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8875U - 熔融金属用浇包 - Google Patents

熔融金属用浇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88875U
CN207288875U CN201721291597.5U CN201721291597U CN207288875U CN 207288875 U CN207288875 U CN 207288875U CN 201721291597 U CN201721291597 U CN 201721291597U CN 207288875 U CN207288875 U CN 207288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ladle
molten metal
foregoing
main body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915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竹清
山本展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f Japan
Toyo Denka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f Jap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f Japan filed Critical Electro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f Japa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88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88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在将浇包用盖安装于熔融金属用浇包而将金属镁等的金属线材插入熔融金属来进行成分调整处理时,即使由于金属线材和熔融金属的接触而产生激烈的反应而熔融金属飞散,也能够减少熔融金属附着于浇包主体的立设壁的上端和浇包用盖的边缘部的下表面之间,进而即使长年使用,在将浇包用盖安装于熔融金属用浇包时,也难以产生间隙,大幅减少熔融金属向外部漏出。借助如下熔融金属用浇包等实现上述目的,前述熔融金属用浇包具备浇包主体和盖体,前述浇包主体在内部容纳熔融金属,前述盖体覆盖前述浇包主体的开口部,在前述浇包主体的立设壁处,前述开口部侧的上端的宽度为1~70mm的长度,并且前述浇包主体的前述开口部侧的上端部能够分离。

Description

熔融金属用浇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融金属用浇包,前述熔融金属用浇包是如下容器:存积将金属熔融所得到的熔融金属,插入金属镁等金属线材,进行被存积的熔融金属的处理等。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对将金属熔融所得到的熔融金属进行搬运或成分调整处理,利用存积该熔融金属的容器即浇包。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将熔融金属存积于内部而向上方开口的圆筒容器状的熔融金属用浇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7501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熔融金属用浇包中,与浇包用盖抵接的立设壁的上端处的内侧和外侧的宽度为80~100mm的厚度,所以在将浇包用盖安装于熔融金属用浇包来将金属镁等的金属线材插入熔融金属进行成分调整处理时,由于金属线材和熔融金属的接触产生的激烈的反应而熔融金属飞散,由此,有熔融金属沿微小的间隙附着于浇包的立设壁的上端和浇包用盖的边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情况,进而有如下可能:由于长年使用,飞散的熔融金属逐渐堆积于浇包的立设壁的上端等,若将浇包用盖安装于熔融金属用浇包,则产生间隙,熔融金属向外部漏出。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将盖体安装于熔融金属用浇包而将金属镁等的金属线材插入熔融金属来进行成分调整处理时,即使由于熔融金属、金属线材、熔融金属的接触而产生的激烈反应,熔融金属飞散,也减少熔融金属附着于浇包的立设壁的上端和盖体的边缘部的下表面之间,进而即使长年使用,在将浇包用盖安装于熔融金属用浇包时也难以产生间隙,大幅减少熔融金属向外部漏出的情况。
〔1〕即,本实用新型是熔融金属用浇包,其特征在于,具备浇包主体和盖体,前述浇包主体在内部容纳熔融金属,前述盖体覆盖前述浇包主体的开口部,在前述浇包主体的立设壁处,前述开口部侧的上端的宽度为1~70mm的长度。
〔2〕并且,如前述〔1〕所述的熔融金属用浇包,其特征在于,前述浇包主体的前述开口部侧的上端部能够分离。
〔3〕并且,如前述〔1〕或前述〔2〕所述的熔融金属用浇包,其特征在于,前述盖体具有密封件,前述密封件和前述浇包主体的上端抵接。
〔4〕并且,如前述〔3〕所述的熔融金属用浇包,其特征在于,前述开口部侧的上端的宽度比前述密封件的截面直径小。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前述〔1〕所述的实用新型,将浇包用盖安装于熔融金属用浇包,在将金属镁等的金属线材插入熔融金属来进行成分调整处理时,即使由于金属线材和熔融金属的接触而产生激烈的反应而使得熔融金属飞散,也减少熔融金属附着于浇包的立设壁的上端和浇包用盖的边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情况,进而即使长年使用,在将浇包用盖安装于熔融金属用浇包时,也难以产生间隙,能够大幅减少熔融金属向外部漏出的情况。此外,在使熔融金属进入空的浇包主体的接收熔融金属时,也能够减少熔融金属飞溅而附着于浇包主体的上端的情况。
