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7968U -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87968U
CN207287968U CN201721180990.7U CN201721180990U CN207287968U CN 207287968 U CN207287968 U CN 207287968U CN 201721180990 U CN201721180990 U CN 201721180990U CN 207287968 U CN207287968 U CN 207287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track
room
bamboo mat
baking room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09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灵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Minqing Double Bambo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Minqing Double Bambo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Minqing Double Bamboo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Minqing Double Bambo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809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87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87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879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快凝烘干房、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所述快凝烘干房、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内分别悬空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三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三输送轨道依次衔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沿快凝烘干房长度方向直线延伸;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三输送轨道分别在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内成水平S形弯曲;所述快凝烘干房内绕第一输送轨道外均匀密布红外线烘干灯管;所述慢凝烘干房内通循环热风;所述冷却房内通循环冷风;多个轨道轮架设在轨道上滚动,多根转动连接在轨道轮上的挂钩自由垂落,一片竹席首尾端分别悬挂在两相邻轨道轮的挂钩上。

Description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业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有箭竹(arrow bamboo)[1]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竹子在生产生活中拥有广泛的用途,如可将竹子加工成竹席,竹席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上胶,上胶完成后竹席需要烘干,现有的烘干上胶竹席的技术普遍采用热风直接烘干,将竹席垂挂在导轨上循环烘干,该方法会烘干不均匀,损害竹席和胶水,且会使未完全凝固的胶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堆积,造成上胶不均匀,并且现有技术在烘干完成后直接移出烘干房,仍含有较高温度的竹席在外界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使尚未稳固的胶水吸水化解,从而造成脱胶和上胶二次不均匀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该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可以有效保障烘干和上胶的均匀,保障胶水粘附的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快凝烘干房、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所述快凝烘干房、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内分别悬空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三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三输送轨道依次衔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沿快凝烘干房长度方向直线延伸;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三输送轨道分别在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内成水平S形弯曲;所述快凝烘干房内绕第一输送轨道外均匀密布红外线烘干灯管;所述慢凝烘干房内通循环热风;所述冷却房内通循环冷风;多个轨道轮架设在轨道上滚动,多根转动连接在轨道轮上的挂钩自由垂落,一片竹席首尾端分别悬挂在两相邻轨道轮的挂钩上;相邻轨道轮之间通过一联动杆联动转动;所述联动杆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的轨道轮偏心位置上;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三输送轨道均上下波浪形起伏。
其中,位于行进方向最前端的轨道轮由一第一电机驱动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和第三输送轨道均为平行间距设置的双轨道结构,同轴的两个轨道轮分别架设在轨道上滚动。
其中,所述快凝烘干房内设置一套设在第一输送轨道外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输送轨道由第一套筒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套筒内圆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的凹形反光面;所述红外线烘干灯管安装在凹形反光面内利用凹形反光面向第一输送轨道下方反射红外线。
其中,所述第一套筒外圆周上固定套设有一环形齿轮;一第二电机通过设置在其转轴上的转轴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驱动第一套筒转动。
其中,所述慢凝烘干房内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第二输送轨道外,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第一外筒和套设在第一外筒内的第一内筒;第一外筒和第一内筒之间围合成第一进风空腔;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由第一内筒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内筒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片;所述第一导风片一端与第一内筒内壁连接;第一导风片与第一内筒连接处的第一内筒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一端与第一导风片的导风面衔接,另一端与第一进风空腔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空腔内密布有电加热丝;第一外筒上设置多个连通第一进风空腔的外部进风口,多个气泵分别从外部进风口向第一进风空腔内泵气。
