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70167U - 电动床 - Google Patents

电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70167U
CN207270167U CN201720424396.1U CN201720424396U CN207270167U CN 207270167 U CN207270167 U CN 207270167U CN 201720424396 U CN201720424396 U CN 201720424396U CN 207270167 U CN207270167 U CN 207270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beddo
head
fol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43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华锋
季川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 She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Qi She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 She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Qi She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4243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70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70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70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床,包括固定床架、能够相对于固定床架平移的活动床架,依次相互铰接的头部板、固定板、腿部板和脚部板,还包括:头部连杆,两端分别与头部板和固定床架连接;第一从动机构,两端分别与腿部板和固定床架连接;第二从动机构,两端分别与脚部板和固定床架连接;以及驱动器,两段分别与头部板和固定床架连接;驱动器能使电动床平躺位置和抬起位置之间变化,在平躺位置,头部板、固定板、腿部板和脚部板大致位于水平面内;在抬起位置,驱动器驱动头部板并带动第一和第二从动机构的转动,以便翻转腿部板和脚部板,实现结构简化。

Description

电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床,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床的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床是一种床体形态能变化的新型床具,其包括可翻转的活动床板,以及安装在电动床内部的驱动装置,例如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用于抬升和降低可翻转的活动床板,以实现对床体形态的调节。
在现有的电动床中,主要用于医疗用途,这类电动床虽然能实现床板位置的升降和翻转,以相应地调整人体的躯体形态,例如抬起背部、腿部和脚部,使它们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让人体获得感觉舒适的姿态。然而,这类医疗用途的电动床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和复杂的运动机构。这样,其一方面由于体积问题而不适于一般家用,另一方面由于复杂的机构而不利于普通操作和维护。
介于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类适用于家用的简化的电动床,这类电动床同样包括床架和可翻转的活动床板以及驱动床板活动的装置。然而,通常这类家用电动床仍旧具有较为复杂的运动结构设计,尤其是需要至少设置头部和脚部驱动装置来分别驱动头部和脚部位置的床板,且彼此之间独立工作缺乏关联,这同样增加了安装的难度、增加了制造成本以及不利于后期使用和维护。也因此导致较大的重量,不利于电动床的安装和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已经发现的一个或多个缺点,提出一种布局更合理的电动床结构,该结构有效降低电动床的整体重量,更加便于电动床的安装及运输,并且成本更低。
为了这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驱动结构的电动床,包括固定床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床架平移的活动床架,以及依次相互铰接的头部板、固定板、腿部板和脚部板,其中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活动床架上,所述头部板和所述腿部板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板翻转,所述脚部板能相对于所述腿部板翻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头部连杆,其一端与所述头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转动连接;
- 第一从动机构,其一端与所述腿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转动连接;
- 第二从动机构,其一端与所述脚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转动连接;以及
- 驱动器,其一端与所述头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连接;
其中,所述电动床在所述驱动器的作用下能在平躺位置和抬起位置之间变化,其中:
在所述平躺位置,所述头部板、固定板、腿部板和脚部板大致位于与所述固定床架所在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
