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7978U -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7978U
CN207297978U CN201721145199.2U CN201721145199U CN207297978U CN 207297978 U CN207297978 U CN 207297978U CN 201721145199 U CN201721145199 U CN 201721145199U CN 207297978 U CN207297978 U CN 207297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ck out
out leg
cap
valve rod
ca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51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岳梦
王良青
冯俊
王迪智
陈航
李素菊
瞿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Hemeng pipe fitting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Yuhuan County Crane Pipe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uan County Crane Pipe Fitt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uan County Crane Pipe Fitt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451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7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7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79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分水支管、安装于第一分水支管一端部内部的阀芯组件、第一分水支管上于阀芯组件所在端部的外壁上连接有调节阀芯组件封闭或连通流量控制通道的调节帽,调节帽包括有与安装座螺纹连接的第一帽体、与第一帽体螺纹连接的第二帽体、第二帽体上设置有穿过第一帽体轴心处的安装套筒、安装套筒于第一帽体所在端部过盈插设有置于第一帽体内与调节杆抵触的凸帽。调节帽用于调节第一阀杆封闭或连通流量控制通道的调节稳定性高。同时,第一分水支管、第二分水支管、第三分水支管和第四分水支管表面镀层增加了耐磨性能,使用性能优良。

Description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出水一体阀。
背景技术
进出水一体阀是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回水的分集水装置。也称为分集水器或集分水器,俗称分水器。
公告号为CN2017797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拼接式恒温分水器,包括设置在支架上与水暖系统连通的风水总成和集水总成,所述分水总成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以及连接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一个以上的中间壳体,在左壳体、右壳体和中间壳体中均设置有弹性自恢复的阀芯组件将出水口打开或封闭。
在该申请文件中控制阀芯组件包括分别与左壳体、中间壳体和右壳体密封连接的阀芯,阀芯中设置有穿装阀杆的阀芯孔,阀芯孔上端设有螺堵,阀杆穿过螺堵并沿阀芯孔上下移动,阀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阀杆上设有抵住复位弹簧并限制第一阀杆上移范围的限位结构,阀杆上移到最高位置时限位结构抵在螺堵上,阀芯孔中设有定位复位弹簧的台阶,复位弹簧的上端抵在限位结构上,复位弹簧的下端抵在台阶上,阀芯的上端设有调节手轮,阀杆的顶端面抵在调节手轮的内表面,松开调节手轮,第一阀杆会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移,阀杆的下端设有密封端与出水口的口部形成密封副,密封端随第一阀杆的上移或者下降而打开或封闭出水口。
该申请文件在实现阀杆的调节时通过调节手轮调节,调节手轮接构调节手轮受到磨损后需要将调节手轮整体拆卸下来更换,整体更换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出水一体阀,调节帽磨损后只需更换部件,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包括第一分水支管、安装于第一分水支管一端部的阀芯组件、安装于第一分水支管另一端部与第一分水支管连通的第二分水支管,第一分水支管与第二分水支管间形成有连通的流量控制通道,阀芯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分水支管端部的安装有第一阀杆的安装座,安装座内设置有供第一阀杆滑移的滑腔,第一阀杆于滑腔内的部分上套设有将第一阀杆向远离流量控制通道压紧的弹性件,且滑腔内设置有限定第一阀杆滑移位置的限位件,所述第一阀杆背离流量控制通道的端部插设有调节杆,所述安装座靠近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调节阀芯组件封闭或连通流量控制通道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为调节帽,调节帽包括有与安装座螺纹连接的第一帽体、与第一帽体螺纹连接的第二帽体、第二帽体上设