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5455U - 一种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5455U
CN207815455U CN201820146015.2U CN201820146015U CN207815455U CN 207815455 U CN207815455 U CN 207815455U CN 201820146015 U CN201820146015 U CN 201820146015U CN 207815455 U CN207815455 U CN 207815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ump
heat
steam
hea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60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贾明华
潘振艳
杨天亮
杜永斌
付玉玲
单国锋
邱德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60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5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5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5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汽轮机组(11)、热泵装置(12)、循环水装置(13)和供热装置(14);汽轮机组(11)和循环水装置(13)相连,循环水装置(13)从汽轮机组(11)中吸收热量;热泵装置(12)和循环水装置(13)相连,热泵装置(12)吸收循环水装置(13)中的热量;供热装置(14)与热泵装置(12)相连,热泵装置(12)将从循环水装置(13)中吸收的热量传递至供热装置(14)进行供热。通过在汽轮机组和循环水装置中间增加热泵装置,解决了扩展火电机组供热能力时需要整体改造汽轮机的问题,实现了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火力发电和节能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居民采暖需求增加,需要对原有的火电机组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扩展原有火电机组的供热能力。
目前,扩展原有火电机组的供热能力,一方面是将传统的只供电不供热的纯凝汽轮机组改造为热电联产机组,对纯凝汽轮机组的改造主要是将原来纯凝汽轮机改造为抽汽式汽轮机,使得汽轮机可以在中间级抽出一部分蒸汽用于供暖;或者将纯凝汽轮机改造为背压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的排汽压力较高,排汽所含的热量可大部分用于供暖。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热电联产机组中达到最大抽汽量的汽轮机进行增容改造,通过增加抽汽量的方式扩展供热能力。
然而,现有的改造方案中,均需要对原有的汽轮机组进行整体改造,改造范围大,过程复杂,时间长,且投资巨大,不利于火电机组改造计划的推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热系统,无需对原来的火电机组的汽轮机部分进行改造,就可以扩展原有火电机组的供热能力,系统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汽轮机组(11)、热泵装置(12)、循环水装置(13)和供热装置(14);
汽轮机组(11)和循环水装置(13)相连,循环水装置(13)从汽轮机组(11)中吸收热量;
热泵装置(12)和循环水装置(13)相连,热泵装置(12)吸收循环水装置(13)中的热量;
供热装置(14)与热泵装置(12)相连,热泵装置(12)将从循环水装置(13)中吸收的热量传递至供热装置(14)进行供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在汽轮机组和循环水装置中间增加热泵装置,不会对原有汽轮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任何影响;在汽轮机组之外增设热泵装置,利用循环水中的余热去加热采暖设备,实现废热的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同时还实现了热电解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了扩展火电汽轮机组供热能力时需要整体改造汽轮机,改造范围大,成本高的问题,可以减小改造范围,降低改造成本,改造后的供热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还进一步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实现了通过热电解耦满足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需求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供热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供热系统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供热系统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供热系统中热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供热系统中热泵装置的第一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供热系统中热泵装置的第二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供热系统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汽轮机组(11)、热泵装置(12)、循环水装置(13)和供热装置(14);