在所述抬起位置,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头部板并使其翻转从带动,以便于借助所述头部连杆的转动带动固定着所述固定板的所述活动床架(2)相对于所述固定床架(1)平移,进而带动所述第一从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从动机构的转动,以便于翻转所述腿部板和所述脚部板。
通过这样的设置,该电动床具有简单的结构布置,无需复杂的运动机构,且仅需要通过单独的驱动器来驱动头部板的活动,就能带动腿部板和脚部板的联动,实现电动床的活动性。同时,这样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的受力合理,整体动力需求较小,从而能采用小功率的驱动器。此外,该结构的设计大大简化了活动部件的数量,有利于生产、运输、安装和维护。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标题的不同实施例中,我们可以依赖以下配置中的一个和/或多个:
进一步,所述固定床架和所述活动床架通过设置在其上滑轮和滑槽连接,以便于固定床架和活动床架之间的移动。当然其他连接方式,例如滑块滑轨、滚轴等,也能运用在此。
进一步,所述第一从动机构为腿部连杆,其可以以成对的方式出现,分别靠近固定床架纵向边沿布置,以便获得更好的受力性能。
进一步,所述腿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轮,该滑轮能抵着所述腿部板并在其上滚动。这样,腿部连杆一方面能方便地与床架连接,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在抬起位置支撑住腿部板。
进一步,所述第二从动机构为脚部连杆,其耶可以以成对的方式出现,分别靠近固定床架纵向边沿布置,以便获得更好的受力性能。
进一步,所述头部连杆被配置成当所述电动床在所述抬起位置时候,所述头部板的自由端大致在垂直于所述固定床架所在的平面内垂直移动。这样,头部板在运动的时候可以尽量消除水平方向的位移,从而能使该电动床具有靠墙运动的特性,进而提高使用体验。
进一步,所述驱动器为推杆电机,其一端通过电机支架与所述头部板转动连接。当然,其他类型的电机,例如螺杆电机等也能被采用。
进一步,所述电机支架为铁架式结构,例如具有三角形结构的支架,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头部连杆、所述第一从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从动机构为管件,所述固定床架和所述活动床架为钢结构。这样能简化材料的选择以及降低生产的成本。
进一步,所述驱动器大致设置在所述电动床的中心线上,这样能平衡地布置驱动力,使得运动机构地受力平衡,提高耐久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通过采用单一驱动装置和简化的运动结构,实现了仅使用单独电机也能同时对电动床的头部活动床板和脚部活动床板进行调节的驱动结构。减少了结构的复杂性,降低了整床的重量和生产成本,并且更利于电动床的安装与运输。
附图说明
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明显矛盾或不兼容的情况外,全部特征、变形方式和/或具体实施例可以根据多种组合相结合。
通过阅读以下作为非限制性说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中:
-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床的透视图;
- 图2是图1中电动床的仰视图;
-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床位于平躺位置的侧视剖面图;
-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床位于抬起位置的侧视剖面图;
-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床的透视图,其中该电动床位于抬起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的是,上述附图并非真实比例,而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多种优选特征的简图。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设计特征,例如尺寸、方向、定位和形状根据具体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号是指在所有附图中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等效元件。
参照图1和2的非限制性示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包括固定床架1,其大致呈矩形并在水平面内延伸,具有多个互相搭接的纵向梁和横向梁,例如界面为矩形的钢梁,其形成整张电动床的基础。此外,固定床架1还可以在矩形的四个角落上设置床脚(未示出),以便于站立在支撑地面上。同时,该电动床还包括活动床架2,其也大致呈矩形并平行于水平面延伸,同样也由多个互相搭接的纵向梁和横向梁组成,其纵向尺寸整体上小于固定床架1的纵向尺寸,而其横向尺寸大致上等于或略小于固定床架1的横向尺寸,以便于该活动床架2能够通过连接结构承载在固定床架1上。该承载机构可以是滑轮与滑槽形式。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固定床架1两侧的纵向梁上开设有滑槽13,滑动床架2两侧的纵向梁上设置有对应的滑轮21,滑轮21能在滑槽13中滑动,这样,活动床架2就能被承载在固定床架1上,并能在后者上沿着滑槽滑动,使得两者之间能产生相对位移。当然,这类连接机构不限于在此例举的形式,其他的诸如滑轮、滑轨等形式也能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预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进一步包括多块床板,具体来说,包括通过铰链6依次相互铰接的头部板31、固定板32、腿部板33和脚部板34,其中固定板32固定在所述活动床架2上,并能随着活动床架2的移动相对于固定床架1滑动。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头部板31和腿部板33能相对于固定板32相向翻转,且脚部板34能相对于所述腿部板33翻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这些床板通过头部连杆41、第一从动机构42和第二从动机构43与固定床架1连接。