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9229U -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9229U
CN207249229U CN201721043519.3U CN201721043519U CN207249229U CN 207249229 U CN207249229 U CN 207249229U CN 201721043519 U CN201721043519 U CN 201721043519U CN 207249229 U CN207249229 U CN 207249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lens group
optical axis
optica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35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有庚
黄祥飞
姚南
覃道发
陈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ti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35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9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9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9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其中,该光学镜头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并且顺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并且,该光学镜头组满足以下关系式:f1'>0,f2'<0,f3'<0,f4'>0,f5'<0;1.3<TTL/IH<1.5;1.09<f'/IH<1.29,因此,该光学镜头组通过采用五片透镜,既能够在满足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普遍流行,其使包含光学镜头组等影像设备得以迅速发展。现有消费性电子产品愈来愈薄型轻巧,因此,其对影像设备的小型化技术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Sensor,CMOS Sensor)的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从而促使影像设备中的光学镜头组的体积也随之缩小。
传统技术提供六片透镜组成的光学镜头组,虽然满足一定的成像需求,但是其体积比较大,满足不了目前光学镜头组小型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其解决了传统技术存在着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光学镜头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并且顺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所述光学镜头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f1'>0,f2'<0,f3'<0,f4'>0,f5'<0;
1.3<TTL/IH<1.5;
1.09<f'/IH<1.29;
其中,f'为所述光学镜头组的有效焦距,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及f5',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像侧的像面之间的距离,IH为所述光学镜头组的最大像高。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f'/f1'<1.5。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f'/f345'<-0.15,f345'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72<f2'/RL2R1'<1.524,RL2R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4.7<IH*RL5R2'<10,RL5R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CT/AC>1.6,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总和,AC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厚度总和。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CT1/CT<0.3,CT1为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总和。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CT2+CT3)/CT>0.252,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总和。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82<CT2/CT3<1,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AC23/AC>0.27,AC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厚度总和,AC23为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厚度。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包括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组,还包括镜筒、座体组件、影像感测元件以及基板,所述光学镜头组收容于所述镜筒内,所述座体组件抵持所述镜筒的外侧,所述影像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可选地,所述座体组件包括座体与影像后座,所述座体的内侧抵持所述镜筒的外侧,所述影像后座的一侧顶持所述座体,另一侧顶持所述基板。
可选地,所述座体包括第一座体单元、第二座体单元、第三座体单元、线圈及磁性组件,所述第一座体单元的内侧与所述镜筒的外侧抵持,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单元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座体单元的内侧之间,所述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二座体的内侧之间,所述第三座体单元抵持所述第二座体单元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顺沿光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五透镜的后方。
可选地,所述光学镜头组中每相邻两个透镜的同一端之间设置有隔圈。
在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模组,还包括壳体,所述光学模组收容于所述壳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并且顺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其中,该光学镜头组满足以下关系式:f1'>0,f2'<0,f3'<0,f4'>0,f5'<0;1.3<TTL/IH<1.5;1.09<f'/IH<1.29,因此,该光学镜头组通过采用五片透镜,既能够在满足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透镜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剖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中各个透镜的光学数据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非球面参数的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场曲与畸变的示意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纵向像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剖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中各个透镜的光学数据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非球面参数的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场曲与畸变的示意图;
