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2636U - 灭蚊器 - Google Patents

灭蚊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2636U
CN207252636U CN201720590181.7U CN201720590181U CN207252636U CN 207252636 U CN207252636 U CN 207252636U CN 201720590181 U CN201720590181 U CN 201720590181U CN 207252636 U CN207252636 U CN 207252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quito
box
wind turbine
mosquito killer
low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01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军
宁圆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a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901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2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2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2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蚊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控制单元;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式连接,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灭蚊空间;所述的上壳体上设有供蚊子进入的上通孔,所述的上壳体内设有风机及电网,所述的下壳体内设有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风机及电网工作。该灭蚊器灭蚊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蚊子漏网,使用户避免被蚊子叮咬。

Description

灭蚊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蚊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灭蚊器大多采用灯光诱蚊、电击灭蚊,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灯光常亮,会影响到晚间休息。二氧化碳对蚊虫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人们发明了利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碳来引诱蚊虫。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的蚊虫诱杀装置(公布号为CN105831040),该蚊虫诱杀装置包括用于引诱蚊虫的二氧化碳发生器,二氧化碳发生器放置在盒体内,盒体内还设有用于杀死蚊虫的灭蚊组件,灭蚊组件为高压电击灭蚊组件,高压电机灭蚊组件设于盒体底部的中间位置,蚊子飞入盒体内有些还会飞出灭蚊器或者就在灭蚊器附近转悠,此种现有技术的灭蚊器灭蚊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灭蚊器,该灭蚊器灭蚊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蚊子漏网,使用户避免被蚊子叮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灭蚊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控制单元;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式连接,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灭蚊空间;所述的上壳体上设有供蚊子进入的上通孔,所述的上壳体内设有风机及电网,所述的下壳体内设有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风机及电网工作。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二氧化碳能量盒能够释放二氧化碳用来引诱蚊虫进入壳体内;风机能够将第一通孔附件的蚊虫吸入壳体内,还能将蚊虫风干致死;电网能够将蚊子电击致死,从而使得灭蚊器的灭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避免蚊虫漏网,使用户避免被蚊子叮咬。
作为改进,所述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包括盒体及电解组件,所述的电解组件设于所述的盒体内;所述的盒体内还设有电解液;所述的盒体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的电解组件包括石墨电极及阴极板,所述的石墨电极和阴极板通电后电解电解液产生二氧化碳。采用此种结构后,二氧化碳能量盒结构简单,释放二氧化碳效果较好,而且还安全环保。
作为改进,所述的下壳体的底壁上设有插槽,所述的盒体插接在所述的插槽内。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盒体与下壳体之间组装方便,方便更换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
作为改进,所述的盒体包括外盒及内盒;所述的石墨电极、阴极板和电解液设于所述的内盒内;所述的内盒设于所述的外盒内;所述的排气孔设于所述的内盒上;所述的外盒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的外盒上设有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所述的正极接线端通过线路与所述的石墨电极连接,所述的负极接线端通过线路与所述的阴极板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后,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正极接线端和所述的负极接线端设于所述的外盒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插槽的内壁与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当所述的外盒插接在所述的插槽内时,所述的正极接线端与正极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负极接线端与负极连接件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电气连接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上通孔的内壁的形状与所述的风机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风机安装在所述的上通孔内,所述的风机的外壁与所述的上通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风机的进风侧朝上,出风侧朝下。采用此种结构后,使得蚊子只能从风机的通道内进入灭蚊空间内,灭蚊效果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电网连接在所述的风机的出风侧。采用此种结构后,从风机吹出的蚊子就直接进入电网处进行电击致死,灭蚊效果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电网包括锥形罩及电网丝;所述的电网丝设于所述的锥形罩上;所述的锥形罩罩在所述的风机的出风侧,该锥形罩的上端与所述的风机的出风侧的边缘连接;所述的锥形罩的下端设有落蚊孔。