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片的导风面为一外凸的弧面。
其中,所述冷却房内设置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包括第二外筒和套设在第二外筒内的第二内筒;所述第三输送轨道由第二内筒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第二外筒与第二内筒围合成第二进风腔;一设置在第二进风腔内的环形隔热板将第二进风腔分隔成靠近第二外筒的热腔和靠近第二内筒的冷腔;所述环形隔热板上均匀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堆;所述半导体制冷堆的热端伸入热腔内,冷端伸入冷腔内;所述第二内筒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冷腔的第二出风口;所述冷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环形鼓风轮;两鼓风轮分别向冷腔中部压气;所述鼓风轮包括环形支架和均匀设置在环形支架上的扇叶;一锥形框架尖端固定在一第三电机的转轴上,开口较大的一端与环形支架固定连接驱动环形支架自转;所述热腔通过风管与气泵的吸风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内筒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片;所述第二导风片一端与第二内筒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与第二导风片的导风面衔接。
其中,所述第二导风片的导风面为一外凸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保障烘干和上胶的均匀,保障胶水粘附的稳固;
2、本实用新型依次设置有快凝烘干房、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使上胶竹席上的胶水先快速凝固,然后缓慢烘干,最后逐渐冷却,有效保障胶水粘附的稳固和均匀;
3、本实用新型在快凝烘干房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套筒,并设置有凹形反光面和红外线烘干灯管,能够保障竹席表面的胶水均匀快速的凝固,减少其流动性;
4、本实用新型在慢凝烘干房内设置的第二套筒采用热风对竹席进行进一步烘干,该烘干方式范围广、无死角且较为均匀,设置的第一导风片能够利用科恩达效应,高效的引导热风对竹席进行烘干,能量利用率高,能够有效节能;
5、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房内设置第三套筒,利用半导体制冷堆的冷热端,一方面为冷却房提供低温气体用于冷却竹席,另一方面利用热端产生的热能进一步为慢凝烘干房供热,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6、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为双轨道,使轨道轮运行平稳,有效防止轨道轮倾倒;
7、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在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内成S形设置,提高了行程,增加了竹席位于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中的时间,提高了烘干效果;
8、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高低起伏,能够使竹席在移动过程中产生位置角度的不断变化,从而使主要受热面不断变化,提高了烘干均匀性和效率;
9、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轮之间采用联动杆联动,有效保障了竹席间距稳定和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凝烘干房、慢凝烘干房和冷却房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套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轨道和轨道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套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套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鼓风轮和第三电机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快凝烘干房、11-第一输送轨道、12-红外线烘干灯管、13-第一套筒、131-环形齿轮、14-凹形反光面、15-第二电机、2-慢凝烘干房、 21-第二输送轨道、22-第二套筒、221-第一外筒、222-第一内筒、223- 第一进风空腔、224-第一导风片、225-第一出风口、226-电加热丝、 227-外部进风口、3-冷却房、31-第三输送轨道、32-第三套筒、320- 鼓风轮、3201-环形支架、3202-扇叶、3203-锥形框架、3204第三电机、321-第二外筒、322-第二内筒、323-第二进风腔、324-环形隔热板、325-热腔、326-冷腔、327-半导体制冷堆、328-第二出风口、329- 第二导风片、4-轨道轮、41-联动杆、5-挂钩、6-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快凝烘干房1、慢凝烘干房2和冷却房3,所述快凝烘干房1、慢凝烘干房2 和冷却房3内分别悬空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11、第二输送轨道21和第三输送轨道31;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1、第二输送轨道21和第三输送轨道31依次衔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1沿快凝烘干房1长度方向直线延伸;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和第三输送轨道31分别在慢凝烘干房2和冷却房3内成水平S形弯曲。
参见图2,所述快凝烘干房1内绕第一输送轨道11外均匀密布红外线烘干灯管12;所述慢凝烘干房2内通循环热风;所述冷却房3 内通循环冷风。
参见图3,多个轨道轮4架设在轨道上滚动,多根转动连接在轨道轮4上的挂钩5自由垂落,一片竹席首尾端分别悬挂在两相邻轨道轮4的挂钩5上;相邻轨道轮4之间通过一联动杆41联动转动;所述联动杆41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的轨道轮4偏心位置上;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和第三输送轨道31均上下波浪形起伏。
进一步的,参见图3,位于行进方向最前端的轨道轮4由一第一电机6驱动转动。
进一步的,参见图1,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1、第二输送轨道21 和第三输送轨道31均为平行间距设置的双轨道结构,同轴的两个轨道轮4分别架设在轨道上滚动。
进一步的,参见图2,所述快凝烘干房1内设置一套设在第一输送轨道11外的第一套筒13;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1由第一套筒13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套筒13内圆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的凹形反光面14;所述红外线烘干灯管12安装在凹形反光面14内利用凹形反光面14向第一输送轨道11下方反射红外线。
