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6244U - 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6244U
CN207266244U CN201721291330.6U CN201721291330U CN207266244U CN 207266244 U CN207266244 U CN 207266244U CN 201721291330 U CN201721291330 U CN 201721291330U CN 207266244 U CN207266244 U CN 207266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ing note
sound
stent
receiver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913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海宁
邓兴发
陈建武
张伟
邹宏
刘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913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6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6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6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受话器以及出音孔,受话器包括出音部,出音孔与外界相连通,导音组件包括:导音支架,导音支架为中空的腔体,中空的腔体形成导音通道;导音支架的底壁上开设有进音口,且进音口与导音通道相连通,进音口与出音部相连通,导音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音口,出音口与导音通道相连通,出音口与出音孔相连通。通过导音支架的结构设置,改变了受话器发出的声波的传导方向,由原来垂直于受话器的传播方向变成了侧向,因此,与导音支架的出音口相连通的出音孔的位置设计更加多样化,可更加合理地设置在终端设备上,相应地受话器的位置也不同于以往受到约束。

Description

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受话器的出音部一般设置在手机的正面,且距离盖板边缘2-5mm位置处,再加上手机内部其他元器件的限制,使得出音部的宽度只有0.5mm左右,出音面积较小,导致声音较弱,影响用户的实用性能,且需要在整机前壳的顶壁上开设出音通道,使得整机前壳的强度降低,当手机受到撞击时,容易导致整机前壳破裂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导音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音组件,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受话器以及出音孔,受话器包括出音部,出音孔与外界相连通,导音组件包括:导音支架,导音支架为中空的腔体,中空的腔体形成导音通道;其中,导音支架的底壁上开设有进音口,且进音口与导音通道相连通,进音口与出音部相连通,导音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音口,出音口与导音通道相连通,出音口与出音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音组件,通过在受话器顶部设置导音支架,导音支架的内部中空形成导音通道,导音支架上开设与受话器出音部相连通的进音口,进音口又与导音通道相连通,从而将受话器发出的声波引导至导音支架内部的导音通道内,声波经过导音通道传播至导音支架的侧壁上的出音口处,进而再从此出音口导出,进而进入终端设备的前壳上开设的出音孔,最后经过出音孔将声波引导至外界,同时明显改变了声波传导的方向,由原来垂直于受话器的传播方向变成了侧向,因此,与导音支架的出音口相连通的出音孔的位置更加多样化,可更加合理地设置在终端设备上。尤其对于终端设备为手机时,以往出音孔设置在手机屏幕上方的有限空间内,因为受话器上方没有其他构件用于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为了传播出更多的声波,受话器只能安装在出音孔的下方,因此,受话器的安装位置同样限制在此狭小的空间内。而本申请中,由于设置了导音支架,明显改变了声波的传播方向,因此,出音孔可设置在终端设备的正面、顶端或者侧壁等位置,声波可沿着终端设备的正向、侧向或者介于两个方向之间等方向传播,出音孔的设置更加多样化,因此,导音支架的存在不再限制受话器的安装位置,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且受话器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该技术方案为增大出音面积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大量声波从终端设备内传出,便于用户听清对方的谈话,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当声音从终端设备的侧向缝隙中传导出,起到进一步防尘、防水的作用,又无需直接在终端设备的内部壳体上开设大的导音通道,增大了终端设备整体的强度,进而延长了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音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音支架分别沿着受话器的宽度及长度方向延伸,以使导音支架的进音口与受话器的出音部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音支架分别沿着受话器的宽度及长度方向延伸,使得导音支架能够覆盖住受话器的出音部,便于将更多的声波传导至导音通道内;导音支架的进音口与受话器的出音部相适配,保证出音面积足够大,便于将更多的声波传导至终端设备的导音通道内,便于用户接收到受话器内传导出的声波,方便用户听清对方的谈话。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音组件还包括:泡棉,设置在导音支架的外侧壁上,并围绕出音口设置;防尘网,防尘网通过泡棉与导音支架相连接,且防尘网罩住出音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泡棉设置在导音支架的外侧壁上,并围绕出音口设置,防尘网通过泡棉与导音支架相连接,且防尘网罩设住出音口,泡棉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使得防尘网与出音口之间密封牢固;防尘网可起到对导音通道防尘、防水的作用,防止导音通道堵塞而影响声波的流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尘网上设置有多个出音通孔,且多个出音通孔均匀分布;多个出音通孔与出音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防尘网上设置有多个出音通孔,有助于将更多的声波通过多个出音通孔传播出去,同时多个出音通孔均匀分布,有助于声波传播的一致性,提升了使用者的听话效果,且出音通孔均匀规律地排布,更便于加工制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音