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5730U -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5730U
CN207245730U CN201720638037.6U CN201720638037U CN207245730U CN 207245730 U CN207245730 U CN 207245730U CN 201720638037 U CN201720638037 U CN 201720638037U CN 207245730 U CN207245730 U CN 207245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jection
thermal insulation
cemen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80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韦靖
庞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6380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5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5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57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包括注浆隔热圈、初次衬砌隔热层和二次衬砌隔热层,首先通过中空注浆锚杆注入隔热注浆材料形成注浆隔热圈,布置初次衬砌隔热层形成一次支护,包括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钢筋网、金属支架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待巷道变形稳定后,再施作二次衬砌隔热层,包括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和隔热板。本实用新型结合目前常用的支护手段,针对当前所面临的深部开采高温热害严重的现状,通过合理改善支护材料和增加隔热板等措施,既保证了巷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多重隔热措施,有效阻止热量向巷道内传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部巷道衬砌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煤炭在为我国提供能源的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工业“真正的粮食”。而浅部资源日益枯竭,开采的深度越来越大,高地温问题也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量测,我国的地温梯度一般为30~ 50℃/km不等,有些如断层附近或导热率高的异常局部地区,地温梯度有时高达200℃/km。可见,在超千米深的矿井,巷道内温度将高达50℃以上,矿工长期在此高温高湿条件下工作,产生精神恍惚、疲劳、全身乏力等而致使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患风湿病、皮肤病、皮肤癌、心脏病及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比例也会有所提高。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温度不得超过30℃”,且岩体内温度变化1℃可产生0.4~0.5MPa的地应力变化,这对工程岩体的力学特性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造成支护结构的失效。因此,井下热环境的控制成为制约我国深部资源开采的瓶颈与难题。
相关调查表明,井下众多热源中,岩壁放热占40%以上,且随着埋深增大,所占比例亦不断提高,实属矿井热害的第一大热源。因此,首先采用隔绝热源的方法,再与通风、机械制冰、制冷水等措施相配合,来控制井下热环境的思路被提出。而目前,采用的隔热方式往往是直接将隔热材料喷涂到巷道岩壁上,这种做法常造成喷涂的不够均匀,且容易脱落,相关研究也表明,隔热材料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失效。相关技术对此也做出了相应改进,专利号为201510092058.8 公开的一种高地温隧道隔热散热衬砌结构,利用泡沫混凝土的隔热性能有效将热量隔绝于初衬结构中,并通过管道网的散热作用将热量疏导出衬砌结构,但其结构中布置了众多管网,同时泡沫混凝土的强度低于一般混凝土衬砌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深部隧道的高地压影响;专利号为201010142253.4公开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由一定数量的隔热防火复合板彼此对接固定在钢丝网上来隔绝岩壁热量,且能够反复使用,节约资源,但其仅靠一层泡沫石棉制成的耐火隔热层用以隔热,长期使用难免需要更换,隔热效果无法保证。
本实用新型旨在基于常用的支护手段做出改进,通过注浆隔热圈、初次衬砌隔热层、二次衬砌隔热层等多重隔热结构,提供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旨在解决深部高地温巷道岩壁隔热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通过注浆隔热圈、初次衬砌隔热层、二次衬砌隔热层多重隔热结构,旨在解决深部高地温巷道岩壁隔热的难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包括注浆隔热圈、初次衬砌隔热层和二次衬砌隔热层,首先通过中空注浆锚杆注入隔热注浆材料形成注浆隔热圈,布置初次衬砌隔热层形成一次支护,待巷道变形稳定后,再施作二次衬砌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隔热圈包括中空注浆锚杆、托盘、螺帽和隔热注浆材料,所述中空注浆锚杆打入围岩内部并通过所述托盘和螺帽固定,同时注入所述隔热注浆材料,所述隔热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泥砂浆、水泥水玻璃浆或黏土水泥浆,并加入玻化微珠,所述玻化微珠的掺量为80~120kg/m3,导热系数为0.023~ 0.045W/(m·K),所述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0.6~1.2,所述水泥砂浆的配比为水泥:砂子:水=1:0.8~1.0:0.4~1.0,所述水泥水玻璃浆的配比为水泥:水=1: 0.6~1.2,水玻璃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10%,所述黏土水泥浆的配比为水泥:黏土=1:1.15~1.24,并掺入5%~10%水泥重量的水玻璃,利用所述玻化微珠导热系数低、隔热能力强的优势,在巷道周围岩层中形成所述注浆隔热圈。
