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8773U - 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8773U
CN207248773U CN201721149203.2U CN201721149203U CN207248773U CN 207248773 U CN207248773 U CN 207248773U CN 201721149203 U CN201721149203 U CN 201721149203U CN 207248773 U CN207248773 U CN 207248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envelop materials
detected
aerostatics
aerostatics envel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92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erospace Yu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erospace Yu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erospace Yu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Aerospace Yu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492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8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8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8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卷轴、用于连续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检测表面的图像的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用于照射所述检测表面的光源;所述第一卷轴上缠绕设置有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的方向运动;所述视觉图像采集装置与计算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为准确可靠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缺陷提供了有效的检测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缺陷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和特殊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浮空器(包括飞艇、高空气球、系留气球等)日益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运载工具和搭载平台。浮空器囊体是浮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充填氦气体及挂载相关设备载荷等,囊体通常采用多层复合材料(至少包含气体阻隔层、织物承力层)加工而成,因此,囊体复合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决定了浮空器的飞行安全。
目前,多层复合材料由于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条件所致,材料织物承力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表面划痕或磨损、纬斜、织物接头、织物缺丝、织物折叠、异物嵌入、疏密不一致等,在正式生产加工前,需要对材料主要问题进行修补,确保材料的强度及相关性能满足使用要求。针对以上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的检测通常是依靠检验员在灯箱下通过肉眼目测的方式进行检测,此检测方式不仅检测效率低、检测速度慢,且容易因为检验员的疲劳造成漏检。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必须有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装置进行囊体材料入厂缺陷检测,以提高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的可靠性,避免漏检。
而且,由于生产得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长度较长,因此较为常用的检测装置所需的布置空间较大,装置应用受到限制。而且,同样由于浮空器囊体材料长度较长,使得在缺陷检测中,若在检测的同时需要进行缺陷修补,则检测效率受到极大影响,使得缺陷检测装置的应用同样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中人工检测可能存在漏检的问题以及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第一卷轴、用于连续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检测表面的图像的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用于照射所述检测表面的光源;所述第一卷轴上缠绕设置有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的方向运动;所述视觉图像采集装置与计算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缠绕设置在第一卷轴上,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卷轴转动,使得缠绕在第一卷轴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连续运动,通过设置视觉图像采集装置、光源,使得光源照射检测表面,使得检测表面可以满足必要的亮度要求,视觉图像采集装置连续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检测表面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到计算机中,实现对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检测表面的连续检测。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卷轴和用于测量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行进距离的位置测量装置;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卷轴、第二卷轴连接,所述第二卷轴匀速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匀速运动,使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缠绕在第二卷轴上;所述位置测量装置与计算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二卷轴,且设置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卷轴、第二卷轴连接,使得第二卷轴匀速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匀速运动,使得随着第一卷轴运动而脱离第一卷轴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逐渐缠绕在第二卷轴上。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仅设置可转动的第一卷轴、第二卷轴,且将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的检测表面设置在第一卷轴、第二卷轴之间,这样可以极大的节省空间,无需因浮空器囊体材料的尺寸过大而影响装置的布置,对空间的需求不高。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连续检测,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运动的过程中,无需令其停止,仅需利用位置测量装置测量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行进距离,来记录所采集的图像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上的位置,同时,将图像采集到计算机中且进行后续处理即可,无需在采集到某一幅图像后的短时间内确定此幅图像上是否存在缺陷,因此对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能力的需求不高,降低了对于装置的硬件需求。当对某一个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材料全部检测完成后,即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从缠绕在第一卷轴上转变为缠绕在第二卷轴上。