1和设置在左端部底面107a1的外周沿且向外延伸的左端部周面107a2;右端部107b包括右端部底面107b1和设置在右端部底面107b1的外周沿且向外延伸的右端部周面107b2。其中左端部周面107a2的两端分别与上端部107c的端面和下端部107d的端面相连,右端部周面107b2的两端分别与上端部107c的端面和下端部107d的端面相连。
优选地,左端部周面107a2的上端与上端部107c的端面平齐,右端部周面107b2的上端与上端部107c的端面平齐。由此,提升了凹槽107的整体设计感,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面板120的整体观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端部底壁和右端部底壁分别与导风板在关闭状态时的外端面平齐。由此提升了面板120在导风板关闭时的整体观感,空调室内机100的外观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具体地,左端部周面107a2包括第一平直面107a21、第二平直面107a22以及连接在第一平直面107a21和第二平直面107a22之间的第一弧形面107a23;右端部周面107b2包括第三平直面107b21、第四平直面107b22以及连接第三平直面107b21和第四平直面107b22的第二弧形面107b23。第一平直面107a21和第三平直面107b21分别与上端部的端面的左端和右端相连,第二平直面107a22和第四平直面107b22分别与下端部的左端和右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直面107a21和第一弧形面107a23之间、第二平直面107a22和第一弧形面107a23之间平滑过渡;第三平直面107b21和第二弧形面107b23之间、第四平直面107b22和第二弧形面107b23之间平滑过渡。由此,提升了容纳槽107的外观,面板120的整体观感也得到了增强。
具体地,第一平直面107a21与第一弧形面107a23之间、第二平直面107a22与第一弧形面107a23之间、述第三平直面107b21和所述第二弧形面107b23之间、所述第四平直面107b22和所述第二弧形面107b23之间的圆角半径为10mm-30mm。由此,降低了容纳槽107的成型难度,减小了面板120在成型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端部设置有配合槽以与导风板的下端配合。在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导风板的下端可以收纳在配合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端部和导风板彼此正对的端面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可以密封左端部和导风板之间的间隙;右端部和导风板彼此正对的端面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可以密封左端部和导风板之间的间隙。由此,提升了面板120的整体观感,同时避免了导风板出现漏风的现象。
进一步地,过滤网140的外端和导风板彼此正对的端面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可以密封过滤网140与导风板之间的间隙。在导风板关闭时,可以避免空调室内机100出现漏风的现象。
面板120上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卡槽,过滤网140上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扣。由此过滤网140可以稳定地安装在面板120上,且在需要时可以方便地将过滤网140拆卸下来。具体地,容纳槽107的上端部107c上设置有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20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可滑动的过滤网140,过滤网140的一端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以便将过滤网140抽离导轨。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导轨板161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弹性件。由此,过滤网140在插进两个导轨板161之间时,弹性的导轨板161可以将过滤网140牢牢地压紧,提高了过滤网140安装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两个导轨板161均为塑料薄板。滤网导轨160可以与面板120一体成型。具体地,两个导轨板161可以与前侧板121和上侧板125一体成型。
无论面板120的一体化成型的程度如何,滤网导轨160可以设置在前侧板121和上侧板125的内侧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过滤网140能够完全地设置在室内换热器130的进风侧面和进风口101之间,滤网导轨160可以构造为先向上延伸,然后向后延伸的形状。
具体地,滤网导轨160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段沿前后方向延伸。
优选地,滤网导轨160的一端设置在出风口101处。由此,用户或维修人员可以直接在出风口101处将过滤网140拉出,方便过滤网140的清洗和更换,进而显著降低了用户的维护成本,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过滤网140可以构造为一整块,滤网导轨160为两个且两个滤网导轨160分别设置在面板120的内侧面的左侧和右侧;当然,过滤网140也可以为多块,滤网导轨160也相应地构造为多个,多个滤网导轨160间隔设置。
为了方便过滤网140的安装,可以将滤网导轨160的一端设置在出风口102处。由此,不管安装或拆卸过滤网140都会非常方便。在安装过滤网140时,只需要将过滤网140从出风口102处的滤网导轨160的开口处插入,然后过滤网140沿着滤网导轨160移动以完成过滤网140的安装;在将过滤网140拆卸下来时,仅仅需要拉动过滤网140设置在出风口102的一端,然后过滤网140就会沿着滤网导轨160滑动以完成过滤网140的拆卸。
下面简单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设置有上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因此该空调器的整体观感更佳,空调器的设计感更强,且空调器的结构简单、安装和生产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底盘与所述面板之间;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进风侧面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进风口之间;其中
所述面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滤网导轨,所述过滤网包括:滤网本体和滤网框架,所述滤网框架构造为弹性件,所述过滤网框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滤网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导轨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导轨板,所述滤网框架在的厚度大于两个所述导轨板之间的间隙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框架包括:支撑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包覆在所述支撑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金属片,所述弹性件为包覆在所述金属片上的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导轨为多个,且所述过滤网可滑动地设置在多个所述滤网导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导轨包括:第一滤网导轨、第二滤网导轨、第三滤网导轨和第四滤网导轨,所述第一滤网导轨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左端,所述第二滤网导轨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右端,所述第三滤网导轨和所述第四滤网导轨设置在所述面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滤网导轨和所述第二滤网导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导轨、所述第二滤网导轨、所述第三滤网导轨和所述第四滤网导轨的横截面均构造为“U”形,且所述第一滤网导轨的开口和所述第三滤网导轨的开口正对,所述第二滤网导轨的开口和所述第四滤网导轨的开口正对,所述第三滤网导轨和所述第四滤网导轨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三滤网导轨的开口背离所述第四滤网导轨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导轨包括:两个间隔开的导轨板,所述过滤网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导轨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前侧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设置在所述前侧板的上侧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底盘的上端,所述下侧板设置在所述前侧板的下侧且向后延伸至所述底盘的下端,所述前侧板、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板一体注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所述上侧板、所述下侧板和所述滤网导轨一体注塑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设置在所述前侧板的左侧且向后延伸,所述右侧板设置在所述前侧板的右侧且向后延伸;其中所述下侧板和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上侧板上设置有进风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导轨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沿前后方向延伸。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1721254856.7U 2017-09-26 2017-09-26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07299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4856.7U CN207299208U (zh) 2017-09-26 2017-09-26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4856.7U CN207299208U (zh) 2017-09-26 2017-09-26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9208U true CN207299208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39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54856.7U Active CN207299208U (zh) 2017-09-26 2017-09-26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92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4040A (zh) * 2022-04-20 2022-06-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壳体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4040A (zh) * 2022-04-20 2022-06-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壳体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4674040B (zh) * 2022-04-20 2024-0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壳体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6776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420987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629963U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及具有它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796284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055785U (zh) 空调室内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9920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123289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421000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477693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29920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29920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90523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676864A (zh) 双贯流空调室内机以及双贯流空调
CN205860239U (zh) 双贯流空调室内机以及双贯流空调
CN20768823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6882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07511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68823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378970U (zh) 空气净化器主机
CN203298462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过滤装置及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08344148B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
CN107490075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5860237U (zh) 送风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双贯流空调室内机
CN207486971U (zh) 空调柜机
CN205878346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