汽轮机组(11)和循环水装置(13)相连,循环水装置(13)从汽轮机组(11)中吸收热量;
热泵装置(12)和循环水装置(13)相连,热泵装置(12)吸收循环水装置(13)中的热量;
供热装置(14)与热泵装置(12)相连,热泵装置(12)将从循环水装置(13)中吸收的热量传递至供热装置(14)进行供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轮机组(11)是指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轮机组(11)可以为纯凝汽轮机组、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或背压汽轮机组。其中在纯凝汽轮机组中,高温蒸汽进入汽轮机,通过其中各级叶片做功后,乏汽全部进入凝结器凝结为水,不会经过除回热系统外的其他机组进行抽汽。热泵装置(12)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在运行时其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以对传热介质进行蒸发,介质蒸汽经压缩后温度和压力上升,高温蒸汽在被冷凝成液体时释放出的热量传递给了储水箱中的水,冷凝后的传热介质又返回到蒸发器,后再被蒸发,如此循环往复就实现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循环水装置(13)主要为机组提供冷却水源,提高汽轮机组(11)效率。供热装置(14)是指集中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装置。
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供热系统可以包括汽轮机组(11)、热泵装置(12)、循环水装置(13)和供热装置(14)。其中的汽轮机组(11)可进行正常工作,利用高温蒸汽做功发电。高温蒸汽在汽轮机组(11)内做功发电之后,被冷却为凝结水继续重进入下一轮循环再次变为高温蒸汽,进入到汽轮机组(11)做功发电。高温蒸汽在被冷却为凝结水时需要借助循环水装置(13)完成,因此循环水装置(13)吸收了汽轮机组(11)中的热量。热泵装置(12)可以利用循环水装置(13)吸收的这部分热量为供热装置(14)输送热量,使得供热装置(14)可以实现对用户的供暖。
进一步的,参见图1,汽轮机组(11)包括:汽轮机(111)、发电机(112)、凝汽器(113)和第一蒸汽管道(114);其中,第一蒸汽管道(114)与汽轮机(111)、发电机(112)和凝汽器(113)相连;
热泵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热泵(121)、热泵进水管(122)和热泵出水管(123);其中,热泵进水管(122)和热泵出水管(123)与分别与各个热泵(121)和循环水装置(13)相连;
循环水装置(13)包括:冷却塔(131)和循环水管道(132);其中,循环水管道(132)与凝汽器(113)和冷却塔(131)相连;
供热装置(14)包括:采暖设备(141)、采暖供水管(142)和采暖回水管(143);其中,采暖供水管(142)和采暖回水管(143)分别与热泵装置(12)和采暖设备(141)相连。
进一步的,采暖供水管(142)中的采暖供水吸收热泵装置(12)中的热量;
采暖回水管(143)将被热泵装置(12)加热过的采暖回水输送至供热装置(14)中,对采暖设备(141)进行供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汽轮机(111)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凝汽器(113)是将汽轮机(111)的排汽冷凝成水的一种换热器,其主要用于汽轮机(111)动力装置中,与循环水装置(13)配合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水冷凝汽器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蒸汽管道(114)是指连接汽轮机(111)和凝汽器(113)的管道,用于输送蒸汽。
热泵(121)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热泵进水管(122)是指与热泵(121)连接,向热泵(121)内进水的管道。热泵出水管(123)是指与热泵(121)连接,热泵(121)向外排水的管道。
冷却塔(131)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某一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循环水管道(132)是指连接凝汽器(113)和冷却塔(131),输送冷却循环水的管道。
采暖设备(141)是指在供热装置(14)中,热用户进行采暖的设备,例如可以为暖气等。采暖供水管(142)是指进入热用户的采暖设备(141)之前的管道,用于输送传热介质,例如水。采暖回水管(143)是指经过热用户的采暖设备(141),放热之后的输送传热介质的管道,传热介质经过采暖回水管(143)输送至热泵装置(12)中,进入下一轮循环,再次及吸收热量后,经采暖供水管(142)向采暖设备(141)供暖。
