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5766U - 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 - Google Patents

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5766U
CN207295766U CN201721008057.1U CN201721008057U CN207295766U CN 207295766 U CN207295766 U CN 207295766U CN 201721008057 U CN201721008057 U CN 201721008057U CN 207295766 U CN207295766 U CN 207295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board
pipe gallery
prefabricated
precast reinforced
interconn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080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浩文
樊则森
孙占琦
邱勇
崔燕辉
刘玉珂
李晓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X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7210080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5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5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5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段综合管廊段,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密封相连,综合管廊段包括第一预制板、第二预制板、第三预制板和第四预制板,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节点结构密封相连,第二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第一预制钢筋和防水处理贴层,第一预制钢筋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预制板上,第二预制板上设有容纳空腔,第一预制钢筋的第二端插入容纳空腔中,且容纳空腔内灌满混凝土填料浆,防水处理贴层密封贴合在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缝隙上。应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综合管廊制备过程存在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目前,综合管廊有整节段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混合预制装配式浇筑综合管廊、盾构装配式综合管廊。
整节段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备过程是将管廊舱体进行分节段预制,每节段的长度为1~2米,在完成预制制备综合管廊节段之后再通过现场拼装连接将各预制管廊节段连接为整体综合管廊后使用。采用整节段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优点是:各个节段一次成型,整体性好,施工周期短,现场湿作业少。但是,采用整节段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缺点是:整节预制完成的管廊节段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针对各个管廊节段的制作、运输及安装都十分困难。
混合预制装配式浇筑综合管廊的制备过程是将管廊舱体进行板块化、叠合板化,在完成预制制备综合管廊的各个板块预制板之后再通过现场拼装,将各个预制板件进行现浇为整体综合管廊后使用。采用混合预制装配式浇筑综合管廊的优点是便于制作、运输及安装。采用混合预制装配式浇筑综合管廊的缺点是施工现场工序繁杂,现场湿作业多,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
盾构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制备过程是通过盾构机施工形成的管廊。采用盾构装配式综合管廊的优点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且无需明挖土方施工。但是,采用盾构装配式综合管廊的缺点是需配置盾构机与管片生产厂家或生产设备及生产流水线,并且实施成本高。
综合对现有技术的综合管廊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可以知道,现有技术的综合管廊制备过程存在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等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综合管廊制备过程存在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段综合管廊段,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密封相连,其中,综合管廊段包括第一预制板、第二预制板、第三预制板和第四预制板,第一预制板、第二预制板、第三预制板和第四预制板四者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筒状管廊,其中,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节点结构密封相连,第二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第一预制钢筋和防水处理贴层,第一预制钢筋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预制板上,第二预制板上设有容纳空腔,第一预制钢筋的第二端插入容纳空腔中,且容纳空腔内灌满混凝土填料浆,防水处理贴层密封贴合在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缝隙上。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预埋固定套,预埋固定套预埋设置于第一预制板上,第一预制钢筋的第一端与预埋固定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第二预制钢筋,第二预制钢筋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预制板上,且第二预制钢筋位于容纳空腔内。
进一步地,第一预制板的与第二预制板连接的端侧设置为第一阶梯结构,第二预制板的与第一预制板连接的端侧设置为第二阶梯结构,第一阶梯结构与第二阶梯结构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相互配合的预埋螺母和连接螺栓,预埋螺母预埋设置在第一预制板上,且预埋螺母的开口端位于第一阶梯结构的阶梯面处,第二预制板上设有与预埋螺母相对应的螺栓通孔,连接螺栓穿过螺栓通孔后与预埋螺母配合连接,防水处理贴层密封覆盖住螺栓通孔。
进一步地,连接螺栓的端部与防水处理贴层之间的螺栓通孔填满混凝土填料浆。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防水夹件,防水夹件设置于第一预制板与第二预制板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第三预制钢筋、第一防水贴层和第二防水贴层,第三预制钢筋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中的一个上,第三预制钢筋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中的另一个上,且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的间隙填满混凝土填料浆,第一防水贴层密封贴合在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的内侧,第二防水贴层密封贴合在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的外侧。
进一步地,在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中,其中一个综合管廊段的端侧设有第一缺口,另一个综合管廊段的端侧设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配合形成操作空间,第三预制钢筋横跨过操作空间,且混凝土填料浆填满操作空间。
进一步地,每个综合管廊段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隔板,中间隔板层纵向地连接在相对的两个预制板上,以分隔出至少两个管廊空间。
