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4627U -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4627U
CN207294627U CN201721155171.7U CN201721155171U CN207294627U CN 207294627 U CN207294627 U CN 207294627U CN 201721155171 U CN201721155171 U CN 201721155171U CN 207294627 U CN207294627 U CN 207294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heat
fermentation vat
pipe l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51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洲
高维
高霞
马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551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4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4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4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包括:直接利用温排水的低温余热加热介质水的热泵;设置于发酵池内的供暖埋管子系统,利用在热泵加热的介质水向发酵池供暖;以及用于向发酵池内提供空气的空气供给子系统。该系统采用热泵技术可方便、高效利用温排水的低温余热,提高热量综合利用程度,降低温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可将堆肥周期从30天缩至20天以内,大大提高了堆肥效率。上述系统还包括热水空气换热器,对空气进行预热后再通入发酵池供氧,可以提高传热效率、缩短升温时间、迅速提高发酵池温度,并且提高了发酵池温度调节的可靠性,结合埋管供暖可以稳定地将温度维持在60℃左右,最高效保持发酵过程的进行。

Description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属于环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厂温排水是发电厂凝汽器开式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排水。沿海、江和河的电厂基于现实考虑一般设计有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从水源抽取的冷却水在吸收凝汽器排热后经温排水管直接排放。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可以较好解决电厂对排气冷却的需求,但是长期运行下收纳水体受到的热污染也越来越明显,影响原生态环境下鱼类、藻类的生存,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提升,妥善解决温排水问题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温排水相比抽取的原冷却水具有8~10℃的温升,是低温热源,但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温排水具有广泛的热源潜力,但是对应用场合要求较高。
餐厨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主要成分包括蔬菜、米饭、水果、动植物油等。餐厨垃圾的分类处理在我国才刚刚开始,高温好氧堆肥技术属于目前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堆料中好氧微生物的生命代谢作用——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对有机废弃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生物合成。高温堆肥可以最大限度杀灭病原菌,对有机质的降解速度快,有机副产品还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高温好氧堆肥过程可以分为中温期(温度上升并低于50℃)、高温期(温度高于50℃)和降温腐熟期(温度低于50℃并降温),由于温度的不同,微生物的种类和发酵程度也不同,目前广泛采用的高温好氧堆肥技术都采用自然堆积升温方法,餐厨垃圾的处理周期较长,一般达到30天左右,开发能进一步缩短处理周期并稳定处理质量的堆肥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综上,现有发电厂的温排水都是直接排放,没有进行低温余热利用,不仅浪费了大量能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高温好氧堆肥是一种高效综合处理餐厨垃圾的工艺,但目前的堆肥过程由于没有引入外部热源需要同时经历中温和高温期,对堆肥周期产生了明显影响,导致堆肥周期较长,病原菌杀灭不完全等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该系统利用热泵技术耦合电厂温排水低温热源,热泵加热工质用于提供餐厨垃圾高温发酵堆的发酵温度,使好氧堆肥全程处于高温期,加速堆肥过程,缩短周期,提高堆肥效率,并提高堆肥质量,不仅可以降低温排水的热损失,而且可以提高堆肥工艺的效率,同时兼顾环保效果,可以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包括:
热泵,用于直接利用温排水的低温余热加热介质水;所述热泵的蒸发器的热媒水进口与电厂温排水管的排水口连接以接收温排水,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与供暖埋管子系统的冷水出口连接以接收介质水;
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设置于发酵池内,利用在所述热泵的冷凝器内吸收热量的介质水向所述发酵池供暖;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热水进口经第一管道与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连接以接收加热后的介质水,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冷水出口用于输出在所述发酵池内换热后的介质水;和
空气供给子系统,用于向所述发酵池内提供空气以供所述发酵池内放置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使用,所述空气供给子系统包括风机和空气供给管道,所述空气供给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与所述发酵池的布风管道连接。