支架上开设有出音口的侧壁朝向出音孔呈倾斜状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音支架上开设有出音口的侧壁朝向出音孔呈倾斜状设置,便于声波能够朝向出音孔传播,而不至于沿其他路径传播被阻碍而减弱,便于终端设备传播出的声音洪亮、清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音支架的腔体的尺寸自设置有进音口的一端向设置有出音口的另一端逐渐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音支架的腔体的尺寸自设置有进音口的一端向设置有出音口的另一端逐渐增大,使得进入导音支架的腔体内的声波先聚拢在一起,之后随着传播路径的扩张,使较多的声波传至终端设备的导音通道内,避免了声波因四处发散而导致其强度减弱,保证有足够多的声波进入人耳,使得使用者听到的声音更加响亮、清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导音组件;底壳,其上安装有受话器;前壳,其与底壳配合安装,前壳盖设在导音组件上,前壳开设有安装腔,前壳上开设有与出音孔以及出音口相连通的出音通道;和盖板,其放置在安装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导音组件,因此具有该导音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同时,终端设备还包括底壳、前壳以及盖板,其中,底壳上安装有受话器,前壳与底壳配合安装,且前壳盖设在导音组件上,前壳开设有安装腔,盖板放置在此安装腔内,组成了终端设备的基本构架,前壳上开设有与出音孔及出音口相连通的出音通道,实现了将受话器的出音部发出的声波传导进导音支架内部的导音通道内,最后通过导音支架的出音口将声波传导进前壳上开设的出音通道内,最后在经过与出音通道相连接的出音孔将声音传导出去。导音支架的设置,能够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进而使得受话器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例如:对于终端设备为手机时,受话器的安装位置不仅限于手机屏幕上方的狭小空间,同时还可相应地增大受话器的尺寸,使得受话器能够传播出更多的声波,便于用户听清楚受话器发出的声音。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音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音孔设置在盖板上;或出音孔设置在盖板与底壳所形成的间隙内;或出音孔设置在底壳的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出音孔设置在盖板上时,声波沿着垂直于受话器的方向传播止外界,能够减小声波的传播路径,减少可声波的耗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出音孔设置在盖板与底壳所形成的间隙内时,充分利用了此间隙,无需单独开设出音孔,简化了结构,且增加了终端设备壳体的强度,此侧向间隙也具有防尘、防水的功效,同时受话器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可以沿着此间隙设置;其中,优选地,出音孔为在盖板与前壳的安装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出音间隙,此出音间隙与上壳上开设的出音通道相连接,进而将受话器内的声波由导音通道传导至出音通道,再由出音通道传导至出音间隙,最后通过此出音间隙传播到外界,充分利用了出音间隙,无需单独开设出音孔,简化了结构,且增加了终端设备壳体的强度,此侧向间隙小也具有防尘、防水的功效;尤其是对于终端设备为手机,受话器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手机的屏幕的上方的有限空间,盖板与底壳沿长度方向一般存在间隙,受话器可沿着此长度方向设置。当出音孔设置在底壳的侧壁上,声波从终端设备的侧壁导出,尤其对于终端设备为手机时,不限于手机的屏幕的上方的有限空间,使得受话器的安装更具有灵活性,且终端设备侧向设置出音孔,更不容易从此出音孔内进水或者灰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前壳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盖设在导音组件上,且凹槽与导音组件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前壳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盖设在导音组件上,且凹槽与导音组件相适配,使得导音组件与前壳组装在一起时,不会出现干涉,使得操作更加顺畅,便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音组件与前壳通过螺钉或卡扣可拆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音组件与前壳通过螺钉或卡扣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操作更加灵活,便于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含导音组件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终端设备,10导音组件,12导音支架,122进音口,124出音口,126导音通道,14泡棉、16防尘网,20受话器,22出音部,30底壳,32安装槽,34阶梯形安装槽,40前壳,42凹槽,44阶梯形安装台,46出音通道,48安装腔,50盖板,52出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音组件1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导音组件10,用于终端设备100,终端设备100包括受话器20以及出音孔52,受话器20包括出音部22,出音孔52与外界相连通,导音组件10包括:导音支架12,导音支架12为中空的腔体,中空的腔体形成导音通道126;其中,导音支架12的底壁上开设有进音口122,且进音口122与导音通道126相连通,进音口122与出音部22相连通,导音支架12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音口124,出音口124与导音通道126相连通,出音口124与出音孔5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音组件10,通过在受话器20顶部设置导音支架12,导音支架12的内部中空形成导音通道126,导音支架12上开设与受话器20出音部22相连通的进音口122,进音口122又与导音通道126相连通,从而将受话器20发出的声波引导至导音支架12内部的导音通道126内,声波经过导音通道126传播至导音支架12的侧壁上的出音口124处,进而再从此出音口124导出,进而进入终端设备100上开设的出音孔52,最后经过出音孔52将声波引导至外界,同时明显改变了声波传导的方向,由原来垂直于受话器20的传播方向变成了侧向,因此,与导音支架12的出音口124相连通的出音孔52的位置更加多样化,可更加合理地设置在终端设备100上。