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3608U -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 Google Patents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3608U
CN207253608U CN201721069449.9U CN201721069449U CN207253608U CN 207253608 U CN207253608 U CN 207253608U CN 201721069449 U CN201721069449 U CN 201721069449U CN 207253608 U CN207253608 U CN 207253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er
bottle
fire
detection unit
ex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94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永华
武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SINGHU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TSING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TSINGHU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TSINGHU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94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3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3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3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火器及灭火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灭火器不具备反馈功能,使得灭火失败,进而导致财物受损的技术问题。所述灭火器,包括瓶体和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瓶体内的电量,并向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量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量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所述灭火器用于灭火,且用于判断灭火器是否失效。

Description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消防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灭火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是人口密度大的公共场所、容易引起火灾的生产车间、存放易燃物品的仓库等,更是不能缺少灭火器的存在。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清水等。
现有的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其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来进行灭火。由于干粉灭火器具有结构紧凑、可以根据防火分区的大小批量使用并能进行联动及使用期间不需要维护等特点,因此而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报道称,在历次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都会发现一些厂矿、企业、商场、公众场所的部分灭火器都己过了保质期。灭火器内部充满化学灭火剂,且都为电阻容器,如长期不检修,化学灭火剂易发生变性,筒体易被腐蚀,会造成无法正常使用,或因筒体腐蚀后无法承受电阻而发生炸裂,因此灭火器需要定期送往具备资质的灭火器维修技术服务单位检修,到期报废。
所以,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一般灭火器仅具有灭火功能,并无报警功能,当需要使用灭火器时,使用者并不能明确获知设置在楼道内的灭火器是否过期而导致失效,在发生火灾时,如若灭火器失效而不能使用,不仅无法进行灭火,而且会导致财力和物力的损失,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灭火器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火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灭火器不具备反馈功能,使得灭火失败,进而导致财物受损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火器,包括瓶体和第一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瓶体内的电量,并向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量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量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
进一步地,上述灭火器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瓶体内的电阻,并向所述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阻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阻信号确定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上述灭火器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瓶体的地址,并向所述外部判断单元发送地址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地址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的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还包括喷口总成,所述喷口总成设置在所述瓶体的喷射口上;
所述喷口总成包括喷口花环和连接杆,所述喷口花环与所述瓶体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喷口花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瓶体喷口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上述灭火器还包括挂具,所述挂具与所述瓶体连接,且所述挂具与所述喷口总成相对设置,所述挂具呈L型或C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上述灭火器还包括电源和盒体,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瓶体上,且与所述喷口总成相对设置,所述电源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均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还包括电引发器总成,所述电引发器总成包括产气管、上盖体、下盖体、压环、产气剂、冷却剂及点火药包;