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热水空气换热器,用于使自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输出的介质水与所述空气供给子系统输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热水空气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壳体,其中,
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和所述风机之间,设置有冷空气入口与热空气出口以使所述壳体围成的空气通流区与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和所述风机连通,所述冷空气入口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经所述空气供给管道与所述布风管道连接;
所述换热管设置于空气通流区内,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连接以接收经所述热泵加热后的介质水,所述换热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热水进口连接。
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的冷空气入口位于热空气出口的下方,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位于出水口的上方。
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热水空气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
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气供给子系统还设置有与所述热水空气换热器并联的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空气供给管道连接;所述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上设有第二阀门。
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冷水出口与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
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水泵与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
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包括多个埋管,所述埋管设置于所述发酵池内的四周,所述埋管外表面距离发酵池的墙面深度为8~15cm;从发酵池高度方向看,从上至下所述埋管的密度依次减小或者所述埋管均匀分布。
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热水进口位于所述发酵池下部,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冷水出口靠近发酵池上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由于采用热泵技术可以方便并且高效利用温排水的低温余热,不仅可以提高热量综合利用程度,也可以降低温排水对环境的影响,能够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由于引入外部热源实现了温度控制,可以将高温好氧堆肥过程的周期从30天缩短到20天以内,极大地提高了堆肥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对空气进行预热后再通入发酵池供氧,可以迅速提高发酵池温度,结合发酵池内埋管供暖,以维持发酵过程在60℃左右,最高效保持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空气在发酵池内与餐厨垃圾直接接触,对空气进行预热可以提高传热效率,缩短升温时间,并且提高了发酵池温度调节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通过水泵、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对进入发酵池的热量进行调节,因而可以对发酵池内的温度进行准确的控制。根据发酵池内温度反馈,通过调节水泵的变频电机迅速调节循环水量,热泵装置可以保持出水温度不变,进入发酵池的热量即与循环水量成正比,第一阀门可以起到辅助调节的作用;另外,通过调节供气系统的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阀门可以控制进入热水空气换热器的空气量,进而可以精确控制供气温度。由于发酵池内始终处于最佳发酵温度,可以提高堆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长时间的高温可以有效杀灭餐厨垃圾中的病原菌,提高发酵残余物的质量,有利于还田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排水管;2-热泵;3-风机;4-热水空气换热器;5-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6-供暖埋管子系统;7-发酵池;8-水泵;9-第一阀门;10-空气供给管道;11-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热泵2、供暖埋管子系统和空气供给子系统。下面对以上部件一一进行说明。
热泵2,直接利用电厂的温排水管内的温排水的低温余热加热介质水,温排水是发电厂凝汽器开式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排水,其温度一般为25-35℃。热泵为通过让循环工质(制冷剂液体)不断完成“蒸发(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压缩→冷凝(放出热量)→节流→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从而将温排水的热量转移到介质水中的设备。具体地,热泵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其中:蒸发器,用于使制冷剂液体蒸发,吸收外部低温热源(即温排水)的热量;压缩机,用于压缩并输送循环工质从低温低压处至高温高压处,具体为压缩蒸发的循环工质并输送至冷凝器;冷凝器,用于使蒸发的制冷剂冷凝,将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传送给外部的冷却介质(即水);膨胀阀用于对循环工质进行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循环工质流量。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热泵2设置在发电厂凝汽器开式冷却系统处,其蒸发器的热媒水进口与电厂温排水管1的排水口连接,以使蒸发器吸收温排水的低品位热量使循环工质气化,降温后的温排水由蒸发器的热媒水出口排出,热泵2的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与供暖埋管子系统的冷水出口连接以接收介质水,从而使得冷凝器利用气化后的循环工质液化释放的热量加热介质水使得介质水的温度升高,并自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排出。