根据前述〔2〕所述的实用新型,进而,即使熔融金属飞散而堆积于浇包的立设壁的上端,或该上端缺口等破损,通过将浇包主体的开口部侧的上端部替换成新的相同部件,即使长年使用,也能够防止在将浇包用盖安装于熔融金属用浇包时产生间隙而熔融金属向外部漏出。
根据前述〔3〕所述的实用新型,进而,浇包主体的上端抵接于密封件,由此使浇包主体和盖体紧贴,能够减少飞散的熔融金属附着于浇包的立设壁的上端的情况。
根据前述〔4〕所述的实用新型,进而,密封件覆盖浇包主体的上端,由此能够防止飞散的熔融金属附着于浇包的立设壁的上端,进而立上壁的上端相对于密封件抵接的压力变大,能够进一步提高浇包主体和盖体的紧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熔融金属用浇包的俯视图。
图2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熔融金属用浇包中去除盖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熔融金属用浇包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熔融金属用浇包的α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熔融金属用浇包的分解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熔融金属用浇包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例,所以在技术上有种种限定,但本实用新型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未记载特别地限定实用新型的意思,就不限于该方式。此外,说明中的上下方向是剖视图所示的图3的上下方向。另外,表示数值范围的表达方式包括上限和下限。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熔融金属用浇包具备浇包主体1和盖体2,前述浇包主体1在内部容纳熔融金属,前述盖体2覆盖向浇包主体1的上方开口的开口部13。
浇包主体1由上端部11和浇包基部12构成,在向上方开口而在内部存积熔融金属的容器状的浇包基部12的上侧,以从浇包基部12的基部立设壁121延伸地设置的方式,固设有将上端部立设壁111作为周壁的环状的上端部11。开口部13为,上端部11的开口和浇包基部12的开口一体地形成,熔融金属5从该开口部13进入浇包主体1。从上端部11向外侧伸出的板状的上端部固定用凸缘15和从浇包基部12向外侧伸出的板状的浇包基部固定用凸缘16,以开孔设置于这些部件上的贯通孔连通的方式对齐,在该贯通孔上借助由螺纹件和螺栓构成的固定件4固定,由此,上端部11和浇包基部12被一体化。此外,在上端部11和浇包基部12之间也可以配设具有耐热性等的圆环状的垫圈G来提高上端部11和浇包基部12的密闭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浇包主体1为上端部11和浇包基部12能够分离,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上端部11与浇包基部12不能分离的连续的一体的部件。
上端部11如上所述,是以从浇包基部12的基部立设壁121延伸地设置的方式将上端部立设壁111作为周壁的环状的部件,是与盖体2的一部分抵接的部件。上端部11具有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末端即上端14连续地宽度变薄的倾斜的形状,在上端14处优选为1~70mm,更优选为1.5~50mm,最优选为2~30mm。若上端14的宽度在该范围内,则具备长期使用的耐久性,同时能够制作,在将金属镁等金属线材插入熔融金属5来进行成分调整处理时,即使由于金属线材和熔融金属5的接触而引起的激烈的反应而熔融金属5飞散,也减少熔融金属5附着于上端部11的上端部立设壁111的上端14和盖体2的边缘部22的下表面之间的情况,进而,即使长年使用,将盖体2安装于浇包主体1时也难以产生间隙,能够大幅减少熔融金属5向外部漏出的情况。
此外,上端部11的熔融金属5侧的内侧面相对于外侧面以10~30度的角度倾斜,所以飞散的熔融金属5沿其倾斜面向存积的熔融金属5落下。此外,上端部11在上端部11的上端14等一部分缺口等破损时,替换成新的上端部11,关于浇包基部12,能够继续使用,所以与上端部11和浇包基部12不能分离的一体的部件相比,抑制成本,并且即使长年使用,将盖体2安装于浇包主体1时,也不产生间隙,能够防止熔融金属5向外部漏出的情况。
上端部11的上端部立设壁111具有位于外侧的板状的上端部外装部112、位于内侧而与飞散的熔融金属5抵接的上端部耐火部113。上端部外装部112优选为具备金属等的强度和耐火性的材料。此外,上端部耐火部113直接与熔融金属5接触,所以优选为耐火砖、耐火绝热砖等耐火性、耐热性、耐腐食性等优异的以二氧化硅、氧化锆、粘土、氧化铝等无机化合物为主体的材料。
此外,上端部11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优选为浇包主体1的上下方向的高度的5~30%,更优选为10~20%。若上端部11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处于该范围,则在上端部11的上端14等的一部分缺口等破损时,能够容易替换上端部11,进而熔融金属5不与上端部11和浇包基部12的接合部分接触,所以能够防止泄漏等。
在上端部11的下侧,以向外侧伸出的方式设置的板状的上端部固定用凸缘15被等间隔地设置4个,但也可以与浇包基部固定用凸缘16的个数对应,设置4个以外的多个。