图3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纵向像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剖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中各个透镜的光学数据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非球面参数的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场曲与畸变的示意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纵向像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剖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中各个透镜的光学数据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非球面参数的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场曲与畸变的示意图;
图5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纵向像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各个透镜的焦距、组合焦距等等的具体数值与比例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镜包括物侧面与像侧面,其中,物侧面或像侧面可以为凹面或凸面,此处的凹面是指以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为参照物,该凹面相对于与其相邻的外侧区域是向内凹陷的,该凸面相对于与其相邻的外侧区域是向内凸起的。
如图1所示,成像光线包括中心主光线Lcc、中心边缘光线Lcm、圆周主光线Lc及边缘光线Lm,透镜100以中心光轴Lcc为对称轴进行对称,其中,光轴区域11为光轴区域,圆周区域12为非光轴区域。该透镜100的光轴区域的物侧面是凹面,圆周区域12的物侧面是凸面。该透镜100的光轴区域的像侧面是凹面,圆周区域12的像侧面是凸面。
通过配置不同透镜数量与透镜参数,其可以使由多片透镜组成的光学镜头组适用于不同分辨率的电子设备。其中,该高分辨率可以具体为2100万像素等更高像素。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如图2所示,该光学镜头组200包括从物侧OBJ至像侧IMA并且顺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L11、第二透镜L12、第三透镜L13、第四透镜L14及第五透镜L15。该光学镜头组200的工作波长可以为656纳米或587纳米或486纳米。
第一透镜L11包括物侧面L111与像侧面L112。其中,第一透镜L11的光轴区域的物侧面L111为凸面,光轴区域的像侧面L112为凹面。第一透镜L11的材质为塑料,并且该物侧面L111与像侧面L112皆为非球面。第一透镜L11有利于光学镜头组200聚光,有利于缩短光学镜头组200的总长度。
第二透镜L12包括物侧面L121与像侧面L122。其中,第二透镜L12的光轴区域的物侧面L121为凸面,光轴区域的像侧面L122为凹面。第二透镜L12的材质为塑料,并且该物侧面L121与像侧面L122皆为非球面。第二透镜L12修正光学镜头组200的像差。
第三透镜L13包括物侧面L131与像侧面L132。其中,第三透镜L13的光轴区域的物侧面L131为凹面,光轴区域的像侧面L132为凸面。第三透镜L13的材质为塑料,并且该物侧面L131与像侧面L132皆为非球面。第三透镜L13修正光学镜头组200的像差。
第四透镜L14包括物侧面L141与像侧面L142。其中,第四透镜L14的光轴区域的物侧面L141为凹面,光轴区域的像侧面L142为凸面。第四透镜L14的材质为塑料,并且该物侧面L141与像侧面L142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L14修正光学镜头组200的像差。
第五透镜L15包括物侧面L151与像侧面L152。其中,第五透镜L15的光轴区域的物侧面L151为凹面,光轴区域的像侧面L152为凹面,第五透镜L15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25a,该反曲点25a是第五透镜L15的凹凸面的拐点,该反曲点能够压制离轴视场的光线入射角度,并修正像差。第五透镜L15的材质为塑料,并且该物侧面L151与像侧面L152皆为非球面。第五透镜L15有利于修正场曲、高阶相差及压低主光线角度,进而提高光学镜头组200取像的灵敏度。
请再参阅图2,该光学镜头组200还包括滤光片21及影像感测元件22。滤光片21顺沿光轴方向设置于第五透镜L15的后方,其中,滤光片21包括滤光物侧面211与滤光像侧面212,影像感测元件22设置于成像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透镜、滤光片21及影像感测元件22之间皆存在空气间隙。例如,第一透镜L11与第二透镜L12之间在光轴方向上存在空气间隙D12,第二透镜L12与第三透镜L13之间在光轴方向上存在空气间隙D23,第三透镜L13与第四透镜L14之间在光轴方向上存在空气间隙D34,第四透镜L14与第五透镜L15之间在光轴方向上存在空气间隙D45。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光学镜头组的小型化,其可以通过工艺使上述各个透镜相互紧贴,以消除各个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隙。在设计中,上述五个透镜的空气间隙总和AGG=D12+D23+D34+D45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各个透镜配置控制参数,以实现光学性能优秀与小型化的光学镜头组。
例如:当光学镜头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f1'>0,f2'<0,f3'<0,f4'>0,f5'<0;
1.3<TTL/IH<1.5;
1.09<f'/IH<1.29;
该光学镜头组既能够在提供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其中,f'为光学镜头组200的有效焦距,第一透镜L11至第五透镜L15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及f5',TTL为第一透镜L11的物侧面到像侧的像面之间的距离,IH为光学镜头组200的最大像高。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训导的内容,为了进一步修正像差以及其它改进,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组200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f'/f1'<1.5。
或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组200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f'/f345'<-0.15,f345'为第三透镜L13、第四透镜L14及第五透镜L15的组合焦距。
或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组200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72<f2'/RL2R1'<1.524,RL2R1'为第二透镜L12的物侧面曲率半径。
或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组200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4.7<IH*RL5R2'<10,RL5R2'为第五透镜L15的像侧面曲率半径。
或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组200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CT/AC>1.6,CT为第一透镜L11至第五透镜L15在光轴上的厚度总和,AC为第一透镜L11至第五透镜L15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厚度总和。
或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组200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CT1/CT<0.3,CT1为第一透镜L11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为第一透镜L11至第五透镜L15在光轴上的厚度总和。
或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组200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CT2+CT3)/CT>0.252,CT2为第二透镜L12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第三透镜L13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为第一透镜L11至第五透镜L15在光轴上的厚度总和。
或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组200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82<CT2/CT3<1。
或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组200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AC23/AC>0.27,AC23为第二透镜L12与第三透镜L13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厚度。