尤其对于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为手机时,以往出音孔52设置在手机屏幕上方的有限空间内,因为受话器20上方没有其他构件用于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为了传播出更多的声波,受话器20只能安装在出音孔52的下方,因此,受话器20的安装位置同样限制在此狭小的空间内。而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导音支架12,明显改变了声波的传播方向,因此,出音孔52可为手机的前壳40和盖板50之间的间隙处,声波可沿着终端设备100的侧向传播,因此,导音支架12的存在不再限制受话器20的安装位置,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且受话器20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该实施例为增大出音面积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大量声波从终端设备100内传出,便于用户听清对方的谈话,提升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当声音从终端设备100的侧向缝隙中传导出,起到进一步防尘、防水的作用,又无需直接在终端设备100的内部壳体上开设大的导音通道126,增大了终端设备100整体的强度,进而延长了终端设备100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音孔52可设置在终端设备100的正面或顶端等位置,声波可沿着终端设备100侧向或者介于正向与侧向之间的方向传播,出音孔的设置更加多样化,因此,导音支架12的存在不再限制受话器20的安装位置,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且受话器20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音支架12分别沿着受话器20的宽度及长度方向延伸,以使导音支架12的进音口122与受话器20的出音部22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导音支架12分别沿着受话器20的宽度及长度方向延伸,使得导音支架12能够覆盖住受话器20的出音部22,便于将更多的声波传导至导音通道126内;导音支架12的进音口122与受话器20的出音部22相适配,保证出音面积足够大,便于将更多的声波传导至终端设备100的导音通道126内,便于用户接收到受话器20内传导出的声波,方便用户听清对方的谈话。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音组件10还包括:泡棉14,设置在导音支架12的外侧壁上,并围绕出音口124设置;防尘网16,防尘网16通过泡棉14与导音支架12相连接,且防尘网16罩住出音口124。
在该实施例中,泡棉14设置在导音支架12的外侧壁上,并围绕出音口124设置,防尘网16通过泡棉14与导音支架12相连接,且防尘网16罩设住出音口124,泡棉14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使得防尘网16与出音口124之间密封牢固;防尘网16可起到对导音通道126防尘、防水的作用,防止导音通道126堵塞而影响声波的流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防尘网16上设置有多个出音通孔,且多个出音通孔均匀分布;多个出音通孔与出音口124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防尘网16上设置有多个出音通孔,有助于将更多的声波通过多个出音通孔传播出去,同时多个出音通孔均匀分布,有助于声波传播的一致性,提升了使用者的听话效果,且出音通孔均匀规律地排布,更便于加工制造。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音支架12上开设有出音口124的侧壁朝向出音孔呈倾斜状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导音支架12上开设有出音口124的侧壁朝向出音孔呈倾斜状设置,便于声波能够朝向出音孔传播,而不至于沿其他路径传播被阻碍而减弱,便于终端设备100传播出的声音洪亮、清晰。在本实施例中,使得出音口124能够朝向手机内部的侧上方,便于将导音通道126内的声波沿着侧上方传导出去,便于人耳的聆听,且无需在终端设备100的正面开设用于导音的通道,不会破坏终端设备100的强度,其中,具体地还可利用终端设备100的侧向缝隙将声音导出。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音支架12的腔体的尺寸自设置有进音口122的一端向设置有出音口124的另一端逐渐增大。
在该实施例中,导音支架12的腔体的尺寸自设置有进音口122的一端向设置有出音口124的另一端逐渐增大,使得进入导音支架12的腔体内的声波先聚拢在一起,之后随着传播路径的扩张,使较多的声波传至终端设备100的导音通道126内,避免了声波因四处发散而导致其强度减弱,保证有足够多的声波进入人耳,使得使用者听到的声音更加响亮、清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1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音组件10;底壳30,底壳30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32,受话器20放置在安装槽32内,且受话器20的出音部22与安装槽32的开口方向相同;前壳40,其与底壳30配合安装,前壳40盖设在导音组件10上,前壳40开设有安装腔48,前壳40上开设有与出音孔52以及出音口124相连通的出音通道;和盖板50,其放置在安装腔48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设备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音组件10,因此具有该导音组件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同时,终端设备100还包括底壳30、前壳40以及盖板50,其中,底壳30上安装有受话器20,前壳40与底壳30配合安装,且前壳40盖设在导音组件10上,前壳40开设有安装腔48,盖板50放置在此安装腔48内,组成了终端设备100的基本构架,前壳40上开设有与出音孔52以及出音口124相连通的出音通道46。实现了将受话器20的出音部22发出的声波传导进导音支架12内部的导音通道126内,最后通过导音支架12的出音口124将声波传导进前壳40上开设的出音通道46内,最后在经过与出音通道46相连接的出音孔52将声音传导出去。导音支架12的设置,能够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进而使得受话器20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对于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为手机时,受话器20的安装位置不仅限于手机屏幕上方的狭小空间,同时还可相应地增大受话器20的尺寸,使得受话器20能够传播出更多的声波,便于用户听清楚受话器20发出的声音。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底壳30的内侧壁设置有阶梯形安装槽34;前壳40的外侧壁设置有阶梯形安装台44,且阶梯形安装台44与阶梯形安装槽34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底壳30的内侧壁设置有阶梯形安装槽34,前壳40的外侧壁设置有阶梯形安装台44,且阶梯形安装台44与阶梯形安装槽34相适配,增大了前壳40和底壳30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将前壳40牢固地安装在底壳30内,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100的整体强度,延长终端设备100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当中,两者配合的具体结构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出音孔52设置在盖板50与底壳30所形成的间隙内,尤其此间隙为前壳和盖板之间的间隙。