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分别与所述产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剂设置在靠近所述下盖体一端的所述产气管内,所述产气剂设置在所述产气管内且置于所述冷却剂上,所述压环设置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产气剂之间,所述压环上设置有放置区,所述点火药包设置在所述放置区上,所述上盖体上设置有第一穿设孔,所述点火药包的导线的一端经过所述第一穿设孔伸出所述上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电引发器总成还包括密封垫和密封垫圈;
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上盖体的上端面,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穿设孔与所述第一穿设孔同轴设置;
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所述上盖体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引发器总成还包括胶塞,所述上盖体的中部设置有台阶孔,所述胶塞设置在所述台阶孔上,且所述胶塞上设置有第三穿设孔,所述点火药包的引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三穿设孔和所述第二穿设孔设置在所述上盖体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火器,包括瓶体和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瓶体内的电量,并向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量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量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具体地,当灭火器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第一检测单元能够定期采集并发送电量信号给外部判断单元,判断单元能够根据该电量信号显示该灭火器的电量状态,若电量正常,判断单元上的指示灯则不点亮,若电量不正常,则指示灯点亮且变黄,监控者能够根据指示灯明确判断该灭火器是否失效,并对失效的灭火器进行及时更换,以便在发生火灾时,灭火器得到有效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灭火器,通过实时监控每个灭火器是否有效,使得失效灭火器在火灾发生之前得到快速及时的更换,进而避免在火灾发生时,由于灭火器失效,导致财力物力损失,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灭火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灭火器。
所述灭火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灭火器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器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器的喷口总成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电引发器总成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器的工作流程图。
图标:100-第一检测单元;200-第二检测单元;300-第三检测单元;400-喷口总成;500-挂具;600-电源;700-盒体;800-电引发器总成;900-瓶体;410-喷口花环;420-连接杆;430-喷口螺环;801-产气管;802-上盖体;803-下盖体;804-压环;805-产气剂;806-冷却剂;807-点火药包;808-密封垫;809-密封垫圈;810-胶塞;811-密封胶;8021-第一穿设孔;8081-第二穿设孔;8101-第三穿设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器的整体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器的局部剖视图,请参阅图1和图2,具体地,一种灭火器,包括瓶体900和第一检测单元100;所述第一检测单元100用于检测所述瓶体900内的电量,并向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量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量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火器,包括瓶体900和第一检测单元100;所述第一检测单元100用于检测所述瓶体900内的电量,并向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量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量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火器,包括瓶体900和第一检测单元100;所述第一检测单元100用于检测所述瓶体900内的电量,并向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量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量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具体地,当灭火器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第一检测单元100能够定期采集并发送电量信号给外部判断单元,判断单元能够根据该电量信号显示该灭火器的电量状态,若电量正常,判断单元上的指示灯则不点亮,若电量不正常,则指示灯点亮且变黄,监控者能够根据指示灯明确判断该灭火器是否失效,并对失效的灭火器进行及时更换,以便在发生火灾时,灭火器得到有效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灭火器,通过实时监控每个灭火器是否有效,使得失效灭火器在火灾发生之前得到快速及时的更换,进而避免在火灾发生时,由于灭火器失效,导致财力物力损失,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具体地,上述灭火器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200;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200用于检测所述瓶体900内的电阻,并向所述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阻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阻信号确定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
设置上述第二检测单元200,是为了便于检测瓶体900内的电阻,以便从电阻的角度判定灭火器是否失效,当所使用的灭火器为贮压式灭火器时,外部判断单元不仅能够从第二检测单元200所发送的电阻信号判断该灭火器是否失效,也可以判定该灭火器在使用时是否开启。
请继续参阅图2,具体地,上述灭火器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300;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300用于检测所述瓶体900的地址,并向所述外部判断单元发送地址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地址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的位置。在具体使用时,第三检测单元300能够定期采集并发送地址信号给外部判断单元,判断单元能够判断该灭火器的具体位置,当该灭火器失效,需要对失效灭火器进行更换时,操作者可以根据判断单元获知失效灭火器的具体位置,进而快速便捷的对失效灭火器进行更换。