完成对所有采集的图像的处理后,得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上缺陷的位置,则此时可根据位置测量装置记录的缺陷的位置,令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反向运动,使得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随着第二转轴的转动与第二转轴分离,逐渐缠绕在第一转轴上,当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运动到位置测量装置记录的缺陷所在的位置时,令其停止运动,再进行缺陷的修补或其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一卷轴、第二卷轴连接,当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卷轴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向远离第一卷轴的方向匀速运动,使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缠绕在第二卷轴上;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时,所述电机驱动第一卷轴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向远离第二卷轴的方向运动,使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缠绕在第一卷轴上。
通过设置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一卷轴、第二卷轴连接的电机,可利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卷轴转动,使得在进行图像采集时使得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向远离第一卷轴的方向匀速运动,或利用电机驱动第一卷轴转动,使得在需要对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上的缺陷进行修复时,使得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向远离第二卷轴的方向匀速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视觉图像采集装置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第一水平支撑座;所述第一水平支撑座的高度不低于缠绕在第一卷轴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最顶端的高度,且不低于缠绕在第二卷轴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最顶端的高度。通过在视觉图像采集装置下方设置第一水平支撑座,可以起到对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支撑作用,也可以避免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检测表面褶皱,从而保证检测表面为水平,使得视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质量较好,便于后续进行图像处理。由于第一水平支撑座的高度不低于缠绕在第一卷轴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最顶端的高度,且不低于缠绕在第二卷轴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最顶端的高度,使得第一水平支撑座上支撑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可以保持一定的伸展度,从而避免检测表面出现蜷缩等现象,保证检测表面的水平状态,从而保证采集的图像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的方向运动。通过设置传动装置,可以使得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的方向运动,从而连续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检测表面的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视觉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并列设置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纬向方向的多个相机;所述相机为高速面阵相机或高速线阵相机,所述高速面阵相机的扫描速度不小于50米/分钟。通过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纬向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相机,且由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运动方向为经向方向,使得多个相机可以同时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纬向方向的图像,从而通过连续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纬向方向的图像实现对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检测表面的图像的连续采集。通过设置高速面阵相机或高速线阵相机,可以保证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检测表面的图像的采集速度。采用扫描速度不小于50米/分钟的高速面阵相机,可以快速采集图像,因此可以令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快速运动,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光源控制单元、用于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环境光线强度的光照传感器,所述计算机、光源控制单元、光源依次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利用光照传感器采集检测表面所在环境的光线强度,光照传感器的采集结果输出到计算机上,利用计算机对光源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光源控制单元对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若环境的光线强度较弱时,通过光源控制单元控制光源,增加光源的亮度,从而增加检测表面周围的环境亮度;当环境的光线强度较强时,通过光源控制单元控制光源,降低光源的亮度,从而降低检测表面周围的环境亮度。
进一步地,所述视觉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表面的正上方,所述光源包括设置于所述检测表面的侧上方的第一光源,所述光源与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的有效视场范围无交集。将视觉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检测表面的正上方,便于采集检测表面的图像,将第一光源设置于检测表面的侧上方,且光源与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的有效视场范围无交集,使得光源不会影响视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还包括设置于检测表面的侧下方的第二光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分别从上面、下面照射检测表面,使得检测表面的亮度更容易满足环境的亮度要求,便于采集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测量装置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卷轴和/或第二卷轴上的光电编码位移传感器。通过在第一卷轴和/或第二卷轴上设置光电编码位移传感器,可以实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行进距离的测量,从而确定视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所在的位置,从而方便后续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检测速度快、处理效率高,系统采用高速线阵相机或高速面阵相机实时扫描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的检测表面并将采集的图像传输至计算机,基于计算机的专用图像分析处理软件自动识别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上的缺陷,并将缺陷数据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为准确可靠检测浮空器囊体缺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实用新型完成浮空器囊体的检测表面的图像的采集后,令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反向运动,到达记录的缺陷所在的位置时,进行缺陷的修补或其他处理。