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7505U - 分流井预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分流井预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77505U
CN207277505U CN201721312289.6U CN201721312289U CN207277505U CN 207277505 U CN207277505 U CN 207277505U CN 201721312289 U CN201721312289 U CN 201721312289U CN 207277505 U CN207277505 U CN 207277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section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vertical portion
outside
shunting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122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engyu Sma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122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77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77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77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井预制结构,涉及分流井领域,包括:第一预制构件,其内固定有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预制构件外。第二预制构件,其与第一预制构件相对设置,第二预制构件内固定有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预制构件外,且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二预制构件外的部分与第一连接段位于第一预制构件外的部分相连。浇筑体,其设置在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之间,并覆盖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井预制结构施工分流井时不受作业空间限制、施工周期短且安装简便。

Description

分流井预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流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流井预制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目前主要采用分流井来进行雨污分流。利用分流井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将会大大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切实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但是现有的分流井多为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其施工周期长,而且现场浇筑还受到作业空间限制,施工困难,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分流井时不受作业空间限制、施工周期短且安装简便的分流井预制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流井预制结构,包括:
第一预制构件,其内固定有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外;
第二预制构件,其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内固定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外,且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外的部分相连;以及
浇筑体,其填充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之间,并覆盖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呈一字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呈水平一字型;或,
所述第一连接段呈水平一字型,且所述第二连接段呈竖直一字型;或,
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呈竖直一字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当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呈水平一字型时,
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共线对接焊接;或,
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平行交错焊接;或,
所述分流井预制结构还包括衬板,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共线并通过所述衬板焊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段呈水平一字型,且所述第二连接段呈竖直一字型时,所述第一连接段部分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外的一侧面,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伸出第一预制构件的部分与所述侧面焊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呈竖直一字型时,
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的侧面,且所述凸出第一预制构件的侧面焊接在所述凸出第二预制构件的侧面上;或,
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外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外的一侧面,所述分流井预制结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第一预制构件外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二预制构件外的侧面通过连接板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段呈水平一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部分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段呈T字型,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内,所述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外,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伸出第一预制构件的部分与所述竖直部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段呈水平一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部分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段呈L字型,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内,所述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外,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伸出第一预制构件的部分与所述竖直部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呈L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内,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外,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内,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外,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竖直部和第二连接段的竖直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反,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呈T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内,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外,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内,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外,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段呈T字型,所述第二连接段呈L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内,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外,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内,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外,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段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内的钢筋上,所述第二连接段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内的钢筋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利用焊接方式将两个预制构件连接,然后在两个预制构件之间进行浇筑,和传统采用浇筑的方式施工分流井相比,其不受施工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周期短且安装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中分流井预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段,2-第二连接段,3-第一预制构件,4-第二预制构件,5-浇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流井预制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段1、第二连接段2、第一预制构件3、第二预制构件4和浇筑体5。
第一连接段1固定在第一预制构件3内,第一连接段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外。
第二预制构件4与第一预制构件3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段2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第二连接段2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预制构件4外,且第二连接段2位于第二预制构件4外的部分与第一连接段1位于第一预制构件3外的部分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段1固定在第一预制构件3内的钢筋上,第二连接段2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的钢筋上。
浇筑体5,其设置在第一预制构件3和第二预制构件4之间,并覆盖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比如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一字型,进一步可以是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水平一字型。或者是,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且第二连接段2呈竖直一字型。或者是,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竖直一字型。具体可见下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6。
实施例1:
当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水平一字型时,参见图1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共线对接焊接。
实施例2:
当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水平一字型时,参见图2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平行交错焊接。
实施例3:
当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水平一字型时,参见图3所示,此时分流井预制结构还包括衬板6,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共线并通过衬板6焊接。
实施例4:
当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且第二连接段2呈竖直一字型时,参见图4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部分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第二连接段2包括靠近第一连接段1的一侧面,侧面位于第二预制构件4外,且第一连接段1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部分与侧面焊接。
实施例5:
当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竖直一字型时,参见图5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包括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侧面,第二连接段2包括凸出第二预制构件4的侧面,且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侧面焊接在凸出第二预制构件4的侧面上。
实施例6:
当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竖直一字型时,参见图6所示,第一连接段1包括位于第一预制构件3外的一侧面,第二连接段2包括位于第二预制构件4外的一侧面,分流井预制结构还包括连接板7,第一连接段1位于第一预制构件3外的侧面与第二连接段2位于第二预制构件4外的侧面通过连接板7焊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第二连接段2呈T字型,再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具体参见实施例7和实施例8。
实施例7:
参见图7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第一连接段1部分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第二连接段2呈T字型,第二连接段2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竖直部伸出第二预制构件4外,第一连接段1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部分与竖直部焊接,且第一连接段1与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平行对齐,焊接后形成十字形。
实施例8:
参见图8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第一连接段1部分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第二连接段2呈T字型,第二连接段2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竖直部伸出第二预制构件4外,第一连接段1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部分与竖直部焊接,且第一连接段1与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平行但不对齐,焊接后形成错十字形。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第二连接段2呈L字型,再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具体参见实施例9和实施例10。