上述各个实施例所限定各个透镜之间的关系式可以任意组合,以调整各个透镜的物理光学性质。
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中各个透镜的光学数据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组的焦距f'为3.61mm(毫米),视场角FOV为74.4deg,系统总长度TTL为4.2mm,光圈值Fno为2.357,各个透镜的控制参数再如图2a所示,在此不赘述。由图2a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组200在提供像素分辨率的同时,还极大缩小体积。
如前所述五个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其中,其物侧面与像侧面是根据下列非球面曲线公式进行定义:
其中,z表示非球面任一点到非球面顶点沿光轴的距离;
c表示非球面顶点处曲率;
r表示非球面任一点到光轴的距离;
k表示非球面二次曲面系数;
α2n表示非球面r的n次项式的系数。
请参阅图2b,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非球面参数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每个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皆对应的非球面参数。
请一并参阅图2c与图2d,图2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场曲与畸变的示意图,图2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组的纵向像差示意图。
如图2c所示,其展示该光学镜头组的良好光学性能,不同波长在视场范围内的焦距皆在±0.05mm范围内,因此,该光学镜头组能够有效消除像差,并且其存在色散的现象也明显得到改善。进一步的,该光学镜头组的畸变限制在±2%范围之内,因此,该光学镜头组的畸变符合业内的成像质量标准。如图2d所示,由每一曲线的偏斜幅度可知,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差控制在±0.02mm范围内,因此,该光学镜头组改善了不同波长的球差。
综上所述,当光学镜头组至少满足关系式:f1'>0,f2'<0,f3'<0,f4'>0,f5'<0;1.3<TTL/IH<1.5;1.09<f'/IH<1.29时,该光学镜头组通过采用五片透镜,既能够在满足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光学镜头组300包括从物侧OBJ至像侧IMA并且顺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L21、第二透镜L22、第三透镜L23、第四透镜L24及第五透镜L25、滤光片31及影像感测元件32。进一步的,滤光片31顺沿光轴方向设置于第五透镜L25的后方,其中,滤光片31包括滤光物侧面311与滤光像侧面312,影像感测元件32设置于成像面上。其中,该光学镜头组300的工作波长可以为656纳米或587纳米或486纳米。
第一透镜L21至第五透镜L25对应的物侧面L211至物侧面L212、像侧面L251至像侧面L252的凹凸面以及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在此不赘述。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提供光学镜头组中各个透镜的光学数据及非球面参数如图3a与图3b所示,在此不赘述。显然,从图3a与图3b可知,该光学镜头组在提供像素分辨率的同时,还极大缩小体积。
进一步的,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提供光学镜头组的场曲、畸变以及纵向像差如图3c与图3d所示,在此不赘述。正如图3c与图3d所示,该光学镜头组在满足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光学镜头组400包括从物侧OBJ至像侧IMA并且顺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L31、第二透镜L32、第三透镜L33、第四透镜L34及第五透镜L35、滤光片41及影像感测元件42。进一步的,滤光片41顺沿光轴方向设置于第五透镜L35的后方,其中,滤光片41包括滤光物侧面411与滤光像侧面412,影像感测元件42设置于成像面上。其中,该光学镜头组400的工作波长可以为656纳米或587纳米或486纳米。
第一透镜L31至第五透镜L35对应的物侧面L311至物侧面L312、像侧面L351至像侧面L352的凹凸面以及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在此不赘述。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提供光学镜头组中各个透镜的光学数据及非球面参数如图4a与图4b所示,在此不赘述。显然,从图4a与图4b可知,该光学镜头组在满足高像素分辨率的同时,还极大缩小体积。
进一步的,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提供光学镜头组的场曲、畸变以及纵向像差如图4c与图4d所示,在此不赘述。正如图4c与图4d所示,该光学镜头组在满足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光学镜头组500包括从物侧OBJ至像侧IMA并且顺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L41、第二透镜L42、第三透镜L43、第四透镜L44及第五透镜L45、滤光片51及影像感测元件52。进一步的,滤光片51顺沿光轴方向设置于第五透镜L45的后方,其中,滤光片51包括滤光物侧面511与滤光像侧面512,影像感测元件52设置于成像面上。其中,该光学镜头组500的工作波长可以为656纳米或587纳米或486纳米。
第一透镜L41至第五透镜L45对应的物侧面L411至物侧面L412、像侧面L451至像侧面L452的凹凸面以及各个透镜的屈折力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致,在此不赘述。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提供光学镜头组中各个透镜的光学数据及非球面参数如图5a与图5b所示,在此不赘述。显然,从图5a与图5b可知,该光学镜头组在提供高像素分辨率的同时,还极大缩小体积。
进一步的,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提供光学镜头组的场曲、畸变以及纵向像差如图5c与图5d所示,在此不赘述。正如图5c与图5d所示,该光学镜头组在满足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其提供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各个透镜的焦距、组合焦距等等的具体数值与比例关系。显然,该光学镜头组既能够在满足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模组,如图7所示,该光学模组700包括光学镜头组71中的五片透镜711至715,还包括镜筒72、座体组件73、影像感测元件74、基板75以及滤光片76,其中,该光学镜头组71可以为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组。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组71收容于镜筒72内,座体组件73抵持镜筒72的外侧,影像感测元件74设置于光学镜头组71的成像面上。影像感测元件74承载于基板75上,滤光片76顺沿光轴方向设置于第五透镜716的后方。
请再参阅图7,座体模块73包括座体731与影像后座732,座体731的内侧抵持镜筒72的外侧,影像后座732的一侧顶持座体731,另一侧顶持基板75。
座体731包括第一座体单元7311、第二座体单元7312、第三座体单元7313、线圈7314及磁性组件(图未示),第一座体单元7311的内侧与镜筒72的外侧抵持,线圈7313设置于第一座体单元7311的外侧与第二座体单元7312的内侧之间,磁性组件设置于线圈7314与第二座体7312的内侧之间,第三座体单元7312抵持第二座体单元7312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光学镜头组71中每相邻两个透镜的同一端之间设置有隔圈716。
当光学镜头组至少满足关系式:f1'>0,f2'<0,f3'<0,f4'>0,f5'<0;1.3<TTL/IH<1.5;1.09<f'/IH<1.29时,该光学模组通过采用五片透镜,既能够在满足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包括光学模组801,还包括壳体802,光学模组801收容于壳体802内。其中,该光学模组801可以为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
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大型视频播放设备、游戏机、台式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电子书阅读器以及其它显示终端。
当光学镜头组至少满足关系式:f1'>0,f2'<0,f3'<0,f4'>0,f5'<0;1.3<TTL/IH<1.5;1.09<f'/IH<1.29时,该光学镜头组通过采用五片透镜,既能够在满足高质的成像质量需求下,缩小光学镜头组的体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光学镜头组,包括从物侧至像侧并且顺沿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镜头组满足以下关系式:
f1'>0,f2'<0,f3'<0,f4'>0,f5'<0;
1.3<TTL/IH<1.5;
1.09<f'/IH<1.29;
其中,f'为所述光学镜头组的有效焦距,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及f5',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像侧的像面之间的距离,IH为所述光学镜头组的最大像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f'/f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1<f'/f345'<-0.15,f345'为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72<f2'/RL2R1'<1.524,RL2R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4.7<IH*RL5R2'<10,RL5R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CT/AC>1.6,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总和,AC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厚度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CT1/CT<0.3,CT1为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总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CT2+CT3)/CT>0.252,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总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82<CT2/CT3<1,CT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AC23/AC>0.27,AC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厚度总和,AC23为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厚度。
11.一种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组,还包括镜筒、座体组件、影像感测元件以及基板,所述光学镜头组收容于所述镜筒内,所述座体组件抵持所述镜筒的外侧,所述影像感测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组件包括座体与影像后座,所述座体的内侧抵持所述镜筒的外侧,所述影像后座的一侧顶持所述座体,另一侧顶持所述基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第一座体单元、第二座体单元、第三座体单元、线圈及磁性组件,所述第一座体单元的内侧与所述镜筒的外侧抵持,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座体单元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座体单元的内侧之间,所述磁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二座体的内侧之间,所述第三座体单元抵持所述第二座体单元的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顺沿光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五透镜的后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组中每相邻两个透镜的同一端之间设置有隔圈。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模组,还包括壳体,所述光学模组收容于所述壳体内。
CN201721043519.3U 2017-08-18 2017-08-18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7249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3519.3U CN207249229U (zh) 2017-08-18 2017-08-18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3519.3U CN207249229U (zh) 2017-08-18 2017-08-18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9229U true CN207249229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2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3519.3U Active CN207249229U (zh) 2017-08-18 2017-08-18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92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457A (zh) * 2017-08-18 2017-12-01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457A (zh) * 2017-08-18 2017-12-01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7422457B (zh) * 2017-08-18 2023-04-25 深圳市晶钛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4056B1 (ko) 접이식 망원 카메라 렌즈 시스템
CN109725408A (zh) 成像镜头
CN107436478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472825B (zh) 取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TWI506332B (zh) 拾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TWI472793B (zh)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
CN208110149U (zh) 潜望式镜头、成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6405794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609376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201314251A (zh) 攝像鏡頭
CN107422459B (zh) 摄像镜头
CN110542996A (zh)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14563858A (zh) 光学取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2213816A (zh) 光学摄影镜头
CN108490588A (zh) 光学成像镜头
US20220373771A1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CN110501805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2346209A (zh)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8477187U (zh) 成像镜头
CN113093370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7492171A (zh) 摄像装置及配备有该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7249229U (zh) 一种光学镜头组、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412716A (zh) 潜望式镜头、成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345092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1086753U (zh) 光学成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20

Address after: 518107 Phoenix Community Gateway 269, Phoenix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uilding B 402, Delun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ngti Opt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Delun Electronic Industrial Park, No. 9, 33rd Road, Gua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