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9645U -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9645U
CN207269645U CN201721383415.7U CN201721383415U CN207269645U CN 207269645 U CN207269645 U CN 207269645U CN 201721383415 U CN201721383415 U CN 201721383415U CN 207269645 U CN207269645 U CN 207269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pond body
fish
water
drain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34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怀
余传
余美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uzhou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Octopu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uzhou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Octopu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uzhou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Octopus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uzhou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Octopus
Priority to CN2017213834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9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9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9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鲜活水产暂养技术领域。解决当前的暂养池排水管上的出水流速快,导致海水鱼容易被吸附到排水管的问题。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包括池体、输水管、增氧管、排水管和堵塞;输水管设置于池体的右侧壁内,所述池体的右侧壁设置有多个出水口,输水管通过出水口往池体注入海水;所述增氧管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部上,所述增氧管上设置有多个氧气出口;所述池体的后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口和出鱼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上下贯穿的空心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的外侧面贯穿有多个回水小口,用于水位过高时排水;所述出鱼口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堵塞,用于堵住所述出鱼口;还包括多个回水挡板,设置于池体的后端。

Description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鲜活水产暂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背景技术
鲜活水产品是水产养殖到销售过程过渡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当前常规的暂养池一般都具有活水入口、氧气输出管、水位控制出口和出鱼口,这里的活水入口是指往暂养池中注入过滤后的低温淡水或海水,氧气输出管为往暂养池中输出氧气,往水中补充的含氧量,水位控制出口为暂养池的排水口且可以控制暂养池的水位,出鱼口可以用于快速抓鱼所用,暂养池的水和鱼由出鱼口排出从而实现抓鱼。上述的水位出口和出鱼口常常是处于同一侧的,水位控制口上一般插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出水小口,暂养池中的水就是从出水小口排出的,为了维持暂养池水位的恒定,活水出口进水量与水位控制出口的出水量是接近相等的,而活水入口设置有多个,但是水位控制口只有一个,所以流进排水管上的出水小口的流速是很快的,如果暂养池中暂养的鱼体型小或者身体瘦弱,就容易被吸住在排水管上的出水小口上,这就限制了这些鱼的游动容易引致其死亡。另外,当从出鱼口排出时,由于出鱼口附近没有引流,鱼儿容易受到惊吓而四处逃窜,使得其撞伤。
另外,当前常用的暂养池大都是混凝土做成的,难以与相邻的暂养池互通,从而不能实现方便管理海水鱼的暂养管理。需要对海水鱼进行暂养时,由于海水的含盐度高,混凝土暂养池就容易发生老化,且海水鱼也常常不易适应,导致海水鱼生病甚至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排水时,海水鱼不易被吸附到排水管处,从而能够避免海水鱼活动受限的海水鱼暂养池。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包括池体、输水管、增氧管、排水管和堵塞;
输水管设置于池体的右侧壁内,所述池体的右侧壁设置有多个出水口,输水管通过出水口往池体注入海水;
所述增氧管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部上,所述增氧管上设置有多个氧气出口,所述增氧管用于往池体中注入氧气;
所述池体的后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口和出鱼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上下贯穿的空心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的外侧面贯穿有多个回水小口,用于水位过高时排水;
所述出鱼口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堵塞,用于堵住所述出鱼口;
还包括多个回水挡板,设置于池体的后端;多个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池体一端底面的边角转折处;所述回水挡板的一边连接于池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所述回水挡板的另一边连接于所述池体的后侧壁,所述回水挡板的底边连接于所述池体的底面;所述回水挡板和池体的内壁围住所述排水管;所述回水挡板上均布有多个通水孔。
优选的,所述排水口设置有两个,所述回水挡板也设置有两块;所述出鱼口和与之配合的堵塞设置于两个所述回水挡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堵塞包括底座和提杆;
所述提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所述底座的材料为橡胶或者塑料,所述底座的外缘还设置有一层硅胶片。
优选的,所述提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材料为玻璃钢。
优选的,所述池体中还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池体的左右两侧壁上从前往后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卡槽中,将所述池体分隔成多断。