供暖埋管子系统6,设置于发酵池内,利用在冷凝器内吸收热量的介质水(或称热介质水)向发酵池供暖,发酵池为封闭式发酵池。具体地,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热水进口经第一管道与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连接以接收加热后的介质水,其冷水出口用于输出在发酵池内换热后的介质水(或称冷介质水);应用时,自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流出的加热后的介质水流经供暖埋管子系统6时,与发酵池内进行好氧堆肥的餐厨垃圾进行热交换,即通过供暖埋管子系统6传热给发酵池内进行好氧堆肥的餐厨垃圾,使餐厨垃圾迅速提高发酵温度,并维持理想的发酵温度,热介质水经放热后成为冷介质水,经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冷水出口排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供暖埋管子系统6包括多个埋管,发酵池埋管布置于发酵池内的四周(即沿着发酵池的周向布置与发酵池内),多个埋管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多个埋管依次串联连通,还可以是多个埋管并联连通,且多个埋管仅有一个热水进口和一个冷水出口。埋管外表面距离发酵池的墙面深度为8~15cm(比如9cm、10cm、12cm、14cm);从发酵池高度方向看,从上至下埋管密度依次减小,即发酵池上部的埋管密度大于发酵池下部的埋管密度,或者埋管均匀分布,更优选地,相邻埋管中心线的距离为20~50cm(比如22cm、25cm、30cm、35cm、40cm、45cm、48cm),为了便于充分换热,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热水进口位于发酵池下部,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冷水出口靠近发酵池上部;采用上述设计的埋管可以兼顾传热效率和使用的稳定安全性,埋管距离墙面太近会提高传热效率,但是会增加腐蚀风险,太远则会降低传热效率,需要增加埋管数量,增加设备投资,并导致能源浪费。埋管优选采用带翅片的钢管。
空气供给子系统,用于向发酵池7内提供空气以供餐厨垃圾有氧堆肥使用,包括风机3和空气供给管道10,空气供给管道10的一端连接风机3、另一端与发酵池布风管道(通常位于发酵池的底部)连接;具体地,风机3提高空气压力并排送至空气供给管道10,空气供给管道10用于向发酵池7内输送空气供餐厨垃圾有氧堆肥使用。布风管道上连接有一定数量的布风管及喷嘴;更优选地,喷嘴采用大管径风帽式防堵设计(可参照在流化床锅炉上常见的大管径风帽式防堵设计),并采用耐磨防腐蚀材料制造。
为了更好地调节发酵池7内的温度,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还包括:热水空气换热器4,用于使自热泵2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输出的介质水与空气供给管道10输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换热后温度得以降低的介质水再由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热水进口进入供暖埋管子系统6,换热后温度得以升高的空气再由空气供给管道10输送至布风管道。具体地,热水空气换热器4包括换热管和壳体,其中,壳体设置于空气供给管道10和风机3之间,设置有冷空气入口与热空气出口以使壳体围成的空气通流区与空气供给管道10和风机3连通,其冷空气入口与风机3连接,其热空气出口经空气供给管道10与布风管道连接;换热管设置于空气通流区内,其进水口与热泵2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连接以接收经热泵2加热后的介质水,其出水口与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热水进口连接。为了便于充分换热,壳体的冷空气入口位于热空气出口的下方,如冷空气入口位于壳体的底部,热空气出口位于壳体的顶部;换热管的进水口位于出水口的上方。热水空气换热器4可以是各种间壁式换热器,比如管壳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热水空气换热器4为管壳式换热器;具体地,热水空气换热器4包括:盘管(即换热管)和壳体,其中,盘管位于壳体内部,盘管的进水口与热泵2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连接,盘管的出水口与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热水进口连接;壳体为中空柱状,用于容纳盘管并供空气通过,壳体的冷空气入口与风机3出口连接,壳体的热空气出口通过空气供给管道10与发酵池7底部的布风管道连接;应用时,自热泵2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流出的介质水进入热水空气换热器4(具体为盘管),与流经壳体内(即空气通流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即,自热泵2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流出的热水向自壳体的冷空气入口进入壳体的冷空气传热,加热空气;热水经过热水空气换热器4后温度降至适当范围,然后送入供暖埋管子系统6向发酵池7供暖;空气经过热水空气换热器4后温度升高,然后依次通过空气供给管道10、布风管道进入发酵池内与餐厨垃圾直接接触,采用该设计对空气进行预热可以提高传热效率、缩短升温时间,并且提高了发酵池温度调节的可靠性。
优选地,空气供给子系统还设置有与热水空气换热器4并联的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5,其一端与风机3连接,另一端与空气供给管道10连接,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5上设有第二阀门11,用于调节进入热水空气换热器4的进风量,进而可以调节进入发酵池7内的空气温度,可以在不改变风量的条件下快速调节发酵池7内温度,提高温度调节响应速度。
优选地,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冷水出口与热泵2的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8,如此可以便于输送介质水。由于热泵2可以保持出水温度不变,使得进入发酵池7的热量与介质水的循环水量成正比,而通过调节水泵8的变频电机的转速可以调节介质水的循环水量,因此可以利用水泵8对发酵池7内的温度进行控制。为了进一步调节发酵池7内的温度,在水泵7与热泵2的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9,用于调节水量。