浇包基部12如上所述,是向上方开口而在内部存积熔融金属额容器状的部件,是浇包主体1的主要的部分。浇包基部12具备在外周具有既定的厚度的基部立设壁121,在其内侧存积熔融金属5。此外,在基部立设壁121的外侧的侧面,以大致三角形形状突设有排出口125,前述排出口125经由连通孔124与浇包基部12的内部连通,将熔融金属5向外部排出。
浇包基部12的基部部立设壁121具有位于外侧的板状的基部外装部122、位于内侧而与熔融金属5抵接的基部耐火部123。基部外装部122优选为具备金属等的强度和耐火性的材料。此外,基部耐火部123直接与熔融金属5接触,所以优选为耐火砖、耐火绝热砖等耐火性、耐热性、耐腐食性等优异的以二氧化硅、氧化锆、粘土、氧化铝等无机化合物为主体的材料。
在浇包基部12的上侧,以向外侧伸出的方式设置的板状的浇包基部固定用凸缘16被等间隔地设置有4个,但能够与上端部固定用凸缘15的个数对应地设置4个以外的多个。
盖体2是覆盖浇包主体1的开口部13的部件,具备朝向开口部13侧具有空间S的箱状的盖体基部21、在该盖体基部21的周缘向外侧突设的边缘部22。盖体基部21在内部具有空间S,由此,即使金属线材被添加至浇包主体1内的熔融金属5时发生激烈的反应,压力急剧增加,存在于空间S的空气也进行缓冲,能够将欲将盖体2抬起的力缓和。
在边缘部22的下表面,设置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圆环状的槽部23。槽部23被设置成与浇包主体1的上端14相同程度的直径,嵌合有密封件3,前述密封件3具有能够以填充该槽部23的方式借助应力变形的柔软性。借助密封件3,密封件3与浇包主体1的上端14紧贴,所以防止向浇包主体1和盖体2的外部喷出、泄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缘部22能够设置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也能够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
盖体2具有位于外侧的板状的盖体外装部24、位于内侧而能够与熔融金属5抵接的盖体耐火部25。盖体外装部24优选为具备金属等的强度和耐火性的材料。此外,盖体耐火部25能够直接与熔融金属5接触,所以优选为耐火砖、耐火绝热砖等耐火性、耐热性、耐腐食性等优异的以二氧化硅、氧化锆、粘土、氧化铝等无机化合物为主体的材料。
并且,为了使金属线材添加于浇包基部12内的熔融金属5,在盖体基部21的上面突设有将内部的空间S与外部连通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插入口2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根插入口26,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1根或3根以上的多根。
密封件3是具有柔软性的部件,前述密封件3嵌合于边缘部22和槽部23,前述边缘部22被从盖体2的外周向外侧突设,前述槽部23被设置于边缘部22的浇包主体1侧。如上所述,借助密封件3,与浇包主体1的上端14紧贴,能够防止向浇包主体1和盖体2的外部喷出、泄漏。如图3所示,开口部13侧的上端14的宽度比沿垂直方向的密封件3的截面直径小,所以上端14相对于密封件3抵接的压力变大,提高浇包主体1的上端部11和盖体2的边缘部22的紧贴度,能够防止熔融金属5的泄漏等。并且,密封件3优选使用即使与熔融金属5接触也不会融化的陶瓷纤维等具有柔软性且具有耐火性、耐热性的材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件被设置于被设置在边缘部22上的槽部23,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于与浇包主体1的上端14相向的盖部的下表面。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件3为圆环状,但能够与浇包主体1的上端14的形状对应地设置各种形状,进而,截面形状是圆形,但也可以设置成椭圆形、多边形。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多边形时,测定最大的径作为截面直径。
在盖体基部21的侧面具有排气口27,前述排气口27将内部的空间S与外部连通,向上方开口而弯曲。借助排气口27,使在将金属线材添加于熔融金属5时金属线材和熔融金属反应而产生的来自金属线材的蒸气等向外部排出,能够使内压不会过度升高。此外,排气口27弯曲,由此在将金属线材添加于熔融金属5时,即使金属线材和熔融金属5反应,熔融金属5飞散,也不会在排气口27的内部在某处发生碰撞而直线状地向外部喷出,所以能够抑制熔融金属5的损失,也能够提高相对于作业者的安全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口27弯曲成大致“く”字形,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弯曲成L字形、J字形等形状,此外,也可以设置成,具有飞散的熔融金属5不会喷出的程度的长度的不弯曲的直线形。
金属线材是调整熔融金属5的成分等的线状的金属,例如,作为其成分,可以使用,用于钢铁的、用于脱氧而含有钙及硅的材料、用于脱硫而含有钙及铝的材料。并且,也可以是,为使钢水成分稳定而使用含有硫的材料,为进行熔炼(溶鉱)成分的微调而使用含有碳的材料。进而,也可以使用,用于铸铁的、为了脱硫或球状化而含有镁、硅、铁等的材料。另外,金属线材相对于这些材料,优选地被薄钢板等的金属覆盖而被使用。金属线材根据目的可以使用一种或将两种组合使用。
附图标记说明
1・・・浇包主体
11・・・上端部
111・・・上端部立设壁
112・・・上端部外装部
113・・・上端部耐火部
12・・・浇包基部
121・・・基部立设壁
122・・・基部外装部