由于检测缺陷的过程中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不停止运动,且可以记录缺陷所在位置,因此缺陷的检测效率高、缺陷的处理过程的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对空间需求不高,可以满足对较大尺寸的浮空器囊体的检测。本实用新型对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能力的需求不高,降低了对于装置的硬件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1、相机,12、第一固定装置,21、第一卷轴,22、第二卷轴,3、第一水平支撑座,4、囊体位置测量装置,51、第一光源,52、第二光源,6、光照传感器,7、光源控制单元,8、电机,9、传动装置,10、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20、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经向方向指的是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运动方向,也是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长边平行的方向。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纬向方向指的是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也是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长边垂直的方向。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中,系统采用高速线阵相机或高速面阵相机实时扫描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并将采集的图像传输至计算机20,基于计算机的专用图像分析处理软件自动识别囊体缺陷,并将缺陷数据(原始图像、缺陷类型、缺陷大小、坐标位置)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20、第一卷轴21、视觉图像采集装置、光源。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设置在第一卷轴21上。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设置,在第一卷轴21上形成多层结构。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21的方向运动。
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21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卷轴21转动,使得缠绕在第一卷轴21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连续运动,通过设置视觉图像采集装置、光源,使得光源照射检测表面,使得检测表面可以满足必要的亮度要求,视觉图像采集装置连续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输出到计算机20中,实现对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的连续检测。
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连续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的图像。视觉图像采集装置与计算机20连接。视觉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检测表面的正上方。视觉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并列设置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纬向方向的多个相机11。相机11的个数需保证其扫描的成像范围可覆盖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纬向区域。多个相机11均与计算机20连接。相机11一般具有一定的宽度,并列设置的多个相机11的采集范围可以覆盖浮空器囊体10的纬向方向,实现对浮空器囊体10的纬向方向的图像的采集。
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纬向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相机11,且由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运动方向为经向方向,使得多个相机11可以同时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纬向方向的图像,从而通过连续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纬向方向的图像实现对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的图像的连续采集。采用扫描速度不小于50米/分钟的高速面阵相机,可以快速采集图像,因此可以令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快速运动,提高检测效率。
计算机20可采用为工业计算机。视觉图像采集装置可采用相机11。相机11可采用高速面阵相机或高速线阵相机,高速面阵相机的扫描速度不小于50米/分钟。相机11个数为3~5个。高速线阵相机可采用Teledyne DALSA公司的Piranha4多线扫描数字相机。
光源用于照射检测表面。光源包括第一光源51。光源还包括第二光源52。第一光源51设置于检测表面的侧上方。第二光源52设置于检测表面的侧下方。光源与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的有效视场范围无交集。
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卷轴22和位置测量装置4。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卷轴21、第二卷轴22连接,第二卷轴22匀速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匀速运动,使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位置测量装置4与计算机20连接。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形成多层结构。位置测量装置4用于测量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行进距离。位置测量装置4采集的行进距离、视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均传送到计算机中,即使得视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与位置测量装置4采集的行进距离一一对应。
位置测量装置4可采用设置于第一卷轴21和/或第二卷轴22上的计米器。第一卷轴21、第二卷轴22的大小相同,且第一卷轴21、第二卷轴22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第一卷轴21、第二卷轴22均可采用囊体卷布机。光电编码位移传感器随着第一卷轴21或第二卷轴22旋转,实现对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行进距离的测量。
可设置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卷轴21的轴心、第二卷轴22的轴心连接,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在第一卷轴21上。第二卷轴22匀速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匀速运动,使得随着第一卷轴21运动而脱离第一卷轴21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逐渐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在本实用新型中,仅设置可转动的第一卷轴21、第二卷轴22,且将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的检测表面设置在第一卷轴21、第二卷轴22之间,这样可以极大的节省空间,无需因浮空器囊体10的尺寸过大而影响装置的布置,对空间的需求不高。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连续检测,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运动的过程中,无需令其停止,仅需利用位置测量装置测量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行进距离,来记录所采集的图像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上的位置,同时,将图像采集到计算机20中且进行后续处理即可,无需在采集到某一幅图像后的短时间内确定此幅图像上是否存在缺陷,因此对计算机20的图像处理能力的需求不高,降低了对于装置的硬件需求。当对某一个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全部检测完成后,即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从缠绕在第一卷轴21上转变为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完成对所有采集的图像的处理后,得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上缺陷的位置,则此时可根据位置测量装置记录的缺陷的位置,令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反向运动,使得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随着第二转轴22的转动与第二转轴22分离,逐渐缠绕在第一转轴21上,当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运动到位置测量装置记录的缺陷所在的位置时,令其停止运动,再进行缺陷的修补或其他处理。