应用本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对预定施工地点处综合管廊的建造,降低了综合管廊建造的施工复杂难度,同时也能够缩短建造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在确保综合管廊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第一道密封防水和第二道密封防水之间配合,确保综合管廊各个连接节点处的密封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横断方向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第二连接节点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第二连接节点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第二连接节点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第二连接节点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中间隔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1、第一预制板;12、第二预制板;13、第三预制板;14、第四预制板;15、中间隔板;21、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2、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3、第三连接节点结构;24、第四连接节点结构;25、第五连接节点结构;121、容纳空腔;221、第一预制钢筋;212、第一防水贴层;213、第二防水贴层;221、第一预制钢筋;222、防水处理贴层;223、第二预制钢筋;224、预埋螺母;225、连接螺栓;226、防水夹件;227、预埋固定套;211、第三预制钢筋;30、混凝土填料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段综合管廊段,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密封相连,其中,综合管廊段包括第一预制板11、第二预制板12、第三预制板13和第四预制板14,第一预制板11、第二预制板12、第三预制板13和第四预制板14四者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筒状管廊,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密封相连,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包括第一预制钢筋221和防水处理贴层222,第一预制钢筋22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预制板11上,第二预制板12上设有容纳空腔121,第一预制钢筋221的第二端插入容纳空腔121中,且容纳空腔121内灌满混凝土填料浆30,防水处理贴层222密封贴合在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连接缝隙上。另外,第二预制板12与第三预制板13之间通过第三连接节点结构23密封相连,第三预制板13与第四预制板14之间通过第四连接节点结构24密封相连,第四预制板14与第一预制板11之间通过第五连接节点结构25密封相连,在实际建造使用综合管廊时,为了施工的便利性,第三连接节点结构23、第四连接节点结构24和第五连接节点结构25均与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相同,或者第三连接节点结构23、第四连接节点结构24和第五连接节点结构25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相同。优选地,本技术方案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中,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第三连接节点结构23、第四连接节点结构24和第五连接节点结构25采用相同的结构设计。
应用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通过将综合管廊的各个组成壁转换为预制板进行制造,在工厂车间中将所需的第一预制板11、第二预制板12、第三预制板13和第四预制板14生产成型,然后将预制板运输至预定施工地点,在通过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将预制板的之间的各个连接节点处完成连接,以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连接节点为例,将固定连接在第一预制板11上的第一预制钢筋221插入第二预制板12的容纳空腔121之后进行灌浆密封以形成第一道密封防水,在通过设置防水处理贴层222对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连接间隙进行第二道密封防水,这样,第一预制板11、第二预制板12、第三预制板13和第四预制板14之间即连接形成了一段综合管廊段,在综合管廊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完成连接。应用本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对预定施工地点处综合管廊的建造,降低了综合管廊建造的施工复杂难度,同时也能够缩短建造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并且在确保综合管廊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第一道密封防水和第二道密封防水之间配合,确保综合管廊各个连接节点处的密封防水性能。
在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还包括第二预制钢筋223,第二预制钢筋22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预制板12上,且第二预制钢筋223位于容纳空腔121内。第一预制钢筋221的第二端与第二预制钢筋223的第二端相对地位于容纳空腔121中,在容纳空腔121中灌满混凝土填料浆30并且固化成型之后,第一预制钢筋221加强了第一预制板11和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连接强度,而第二预制钢筋223则对第二预制板12的容纳空腔121位置的强度进行加强,使得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板11的与第二预制板12连接的端侧设置为第一阶梯结构,第二预制板12的与第一预制板11连接的端侧设置为第二阶梯结构,第一阶梯结构与第二阶梯结构相互配合。通过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第一阶梯结构与第二阶梯结构的阶梯面的卡合,使得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同时也能够使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快速地进行定位配合,从而进行快速连接施工。
当然,在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阶梯结构与第二阶梯结构的接触面之间,还可以通过防水夹件226形成第三道密封防水,即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将防水夹件226夹紧挤压使得防水夹件226产生形变而将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至此,在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通过第一道密封防水、第二道密封防水和第三道密封防水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性能良好且可靠的密封防水结构。
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通过第一阶梯结构与第二阶梯结构配合,从而快速地将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正确对位。在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预制板11上开有穿过通孔,并且将第一预制钢筋22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预制板12上,并将第一预制钢筋221的第二穿过第一预制板11的穿过通孔,然后在穿过通孔中灌满混凝土填料浆30以形成第一道密封防水。并且,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还包括至少一个防水夹件226,防水夹件226设置于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通过防水夹件226对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前的缝隙形成第二道密封防水。并且,在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的外侧设置防水处理贴层222将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缝隙形成第三道密封防水。这样,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二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道密封防水、第二道密封防水和第三道密封防水三者之间层层协同作用,能够使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相对于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更好。