123・・・基部耐火部
124・・・连通孔
125・・・排出口
13・・・开口部
14・・・上端
15・・・上端部固定用凸缘
16・・・浇包基部固定用凸缘
2・・・盖体
21・・・盖体基部
22・・・边缘部
23・・・槽部
24・・・盖体外装部
25・・・盖体耐火部
26・・・插入口
27・・・排气口
3・・・密封部
4・・・固定件
5・・・熔融金属
S・・・空间
G・・・垫圈。

Claims (4)

1.一种熔融金属用浇包,其特征在于,
具备浇包主体和盖体,
前述浇包主体在内部容纳熔融金属,
前述盖体覆盖前述浇包主体的开口部,
在前述浇包主体的立设壁处,前述开口部侧的上端的宽度为1~70mm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金属用浇包,其特征在于,
前述浇包主体的前述开口部侧的上端部能够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金属用浇包,其特征在于,
前述盖体具有密封件,
前述密封件和前述浇包主体的上端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融金属用浇包,其特征在于,
前述开口部侧的上端的宽度比前述密封件的截面直径小。
CN201721291597.5U 2017-01-05 2017-10-09 熔融金属用浇包 Active CN2072888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0469 2017-01-05
JP2017000469A JP6649905B2 (ja) 2017-01-05 2017-01-05 溶湯用取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88875U true CN207288875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13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91597.5U Active CN207288875U (zh) 2017-01-05 2017-10-09 熔融金属用浇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49905B2 (zh)
CN (1) CN20728887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2115B2 (ja) 2020-01-20 2023-10-17 東洋電化工業株式会社 溶湯用取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08596A (ja) 2018-07-12
JP6649905B2 (ja) 2020-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88875U (zh) 熔融金属用浇包
JP6767054B2 (ja) ワイヤー処理装置
RU2007100205A (ru) Стопорный стержень,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ный для подачи газа в расплавленный металл
KR20180026468A (ko) 턴디쉬 출구 변경장치
TW201242689A (en) Refractory element, assembly and tundish for transferring molten metal
US4632367A (en) Device for introducing gas into molten metal
RU2013121151A (ru) Донный разливочный стакан для размещения в днище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ого резервуара
US4447046A (en) Apparatus for adding strongly reacting materials into a melt
JP7362115B2 (ja) 溶湯用取鍋
TR200402659T4 (tr) Kapağında conta bulunan kap
CN104607627A (zh) 一种钢包长水口密封结构
CA2573088A1 (en) Floating multi-chambered insert for liquid containers
CN111074035A (zh) 一种提高铸铁喂丝球化稳定性的装置
CN210702514U (zh) 一种用于球化处理的浇包
CN204396841U (zh) 新型钢包罐结构
CN201043608Y (zh) 一种锥形放料阀
CN205676500U (zh) 一种炼钢用电石脱氧块
KR101815305B1 (ko) 내화물 손상 방지구조를 가진 금속 환원로
CN105377471A (zh) 保持铅的透气塞
KR910007606A (ko) 야금용기의 용융금속 배출용 밸브
CN211420071U (zh) 一种带有安全装置的乙炔发生器
CN101791697B (zh) 具有密封件的水口砖
CN218818104U (zh) 一种立式压力容器的密封盖
EP2883631A1 (en) A refractory sleeve, in particular a collector nozzle on a metallurgical vessel
GB2175830A (en) Device for introducing gas into molten metal in controlled strea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