优选的,所述池体还包括横板;
所述横板设置于所述卡槽的前侧或者后侧且靠近卡槽,所述横板的两端卡在所述池体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中。
使用上述所述的海水鱼暂养池的暂养系统,其由多个海水鱼暂养池相互并列紧挨组成;且相邻的海水鱼暂养池共用同一左侧壁和右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回水挡板的阻隔,池体中的海水并不能直接经过回水小口排出,而必须先是穿过回水挡板的通水孔的,回水挡板能够挡住急速水流流动的压力,同时其上均的通水孔也能分散水流的压力,减缓水流流到排水管的速度,从而使得池体中海水回水时水流的流速更加的平缓,即使是体型小或者身体瘦弱的海水也不容易被直接被吸到排水管的回水小口上,即使游到回水挡板处,此处的水流压力也不大,所以跟池体的其它位置相差并不大,所以海水鱼的游动并没有受到限制,不容易令海水鱼活动受限而死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隔板卡进卡槽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排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堵塞结构示意图。
其中:池体1,出水口11,排水口12,出鱼口13,卡槽14,输水管2,增氧管3,排水管4,回水小口41,堵塞5,底座51,提杆52,硅胶片53,把手54,回水挡板6,通水孔61,隔板7,横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包括池体1、输水管2、增氧管3、排水管4和堵塞5;
输水管2设置于池体1的右侧壁内,所述池体1的右侧壁设置有多个出水口11,输水管2通过出水口11往池体1注入海水;
所述增氧管3设置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上,所述增氧管3上设置有多个氧气出口,所述增氧管3用于往池体1中注入氧气;
所述池体1的后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口12和出鱼口13,所述排水口12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为上下贯穿的空心管,所述排水管4的上端的外侧面贯穿有多个回水小口41,用于水位过高时排水;
所述出鱼口13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堵塞5,用于堵住所述出鱼口13;
还包括多个回水挡板6,设置于池体1的后端;多个所述排水口12设置于池体1一端底面的边角转折处;所述回水挡板6的一边连接于池体1的左侧壁或右侧壁,所述回水挡板6的另一边连接于所述池体1的后侧壁,所述回水挡板6的底边连接于所述池体1的底面;所述回水挡板6和池体1的内壁围住所述排水管4;所述回水挡板6上均布有多个通水孔61。
上述的输水管2往池体1中注入经过过滤且低温的海水,使得池体1的水源源不断得到补充,营造出一种活水的状态。同时,池体1底部的增氧管3为池体1的海水输入氧气,增加海水的含氧量,为海水鱼的暂养提供物质支持。这里的输水管2是持续不间断往池体1中注水的,因为出水口11有多个,而且通常输水管2的进水压力都较大,所以在同一时间内,注入池体1的海水的流量就很大,为了维持住池体1水位的恒定,池体1的海水经过回水挡板6上的通水孔61流出到排水管4处进行排出。因为排水管4只有上端是有回水小口41的,而排水管4的下端是封闭的,且其堵住了所述排水口12,所以海水只能够通过回水小口41流到排水口12处排出。由于所述回水挡板6的阻隔,池体1中的海水并不能直接经过回水小口41排出,而必须先是穿过回水挡板6的通水孔61的,回水挡板6能够挡住急速水流流动的压力,同时其上均的通水孔61也能分散水流的压力,减缓水流流到排水管4的速度,从而使得池体1中海水回水时水流的流速更加的平缓,即使是体型小或者身体瘦弱的海水也不容易被直接被吸到排水管4的回水小口41上,即使游到回水挡板6处,此处的水流压力也不大,所以跟池体1的其它位置相差并不大,所以海水鱼的游动并没有受到限制,不容易令海水鱼活动受限而死亡。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12设置有两个,所述回水挡板6也设置有两块;所述出鱼口13和与之配合的堵塞5设置于两个所述回水挡板6的外侧。
设置有两个排水口12,意味着在同一时间内,回水的速度是能够得到保障的,方便池体1的回水,从而方便时刻控制住池体1的水位高低。另外,上述的回水挡板6形成两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空间,池体1中海水不是直接撞击在回水挡板6上的,而是有一个倾斜缓冲的,能够有利于避免海水回水时的直接冲击,保障池体1安全。另外,两个回水挡板6的外侧形成一个近似锥形的空间,而出鱼口13处于此处时,这个近乎锥形的空间就能够起到为海水鱼导向的作用,免得令海水鱼躲到池体1的边角处,从而方便出鱼。
更进一步地,所述堵塞5包括底座51和提杆52;
所述提杆5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51顶面的中部,所述底座51的材料为橡胶或者塑料,所述底座51的外缘还设置有一层硅胶片53。
所述堵塞5堵住所述出鱼口13时,是将底座51完全插进所述出鱼口13中的,这样就能在不出鱼时防止池体1海水的流失。因为底座51的材料具有一定伸展性,所以其能够方便插进出鱼口13中,另外上述的硅胶片53能够紧贴出鱼口13的边缘,进一步防止出鱼口13漏水,经过使用观察检验,是能够完全避免出鱼口13漏水,因为漏出的海水是直接排走,不经过回收过滤的,所以漏掉的水就直接浪费了,而我们的就能够做到节水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提杆5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把手54。
堵塞5堵住出鱼口13时,底座51是完全处于出鱼口13中的,表明当前的底座51出鱼池体1的底部,所以底座51收到池体1中水的压强就较大,如果直接拉提杆52,可能会拉不起而手滑,这里的把手54是能够方便人们拔动堵塞5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池体1的材料为玻璃钢。
因为海水的盐度很高,用玻璃钢做成的池体1能够减缓其老化的速度,同时由于玻璃钢很轻,方便搬运池体1至不同的位置进行组装,也能够达到快速投入生产的目的,因为如果是用混凝土做成的池体1,试工周期长,不利于快速投入生产。海水鱼对玻璃钢的适应性经过试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池体1中还设置有多个隔板7,所述池体1的左右两侧壁上从前往后设置有多个卡槽14,所述隔板7设置于所述卡槽14中,将所述池体1分隔成多断。
因为池体1的长度很长,所以池体1中暂养的海水鱼是很多的,在出鱼时,就比较难从池体1的前侧将海水鱼往后赶,因为海水一端收到惊吓便会四处逃窜的。而本设计在池体1中增加了隔板7,将池体1分隔成多断后,这样就可以从后往前分段出鱼了,海水鱼也不会收到特别大的惊吓,利于提高出鱼的效率和保障海水鱼的健康。
更进一步地,所述池体1还包括横板8;
所述横板8设置于所述卡槽14的前侧或者后侧且靠近卡槽14,所述横板8的两端卡在所述池体1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中。
因为所述隔板7是横向插进所述卡槽14中的,所以人们直接站在所述横板8上拿起隔板7插进卡槽14中时就比较简便,同时也能够方便人们从左侧壁经过横板8走过右侧壁,实现左右来回走动。
使用上述所述的海水鱼暂养池的暂养系统,其由多个海水鱼暂养池相互并列紧挨组成;且相邻的海水鱼暂养池共用同一左侧壁和右侧壁。
多个海水鱼暂养池能够组成一个很大的暂养系统,每个暂养池能够暂养不同种类或者不同规格大小的海水鱼,从而暂养系统的适用性得到体现。另外,海水鱼暂养池共用同一左侧壁和右侧壁,也能够缩短暂养系统的横向长度,方便管理。而且,暂养系统可以进行自由组装不同的暂养池,组装的难度低,可以快速投入生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包括池体、输水管、增氧管、排水管和堵塞;