进一步的,所述初次衬砌隔热层包括喷射陶粒混凝土层、钢筋网和金属支架,该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包括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所述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封闭岩面,厚度15~25mm,其上铺设所述钢筋网并架设所述金属支架,再喷射所述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覆盖,厚度100~150mm,所述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瓜子片=1:0.8~1.0:0.8~1.0,水胶比为0.4~0.5,并掺入陶粒,所述陶粒为粉煤灰陶粒、黏土陶粒或页岩陶粒,粒径为5~15mm,导热系数为0.032~0.045W/(m·K),掺入量为20~60kg/m3,同时加入玻化微珠、粉煤灰、硅灰、聚丙烯纤维和速凝剂,所述玻化微珠的掺入量为80~200kg/m3,导热系数为 0.023~0.045W/(m·K),所述粉煤灰替代部分所述水泥用量,替代掺量不超过所述水泥重量的30%,所述硅灰替代部分所述水泥用量,替代掺量为所述水泥重量的5%~10%,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直径小于30um,掺量为0.9kg/m3,所述速凝剂掺量为胶凝材料重量的2.5%~4%,所述钢筋网的网孔可以为菱形或矩形,网孔面积小于40mm2,所述金属支架可以为U型钢支架或钢筋格栅拱架,利用所述陶粒和玻化微珠导热系数低、隔热性能强的优势,掺入混凝土中形成所述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隔绝热量向巷道内传播,构成所述初次衬砌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衬砌隔热层包括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和隔热板,所述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覆盖于所述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上并在其上铺设所述隔热板,所述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所用混凝土与所述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所用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所述隔热板由泡沫石棉制成,厚度8~12mm,导热系数为0.06~0.07W/(m·K),采用凹凸配合结构对接,所述凹凸配合结构是在所述隔热板的四周边缘设置凸缘和凹槽配合结构,一所述隔热板通过凸缘插入另一所述隔热板的凹槽内,所述隔热板间的间隔缝用密封胶密封,并通过胶粘剂胶结固定于所述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巷道所处围岩地质条件做适当调整,若巷道所处围岩地质条件较好,无需锚杆注浆,则可以省去所述注浆隔热圈,若巷道支护一次成型,不需二次支护,则可在所述初次衬砌隔热层施作完成后,施作所述二次衬砌隔热层中的隔热板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设计断面开挖巷道,将所述中空注浆锚杆打入围岩,注入所述隔热注浆材料,完成所述注浆隔热圈的施工;
B)喷射所述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以封闭岩面,喷层厚度15~25mm,再铺设所述钢筋网,所述中空注浆锚杆穿过所述钢筋网并通过所述托盘和螺帽固定;
C)架设所述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可以为U型钢支架或钢筋格栅拱架,喷射所述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喷层厚度为100~150mm,用以覆盖整个所述钢筋网和金属支架,完成所述初次衬砌隔热层的施工;
D)待巷道变形稳定后,进行所述二次衬砌隔热层的施工,复喷25~100mm 厚度的所述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
E)待所述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达到设计强度后,将所述隔热板通过所述胶粘剂胶结固定于所述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上,所述隔热板间的间隔缝用所述密封胶密封,完成所述二次衬砌隔热层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利用所述注浆隔热圈、初次衬砌隔热层和二次衬砌隔热层多重隔热措施,实现深部高地温巷道的隔热衬砌,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注入隔热注浆材料形成注浆隔热圈,所用的隔热注浆材料利用玻化微珠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通过与锚杆相配合,既起到了改善围岩结构,提高围岩强度的作用,又能有效阻止地层深部热量向巷道内传播,是隔热衬砌结构的第一道隔热措施;