采用此种结构后,电网结构设计合理,灭蚊效果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锥形罩上设有螺旋状通孔。采用此种结构后,蚊子打在电网上的几率较高,灭蚊效果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下壳体上设有多个下通孔。采用此种结构后,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释放的二氧化碳从下通孔散发到灭蚊器的周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下壳体与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上壳体与电网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的风机和电网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上壳体,101、上通孔,2、下壳体,201、插槽,202、正极连接件,203、负极连接件,3、风机,4、电网,401、锥形罩,403、落蚊孔,404、螺旋状通孔,5、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501、外盒,502、内盒,503、石墨电极,504、阴极板,505、排气孔,506、堵头,508、通气孔,509、正极接线端,510、负极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灭蚊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及控制单元;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可拆式连接,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形成灭蚊空间;所述的上壳体1上设有供蚊子进入的上通孔101,所述的上壳体1内设有风机3及电网4,所述的下壳体2内设有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5;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5、风机3及电网4工作。
所述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5能释放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够引诱蚊虫。风机3能够将上通孔101外的蚊虫迅速吸入灭蚊空间内。电网4能将灭蚊空间内的蚊虫电击致死。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对其作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3至6所示,所述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5包括盒体及电解组件,所述的电解组件设于所述的盒体内;所述的盒体内还设有电解液;所述的盒体上设有排气孔505;所述的电解组件包括石墨电极503及阴极板504,所述的石墨电极503和阴极板504通电后电解电解液产生二氧化碳。所述的下壳体2的底壁上设有插槽201,所述的盒体插接在所述的插槽201内。
所述的盒体包括外盒501及内盒502;所述的石墨电极503、阴极板504和电解液设于所述的内盒502内;所述的内盒502设于所述的外盒501内;所述的排气孔505设于所述的内盒502上,所述的排气孔505内设有堵头506,所述的堵头506上设有十字缝(未示出),当内盒502内的气体聚集达到一定量后会涨开十字缝,气体会从该十字缝内排出。采用此种结构后,当灭蚊器倒置时,内盒502内的电解液也不会倒出来。所述的外盒501上设有通气孔508;所述的外盒501上设有正极接线端509和负极接线端510,所述的正极接线端509通过线路与所述的石墨电极503连接,所述的负极接线端510通过线路与所述的阴极板504连接。所述的正极接线端509和所述的负极接线端510设于所述的外盒501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插槽201的内壁与正极接线端509和负极接线端51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正极连接件202和负极连接件203;当所述的外盒501插接在所述的插槽201内时,所述的正极接线端509与正极连接件202连接,所述的负极接线端510与负极连接件203连接。
所述的石墨电极,包括下述重量组成:
石墨粉 50%~90%
粘结剂 10%~40%
第一添加剂 1%~30%
第二添加剂 0.1%~10%
其中,所述粘结剂包括酚醛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和脲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添加剂选自聚乳酸、碳酸酯、单糖、低聚糖和聚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添加剂选自炭黑、碳纳米管、碳化硅、氮化硼、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铁、二氧化钛、碳酸钙、硬脂酸、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该石墨电极还包括六亚甲基四胺;所述六亚甲基四胺的用量为所述粘结剂用量的5~15wt%。
上述石墨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各物料混合均匀后在100~300℃、10-60MPa下在模具中热压固化成型,即得到石墨电极。
内盒内的电解液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电解液为硫酸盐和/或碳酸氢盐的水溶液,所述电解液中还含有0~10wt%的葡萄糖,所述电解液的pH值为6~9。使用该方案中的电解液能够配合石墨电极,提高电解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尤其是添加了葡萄糖后,能使电解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2v%左右。
采用上述结构的石墨电极作为二氧化碳能量盒3的电解池中的阳极板使用,电解所得到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10v%以上,且产气量稳定;尤其适合作为灭蚊设备和植物生长设备中的耗材配套使用,更换方便,节能降耗效果好,而且还较环保。
如图7和图9所示,所述的上通孔101的内壁的形状与所述的风机3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风机3安装在所述的上通孔101内,所述的风机3的外壁与所述的上通孔10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风机3的进风侧朝上,出风侧朝下。
所述的电网4连接在所述的风机3的出风侧。所述的电网4包括锥形罩401及电网丝(未示出);所述的电网丝设于所述的锥形罩401上;所述的锥形罩401罩在所述的风机3的出风侧,该锥形罩401的上端与所述的风机3的出风侧的边缘连接;所述的锥形罩401的下端设有落蚊孔403。所述的锥形罩401上设有螺旋状通孔404。
所述的下壳体2上设有多个下通孔204。
本实用新型灭蚊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启动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5、风机3及电网4,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5开始释放二氧化碳,在风机3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从下壳体2的下通孔204处吹出,使二氧化碳散布在装置的四周。蚊虫靠近上壳体1的上通孔101时,在风机3吸力的作用下,将蚊虫吸入灭蚊空间内,蚊虫穿过风机3的风轮甩在电网4上,电网4将蚊虫电击致死,死掉的蚊虫落在下壳体2内,等下壳体2内的蚊虫储存到一定的量时,用户打开上壳体1和下壳体2,便可将下壳体2内的蚊虫清理干净。