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轮机组(11)中还可以包括凝结水泵(图中未标注),用于火电热力系统中输送凝汽器内的凝结水。冷却塔(131)可以为密闭式冷却塔(也叫蒸发式空冷器)将管式换热器置于塔内,通过流通的空气、喷淋水与循环水的热交换保证降温效果。循环水装置(13)中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的设备,例如循环水泵(图中未标注),用于输送流体或使其增压的机械,其作用是向凝汽器(113)供给冷却水,用以维持凝汽器(113)真空,提高汽轮机组(11)的工作效率。冷却塔(131)内的温度为T01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管道(132)进入凝汽器(113),在凝汽器内(113)吸收蒸汽凝结散发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为T02,并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循环水管道(132)进入冷却塔(131)后在冷却塔(131)内散热降温为T01,完成一次循环过程。
供热装置(14)中的采暖设备(141)以暖气为例进行说明,传热介质以水为例进行说明。采暖供水管(142)与热泵(121)相连,采暖供水在热泵(121)内进行换热后,水温升高,经过采暖供水管(142)输送至采暖设备(141)处,释放热量供用户采暖,用户采暖之后暖气中的水温降低,再经采暖回水管(143)输送至热泵(121)处,再次与热泵(121)的进行换热,水温升高,转变为采暖供水,为用户供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供热系统中,冷却塔的类型和数量,循环水泵和循环水管道的具体选择和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图中给出的仅为一种示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供热系统中热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4,进一步的,热泵装置(12)包括:至少一台热泵(121),各个热泵(121)并联和/或串联设置;其中,
各个热泵(121)包括:蒸发器(1211)、压缩机(1212)、冷凝器(1213)、膨胀阀(1214);其中,蒸发器(1211)的一端依次与压缩机(1212)、冷凝器(1213)和膨胀阀(1214)相连,蒸发器(1211)的另一端与膨胀阀(1214)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发器(1211)用于与热泵进水管(122)中的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加热蒸发器(1211)中的液体,使其转化为蒸汽。压缩机(1212)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其可以吸入低温低压的气体介质,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介质。冷凝器(1213)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1213)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膨胀阀(1214)安装在蒸发器(1211)入口,主要有节流作用和控制介质流量的作用。
示例性的,参见图1,热泵装置(12)可以由多台热泵(121)并联组成,在需要满足较多用户所需热量时,可以对热泵装置(12)中的热泵(121)的连接方式进行调整。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发器(1211)与热泵进水管(122)和热泵出水管(123)相连,冷凝器(1213)分别与采暖供水管(142)和采暖回水管(143)相连。在蒸发器(1211)内温度为T11的介质蒸发,吸收温度为T02的循环水中的热量,升温为T12后进入压缩机(1212),通过压缩机(1212)的压缩,变为温度为T13的高温高压介质。被吸收热量降温为T03的循环水通过热泵出水管(123)回到循环水装置中(图中未示出)。
示例性的,在冷凝器(1213)内,温度为T13的高温介质向温度为T21的回水释放热量将其温度升高为T22后,通过采暖供水管道(142)输送至采暖设备(141),经采暖设备(141)消耗后温度降为T21。冷凝器(1213)内释放热量后的介质温度降为T14,后经膨胀阀(1214)减压后继续降低温度至T11后进入蒸发器(1211)继续循环。
进一步的,热泵装置(12)串联两级或三级热泵;其中,每级包括至少一台热泵(121)。
进一步的,热泵进水管(122)与循环水管道(132)相连;
热泵出水管(123)设置于冷却塔(131)前的循环水管道(132)上、直接引入冷却塔(131)或设置于冷却塔(131)后的循环水管道(132)上。
示例性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供热系统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供热系统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热泵出水管(123)可以设置于冷却塔(131)之前的循环水管道(132)上;参见图2,热泵出水管(123)可以直接引入冷却塔(131)中;参见图3,热泵出水管(123)可以设置于冷却塔(131)之后的循环水管道(132)上。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热泵装置(12)与循环水装置(13)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循环水管道(132)和热泵进水管(122)上分别设置两个调节阀:第一调节阀(1321)和第二调节阀(1221);其中,