在该实施例中,当出音孔52设置在盖板50与底壳30所形成的间隙内时,充分利用了此间隙,无需单独开设出音孔52,简化了结构,且增加了终端设备100壳体的强度,此侧向间隙也具有防尘、防水的功效,同时受话器20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可以沿着此间隙设置;尤其是本实施例中,出音孔52为在盖板50与前壳40的安装腔48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出音间隙,此出音间隙与上壳上开设的出音通道46相连接,进而将受话器20内的声波由导音通道126传导至出音通道46,再由出音通道46传导至出音间隙,最后通过此出音间隙传播到外界,充分利用了出音间隙,无需单独开设出音孔52,简化了结构,且增加了终端设备100壳体的强度,此侧向间隙小也具有防尘、防水的功效;尤其是对于终端设备100为手机,受话器20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手机的屏幕的上方的有限空间,盖板50与底壳30沿长度方向一般存在间隙,受话器20可沿着此长度方向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出音孔52设置在盖板50上时,声波沿着垂直于受话器20的方向传播止外界,能够减小声波的传播路径,减少可声波的耗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再一实施例中,当出音孔52设置在底壳30的侧壁上,声波从终端设备100的侧壁导出,尤其对于终端设备100为手机时,不限于手机的屏幕的上方的有限空间,使得受话器20的安装更具有灵活性,且终端设备100侧向设置出音孔52,更不容易从此出音孔52内进水或者灰尘。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前壳40上开设有凹槽42,凹槽42盖设在导音组件10上,且凹槽42与导音组件10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前壳40上开设有凹槽42,凹槽42盖设在导音组件10上,且凹槽42与导音组件10相适配,使得导音组件10与前壳40组装在一起时,不会出现干涉,使得操作更加顺畅,便捷。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音组件10与前壳40通过螺钉或卡扣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导音组件10与前壳40通过螺钉或卡扣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操作更加灵活,便于检修。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音组件,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受话器以及出音孔,所述受话器包括出音部,所述出音孔与外界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组件包括:
导音支架,所述导音支架为中空的腔体,所述中空的腔体形成导音通道;
其中,所述导音支架的底壁上开设有进音口,且所述进音口与所述导音通道相连通,所述进音口与所述出音部相连通,所述导音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与所述导音通道相连通,所述出音口与所述出音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音支架分别沿着所述受话器的宽度及长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导音支架的进音口与所述受话器的出音部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组件还包括:
泡棉,设置在所述导音支架的外侧壁上,并围绕所述出音口设置;
防尘网,所述防尘网通过所述泡棉与所述导音支架相连接,且所述防尘网罩住所述出音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音组件,其特征在于,
防尘网上设置有多个出音通孔,且多个所述出音通孔均匀分布;
多个所述出音通孔与所述出音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音支架上开设有出音口的侧壁朝向所述出音孔呈倾斜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音支架的腔体的尺寸自设置有所述进音口的一端向设置有所述出音口的另一端逐渐增大。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音组件;
底壳,其上安装有受话器;
前壳,其与底壳配合安装,所述前壳盖设在所述导音组件上,所述前壳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前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音孔以及所述出音口相连通的出音通道;和
盖板,其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或
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壳所形成的间隙内;或
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盖设在所述导音组件上,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导音组件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音组件与所述前壳通过螺钉或卡扣可拆卸连接。