进一步的,参见图2,所述第一套筒13外圆周上固定套设有一环形齿轮131;一第二电机15通过设置在其转轴上的转轴齿轮与环形齿轮131啮合驱动第一套筒13转动。
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述慢凝烘干房2内设置有第二套筒22;所述第二套筒22套设在第二输送轨道21外,所述第二套筒22包括第一外筒221和套设在第一外筒221内的第一内筒222;第一外筒221 和第一内筒222之间围合成第一进风空腔223;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由第一内筒222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内筒222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片224;所述第一导风片224一端与第一内筒 222内壁连接;第一导风片224与第一内筒222连接处的第一内筒222 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225;第一出风口225一端与第一导风片224的导风面衔接,另一端与第一进风空腔223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空腔 223内密布有电加热丝226;第一外筒221上设置多个连通第一进风空腔223的外部进风口227,多个气泵分别从外部进风口227向第一进风空腔223内泵气。
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述第一导风片224的导风面为一外凸的弧面。
进一步的,参见图5,所述冷却房3内设置有第三套筒32;所述第三套筒32包括第二外筒321和套设在第二外筒321内的第二内筒 322;所述第三输送轨道31由第二内筒322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第二外筒321与第二内筒322围合成第二进风腔323;一设置在第二进风腔323内的环形隔热板324将第二进风腔323分隔成靠近第二外筒321的热腔325和靠近第二内筒322的冷腔326;所述环形隔热板 324上均匀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堆327;所述半导体制冷堆327的热端伸入热腔325内,冷端伸入冷腔326内;所述第二内筒322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冷腔326的第二出风口328;所述冷腔32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环形鼓风轮320;两鼓风轮320分别向冷腔326中部压气;参见图6,所述鼓风轮320包括环形支架3201和均匀设置在环形支架3201 上的扇叶3202;一锥形框架3203尖端固定在一第三电机3204的转轴上,开口较大的一端与环形支架3201固定连接驱动环形支架3201 自转;所述热腔325通过风管与气泵的吸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参见图5,所述第二内筒322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片329;所述第二导风片329一端与第二内筒322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328与第二导风片329的导风面衔接。
进一步的,参见图5,所述第二导风片329的导风面为一外凸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竹席两端分别悬挂在两相邻轨道轮4上的挂钩5上,第一电机 6驱动最前端的轨道轮4在输送轨道上滚动,同时带动其余轨道轮4 同步滚动,从而使所有轨道轮4在输送轨道上整体移动,由于输送轨道上下波浪起伏,所以竹席在前移的过程中,还产生仰俯循环过程,从而使其主要受热面不断变化,提高了烘干均匀性和效率;
竹席在快凝烘干房1中由凹形反光面14反射红外线烘干灯管12 烘干,在这一过程中,第一套筒在第二电机15的驱动下转动,从而提高了红外线烘干灯管12的烘干均匀性;
竹席出快凝烘干房1,进入慢凝烘干房2,在慢凝烘干房2中,气泵将第一进风空腔223中被电加热丝226加热的空气经第一出风口 225泵出,泵出的空气由第一导风片224引导吹向竹席;
竹席出慢凝烘干房2进入冷却房3,在冷却房3中,半导体制冷堆327的冷端冷却冷腔326中的空气,冷却的空气由冷腔326两端的鼓风轮320压缩从第二出风口328吹出,并由第二导风片329引导吹向竹席;同时,半导体制冷堆327的热端加热热腔325中的空气,加热的空气由气泵抽入第一进风空腔223补充慢凝烘干房2内的热空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快凝烘干房(1)、慢凝烘干房(2)和冷却房(3),所述快凝烘干房(1)、慢凝烘干房(2)和冷却房(3)内分别悬空设置有第一输送轨道(11)、第二输送轨道(21)和第三输送轨道(31);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1)、第二输送轨道(21)和第三输送轨道(31)依次衔接;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1)沿快凝烘干房(1)长度方向直线延伸;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和第三输送轨道(31)分别在慢凝烘干房(2)和冷却房(3)内成水平S形弯曲;所述快凝烘干房(1)内绕第一输送轨道(11)外均匀密布红外线烘干灯管(12);所述慢凝烘干房(2)内通循环热风;所述冷却房(3)内通循环冷风;多个轨道轮(4)架设在轨道上滚动,多根转动连接在轨道轮(4)上的挂钩(5)自由垂落,一片竹席首尾端分别悬挂在两相邻轨道轮(4)的挂钩(5)上;相邻轨道轮(4)之间通过一联动杆(41)联动转动;所述联动杆(41)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的轨道轮(4)偏心位置上;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和第三输送轨道(31)均上下波浪形起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行进方向最前端的轨道轮(4)由一第一电机(6)驱动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1)、第二输送轨道(21)和第三输送轨道(31)均为平行间距设置的双轨道结构,同轴的两个轨道轮(4)分别架设在轨道上滚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凝烘干房(1)内设置一套设在第一输送轨道(11)外的第一套筒(13);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1)由第一套筒(13)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套筒(13)内圆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的凹形反光面(14);所述红外线烘干灯管(12)安装在凹形反光面(14)内利用凹形反光面(14)向第一输送轨道(11)下方反射红外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3)外圆周上固定套设有一环形齿轮(131);一第二电机(15)通过设置在其转轴上的转轴齿轮与环形齿轮(131)啮合驱动第一套筒(13)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凝烘干房(2)内设置有第二套筒(22);所述第二套筒(22)套设在第二输送轨道(21)外,所述第二套筒(22)包括第一外筒(221)和套设在第一外筒(221)内的第一内筒(222);第一外筒(221)和第一内筒(222)之间围合成第一进风空腔(223);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