第一调节阀(1321)和第二调节阀(1221)用于调节进入蒸发器(1211)中的循环水量,其中,蒸发器(1211)中的循环水量用于调节热泵装置(12)的供热量。
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阀(1321)设置于循环水管道(132)上,第二调节阀(1221)设置于热泵进水管(122)上,因此可以通过第一调节阀(1321)和第二调节阀(1221)共同调节热泵进水管(122)中的循环水量,进而调节进入热泵(121)中的蒸发器(1211)中的循环水量。热泵(121)中压缩机(1212)的工作状态与蒸发器(1211)中的循环水量有关,整个热泵(121)的供热量与蒸发器(1211)中的循环水量有关,因此通过第一调节阀(1321)和第二调节阀(1221)可以共同调节热泵(121)的供热量,进而调节整个热泵装置(12)的供热量。
参见图1、图2和图3,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锅炉装置(15),锅炉装置(15)包括:锅炉本体(151)、第二蒸汽管道(152)和凝结水管道(153);其中,锅炉本体(151)与汽轮机(111)通过第二蒸汽管道(152)相连;凝汽器(113)与锅炉本体(151)通过凝结水管道(153)相连;其中,
锅炉装置(15)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111)做功,使发电机(112)发电,做功后的蒸汽进入凝汽器(113)凝结放热后进入锅炉装置(15)进行下一轮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向锅炉本体(151)输入具有化学能或电能的燃料,锅炉本体(151)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锅炉本体(151)是指用于向汽轮机(111)提供高温蒸汽的设备。第二蒸汽管道(152)是指连接从锅炉本体(151)和汽轮机(111),用于输送高温蒸汽的管道。凝结水管道(153)是指高温蒸汽做功之后进入凝汽器(113)被凝结为水,经管道又流回锅炉本体(151)进入下一轮循环,凝结水所流经的管道即为凝结水管道(153)。
示例性的,汽轮机(111)所用的高温蒸汽来源于锅炉本体(151),锅炉本体(151)产生蒸汽,其需要的热量可由燃煤、燃气、燃油或其他能源释放提供;蒸汽在汽轮机(111)内做功发电,乏汽通过第一蒸汽管道(114)管道进入凝汽器(113)凝结放热,换热后的蒸汽变为凝结水后由凝结水泵(图中为标注)增压,通过凝结水管道(153)进入锅炉本体(151)进入下一轮循环。凝汽器(113)与锅炉本体(151)之间还可能布置有低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除氧器等设备(图中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传统的热电联产机组来讲,由于其系统本身结构设计的原因,发电量和供热量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所谓的“以热定电”。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对原来的汽轮机组(11)进行改造,而是在汽轮机组(11)之外,增加热泵装置(12),利用循环水中的余热去加热用户的采暖供水管(142),实现了供热与发电的分离。同时增加的热泵装置(12)还能够消耗汽轮机组(11)产生的一部分电量,降低整个火电机组的上网电量,在实现热电解耦的同时满足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轮机组(11)可以为纯凝汽轮机组、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或背压汽轮机组。若汽轮机组(11)为纯凝汽轮机组时,对于火电机组的改造就是将原来只能发电的机组转变为了热电联产机组,扩展了原有机组的供热能力;若汽轮机组(11)为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或背压汽轮机组,两者原本就属于热电联产机组,汽轮机中的蒸汽有一部分可以用于供热,改造之后在汽轮机组(11)的基础上增加热泵装置(12),可以在不对原有汽轮机进行增容改造,通过增加抽汽量的方式扩展供热能力,而是利用循环水装置(13)中的废热,提高能量利用率去扩展原有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能力,增加供热量,以满足更多热用户的需求。其中的汽轮机组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某一种汽轮机组或任意的组合式汽轮机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未对汽轮机组的种类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汽轮机组、热泵装置、循环水装置和供热装置,汽轮机组和循环水装置相连,循环水装置从汽轮机组中吸收热量;热泵装置和循环水装置相连,热泵装置吸收循环水装置中的热量;供热装置与热泵装置相连,热泵装置将从循环水装置中吸收的热量传递至供热装置进行供热。