CN201721291330.6U 2017-09-30 2017-09-30 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07266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1330.6U CN207266244U (zh) 2017-09-30 2017-09-30 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91330.6U CN207266244U (zh) 2017-09-30 2017-09-30 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6244U true CN207266244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1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91330.6U Active CN207266244U (zh) 2017-09-30 2017-09-30 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6244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8219A (zh) * 2018-06-28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848206A (zh) * 2018-05-29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989500A (zh) * 2018-07-27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模组、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9547878A (zh) * 2018-12-25 2019-03-29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喇叭的防护结构
CN109743418A (zh) * 2018-05-11 2019-05-1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听筒通道组件以及一种设备
CN109819080A (zh) * 2019-01-21 2019-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10166903A (zh) * 2019-05-15 2019-08-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0428799A (zh) * 2019-07-08 2019-1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WO2020020061A1 (zh) * 2018-07-26 2020-0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10784576A (zh) * 2018-07-31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
WO2020233426A1 (zh) * 2019-05-23 2020-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组件、中框和终端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418A (zh) * 2018-05-11 2019-05-1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听筒通道组件以及一种设备
CN108848206A (zh) * 2018-05-29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848219A (zh) * 2018-06-28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0020061A1 (zh) * 2018-07-26 2020-0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8989500A (zh) * 2018-07-27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模组、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10784576B (zh) * 2018-07-31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
CN110784576A (zh) * 2018-07-31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装置
CN109547878A (zh) * 2018-12-25 2019-03-29 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喇叭的防护结构
CN109819080A (zh) * 2019-01-21 2019-05-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10166903A (zh) * 2019-05-15 2019-08-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WO2020233426A1 (zh) * 2019-05-23 2020-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组件、中框和终端设备
CN110428799A (zh) * 2019-07-08 2019-1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US11706550B2 (en) 2019-07-08 2023-07-18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erminal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6244U (zh) 导音组件及终端设备
KR101780906B1 (ko) 이어폰
CN104244130B (zh) 一种耳机
CN103686498B (zh) 一种降噪通话装置
JP3784572B2 (ja) イヤホンモニタを備えることにより、スピーカからユーザに耳管に至るまでの音響特性のユーザ間の変動を低減した電話送受話器
CN204145702U (zh) 一种耳机
KR20180001396U (ko) 통신 기능이 구비된 지능형 헬멧
CN208821030U (zh) 入耳式蓝牙耳机及其组件
CN106550074A (zh) 一种结合手机听筒喇叭的改进结构
CN208079345U (zh) 一种耳挂式蓝牙耳机
US20110130175A1 (en) Cordless telephone handset having a wide passband electroacoustic chain
CN202565457U (zh) 喇叭安装构造
CN205754784U (zh) 一种电子管迷你多功能组合音响
CN208540112U (zh) 耳机及具有声学功能的耳机壳
CN106937200A (zh) 挂耳骨传导蓝牙耳机
CN103152663A (zh) 一种带倒音管的耳塞
CN206728250U (zh) 挂耳骨传导蓝牙耳机
CN216357245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运动蓝牙耳机
CN205305052U (zh) 一种防水音箱
CN109246510A (zh) 耳机
CN214014281U (zh) 一种手机听筒降噪机构装置
CN219999547U (zh) 一种耳机
CN219761075U (zh) 一种手机发声结构和移动设备
CN206835152U (zh) 一种新型的电话手柄
CN210868049U (zh) 一种音箱和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