设置上述第三检测单元300,是为了便于外部判断单元判断该灭火器在使用时是否开启。具体使用时,例如,在房屋内预先设置5个灭火器,当屋内着火时,使用其中3个即可进行灭火,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三检测单元300所发送的温度信号,并通过判断单元所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进以判断开启几个灭火器,如若开启灭火器不足3个,则需要采取其他措施进行灭火,进而减少财力物力损失。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具体地,上述灭火器还包括挂具500,所述挂具500与所述瓶体900连接,且所述挂具500与所述喷口总成400相对设置,所述挂具500呈L型或C型。
设置上述挂具500,是为了便于操作者的操作。现有灭火器在安装时,安装人员需先用底板固定到顶部,然后手举灭火器贴近底板,然后再用螺栓进行固定,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安装人员需将灭火器保持一定高度,因而造成安装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如若安装灭火器个数过多,则会导致疲劳进而造成危险。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灭火器时,安装人员可先将挂具500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然后直接将灭火器的封头挂在挂具500上,最后再用螺栓将灭火器进行固定即可,该设置方式省去了安装人员需要托举安装的步骤,进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灭火器安装更为便捷。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具体地,上述灭火器还包括电源600和盒体700,所述盒体700设置在所述瓶体900上,且与所述喷口总成400相对设置,所述电源600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100均设置在所述盒体700内,所述电源600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100连接。
设置上述电源600,是为了能够给灭火器正常工作提供设定电源600,在具体安装时,第一检测单元100、第二检测单元200和第三检测单元300均设置在盒体700内,因此,设置盒体700,是为了提高第一检测单元100、第二检测单元200、第三检测单元300和电源600的使用寿命。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器的喷口总成示意图,请参阅图3,具体地,灭火器还包括喷口总成400,所述喷口总成400设置在所述瓶体900的喷射口上;
所述喷口总成400包括喷口花环410和连接杆420,所述喷口花环410与所述瓶体900通过所述连接杆420连接,所述喷口花环41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瓶体900喷口的中心轴线重合。
设置上述喷口总成400是为了增大灭火剂的扩散面积,在具体使用时,干粉从瓶体900内喷出,干粉喷射在喷口花环410上,使得干粉的扩散面积更大,改变了干粉雾化不好、喷射角度不全面、灭火范围小及灭火性能差等缺陷。在具体安装时,喷口总成400通过螺纹旋紧在瓶体900的下端口上,喷口总成400由喷口花环410、连接杆420和喷口螺环430焊接而成。
图4为图2中电引发器总成的放大图,请参阅图4,具体地,灭火器还包括电引发器总成800,所述电引发器总成800包括产气管801、上盖体802、下盖体803、压环804、产气剂805、冷却剂806及点火药包807;
所述上盖体802和所述下盖体803分别与所述产气管80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剂806设置在靠近所述下盖体803一端的所述产气管801内,所述产气剂805设置在所述产气管801内且置于所述冷却剂806上,所述压环804设置在所述上盖体802与所述产气剂805之间,所述压环804上设置有放置区,所述点火药包807设置在所述放置区上,所述上盖体802上设置有第一穿设孔8021,所述点火药包807的导线的一端经过所述第一穿设孔8021伸出所述上盖体802。
设置上述电引发器总成800,是为了便于瓶体900内的干粉能够便捷喷射。
请继续参阅图4,具体地,所述电引发器总成800还包括密封垫808和密封垫圈809;
所述密封垫808设置在所述上盖体802的上端面,所述密封垫808上设置有第二穿设孔8081,所述第二穿设孔8081与所述第一穿设孔8021同轴设置;
所述密封垫圈809设置在所述上盖体802的下端面。
为了提高产气管801的密封性,设置了上述密封垫808和密封垫圈809,进而避免瓶体900内的产气剂805、冷却剂806及点火药包807受到外部影响而失效。
请继续参与图4,具体地,所述电引发器总成800还包括胶塞810,所述上盖体802的中部设置有台阶孔,所述胶塞810设置在所述台阶孔上,且所述胶塞810上设置有第三穿设孔8101,所述点火药包807的引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8021、所述第三穿设孔8101和所述第二穿设孔8081设置在所述上盖体802外。
为了提高产气管801的密封性,设置了上述胶塞810,还设置了密封胶811。在具体安装时,干粉灭火剂直接设置在瓶体900内,电引发器总成800直接插入瓶体900内,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封头通过螺栓旋紧在瓶体900的上端口上并将电引发器总成800压实密封固定,电引发器总成800的电导线穿出封头上的小口后,上密封胶811即可。而电引发器总成800在安装时,产气管801的盖体旋紧在产气管801的下螺纹口上,冷却剂806设置在产气管801内,产气剂805设置在产气管801的冷却剂806上,产气剂805的上端面固定着压环804,点火药包807设置在压环804中部的放置区上并固定,产气管801上盖体802与产气管801的上螺纹口通过螺纹连接,胶塞810装入产气管801的上盖体802的中心台阶孔中,点火药包807的导线穿过产气管801上盖体802的第一穿设孔8021、密封垫808的第二穿设孔8081和胶塞810的第三穿设孔8101,并在孔隙处涂上密封胶811,密封垫808和密封垫圈809分别设置在上盖体80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本产气管801的下盖体803能够调节产气管801内各零部件的间隙高度,下盖体803与产气管801旋紧后,能够完全将产气剂805固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灭火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灭火器。