通过在汽轮机组和循环水装置中间增加热泵装置,利用循环水装置中的废热加热采暖设备,不会对原有汽轮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任何影响,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实现了热电解耦,还扩展了原有火电机组的供热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了原有火电机组扩展供热能力改造时需要整体改造汽轮机,改造范围大,成本高的问题,还解决了原有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效率相互影响的问题,达到了供热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提高能量利用率,实现了热电解耦,满足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需求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供热系统中热泵装置的第一连接方式示意图。当热用户需要较高的采暖温度时,可以对热泵装置(12)的连接方式进行调整,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多台热泵采用先并联再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从采暖回水管(143)中温度为T21的采暖回水通过多条分支管道分别进入第一组热泵,在第一组热泵的作用下温度升高为T21’,各个分支管道中温度为T21’的采暖回水汇合之后,再进入第二组热泵,在第二组热泵的作用下继续吸收循环水的热量升高为T22后,汇合至采暖供水管(142)进行供热。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供热系统中热泵装置的第二连接方式示意图。当热用户需要较高的采暖温度时,可以对热泵装置(12)的连接方式进行调整,如图6所示,可以将多台热泵组串联后再并联,从采暖回水管(143)中温度为T21的采暖回水通过多条分支管道分别进入第一组热泵,在第一组热泵的作用下温度升高为T21’,后继续进入第二组热泵,在第二组热泵的作用下温度继续升高变为T22,然后通过采暖供水管(142)输送采暖供水进行供热。
每经过一级热泵,采暖回水的温度会升高,与循环水之间的温差会变小,所以串联热泵组的级数越多,后边泵级的效率会越低,并联对热泵效率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对于热泵组的串联数量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来讲,在串联2-3组热泵时,供热效率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轮机组(11)可以为纯凝汽轮机组、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或背压汽轮机组。若汽轮机组(11)为纯凝汽轮机组时,对于火电机组的改造就是将原来只能发电的机组转变为了热电联产机组,扩展了原有机组的供热能力;若汽轮机组(11)为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或背压汽轮机组,两者原本就属于热电联产机组,汽轮机中的蒸汽有一部分可以用于供热,改造之后在汽轮机组(11)的基础上增加热泵装置(12),可以在不对原有汽轮机进行增容改造,通过增加抽汽量的方式扩展供热能力,而是利用循环水装置(13)中的废热,提高能量利用率去扩展原有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能力,增加供热量,以满足更多热用户的需求。其中的汽轮机组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某一种汽轮机组或任意的组合式汽轮机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未对汽轮机组的种类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仅给出了其中一种情况对于热泵装置中具体的热泵连接方式和数量没有明确的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通过在汽轮机组和循环水装置中间增加热泵装置,对热泵装置中热泵的连接方式和数量进行调整,不会对原有汽轮机的正常运行造成任何影响;且实现了废热的利用和热电解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了在扩展原有火电机组供热能力时,需要整体改造汽轮机,改造范围大,成本高的问题,还进一步解决了供热系统供热效率不高的问题,改造后的供热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能量利用率高,还实现热电了解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供热系统的供热效率。
实施例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系统还包括:汽轮机抽汽装置(16),其中汽轮机抽气装置(16)包括:汽轮机抽汽管道(161)、蒸汽加热器疏水管道(162)和蒸汽加热器(163);
汽轮机抽汽装置(16)与汽轮机组(11)相连;其中,汽轮机抽汽装置(16)抽取汽轮机(111)中的蒸汽;
蒸汽加热器(163)设置于采暖供水管(142)上;其中,蒸汽加热器(163)利用蒸汽加热采暖供水,对采暖设备(141)进行供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轮机抽汽装置(16)是指从汽轮机(111)抽取部分蒸汽的装置。汽轮机抽汽管道(161)是指输送从汽轮机(111)中抽取的部分蒸汽的管道。蒸汽加热器疏水管道(162)为输送蒸汽加热器换热后冷凝水的管道。蒸汽加热器(163)是指要利用蒸汽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所需加热的物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示例性的,可以在汽轮机(111)叶片及推力许可的前提下,从汽轮机(111)内抽取少量蒸汽,将蒸汽通过汽轮机抽汽管道(161)引致蒸汽加热器(163),在蒸汽加热器(163)内高温蒸汽继续加热采暖供水,提高供水温度,增加采暖供热量,同时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热泵(121)的数量,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设备投资。高温蒸汽经换热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蒸汽加热器疏水管道(162)接引至凝汽器(113)。