实施例9:
参见图9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第一连接段1部分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第二连接段2呈L字型,第二连接段2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竖直部伸出第二预制构件4外,第一连接段1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部分与竖直部焊接,且第一连接段1与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平行对齐,焊接后形成正T字形。
实施例10:
参见图10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第一连接段1部分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第二连接段2呈L字型,第二连接段2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竖直部伸出第二预制构件4外,第一连接段1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部分与竖直部焊接,且第一连接段1与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平行但不对齐,焊接后形成错T字形。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L字型,再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以及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L字型朝向不同进行分类,具体参见实施例11和实施例13。
实施例11:
参见图11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L字型,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一预制构件3内,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外,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伸出第二预制构件4外,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和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平行且共线。
实施例12:
参见图12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L字型,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一预制构件3内,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外,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伸出第二预制构件4外,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和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平行但不共线。
实施例13:
参见图13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L字型,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一预制构件3内,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外,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伸出第二预制构件4外,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和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的延伸方向相反,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平行但不共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T字型,具体参见实施例14。
参见图14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T字型,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一预制构件3内,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外,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伸出第二预制构件4外,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平行且共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第一连接段1呈T字型,第二连接段2呈L字型,具体参见实施例15。
参见图15所示,此时第一连接段1呈T字型,第二连接段2呈L字型,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一预制构件3内,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外,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二预制构件4内,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伸出第二预制构件4外,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平行且共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利用焊接方式将两个预制构件连接,然后在两个预制构件之间进行浇筑,即分流井是由一个个预制构件拼装而成。和传统采用浇筑的方式施工分流井相比,其不受施工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周期短且安装简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预制构件(3),其内固定有第一连接段(1),所述第一连接段(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外;
第二预制构件(4),其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内固定有第二连接段(2),所述第二连接段(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外,且所述第二连接段(2)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外的部分相连;以及
浇筑体(5),其填充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和第二预制构件(4)之间,并覆盖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一字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水平一字型;或,
所述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且所述第二连接段(2)呈竖直一字型;或,
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竖直一字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水平一字型时,
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共线对接焊接;或,
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平行交错焊接;或,
所述分流井预制结构还包括衬板(6),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共线并通过所述衬板(6)焊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且所述第二连接段(2)呈竖直一字型时,所述第一连接段(1)部分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所述第二连接段(2)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外的一侧面,且所述第一连接段(1)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部分与所述侧面焊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竖直一字型时,
所述第一连接段(1)包括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段(2)包括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的侧面,且所述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侧面焊接在所述凸出第二预制构件(4)的侧面上;或,
所述第一连接段(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外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连接段(2)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外的一侧面,所述分流井预制结构还包括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段(1)位于第一预制构件(3)外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位于第二预制构件(4)外的侧面通过连接板(7)焊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1)部分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所述第二连接段(2)呈T字型,所述第二连接段(2)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内,所述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外,且所述第一连接段(1)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部分与所述竖直部焊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呈水平一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1)部分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所述第二连接段(2)呈L字型,所述第二连接段(2)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内,所述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外,且所述第一连接段(1)伸出第一预制构件(3)的部分与所述竖直部焊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L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内,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外,所述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内,所述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外,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和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或相反,且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呈T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内,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外,所述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内,所述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外,且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呈T字型,所述第二连接段(2)呈L字型,所述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内,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外,所述第二连接段(2)的水平部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内,所述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伸出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外,且所述第一连接段(1)的竖直部与第二连接段(2)的竖直部部分重叠焊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井预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制构件(3)内的钢筋上,所述第二连接段(2)固定在所述第二预制构件(4)内的钢筋上。
CN201721312289.6U 2017-09-30 2017-09-30 分流井预制结构 Active CN207277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2289.6U CN207277505U (zh) 2017-09-30 2017-09-30 分流井预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2289.6U CN207277505U (zh) 2017-09-30 2017-09-30 分流井预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77505U true CN207277505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80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12289.6U Active CN207277505U (zh) 2017-09-30 2017-09-30 分流井预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77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62947U (zh) 叠合装配式地下管廊体系
CN106381886B (zh) 一种部分预制拼装钢混凝土组合地下综合管廊
CN106381885A (zh) 一种带骨架的钢结构地下综合管廊
CN108035241A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组合桥梁及其施工工艺
CN208501880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柱与柱刚性连接节点
CN208534081U (zh) 一种老建筑构造柱的改造结构
CN207277505U (zh) 分流井预制结构
CN207176482U (zh) 一种市政桥梁防撞墙
CN207111108U (zh) 一种用于隧道二次衬砌破损的快速维修结构
CN107975163A (zh) 一种装配式双层外墙板及安装结构和水平竖直防水结构
CN104652608A (zh) 一种装配式外墙与梁的连接结构
CN107806174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的飘窗
CN204475529U (zh) 一种装配式外墙与梁的连接结构
CN207863185U (zh) 一种带端板套筒的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拼接装置
CN103882911A (zh) 城市下凹式立交桥桥区道路雨水截流收集设施
CN204435356U (zh) 一种改进型空心方桩
CN107503432A (zh) 分流井预制结构
CN102277828A (zh) 钢-混凝土组合箱形结构桥墩
CN205712075U (zh) 一种低耗材地下连续墙
CN201981836U (zh) 防翻越jc浸塑围栏
CN101644110B (zh) 钢结构洗车槽的建造方法
CN204252560U (zh) 混凝土施工防风雨装置
CN209669612U (zh) 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
CN206706845U (zh) 地铁车站中主体与附属结构间施工缝的防水节点结构
CN101684693B (zh) 钢结构洗车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509 Wei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Wuhan Shengyu Sma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 189, Minli North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