输水管设置于池体的右侧壁内,所述池体的右侧壁设置有多个出水口,输水管通过出水口往池体注入海水;
所述增氧管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部上,所述增氧管上设置有多个氧气出口,所述增氧管用于往池体中注入氧气;
所述池体的后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口和出鱼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上下贯穿的空心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的外侧面贯穿有多个回水小口,用于水位过高时排水;
所述出鱼口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堵塞,用于堵住所述出鱼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回水挡板,设置于池体的后端;多个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池体一端底面的边角转折处;所述回水挡板的一边连接于池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所述回水挡板的另一边连接于所述池体的后侧壁,所述回水挡板的底边连接于所述池体的底面;所述回水挡板和池体的内壁围住所述排水管;所述回水挡板上均布有多个通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鱼暂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设置有两个,所述回水挡板也设置有两块;所述出鱼口和与之配合的堵塞设置于两个所述回水挡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鱼暂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包括底座和提杆;
所述提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所述底座的材料为橡胶或者塑料,所述底座的外缘还设置有一层硅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水鱼暂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鱼暂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材料为玻璃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鱼暂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中还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池体的左右两侧壁上从前往后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卡槽中,将所述池体分隔成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水鱼暂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还包括横板;
所述横板设置于所述卡槽的前侧或者后侧且靠近卡槽,所述横板的两端卡在所述池体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中。
8.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海水鱼暂养池的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多个海水鱼暂养池相互并列紧挨组成;且相邻的海水鱼暂养池共用同一左侧壁和右侧壁。
CN201721383415.7U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Active CN207269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3415.7U CN207269645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3415.7U CN207269645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9645U true CN207269645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78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3415.7U Active CN207269645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96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7564A (zh) * 2017-10-25 2018-01-30 广东五洲八达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7564A (zh) * 2017-10-25 2018-01-30 广东五洲八达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2112U (zh) 一种对虾梯度养殖装置
CN105613387B (zh) 一种鱼类受精卵孵化装置以及孵化方法
CN207135987U (zh) 一种气提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6433595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
CN104604784A (zh)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仔鱼培育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7269645U (zh)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CN202222284U (zh) 鱼类产卵池
CN207118491U (zh) 池底快速排水装置
CN103651234A (zh) 水循环养殖系统
CN204968965U (zh) 一种淡水养殖池
CN204362750U (zh) 一种鳜鱼家系选育隔离孵化系统
CN104012456A (zh) 一种鱼苗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CN207269646U (zh) 一种容易更换进水管路的海水鱼暂养池
CN206341731U (zh) 一种活鱼暂养池
CN206821715U (zh) 一种提高似鮈亲鱼催产率的装置
CN107637564A (zh) 一种海水鱼暂养池及使用其的暂养系统
CN205071902U (zh) 一种鳅鱼养殖池
CN205409162U (zh) 一种鱼苗培育盆
CN208387659U (zh) 一种新型节能慈鲷养殖过滤系统
CN211211022U (zh) 一种分区养殖池塘
CN106982775A (zh) 一种提高似鮈亲鱼催产率的装置及方法
CN103168737A (zh) 一种管道式流水养殖池
CN210157857U (zh) 观赏鱼过水系统
CN209403311U (zh) 用于双壳贝类苗种中间培育的开放充气式上升流培育装置
CN102283158A (zh) 一种构建三角帆蚌大规模家系的亲蚌繁育配组设施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