需要说明的是,蒸汽加热器(163)也可替换为电加热器,只要可以实现对采暖供水的加热,对于加热器的类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轮机组(11)可以为纯凝汽轮机组、也可更换为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或背压汽轮机组。若汽轮机组(11)为纯凝汽轮机组时,对于火电机组的改造就是将原来只能发电的机组转变为了热电联产机组,扩展了原有机组的供热能力;若汽轮机组(11)为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或背压汽轮机组,两者原本就属于热电联产机组,汽轮机中的蒸汽有一部分可以用于供热,改造之后,在原有汽轮机组(11)供热的基础上增加热泵系统装置(12),可以在不对原有汽轮机进行增容改造,通过增加抽汽量的方式扩展供热能力,而是利用循环水装置(13)中的废热,提高能量利用率去扩展原有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能力,增加供热量,以满足更多热用户的需求。其中的汽轮机组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某一种汽轮机组或任意的组合式汽轮机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未对汽轮机组的种类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通过在汽轮机组和循环水装置中间增加热泵装置,能够吸收循环水中的热量,实现废热的利用和热电解耦;在汽轮机组和供热装置之间增加汽轮机抽汽装置,在汽轮机叶片及推力许可的前提下,从汽轮机内抽取少量蒸汽并配合热泵装置加热采暖供水,减少了循环过程。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了在扩展原有火电机组供热能力时需要整体改造汽轮机,改造范围大,成本高的问题,还进一步解决了供热系统供热效率不高的问题,改造后的供热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能量利用率高,还实现热电了解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供热系统的供热效率。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汽轮机组(11)、热泵装置(12)、循环水装置(13)和供热装置(14);
所述汽轮机组(11)和所述循环水装置(13)相连,所述循环水装置(13)从所述汽轮机组(11)中吸收热量;
所述热泵装置(12)和所述循环水装置(13)相连,所述热泵装置(12)吸收所述循环水装置(13)中的热量;
所述供热装置(14)与所述热泵装置(12)相连,所述热泵装置(12)将从所述循环水装置(13)中吸收的热量传递至所述供热装置(14)进行供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组(11)包括:汽轮机(111)、发电机(112)、凝汽器(113)和第一蒸汽管道(114);其中,所述第一蒸汽管道(114)与所述汽轮机(111)、所述发电机(112)和所述凝汽器(113)相连;
所述热泵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热泵(121)、热泵进水管(122)和热泵出水管(123);其中,所述热泵进水管(122)和热泵出水管(123)与分别与各个热泵(121)和所述循环水装置(13)相连;
所述循环水装置(13)包括:冷却塔(131)和循环水管道(132);其中,所述循环水管道(132)与所述凝汽器(113)和所述冷却塔(131)相连;
所述供热装置(14)包括:采暖设备(141)、采暖供水管(142)和采暖回水管(143);其中,所述采暖供水管(142)和采暖回水管(143)分别与所述热泵装置(12)和所述采暖设备(14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装置(12)包括:至少一台热泵(121),各个热泵(121)并联和/或串联设置;其中,
各个热泵(121)包括:蒸发器(1211)、压缩机(1212)、冷凝器(1213)、膨胀阀(1214);其中,所述蒸发器(1211)的一端依次与所述压缩机(1212)、所述冷凝器(1213)和所述膨胀阀(1214)相连,所述蒸发器(1211)的另一端与所述膨胀阀(121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装置(12)串联两级或三级热泵;其中,每级包括至少一台热泵(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进水管(122)与所述循环水管道(132)相连;
所述热泵出水管(123)设置于所述冷却塔(131)前的所述循环水管道(132)上、直接引入所述冷却塔(131)或设置于所述冷却塔(131)后的所述循环水管道(1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道(132)和所述热泵进水管(122)上分别设置两个调节阀:第一调节阀(1321)和第二调节阀(1221);其中,