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电机8。电机8可切换地与第一卷轴21、第二卷轴22连接。当电机8与第二卷轴22连接时,电机8驱动第二卷轴22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向远离第一卷轴21的方向匀速运动,使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电机8与第一卷轴21连接时,电机8驱动第一卷轴21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向远离第二卷轴22的方向运动,使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在第一卷轴21上。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电机8驱动所述第二卷轴22转动,使得在进行图像采集时使得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向远离第一卷轴21的方向匀速运动,或利用电机8驱动第一卷轴21转动,使得在需要对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上的缺陷进行修复时,使得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向远离第二卷轴22的方向运动。
视觉图像采集装置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第一水平支撑座3;第一水平支撑座3的表面的高度不低于缠绕在第一卷轴21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最顶端的高度,第一水平支撑座3的表面高度不低于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最顶端的高度。第一水平支撑座3的表面为水平面。第一水平支撑座3可以支撑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也可以保证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为水平,使得视觉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质量较好,便于后续进行图像处理。由于第一水平支撑座3的高度不低于缠绕在第一卷轴21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高度,且不低于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高度,使得第一水平支撑座3上支撑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可以保持一定的伸展度,从而避免检测表面出现蜷缩等现象,保证检测表面的水平状态,从而保证采集的图像质量。
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光源控制单元7、光照传感器6。光照传感器6用于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环境光线强度。计算机20、光源控制单元7、光源依次连接,光照传感器6与计算机20连接。利用光照传感器6采集检测表面所在环境的光线强度,光照传感器6的采集结果输出到计算机20上,利用计算机20对光源控制单元7进行控制,光源控制单元7对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若检测表面所在环境的光线强度较弱时,通过光源控制单元7控制光源,增加光源的亮度,从而增加检测表面周围的环境亮度;当检测表面所在环境的光线强度较强时,通过光源控制单元7控制光源,降低光源的亮度,从而降低检测表面周围的环境亮度。光照传感器6可设置于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的上方。
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的第一固定装置12。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12,可以将视觉图像采集装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过程如下:在囊体卷布机上架设好相机11,将相机11调整为适当姿态,相机11的个数需保证其扫描的成像范围可覆盖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的纬向区域;布置专用光源,其摆放位置应位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侧上方,避免专用光源在相机11的有效视场范围之内;囊体卷布机启动后,相机11开始实时摄取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并转换成图像信号,将图像信号传送至计算机20,根据检测表面的图像的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将图像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滤波、二值化机边缘识别,从背景图像中抽取灰阶上、纹理上明显区别于背景图像的目标图像,被识别的目标图像即为缺陷信息,对于被检测到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缺陷,系统将该处的缺陷图像信息(原始图像、坐标位置、缺陷大小、缺陷类型等)保存到计算机数据库中,最终完成浮空器囊体缺陷的自动检测。将采集的检测表面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缺陷的过程,将图像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滤波、二值化机边缘识别、从背景图像中抽取目标图像均采用现有的图像处理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传动装置9。传动装置9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21的方向运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不采用电机驱动第一卷轴21或地第二卷轴22转动,而是利用传动装置9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21的方向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20)、第一卷轴(21)、用于连续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检测表面的图像的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用于照射所述检测表面的光源;所述第一卷轴(21)上缠绕设置有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21)的方向运动;所述视觉图像采集装置与计算机(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卷轴(22)和用于测量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行进距离的位置测量装置(4);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卷轴(21)、第二卷轴(22)连接,所述第二卷轴(22)匀速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匀速运动,使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所述位置测量装置(4)与计算机(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8),所述电机(8)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一卷轴(21)、第二卷轴(22)连接,当所述电机(8)与所述第二卷轴(22)连接时,所述电机(8)驱动所述第二卷轴(22)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向远离第一卷轴(21)的方向匀速运动,使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所