具体来说,如图3和图4所示,头部连杆41的一端与头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转动连接;第一从动机构42的一端与腿部板3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床1转动连接;第二从动机构43的一端与所述脚部板3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头部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固定床架1都纵向端部,另一端与头部床板转动连接并靠近头部板与固定板地铰接处。可选地,第一和第二从动机构42、43同样为连杆形式,其两段分别与固定床架1和床板定轴地转动连接。然而,出于受力优化地考量,第一从动机构42与腿部板33之间也可以是非定轴连接,例如,其可以具有滑轮形式,该滑轮能腿部板33的下表面上滑动,以便支撑起腿部板并引导其翻转运动。当然,第一和第二从动机构的形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形式,其他支撑方式,例如曲柄、拉杆、凸轮等形式都能被采用,只要它们能实现后文所描述的运动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进一步包括多驱动器5,该驱动器一端固定在固定床框1上,例如固定在固定床框1的中间横向梁上,另一端与头部板连接。优选地,该驱动器5为推杆或螺杆电机,其通过电机支架51与头部板连接。其中,电机支架51可以为铁架形式,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器5与铁架51枢转连接,铁架51自身通过三根臂(其中一根为长臂、另两根为等长的短臂)横向居中地固定在头部床板31的下表面上,且长臂的固定件尽量向着头部板的自由侧延伸,短壁的固定点尽量靠近头部板和固定板的铰接处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电机与铁架51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头部板的下方并与头部板与固定板的铰接处偏置一定距离,该距离的设置便于在电机运动时能产生足够的弯矩用于转动头部板。需要注意的是,驱动器的形式不限本实施方式所例举的电机和其固定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这些例举形式,能够容易地构想出其他合适地驱动方式。
下面结合图3和4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的运动进行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床在驱动器的作用下,能在图3所示的平躺位置和图4所示的抬起位置之间变化。在平躺位置,驱动器5不对头部板产生作用力,此时,所有床板位于同一平行于固定床架1所在平面的平面。优选地,为了更好地支撑头部板31,固定床架1都纵向端部还包括头部板支撑构件11。因此,在平躺位置,头部板的自由侧可以搁置在该头部板31支撑构件11上。当需要该电动床进行抬起操作进入抬起位置的时候,驱动器5对头部板产生作用力,例如推力,通过电机支架51的布置,头部板31获得一个初始抬升力矩,由此头部板31开始翻转。与此同时,头部板31的转动也带动了头部连杆41的转动。由于头部连杆41做定轴转动,因此,随着头部板的翻转抬升,头部连杆41拉动头部板31往固定床架1的纵向端部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32和移动床架2的横向移动,进而也带动腿部板33和脚部板34的跟随移动。由于腿部板33和脚部板34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机构42和第二从动机构43,该跟随移动使得这两个从动机构产生从动并发生转动,使得腿部板33和脚部板34发生翻转,如图4所示。
优选地,头部连杆41被设置成,当电动床在平躺位置和抬起位置变化时,头部板31的自由端大致在垂直于所述固定床架所在的垂直平面内垂直移动,其中,该垂直平面靠近固定床架的纵向端部,由此,当该电动床头部靠墙放置时候,就能实现头部板靠墙运动。
以上实施例仅作为实例,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起到限定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预想到能实现相同功能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多种实施例及多种变形及改进。尤其是,需明确的是,除明显矛盾或不兼容的情况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变形方式和/或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所有这些实施例及变形及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可以选择地,头部连杆、第一从动机构和第二从动机构为管件,固定床架和活动床架为钢结构。或者头部拉杆成对出现,以及从动机构的构件数量为复数形式。或者电机带有位置控制装置,以便于能够精确控制电动床的抬升姿态。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床,包括固定床架(1)、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床架(1)平移的活动床架(2),以及依次相互铰接的头部板(31)、固定板(32)、腿部板(33)和脚部板(34),其中所述固定板(32)固定在所述活动床架(2)上,所述头部板(31)和所述腿部板(33)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板(32)翻转,所述脚部板(34)能相对于所述腿部板(33)翻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头部连杆(41),其一端与所述头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转动连接;
- 第一从动机构(42),其一端与所述腿部板(3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转动连接;
- 第二从动机构(43),其一端与所述脚部板(3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转动连接;以及
- 驱动器(5),其一端与所述头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1)连接;