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一实施例相比较,具有以下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还包括预埋固定套227,预埋固定套227预埋设置于第一预制板11上,第一预制钢筋221的第一端与预埋固定套227固定连接。这样,第一预制钢筋221与第一预制板11则无需在生产车间内就进行装配固定,而是将各个预制板与第一预制钢筋221以及其他的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所需的连接零部件分别运输至预定施工地点之后,然后再将第一预制钢筋221与第一预制板11通过预埋固定套227连接固定。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三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三实施例相比较,第四实施例具有以下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还包括相互配合的预埋螺母224和连接螺栓225,预埋螺母224预埋设置在第一预制板11上,且预埋螺母224的开口端位于第一阶梯结构的阶梯面处,第二预制板12上设有与预埋螺母224相对应的螺栓通孔,连接螺栓225穿过螺栓通孔后与预埋螺母224配合连接,当连接螺栓225与预埋螺母224连接完成后,连接螺栓22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预制钢筋221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防水处理贴层222密封覆盖住螺栓通孔。本实施例通过连接螺栓225与预埋螺母224连接固定,从而对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进一步的连接强化,使得第一预制板11与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地,在将连接螺栓225与预埋螺母224连接固定完成之后,连接螺栓225的端部与防水处理贴层222之间的螺栓通孔填满混凝土填料浆30,以对连接螺栓225所处的螺栓通孔形成进一步的密封防水,同时所填充的混凝土填料浆30对防水处理贴层222形成支撑作用,使得防水处理贴层222不会出现塌陷而防水失效的情况。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的第四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第三实施例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包括第三预制钢筋211、第一防水贴层212和第二防水贴层213,第三预制钢筋2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中的一个上,第三预制钢筋21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中的另一个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车间完成生产成型的各个预制板中,预先设置了用于与第三预制钢筋211的端部固定相连接的连接钢筋头,在预定施工地点进行施工时,再取钢筋条与相应的连接钢筋头进行焊接固定,从而通过钢筋将相邻的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固定相连,且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的间隙填满混凝土填料浆30,这样通过第三预制钢筋211与所填充的混凝土填料浆30形成了强度足够的连接壁,并且形成了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连接的第一道密封防水。第一防水贴层212密封贴合在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的内侧而形成第二道密封防水,第二防水贴层213密封贴合在两个综合管廊段之间的外侧而形成第三道密封防水。
在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相邻两个综合管廊段中,其中一个综合管廊段的端侧设有第一缺口,另一个综合管廊段的端侧设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配合形成操作空间,第三预制钢筋211横跨过操作空间,且混凝土填料浆30填满操作空间。其中,本实施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均开在相应的综合管廊段的内侧,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之间配合而形成凹槽,这样不仅方便对钢筋条与连接钢筋头进行焊接而形成第三预制钢筋211,而且方便进行填充混凝土填料浆30,然后再分别进行安装第一防水贴层212和第二防水贴层213。
如图7所示,其示出了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开在各个预制板的端部,在将相邻的两个综合管廊段的端部对接是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正对之后,各个预制板上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恰好形成了环形通道。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的第二实施例除以上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其示出了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开在各个预制板的外侧,在将相邻的两个综合管廊段的端部对接是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正对之后,在综合管廊的外侧壁面上,各个预制板上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形成了环形槽,并且该环形槽的横断面为三角形形状,即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实际为各个预制板的端部的倒角。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的第三实施例除以上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其示出了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实际上是地以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结合,即: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均包括一各内侧子缺口以及一外侧子缺口,第一缺口的内侧子缺口与第二缺口的内侧子缺口相互配合形成的内侧凹槽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由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形成的凹槽,并且在该内侧凹槽中设置了第三预制钢筋211,第一缺口的外侧子缺口与第二缺口的外侧子缺口相互配合形成的外侧凹槽相同于第三实施例中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形成的三角形环形槽,在该外侧凹槽中也设置有第三预制钢筋211。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的第四实施例除以上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参见图1和图10所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可以建造成为单仓综合管廊,也可以建造成为双仓综合管廊,还可以建造成为多仓综合管廊。因此,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中的每个综合管廊段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隔板15,中间隔板15层纵向地连接在相对的两个预制板上,以分隔出至少两个管廊空间,图1所示为双仓综合管廊的横断结构示意图。为了将中间隔板15与综合管廊中相应的底板(即图1所示第一预制板11)、底板(即图1所示第三预制板13)连接稳定,如图10所示,在第一预制板11上设置凹槽位置,并将中间隔板15的端侧插入该凹槽位置中,然后通过灌填混凝土填料浆30将中间隔板15与第一预制板11连接固定。同样地,中间隔板15与第三预制板13之间的配合装配也是:在第三预制板13上设置凹槽位置,并将中间隔板15的端侧插入该凹槽位置中,然后通过灌填混凝土填料浆30将中间隔板15与第一预制板11连接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段综合管廊段,相邻两个所述综合管廊段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密封相连,其中,所述综合管廊段包括第一预制板(11)、第二预制板(12)、第三预制板(13)和第四预制板(14),所述第一预制板(11)、所述第二预制板(12)、所述第三预制板(13)和所述第四预制板(14)四者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筒状管廊,其中,所述第一预制板(11)与所述第二预制板(1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密封相连,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包括第一预制钢筋(221)和防水处理贴层(222),所述第一预制钢筋(22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预制板(11)上,所述第二预制板(12)上设有容纳空腔(121),所述第一预制钢筋(221)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容纳空腔(121)