置有穿过第一帽体轴心处的安装套筒、安装套筒于第一帽体所在端部过盈插设有置于第一帽体内与调节杆抵触的凸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帽体与安装座螺纹连接能够将调节帽安装于安装座上,然后转动第二帽体,第二帽体向安装座方向移动时能够压紧调节杆,则调节杆会带动第一阀杆向流量控制通道移动直至流量控制通道封闭,而继续转动第二帽体向远离安装座方向,则流量控制通道能够逐渐打开,整个调节过程中调节帽的调节比较稳定,出水压力恒定;同时凸帽与调节杆直接接触,当凸帽受到磨损时将凸帽拆卸下来安装新的凸帽于安装套筒内,成本经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帽体靠近第二帽体的端部上设置有延伸凸环,所述第二帽体与延伸凸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帽体上设置有凸出边,所述第一帽体上设置有供凸出边滑移的环形槽,凸出边的边沿与环形槽的底壁抵触时第一阀杆封闭流量控制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帽体安装于延伸凸环,当凸出边的边沿与环形槽的底壁抵触时就完成流量控制通道的封闭,实现了控制第二帽体的调节程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设置为安装于第一阀杆靠近调节帽端部的挡块,所述安装座上设置供挡块滑移的安装槽,且安装槽与滑腔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阀杆控制流量控制通道的打开,当挡块与安装槽靠近安装座的端壁抵触时,调节帽就不再对流量控制通道的开闭产生影响,此时流量最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内设置有与第一分水支管内壁抵触的第一O型密封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O型密封圈的设置增加了安装座与第一分水支管间的密封性,减少漏液的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分水支管转动连接于第一分水支管上,且第二分水支管背离第二分水支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三分水支管,第三分水支管背离第二分水支管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四分水支管,第三分水支管与第四分水支管连通有出水通道,且第二分水支管与第三分水支管间设置有连接件,第三分水支管穿过第四分水支管的端部上螺纹连接有压紧第四分水支管的封闭堵帽、且封闭堵帽上设置有封闭或连通出水通道的第二阀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分水支管、第三分水支管、第四分水支管转动连接的方式能够适应于不同的安装环境,在安装位置狭小的空间中,转动第二分水支管、第三分水支管、第四分水支管至适当的方向进行安装,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分水支管接近第二分水支管的端部内壁上设置有环台,所述连接件设置为穿过第三分水支管且压紧于环台上与第一分水支管内壁螺纹连接的第一内六角螺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分水支管与第一分水支管连接时第一内六角螺钉能够将第三分水支管向第二分水支管方向压紧实现第三分水支管的安装,而安装完成后第三分水支管可沿着第一内六角螺钉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内六角螺钉上设置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设置有与第三分水支管内壁抵触的第二O型密封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O型密封圈的设置能增加第一内六角螺钉与第三分水支管之间的密封性,减少漏液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堵帽沿轴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阀杆一端部穿过通孔且与通孔螺纹连接、且第二阀杆于通孔内的端部上设置插设有第二内六角螺钉,转动第二内六角螺钉使第二阀杆移动以封闭或连通出水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阀杆安装于堵帽的通孔内,完成第二阀杆的安装,而调节第二阀杆时,通过第二内六角螺钉调节,在使用状态时,调节第二阀杆控制出水通道至合适的流量范围内,于紧急情况下时调节第二内六角螺钉控制出水通道的封闭或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阀杆于通孔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环槽,所述第三环槽内设置有与安装孔抵触的第三O型密封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O型密封圈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二阀杆与安装孔间密封性好,减少了漏液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阀杆靠近出水通道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环槽,且第四环槽内设置有与第二阀杆封闭出水通道时与出水通道内壁抵触的第四O型密封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四O型密封圈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二阀杆封闭出水通道密封性能优良,减少漏液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调节帽用于调节第一阀杆封闭或连通流量控制通道的调节稳定性高,受磨损后更换方便、成本经济;