一种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方法,通过上述系统实施,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热泵2吸收电厂温排水管1内的温排水的低温余热并加热介质水;
步骤二,将加热后的介质水输送至供暖埋管子系统6为发酵池7供暖以使发酵池内的好氧堆肥过程维持在高温段,同时向发酵池内输送空气,该高温段的温度高于50℃,优选地,高温段的温度为50-60℃。
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二之前还包括加热空气的步骤:将经热泵2加热后的介质水通过热水空气换热器4将空气加热。优选地,热泵加热后的介质水温度为65-75℃,热水空气换热器4换热后介质水温度为60-70℃、空气为42-48℃,供暖埋管子系统出水温度控制在28-32℃左右。控制发酵池出水温度主要是用于改善热泵的效率,出水温度越低,热泵效率越高,可以起到节约电能的作用,因而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埋管设计需要优选深度、管距和布置方式等,以使传热效率最佳。热泵出水温度根据发酵池内的最佳温度和传热温差进行控制,以使发酵池内的温度始终控制在最佳的高温区范围内,即50~60℃,热泵出水温度太高则会导致热泵系统效率降低,太低则会导致埋管系统投资增加。如热水空气换热器不投用仍维持热泵出口水温,并保持回水温度,此时热泵供热功率下降,发酵池内升温速率降低。
实施例
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热泵2、热水空气换热器4、供暖埋管子系统6和空气供给子系统:其中,
热泵2设置在电厂凝汽器开式冷却系统处;其蒸发器的热媒水进口与电厂温排水管1的排水口连接,以使蒸发器吸收温排水的低品位热量使循环工质气化,降温后的温排水由蒸发器的热媒水出口排出;其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与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冷水出口连接以接收介质水,从而使得冷凝器利用气化后的循环工质液化释放的热量加热介质水使得介质水的温度升高,并自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排出;
热水空气换热器4包括盘管和壳体,其中,盘管位于壳体内部,盘管的进水口与热泵2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连接,盘管的出水口与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热水进口连接;壳体为中空柱状,用于容纳盘管并供空气通过,壳体的冷空气入口通过空气供给管道10与风机出口连接,壳体的热空气出口通过空气供给管道10与发酵池7底部的布风管道连接;
供暖埋管子系统6,设置于发酵池7内,用于向发酵池供暖;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热水进口与热水空气换热器4的盘管的出水口连接以接收介质水,其冷水出口用于输出在发酵池7内换热后的介质水;供暖埋管子系统6包括多个埋管,埋管布置于发酵池内的四周,埋管距离发酵池7的墙面深度为12cm,埋管采用外壁带翅片的钢管;
空气供给子系统,包括风机3和空气供给管道10,空气供给管道10的一端连接风机3、另一端与发酵池7底部的布风管道连接;空气供给管道10上设有热水空气换热器4且热水空气换热器4的壳体与空气供给管道10连通,即壳体的冷空气入口经空气供给管道与风机连接,壳体的热空气出口经空气供给管道与布风管道连接;空气供给子系统还设置有与热水空气换热器4并联的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5,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5上设有第二阀门11。
上述系统运行方法如下:热泵2利用温排水热量加热介质水,使冷媒水温度升高到65-75℃;然后通过热水空气换热器4介质水与流经的空气进行换热,介质水温度降低到60-70℃,而空气从常温升温至45℃左右,加热后的空气经空气供给管道进入发酵池底部的布风管道进而进入发酵池7供有氧堆肥使用,从热水空气换热器4流出的温度为60~70℃的水进入供暖埋管子系统6为好氧堆肥供暖,供暖埋管子系统6的埋管经过优化设计,保证传热效果最佳,出水温度最低,由于发酵周期较长,循环水较少,循环流程较长,发酵池埋管出水温度可以保持在30℃左右。供暖埋管子系统根据发酵池内的温度分布采用优化设计,位于发酵池上部的埋管密度大于位于发酵池下部的埋管密度,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埋管外壁采用翅片管结构,部分埋管内部可以采用传热效率更佳的内螺纹扰流设计。发酵池埋管7出水经过水泵8再次进入第一换热管由热泵2加热循环使用。
运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后,发酵池中的好氧堆肥过程由于使用经过加热的空气和埋管供暖,能够保证餐厨垃圾从刚开始进入发酵池就可以快速升温到最佳的发酵温度60℃,不仅可以提高堆肥效率也可以有利于提高堆肥质量,有效杀灭病原菌。经过上述过程可以将好氧堆肥过程的周期从30天降低到20天以内,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热泵,用于直接利用温排水的低温余热加热介质水;所述热泵的蒸发器的热媒水进口与电厂温排水管的排水口连接以接收温排水,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与供暖埋管子系统的冷水出口连接以接收介质水;
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设置于发酵池内,利用在所述热泵的冷凝器内吸收热量的介质水向所述发酵池供暖;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热水进口经第一管道与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连接以接收加热后的介质水,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冷水出口用于输出在所述发酵池内换热后的介质水;和
空气供给子系统,用于向所述发酵池内提供空气以供所述发酵池内放置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使用,所述空气供给子系统包括风机和空气供给管道,所述空气供给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另一端与所述发酵池的布风管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热水空气换热器,用于使自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输出的介质水与所述空气供给子系统输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空气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壳体,其中,