由第一内筒(222)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内筒(222)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片(224);所述第一导风片(224)一端与第一内筒(222)内壁连接;第一导风片(224)与第一内筒(222)连接处的第一内筒(222)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225);第一出风口(225)一端与第一导风片(224)的导风面衔接,另一端与第一进风空腔(223)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空腔(223)内密布有电加热丝(226);第一外筒(221)上设置多个连通第一进风空腔(223)的外部进风口(227),多个气泵分别从外部进风口(227)向第一进风空腔(223)内泵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片(224)的导风面为一外凸的弧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房(3)内设置有第三套筒(32);所述第三套筒(32)包括第二外筒(321)和套设在第二外筒(321)内的第二内筒(322);所述第三输送轨道(31)由第二内筒(322)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第二外筒(321)与第二内筒(322)围合成第二进风腔(323);一设置在第二进风腔(323)内的环形隔热板(324)将第二进风腔(323)分隔成靠近第二外筒(321)的热腔(325)和靠近第二内筒(322)的冷腔(326);所述环形隔热板(324)上均匀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堆(327);所述半导体制冷堆(327)的热端伸入热腔(325)内,冷端伸入冷腔(326)内;所述第二内筒(322)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冷腔(326)的第二出风口(328);所述冷腔(32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环形鼓风轮(320);两鼓风轮(320)分别向冷腔(326)中部压气;所述鼓风轮(320)包括环形支架(3201)和均匀设置在环形支架(3201)上的扇叶(3202);一锥形框架(3203)尖端固定在一第三电机(3204)的转轴上,开口较大的一端与环形支架(3201)固定连接驱动环形支架(3201)自转;所述热腔(325)通过风管与气泵的吸风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筒(322)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导风片(329);所述第二导风片(329)一端与第二内筒(322)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328)与第二导风片(329)的导风面衔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片(329)的导风面为一外凸的弧面。
CN201721180990.7U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87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0990.7U CN207287968U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0990.7U CN207287968U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87968U true CN207287968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1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099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87968U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879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2376A (zh) * 2017-09-15 2017-12-08 福建省闽清双棱竹业有限公司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测系统
CN109877020A (zh) * 2019-04-24 2019-06-14 佛山市格锐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材料精密涂布生产线
CN114311209A (zh) * 2021-12-29 2022-04-12 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阻燃板的生产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2376A (zh) * 2017-09-15 2017-12-08 福建省闽清双棱竹业有限公司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测系统
CN109877020A (zh) * 2019-04-24 2019-06-14 佛山市格锐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材料精密涂布生产线
CN114311209A (zh) * 2021-12-29 2022-04-12 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阻燃板的生产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87968U (zh)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
CN208187046U (zh) 一种中药饮片干燥机
CN108771265A (zh) 一种农业用蔬菜脱水装置
CN107470075A (zh) 一种家具喷漆烘干加工设备
CN109612245A (zh) 传送式纺织烘干机
CN207439088U (zh) 交替式干果烘干炉
CN209273945U (zh) 铁氟龙管自动定型设备
CN203955496U (zh) 一种碳纤维钓鱼竿涂胶干燥机
CN208075467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效果的烘干机
CN107442376A (zh) 一种上胶竹席循环烘干系统测系统
CN203657376U (zh) 竹叶轧平干燥去毛一体机
CN208860011U (zh) 一种具有消音功能的干燥器
CN208765426U (zh) 一种羊肚菌烘干室
CN204240731U (zh) 一种药材烘干设备
CN20694944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真空冻干设备
CN207370045U (zh) 花椒烘干机
CN206618209U (zh) 一种草乌烘干装置
CN205939989U (zh) 一种玛卡用旋转式节能烘干系统
CN208697776U (zh) Plc新型旋转急速定型加硫机
CN107080147A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真空冻干设备
CN210463206U (zh) 一种新型电取暖器用蓄热装置
CN211012111U (zh) 一种环保的羽绒加工用净化装置
CN210625218U (zh) 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烘干设备
CN201175462Y (zh) 金银花连续杀青与冷却机
CN208425443U (zh) 一种旋转式茶叶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