述电机(8)与所述第一卷轴(21)连接时,所述电机(8)驱动第一卷轴(21)转动,从而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向远离第二卷轴(22)的方向匀速运动,使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缠绕在第一卷轴(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图像采集装置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第一水平支撑座(3);所述第一水平支撑座(3)的高度不低于缠绕在第一卷轴(21)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最顶端的高度,且不低于缠绕在第二卷轴(22)上的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最顶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装置(9),所述传动装置(9)带动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沿经向方向向远离第一卷轴(21)的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并列设置于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纬向方向的多个相机(11);所述相机(11)为高速面阵相机或高速线阵相机,所述高速面阵相机的扫描速度不小于50米/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控制单元(7)、用于采集待检测浮空器囊体材料(10)的环境光线强度的光照传感器(6),所述计算机(20)、光源控制单元(7)、光源依次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6)与计算机(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表面的正上方,所述光源包括设置于所述检测表面的侧上方的第一光源(51),所述光源与视觉图像采集装置的有效视场范围无交集。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设置于检测表面的侧下方的第二光源(52)。
10.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测量装置(4)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卷轴(21)和/或第二卷轴(22)上的光电编码位移传感器。
CN201721149203.2U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 Active CN207248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9203.2U CN207248773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9203.2U CN207248773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8773U true CN207248773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7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9203.2U Active CN207248773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877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496A (zh) * 2018-05-09 2018-07-24 海宁市科威工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经编机在线织物疵点检测装置
CN110006916A (zh) * 2019-05-22 2019-07-12 苏州杰锐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cof检测设备
CN111650208A (zh) * 2020-06-01 2020-09-11 东华大学 一种巡游式机织面料疵点在线检测器
CN112830309A (zh) * 2020-12-30 2021-05-25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卷验机半自动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496A (zh) * 2018-05-09 2018-07-24 海宁市科威工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经编机在线织物疵点检测装置
CN110006916A (zh) * 2019-05-22 2019-07-12 苏州杰锐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cof检测设备
CN110006916B (zh) * 2019-05-22 2024-03-29 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of检测设备
CN111650208A (zh) * 2020-06-01 2020-09-11 东华大学 一种巡游式机织面料疵点在线检测器
CN112830309A (zh) * 2020-12-30 2021-05-25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卷验机半自动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48773U (zh) 一种浮空器囊体材料缺陷检测系统
CN106093068A (zh) 锂电池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的成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010662U (zh) 水果外观品质实时检测分级系统装置
US81718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nd turbine inspection
US82706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nd turbine inspection
CN207185897U (zh) 一种全烟支外观质量在线检测装置及其卷烟机
US20110298901A1 (en) Method for the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of a mechanical part
CN103018252B (zh) 一种用于光纤环绕制的在线监测与报警系统及方法
US1142794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iggered on-loom fabric inspection
CN116879308A (zh) 一种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图像处理方法
CN107356339B (zh) 一种无人机光伏电站检测方法
JP4739044B2 (ja) 外観検査装置
CA2875266C (en) Remote visual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18823985U (zh) 纺织物瑕疵检测系统
CN106226316A (zh) 一种单摄像机宽视场视觉螺纹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2313746A (zh) 一种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的浮空器囊体检测系统
CN107664644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物件表观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1701921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球体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CN106610384A (zh) 一种代替人工验布的智能化装置
CN206515253U (zh) 管纱外观自动检测系统
CN205941399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的成像系统
CN105057229B (zh) 一种喷涂表面缺陷检测机
CN106596562A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磁环外观质量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186929A (zh) 一种基于流线谱的风筛清选系统装配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944816B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的智能巡检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