其中,所述电动床在所述驱动器(5)的作用下能在平躺位置和抬起位置之间变化,其中:
在所述平躺位置,所述头部板(31)、固定板(32)、腿部板(33)和脚部板(34)大致位于与所述固定床架(1)所在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
在所述抬起位置,所述驱动器(5)驱动所述头部板(31)并使其翻转,以便于借助所述头部连杆(41)的转动带动固定着所述固定板(32)的所述活动床架(2)相对于所述固定床架(1)平移,进而带动所述第一从动机构(42)和所述第二从动机构(43)的转动,以便于翻转所述腿部板(33)和所述脚部板(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床架(1)和所述活动床架(2)通过设置在其上滑轮和滑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机构为腿部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床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被设置成能抵着所述腿部板且能在其上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机构为脚部连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连杆被配置成当所述电动床在所述抬起位置时候,所述头部板的自由端大致在垂直于所述固定床架所在的平面内垂直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推杆电机,其一端通过电机支架与所述头部板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为铁架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连杆、所述第一从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从动机构为管件,所述固定床架和所述活动床架为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大致设置在所述电动床的中心线上。
CN201720424396.1U 2017-04-21 2017-04-21 电动床 Active CN207270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4396.1U CN207270167U (zh) 2017-04-21 2017-04-21 电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4396.1U CN207270167U (zh) 2017-04-21 2017-04-21 电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70167U true CN207270167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9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4396.1U Active CN207270167U (zh) 2017-04-21 2017-04-21 电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701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0413A (zh) * 2017-04-21 2018-11-02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床
CN108887912A (zh) * 2018-06-21 2018-11-27 曾宪录 一种基于动力扩张的便捷式家用鞋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0413A (zh) * 2017-04-21 2018-11-02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床
CN108887912A (zh) * 2018-06-21 2018-11-27 曾宪录 一种基于动力扩张的便捷式家用鞋柜
CN108887912B (zh) * 2018-06-21 2021-11-09 石门纽丰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力扩张的便捷式家用鞋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70167U (zh) 电动床
US20070049464A1 (en) Folding device for treadmills
CN208910758U (zh) 一种智能多功能床
CN102783828B (zh) 一种家具
CN108720413A (zh) 电动床
CN202207255U (zh) 曲腿式护理床
CN207893375U (zh) 一种电子白板的教学平台
CN216020164U (zh) 床板无铰接的电动床
CN208875529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宽度的懒人桌
CN206923881U (zh) 一种可升降式讲桌
CN213664143U (zh) 一种便捷使用的铁台
CN218960268U (zh) 一种带翻板的新型可升降学习桌
CN208474418U (zh) 一种链条张紧机构和由其构成的链条驱动装置
CN208875736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升降桌
CN210337672U (zh) 一种座椅腿托支撑机构
CN208334897U (zh) 全息投影演艺装置
CN105996561A (zh) 储物床
CN207710644U (zh) 可调式大梁搁置胎架
CN202554816U (zh) 便于收折的跑步机
CN207761481U (zh) 一种上翻斜移装置及其带有上翻斜移装置的家具
CN207367428U (zh) 一种数学公式辅助记忆板
CN220736047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折叠型跳高架
CN2930697Y (zh) 一种单臂单轨按摩器结构
CN204812817U (zh) 一种多功能升降电脑书桌
CN219845791U (zh) 可调节功能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