2、进出水一体阀上第二分水支管、第三分水支管、第四分水支管转动连接的方式于安装时适用的安装环境广;
3、进出水一体阀的各部分间密封性能好,使用时不易出现漏液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进出水一体阀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的调节组件与阀芯组件的具体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的第一分水支管、第二分水支管、第三分水支管和第四分水支管的密封结构图。
附图标记:1、第一分水支管;11、流量控制通道;12、出水孔;13、第一进水管;2、第二分水支管;21、第一出水管;3、第三分水支管;31、出水通道;32、封闭堵帽;321、通孔;322、第二内六角螺钉;33、连接件;331、环台;332、第一内六角螺钉;3321、第二环槽;3322、第二O型密封圈;34、第二阀杆;341、第三环槽;342、第三O型密封圈;343、第四环槽;344、第四O型密封圈;35、进水孔;36、第二出水管;4、第四分水支管;41、第二进水管;5、阀芯组件;51、安装座;510、第一阀杆;511、第一安装块;512、第二安装块;513、滑腔;514、弹性件;515、限位件;5151、挡块;5152、安装槽;516、调节杆;517、第一环槽;5171、第一O型密封圈;6、调节组件;61、第一帽体;62、第二帽体;63、安装套筒;64、凸帽;65、延伸凸环;66、凸出边;67、环形槽;7、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如图1和2所示,包括第一分水支管1、安装于第一分水支管1一端部内部的阀芯组件5、及转动安装于第一分水支管1另一端部与第一分水支管1连通的第二分水支管2,第一分水支管1与第二分水支管2间形成有连通的流量控制通道11,第一分水支管1穿过第二分水支管2的端部连接有第三分水支管3,且第一分水支管1与第三分水支管3间设置有连接件33,第三分水支管3沿连接件33转动连接,第三分水支管3背离第二分水支管2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四分水支管4,其中第三分水支管3与第四分水支管4连通且形成有水流通过的出水通道31,第三分水支管3穿过第四分水支管4的端部上螺纹连接有压紧第四分水支管4的封闭堵帽32、且封闭堵帽32上设置有封闭或连通出水通道31的第二阀杆34。
如图1和2所示,第一分水支管1侧壁上设置有垂直第一分水支管1的第一进水管13,第二分水支管2侧壁上设置有垂直的第二进水管41,且第一分水支管1上设置有正对第二进水管41的出水孔12;第三分水支管3侧壁上设置有垂直第三分水支管3的第二出水管36,第四分水支管4侧壁上设置有垂直第四分水支管4的第二进水管41,第三分水支管3上设置有正对第二进水管41的进水孔35。
如图3所示,阀芯组件5包括设置于第一分水支管1端部的用于安装第一阀杆510的安装座51,安装座51内设置有供第一阀杆510滑移的滑腔513,安装座51设置为两部分,其中,安装座51设置为与第一分水支管1连接的第一安装块511,及将阀杆封闭于滑腔513内的第二安装块512,第一阀杆510于滑腔513内的部分上套设有将第一阀杆510向远离流量控制通道11压紧的弹性件514,弹性件514设置为弹簧,且滑腔513内设置有限定第一阀杆510滑移位置的限位件515,限位件515设置为安装于第一阀杆510靠近调节帽端部的挡块5151,安装座51上设置供挡块5151滑移的安装槽5152,且安装槽5152与滑腔513连通,第一阀杆510背离流量控制通道11的端部插设有调节杆516,安装座51靠近调节杆516的端部设置有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设置为调节帽。
如图2所示,第三分水支管3接近第二分水支管2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台331,连接件33设置为穿过第三分水支管3且压紧于环台331上与第一分水支管1内壁螺纹连接的第一内六角螺钉332。
进出水一体阀的安装过程:首先将阀芯组件5安装于第一分水支管1的一端,再将第二分水支管2安装于第一分水支管1的另一端;然后将第一内六角螺钉332安装于第三分水支管3内,借助工具将第一内六角螺钉332拧紧在第一分水支管1的内壁上完成第三分水支管3的安装;最后将第四分水支管4安装于第三分水支管3背离第二分水支管2的端部,再将封闭堵帽32安装于第四分水支管4背离第三分水支管3的端部。
进出水一体阀的使用过程,第一分水支管1和第二分水支管2的使用:使用过程中第一分水支管1与第二分水支管2连通,水流经过第一分水支管1的第一进水管13进入流量控制通道11、后通过第一分水支管1上的出水孔12排出经过第二分水支管2的第一出水管21排出,期间,转动调节帽,调节阀芯组件5封闭或连通流量控制通道11。
第三分水支管3与第四分水支管4的使用:使用过程中第三分水支管3和第四分水支管4连通,水流经第四分水支管4的第二进水管41后经第三分水支管3上的进水孔35到大出水通道31,出水通道31的水经过第三分水支管3上的第二出水管36排出。
如图3所示,用于调节阀芯组件5时,设置调节帽包括有与安装座51螺纹连接的第一帽体61、与第一帽体61螺纹连接的第二帽体62、第二帽体62上设置有穿过第一帽体61轴心处的安装套筒63、安装套筒63于第一帽体61所在端部过盈插设有置于第一帽体61内与调节杆516抵触的凸帽64。
如图3所示,第一帽体61上设置有延伸凸环65,第二帽体62与延伸凸环65螺纹连接,第二帽体62上设置有凸出边66,第一帽体61上设置有供凸出边66滑移的环形槽67,凸出边66的边沿与环形槽67的底壁抵触时第一阀杆510封闭流量控制通道11。