Claims (10)

1.一种灭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控制单元;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式连接,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灭蚊空间;所述的上壳体上设有供蚊子进入的上通孔,所述的上壳体内设有风机及电网,所述的下壳体内设有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风机及电网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二氧化碳能量盒包括盒体及电解组件,所述的电解组件设于所述的盒体内;所述的盒体内还设有电解液;所述的盒体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的电解组件包括石墨电极及阴极板,所述的石墨电极和阴极板通电后电解电解液产生二氧化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的底壁上设有插槽,所述的盒体插接在所述的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包括外盒及内盒;所述的石墨电极、阴极板和电解液设于所述的内盒内;所述的内盒设于所述的外盒内;所述的排气孔设于所述的内盒上;所述的外盒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的外盒上设有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所述的正极接线端通过线路与所述的石墨电极连接,所述的负极接线端通过线路与所述的阴极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接线端和所述的负极接线端设于所述的外盒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插槽的内壁与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当所述的外盒插接在所述的插槽内时,所述的正极接线端与正极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负极接线端与负极连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通孔的内壁的形状与所述的风机的外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风机安装在所述的上通孔内,所述的风机的外壁与所述的上通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的风机的进风侧朝上,出风侧朝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网连接在所述的风机的出风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网包括锥形罩及电网丝;所述的电网丝设于所述的锥形罩上;所述的锥形罩罩在所述的风机的出风侧,该锥形罩的上端与所述的风机的出风侧的边缘连接;所述的锥形罩的下端设有落蚊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罩上设有螺旋状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上设有多个下通孔。
CN201720590181.7U 2017-05-24 2017-05-24 灭蚊器 Active CN207252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0181.7U CN207252636U (zh) 2017-05-24 2017-05-24 灭蚊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0181.7U CN207252636U (zh) 2017-05-24 2017-05-24 灭蚊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2636U true CN207252636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1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0181.7U Active CN207252636U (zh) 2017-05-24 2017-05-24 灭蚊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26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8080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宁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 灭虫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8080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宁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 灭虫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5672U (zh) 一种振动型的电力设备驱鸟装置
US10791726B2 (en) Mosquito-killing device
CN206963753U (zh) 一种捕虫或杀虫装置
CN205884470U (zh) 一种具有灭蚊功能的无叶风扇
CN206612061U (zh) 一种捕虫装置
CN207252636U (zh) 灭蚊器
CN201957638U (zh) 一种高效灭蚊器
CN202310960U (zh) 交流双光混合光源频振式农用灭虫器
CN207252626U (zh) 灭蚊装置
CN207075440U (zh) 一种吸入式捕虫捕蚊器
CN205266722U (zh) 一种吸风式电蚊拍
CN201436849U (zh) 环保型灭蚊器
CN106917103A (zh) 一种石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器
CN205533358U (zh) 一种多功能落地电风扇
CN102405893A (zh) 一种灭蚊器
CN207701416U (zh) 一种风扇
CN202551950U (zh) 太阳能光催化灭蚊灯
CN207146048U (zh) 带灭蚊功能的照明灯
CN201022307Y (zh) 灭蚊器
CN207112444U (zh) 灭蚊照明灯
CN107023767B (zh) 带灭蚊功能的照明装置
CN104855355B (zh) 一种二氧化碳发生器、含有其的蚊虫捕杀装置及应用
CN203136866U (zh) 带抽气装置的电蚊拍
CN202603453U (zh) 捕蚊器
KR101325974B1 (ko) 모기 유인퇴치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031 No. 218, Changyang Road, Cicheng Town,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Day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0), No. 95, Lane 311, Kaiyuan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33

Patentee before: Ningbo D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