所述灭火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灭火器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灭火器的工作流程图,请参阅图5,当图中某一区域发生火灾时,操作者可以通过外部判断开启相应着火区域内的灭火器进行灭火,也可以通过区域控制器或者控制器将着火区域的灭火器进行开启,当灭火器接到灭火信号,瓶体900内的固气转换剂被激活,瓶体900内的气体迅速膨胀,使其内部电阻增大,干粉从灭火器的喷口喷出并通过喷口总成400扩大扩散面积,干粉向该灭火器所保护的区域喷射且迅速向四周弥漫,喷出的干粉与火焰接触,发生物力和化学作用而进行灭火,在灭火过程中,干粉中无机盐挥发分解物,该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作用,使得燃烧链反应中断而使火灭,除此之外,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氧,并且,部分干粉稀释氧和起到冷却作用,形成完全淹没灭火或者局部灭火。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第一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瓶体内的电量,并向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量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量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瓶体内的电阻,并向所述外部判断单元发送电阻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电阻信号确定所述灭火器是否失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瓶体的地址,并向所述外部判断单元发送地址信号,所述外部判断单元根据所接收到的地址信号判断所述灭火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口总成,所述喷口总成设置在所述瓶体的喷射口上;
所述喷口总成包括喷口花环和连接杆,所述喷口花环与所述瓶体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喷口花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瓶体喷口的中心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具,所述挂具与所述瓶体连接,且所述挂具与所述喷口总成相对设置,所述挂具呈L型或C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和盒体,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瓶体上,且与所述喷口总成相对设置,所述电源和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均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引发器总成,所述电引发器总成包括产气管、上盖体、下盖体、压环、产气剂、冷却剂及点火药包;
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分别与所述产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剂设置在靠近所述下盖体一端的所述产气管内,所述产气剂设置在所述产气管内且置于所述冷却剂上,所述压环设置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产气剂之间,所述压环上设置有放置区,所述点火药包设置在所述放置区上,所述上盖体上设置有第一穿设孔,所述点火药包的导线的一端经过所述第一穿设孔伸出所述上盖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引发器总成还包括密封垫和密封垫圈;
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上盖体的上端面,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穿设孔与所述第一穿设孔同轴设置;
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所述上盖体的下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引发器总成还包括胶塞,所述上盖体的中部设置有台阶孔,所述胶塞设置在所述台阶孔上,且所述胶塞上设置有第三穿设孔,所述点火药包的引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三穿设孔和所述第二穿设孔设置在所述上盖体外。
10.一种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灭火器。
CN201721069449.9U 2017-08-24 2017-08-24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Active CN207253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9449.9U CN207253608U (zh) 2017-08-24 2017-08-24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9449.9U CN207253608U (zh) 2017-08-24 2017-08-24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3608U true CN207253608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22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9449.9U Active CN207253608U (zh) 2017-08-24 2017-08-24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36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0875A (zh) * 2017-08-24 2017-11-07 江西清华实业有限公司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0875A (zh) * 2017-08-24 2017-11-07 江西清华实业有限公司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03874U (zh) 一种储能电池簇两级消防灭火系统
AU2020397698A1 (en) Fire suppression system for a battery enclosure
CN207253608U (zh)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WO2022053023A1 (zh) 电源灭火装置及机车
CN211700954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安全装置
CN107320875A (zh) 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CN207253609U (zh) 非贮压式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CN107596596A (zh) 非贮压式灭火器及灭火系统
CN207096777U (zh) 一种气体泄漏应急处理系统
CN206964917U (zh) 一种电池室自动灭火装置
CN212491285U (zh) 一种智能自动灭火器
CN217684379U (zh) 一种密封充氮涉氢集装箱
CN212016542U (zh) 一种气体消防系统
CN214130035U (zh) 灭火系统
CN114288588B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棚用火灾预警系统及方法
CN214679722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存储箱的灭火防火装置
CN219272000U (zh) 电池安全装置
CN219815089U (zh) 一种储能舱火灾抑制装置
CN216215025U (zh) 一种高压无功补偿保护装置
CN208647705U (zh) 一种密封性较高的安全型汽油储存装置
CN213220650U (zh) 无管网式自动灭火装置
CN220294041U (zh) 一种原煤仓智能灭火装置
CN216536674U (zh) 一种全氟己酮灭火装置
CN214397766U (zh) 一种易燃工业残留物存储箱
CN216202498U (zh) 一种可燃气体槽车卸货自动安全应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