阀芯组件5的调节过程,转动第二帽体62向安装座51的方向移动,此时凸帽64会与调节杆516抵触,并压紧调节杆516向流量控制通道11方向移动,当凸出边66的端部与环形槽67的底壁抵触时,第一阀杆510封闭流量控制通道11;当向相反方向转动第二帽体62时,弹性件514的张力带动第一阀杆510向调节帽体方向移动,第一分水支管1与第二分水支管2逐渐连通,且继续转动第二帽体62,第一分水支管1与第二分水支管2间的流速增加,当挡块5151与安装槽5152靠近调节帽的端部抵触时,继续转动第二帽体62时第一阀杆510不会在发生移动。
如图4所示,第二阀杆34安装时,在封闭堵帽32沿轴心处开设有通孔321,第二阀杆34一端部穿过通孔321且与通孔321螺纹连接、且第二阀杆34于通孔321内的端部上设置插设有第二内六角螺钉322,转动第二内六角螺钉322使第二阀杆34移动以封闭或连通出水通道31。
在完成了各组成部分的安装后,进出水一体阀供流体通过,则需要控制连接的缝隙处密封性能优良。
如图2和4所示,在安装座51上设置有第一环槽517,且第一环槽517内设置有与第一分水支管1内壁抵触的第一O型密封圈5171;第一内六角螺钉332上设置有第二环槽3321,第二环槽3321内设置有与第三分水支管3内壁抵触的第二O型密封圈3322;第二阀杆34与通孔32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环槽341,第三环槽341内设置有与通孔321抵触的第三O型密封圈342;第二阀杆34靠近出水通道31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环槽343,且第四环槽343内设置有与第二阀杆34封闭出水通道31时与出水通道31内壁抵触的第四O型密封圈344。第一O型密封圈5171、第二O型密封圈3322、第三O型密封圈342、第四O型密封圈344均能增加连接缝隙处的密封性能。
如图4所示,在第一分水支管1与第二分水支管2的连接处,第三分水支管3与连接件33及第四分水支管4的接触处也会存在缝隙,所以分别在第一分水支管1,连接件33及第三分水支管3上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7, 第一分水支管1上的O型密封圈7与第二分水支管2内壁接触,连接件33上的O型密封圈7与第三分水支管3内壁接触,第三分水支管3上的密封圈与第四分水支管4接触,增加了整体的密封性。
在本申请文件中,第一分水支管1、第二分水支管2、第三分水支管3和第四分水支管4的表面均镀有镍磷硼合金,其中镍86-97%,合金成分3-14%,镀层后第一分水支管1、第二分水支管2、第三分水支管3和第四分水支管4的耐磨性能好,使用性能优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包括第一分水支管(1)、安装于第一分水支管(1)一端部的阀芯组件(5)、安装于第一分水支管(1)另一端部与第一分水支管(1)连通的第二分水支管(2),第一分水支管(1)与第二分水支管(2)间形成有连通的流量控制通道(11),其特征是:阀芯组件(5)包括设置于第一分水支管(1)端部的安装有第一阀杆(510)的安装座(51),安装座(51)内设置有供第一阀杆(510)滑移的滑腔(513),第一阀杆(510)于滑腔(513)内的部分上套设有将第一阀杆(510)向远离流量控制通道(11)压紧的弹性件(514),且滑腔(513)内设置有限定第一阀杆(510)滑移位置的限位件(515),所述第一阀杆(510)背离流量控制通道(11)的端部插设有调节杆(516),所述安装座(51)靠近调节杆(516)的端部设置有调节阀芯组件(5)封闭或连通流量控制通道(11)的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设置为调节帽,调节帽包括有与安装座(51)螺纹连接的第一帽体(61)、与第一帽体(61)螺纹连接的第二帽体(62)、第二帽体(62)上设置有穿过第一帽体(61)轴心处的安装套筒(63)、安装套筒(63)于第一帽体(61)所在端部过盈插设有置于第一帽体(61)内与调节杆(516)抵触的凸帽(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帽体(61)靠近第二帽体(62)的端部上设置有延伸凸环(65),所述第二帽体(62)与延伸凸环(65)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帽体(62)上设置有凸出边(66),所述第一帽体(61)上设置有供凸出边(66)滑移的环形槽(67),凸出边(66)的边沿与环形槽(67)的底壁抵触时第一阀杆(510)封闭流量控制通道(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特征是:所述限位件(515)设置为安装于第一阀杆(510)靠近调节帽端部的挡块(5151),所述安装座(51)上设置供挡块(5151)滑移的安装槽(5152),且安装槽(5152)与滑腔(5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51)上设置有第一环槽(517)、第一环槽(517)内设置有与第一分水支管(1)内壁抵触的第一O型密封圈(51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分水支管(2)转动连接于第一分水支管(1)上,且第二分水支管(2)背离第二分水支管(2)的端部连接有第三分水支管(3),第三分水支管(3)背离第二分水支管(2)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四分水支管(4),第三分水支管(3)与第四分水支管(4)连通有出水通道(31),且第二分水支管(2)与第三分水支管(3)间设置有连接件(33),第三分水支管(3)穿过第四分水支管(4)的端部上螺纹连接有压紧第四分水支管(4)的封闭堵帽(32)、且封闭堵帽(32)上设置有封闭或连通出水通道(31)的第二阀杆(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分水支管(3)接近第二分水支管(2)的端部内壁上设置有环台(331),所述连接件(33)设置为穿过第三分水支管(3)且压紧于环台(331)上与第一分水支管(1)内壁螺纹连接的第一内六角螺钉(3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