中,且所述容纳空腔(121)内灌满混凝土填料浆(30),所述防水处理贴层(222)密封贴合在所述第一预制板(11)与所述第二预制板(12)之间的连接缝隙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还包括预埋固定套(227),所述预埋固定套(227)预埋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制板(11)上,所述第一预制钢筋(221)的第一端与所述预埋固定套(227)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还包括第二预制钢筋(223),所述第二预制钢筋(22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预制板(12)上,且所述第二预制钢筋(223)位于所述容纳空腔(121)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板(11)的与所述第二预制板(12)连接的端侧设置为第一阶梯结构,所述第二预制板(12)的与所述第一预制板(11)连接的端侧设置为第二阶梯结构,所述第一阶梯结构与所述第二阶梯结构相互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还包括相互配合的预埋螺母(224)和连接螺栓(225),所述预埋螺母(224)预埋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板(11)上,且所述预埋螺母(224)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一阶梯结构的阶梯面处,所述第二预制板(12)上设有与所述预埋螺母(224)相对应的螺栓通孔,所述连接螺栓(225)穿过所述螺栓通孔后与所述预埋螺母(224)配合连接,所述防水处理贴层(222)密封覆盖住所述螺栓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225)的端部与所述防水处理贴层(222)之间的螺栓通孔填满所述混凝土填料浆(30)。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22)还包括至少一个防水夹件(226),所述防水夹件(226)设置于所述第一预制板(11)与所述第二预制板(12)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21)包括第三预制钢筋(211)、第一防水贴层(212)和第二防水贴层(213),所述第三预制钢筋(2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综合管廊段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三预制钢筋(21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综合管廊段中的另一个上,且两个所述综合管廊段之间的间隙填满所述混凝土填料浆(30),所述第一防水贴层(212)密封贴合在两个所述综合管廊段之间的内侧,所述第二防水贴层(213)密封贴合在两个所述综合管廊段之间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综合管廊段中,其中一个所述综合管廊段的端侧设有第一缺口,另一个所述综合管廊段的端侧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配合形成操作空间,所述第三预制钢筋(211)横跨过所述操作空间,且所述混凝土填料浆(30)填满所述操作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综合管廊段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隔板(15),所述中间隔板(15)层纵向地连接在相对的两个预制板上,以分隔出至少两个管廊空间。
CN201721008057.1U 2017-08-11 2017-08-11 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 Active CN207295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8057.1U CN207295766U (zh) 2017-08-11 2017-08-11 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8057.1U CN207295766U (zh) 2017-08-11 2017-08-11 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5766U true CN207295766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3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08057.1U Active CN207295766U (zh) 2017-08-11 2017-08-11 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57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667A (zh) * 2019-10-10 2020-01-03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圆形储仓的装配式仓顶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4667A (zh) * 2019-10-10 2020-01-03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圆形储仓的装配式仓顶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49672U (zh) 装配式砌块及装配式墙体
CN105134009B (zh) 框架结构填充墙窗台压顶混凝土结构与施工方法
CN106481090B (zh) 一种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加固方法
CN108729564A (zh) 装配式建筑体系
CN106677132A (zh) 一种定型渠道及其田间任意角度无缝连接方法
CN207402953U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立式模具组件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207295766U (zh) 预制板灌浆连接式综合管廊
CN103334489A (zh) 高精度抗负载整体剪力墙建筑
CN109024699A (zh) 整体式止水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211447322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构造
CN210194676U (zh) 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管节拼装结构
CN204551897U (zh) 带有关节型连接装置的钢框柱
CN110080291A (zh) 一种装配式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CN110080394A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11082125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污水厂生化池及其安装方法
CN207660193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超长檐沟
CN207032217U (zh) 一种用于弯曲河道的高分子聚合物板桩
CN206873734U (zh) 用组合式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板节点
CN20623335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筋砼构件
CN110080288A (zh) 一种装配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的明挖施工方法
CN21267085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结构
CN106401191B (zh) 一种钢剪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注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2926569U (zh) 一种带窗洞及叠合梁的预制剪力墙的连接构造
CN211369141U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及其竖向连接节点
CN204418425U (zh) 钢结构厂房外墙和钢结构厂房外墙拐角处立柱模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9

Address after: 221000 west side of West jingsan Road, X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Xu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Huatai Road Training Building,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rd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