(2)通过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以及钢筋网、金属支架形成初次隔热衬砌结构,在普通喷射混凝土的基础上添加陶粒和玻化微珠,以提高混凝土的隔热性能,相关研究显示,掺入合适掺量的陶粒和玻化微珠后,能够在材料内部形成多孔结构,使得热量既在材料中传播,也在空隙中传递,而空气本身即是良好的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仅为0.023W/(m·K)),有效延长热量传播路径,喷射陶粒混凝土层的导热系数可达0.20W/(m·K),是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1.74W(m·K)的1/8,即隔热能力能够达到普通混凝土的8倍,并且陶粒和玻化微珠质轻,掺入混凝土中代替部分瓜子片和砂子,能够有效减轻对巷道支护结构的负担,其与岩壁直接接触而隔绝岩壁热量向巷道内散发。此外,在喷射陶粒混凝土层中还加入粉煤灰和硅灰,起到提高粘附性和粘聚性,降低回弹量的作用;加入聚丙烯纤维能够起到抗冲击、抗裂增韧的效果,有效适应深部巷道的高地压和扰动荷载,且纤维直径小于30um,属于细直径纤维,相较于粗纤维,其能够在遭遇火灾时,纤维融化使因火灾热量作用在衬砌内部产生的蒸汽逸出而不会造成爆炸性剥落,这是粗聚丙烯纤维或合成纤维所不具备的优势;加入速凝剂能够提高早期强度,使得喷层迅速发挥作用。同时与常规的钢筋网和金属支架配合,满足支护的强度要求,这是隔热衬砌结构的第二道隔热措施;
(3)通过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和隔热板形成的二次隔热衬砌结构,通过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进行二次衬砌支护,并在其上采用隔热板,隔热板由泡沫石棉制成,其导热系数仅为0.06~0.07W/(m·K),具有优异的隔热防火效果,且隔热板间采用凹凸配合结构通过密封胶密封,更加牢固可靠,是隔热衬砌结构的第三道隔热措施。
(4)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隔热注浆材料和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均采用硅酸盐水泥而非泡沫水泥,原因在于深部巷道地压强烈,且受到采动和施工扰动,泡沫水泥虽能很好地形成多孔结构,提高隔热效果,但却造成强度较大损失,而本实用新型利用陶粒、玻化微珠两种隔热基材,并结合多种外加剂,能够在减轻材料强度损失的前提下,提高隔热能力,相较于泡沫混凝土,更适合深部巷道中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合目前常用的支护手段,通过合理的改善支护材料的隔热性能和增加隔热板等措施,既保证巷道的支护的稳定性,同时又利用多重隔热措施,有效阻止热量向巷道内传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的巷道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胶粘布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板胶粘布置放大示意图:
a)隔热板示意图;b)隔热板凹凸对接截面图;c)隔热板胶粘示意图;d) 隔热板凹凸对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的隔热原理示意图。
其中,1.巷道;2.注浆隔热圈;21.中空注浆锚杆;22.托盘;23.螺帽;3.初次衬砌隔热层;31.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2.钢筋网;33.金属支架;34.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二次衬砌隔热层;41.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2.隔热板;43. 胶粘剂;44.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注浆隔热圈2、初次衬砌隔热层3和二次衬砌隔热层4。
如图1和图2所示,注浆隔热圈2包括中空注浆锚杆21、托盘22、螺帽23 和隔热注浆材料,中空注浆锚杆21打入围岩内部并通过托盘22和螺帽23固定,同时注入所述隔热注浆材料,隔热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泥砂浆、水泥水玻璃浆或黏土水泥浆,并加入玻化微珠,掺量为80~120kg/m3,导热系数为0.023~ 0.045W/(m·K),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0.6~1.2,水泥砂浆的配比为水泥:砂子:水=1:0.8~1.0:0.4~1.0,水泥水玻璃浆的配比为水泥:水=1:0.6~1.2,水玻璃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10%,黏土水泥浆的配比为水泥:黏土=1:1.15~1.24,并掺入5%~10%水泥重量的水玻璃。
如图1和图3所示,初次衬砌隔热层3包括喷射陶粒混凝土层、钢筋网32 和金属支架33,该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包括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封闭岩面,厚度15~25mm,其上铺设钢筋网32并架设金属支架33,再喷射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覆盖,厚度100~150mm,同时注入隔热注浆材料,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瓜子片=1:0.8~1.0:0.8~ 1.0,水灰比为0.4~0.5,并掺入陶粒,所用陶粒为粉煤灰陶粒、黏土陶粒或页岩陶粒,掺量为20~60kg/m3,粒径为5~15mm,导热系数为0.032~0.045W/(m·K),同时加入玻化微珠、粉煤灰、硅灰、聚丙烯纤维和速凝剂,玻化微珠掺量为80~ 200kg/m3,导热系数为0.023~0.045W/(m·K),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用量,替代掺量不超过水泥重量的30%,硅灰替代部分水泥用量,替代掺量为水泥重量的 5%~10%,聚丙烯纤维的直径小于30um,掺量为0.9kg/m3,速凝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2.5%~4%。钢筋网32网孔为矩形或菱形,网孔面积小于40mm2,金属支架33可以为U型钢支架或钢筋格栅拱架,如图1和图3所示的金属支架33 即为钢筋格栅拱架。