内六角螺钉(332)上设置有第二环槽(3321),所述第二环槽(3321)内设置有与第三分水支管(3)内壁抵触的第二O型密封圈(33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特征是:所述封闭堵帽(32)沿轴心开设有通孔(321),所述第二阀杆(34)一端部穿过通孔(321)且与通孔(321)螺纹连接、且第二阀杆(34)于通孔(321)内的端部上设置插设有第二内六角螺钉(322),转动第二内六角螺钉(322)使第二阀杆(34)移动以封闭或连通出水通道(3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阀杆(34)于通孔(32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环槽(341),所述第三环槽(341)内设置有与安装孔抵触的第三O型密封圈(342)。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出水一体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阀杆(34)靠近出水通道(31)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环槽(343),且第四环槽(343)内设置有与第二阀杆(34)封闭出水通道(31)时与出水通道(31)内壁抵触的第四O型密封圈(344)。
CN201721145199.2U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 Active CN207297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5199.2U CN207297978U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5199.2U CN207297978U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7978U true CN207297978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6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5199.2U Active CN207297978U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79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0000A (zh) * 2020-09-10 2020-12-29 黄山鑫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磨台喷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0000A (zh) * 2020-09-10 2020-12-29 黄山鑫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磨台喷淋系统
CN112140000B (zh) * 2020-09-10 2022-08-05 黄山鑫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磨台喷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97978U (zh) 一种进出水一体阀
CN103141363B (zh) 一种预置压力可调的毛管压力调节器
CN201078499Y (zh) 流量控制阀
CN205715869U (zh) 一种稳压阀
CN100383442C (zh) 球形限流阀及其在液体输送管线中的应用
CN201437717U (zh) 井下防砂节流器
CN207333727U (zh) 一种漏水保护阀
CN214946532U (zh) 一种用于采暖管的半球阀
CN201731134U (zh) 一种减压阀
CN112067075B (zh) 一种NB-IoT超声智能水表
CN205896308U (zh) 一种减压阀
CN205937980U (zh) 新型三通调节阀
CN114689130A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气体流量计
CN114370513A (zh) 一种内膨胀密封阀门
CN203718010U (zh) 一种高压球阀
CN207094012U (zh) 一种带流量调节的接头
CN206496002U (zh) 一种暖气阀
CN209781706U (zh) 一种启闭稳定的温控阀
CN219866350U (zh) 一种龙头阀芯
CN206206644U (zh) 一种蝶阀密封组件以及安装有该组件的蝶阀
CN205479389U (zh) 上装式蝶阀
CN205078863U (zh) 压差平衡阀
CN218914094U (zh) 一种能够控制出水流量的出水龙头连接机构
CN220646779U (zh) 一种带有流量预设定功能的动态流量控制阀
CN205155279U (zh) 动态平衡调节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7600 Chumen section, Yu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huan Hemeng pipe fitt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602 Chumen se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Yuhuan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HUAN HEMENG FITT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