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和所述风机之间,设置有冷空气入口与热空气出口以使所述壳体围成的空气通流区与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和所述风机连通,所述冷空气入口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热空气出口经所述空气供给管道与所述布风管道连接;
所述换热管设置于空气通流区内,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出口连接以接收经所述热泵加热后的介质水,所述换热管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热水进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冷空气入口位于热空气出口的下方,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位于出水口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空气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子系统还设置有与所述热水空气换热器并联的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空气供给管道连接;所述热水空气换热器旁路上设有第二阀门。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冷水出口与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泵与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冷媒水进口连接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包括多个埋管,所述埋管设置于所述发酵池内的四周,所述埋管外表面距离发酵池的墙面深度为8~15cm;从发酵池高度方向看,从上至下所述埋管的密度依次减小或者所述埋管均匀分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热水进口位于所述发酵池下部,所述供暖埋管子系统的冷水出口靠近发酵池上部。
CN201721155171.7U 2017-09-08 2017-09-08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 Active CN207294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5171.7U CN207294627U (zh) 2017-09-08 2017-09-08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5171.7U CN207294627U (zh) 2017-09-08 2017-09-08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4627U true CN207294627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6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5171.7U Active CN207294627U (zh) 2017-09-08 2017-09-08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46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9310A (zh) * 2017-09-08 2018-01-23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12592219A (zh) * 2020-12-28 2021-04-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好氧堆肥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9310A (zh) * 2017-09-08 2018-01-23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12592219A (zh) * 2020-12-28 2021-04-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好氧堆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9443B (zh) 一种多晶硅还原炉水系统热能回收系统及工艺
CN103884037A (zh) 采暖热网循环水热交换系统
CN207294627U (zh)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
CN108286728A (zh) 一种电厂梯级供热系统
CN108507220A (zh)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冷却机组及其冷却方式
CN208253695U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和蒸汽喷射器的电厂梯级供热系统
CN206345827U (zh) 一种原油蒸馏塔顶废热回收系统
CN107619310A (zh) 沿海电厂温排水循环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40487B (zh) 一种组合型双级蒸汽热泵系统
CN107227981A (zh) 一种利用lng冷能协同控制汽轮机排汽背压系统及方法
CN208832784U (zh) 一种压缩制冷与自然制冷相结合的空调系统
CN101693868B (zh) 节能型空气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4540309U (zh) 奶牛养殖场奶牛饮水系统
CN217593859U (zh) 一种双效蒸发浓缩系统
CN205351847U (zh) 一种利用低位热能生产冷冻水的装置
CN203704106U (zh) 采暖热网循环水热交换系统
CN211451449U (zh) 一种直冷直热式冷热水一体式机组
CN203336879U (zh) 一种冷凝器热回收装置
CN202647719U (zh) 亚临界湿冷供热机组热网疏水处理系统
CN207815455U (zh) 一种供热系统
CN206256941U (zh)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有机工质循环冷却系统
CN201534837U (zh) 节能型空气预处理装置
CN104542327A (zh) 奶牛养殖场奶牛饮水系统
CN111023617A (zh) 一种基于制冷方式使乏汽冷却水降温的装置及方法
CN208382650U (zh) 一种制冷制热螺杆并联桶泵一体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