所述第一调节阀(1321)和第二调节阀(1221)用于调节进入所述蒸发器(1211)中的循环水量,其中,所述蒸发器(1211)中的循环水量用于调节所述热泵装置(12)的供热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供水管(142)中的采暖供水吸收所述热泵装置(12)中的热量;
所述采暖回水管(143)将被所述热泵装置(12)加热过的采暖回水输送至所述供热装置(14)中,对采暖设备(141)进行供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锅炉装置(15),所述锅炉装置(15)包括:锅炉本体(151)、第二蒸汽管道(152)和凝结水管道(153);其中,所述锅炉本体(151)与所述汽轮机(111)通过所述第二蒸汽管道(152)相连;所述凝汽器(113)与所述锅炉本体(151)通过所述凝结水管道(153)相连;其中,
所述锅炉装置(15)产生的蒸汽进入所述汽轮机(111)做功,使所述发电机(112)发电,做功后的所述蒸汽进入凝汽器(113)凝结放热后,进入所述锅炉装置(15)进行下一轮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汽轮机抽汽装置(16),其中所述汽轮机抽气装置包括:汽轮机抽汽管道(161)、蒸汽加热器疏水管道(162)和蒸汽加热器(163);
所述汽轮机抽汽装置(16)与所述汽轮机组(11)相连;其中,所述汽轮机抽汽装置(16)抽取所述汽轮机(111)中的蒸汽;
所述蒸汽加热器(163)设置于所述采暖供水管(142)上;其中,所述蒸汽加热器(163)利用所述蒸汽加热采暖供水,对所述采暖设备(141)进行供热。
CN201820146015.2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供热系统 Active CN207815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6015.2U CN207815455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6015.2U CN207815455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5455U true CN207815455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21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6015.2U Active CN207815455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5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7914A (zh) * 2018-01-29 2018-06-15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7914A (zh) * 2018-01-29 2018-06-15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47261U (zh) 基于余热回收的跨临界co2热泵和朗肯循环的耦合系统
KR102035367B1 (ko) 매질 사이의 열을 전달하고 전기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열 순환기
CN101216020B (zh) 多级太阳能中低温朗肯循环系统
CN102094772B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联供装置
CN104763484B (zh) 空冷汽轮机高背压供热发电联产方法
CN110552750B (zh) 一种非共沸有机朗肯-双喷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9083705A (zh) 带有喷射器的变组分多压蒸发非共沸工质朗肯循环系统
CN109026243A (zh) 能量转换系统
CN102338051A (zh) 一种太阳能及地源热一体化电冷热联供装置
CN116641769A (zh) 基于二氧化碳工质的储能利用系统
CN216408920U (zh) 一种双热源热工混合压缩热泵蒸汽系统
KR20150022311A (ko) 히트펌프 발전 시스템
CN207815455U (zh) 一种供热系统
CN102235332A (zh) 太阳能光热汽液两相流热膨胀发电系统
CN116292202A (zh) 与光热发电耦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08167914A (zh) 一种供热系统
CN116006283A (zh) 一种低品位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CN215809427U (zh) 基于太阳能辅助的海洋温差能冷热电及淡水多联产系统
CN111219216B (zh) 一种可利用外界热源和冷源的热泵蓄能系统及方法
CN211258904U (zh) 一种光热低温发电系统
CN113654261A (zh) 基于太阳能辅助的海洋温差能冷热电及淡水多联产系统
CN209724436U (zh) 一种蓄热式orc热交换系统及发电系统
CN110630457A (zh) 一种光热低温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36399A (zh) 一种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CN221403549U (zh) 一种太阳能热驱动的数据中心发电制冷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