如图1和图4所示,二次衬砌隔热层4包括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和隔热板42,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覆盖于所述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上并在其上铺设所述隔热板42,其中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所用混凝土和前述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所用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如图5(a),隔热板42由泡沫石棉制成,厚度8~12mm,导热系数为0.06~0.07W/ (m·K),如图5(b)和(d),隔热板42采用凹凸配合结构对接,即在隔热板 42的四周边缘设置凸缘和凹槽配合结构,一隔热板42通过凸缘插入另一隔热板 42的凹槽内,在四个隔热板42的中间部位仍采用凹凸结构配合对接,如图5(b)和(c),隔热板42间的间隔缝用密封胶44密封,并通过胶粘剂43胶结固定于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如上所述的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如图1所示,根据设计断面开挖巷道1,将中空注浆锚杆21打入围岩,注入隔热注浆材料,完成注浆隔热圈2的施工,其中隔热注浆材料采用水灰比为 1:0.8的水泥浆,玻化微珠掺量100kg/m3
B)如图2所示,喷射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封闭岩面,喷层厚度20mm,再铺设钢筋网32,中空注浆锚杆21穿过钢筋网32并通过托盘22和螺帽23固定,钢筋网32网孔为菱形,网孔面积小于40mm2,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 所用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瓜子片=1:0.8:0.8,水灰比为0.45,陶粒掺量60kg/m3,玻化微珠掺量200kg/m3,粉煤灰以水泥重量的20%取代部分水泥,硅灰以水泥重量的5%取代部分水泥,掺入0.9kg/m3的聚丙烯纤维和2.5%胶凝材料用量的速凝剂;
C)如图3所示,架设金属支架33,金属支架33为钢筋格栅拱架,喷射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喷层厚度100~150mm,以覆盖钢筋网32和金属支架 33,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所用混凝土与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所用混凝土相同,完成初次衬砌隔热层3的施工;
D)待巷道变形稳定后,进行二次衬砌隔热层4的施工,复喷厚度50mm的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所用混凝土与一层、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所用混凝土相同;
E)如图4所示,待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达到设计强度后,将隔热板 42通过胶粘剂43胶结固定于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上,隔热板42间的间隔缝用密封胶44密封,隔热板42的厚度为10mm,完成二次衬砌隔热层4的施工;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利用注浆材料形成注浆隔热圈2、采用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 34形成初次衬砌隔热层3,以及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和隔热板42形成二次衬砌隔热层4,三层隔热层有效阻止深部围岩热量向巷道内传播,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巷道所处围岩地质条件做适当调整,若巷道所处围岩地质条件较好,无需锚杆注浆,则可以省去注浆隔热圈1,若巷道支护一次成型,不需二次支护,则可在初次衬砌隔热层3施作完成后,施作二次衬砌隔热层4中的隔热板42,隔热板42通过胶粘剂43胶结固定于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上,隔热板42间的间隔缝用密封胶44密封,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施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隔热圈(2)、初次衬砌隔热层(3)和二次衬砌隔热层(4),首先通过中空注浆锚杆(21)注入隔热注浆材料形成注浆隔热圈(2),布置初次衬砌隔热层(3)形成一次支护,待巷道变形稳定后,再施作二次衬砌隔热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隔热圈(2)包括中空注浆锚杆(21)、托盘(22)、螺帽(23)和隔热注浆材料,所述中空注浆锚杆(21)打入围岩内部并通过所述托盘(22)和螺帽(23)固定,同时注入所述隔热注浆材料,所述隔热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水泥砂浆、水泥水玻璃浆或黏土水泥浆,并加入玻化微珠,所述玻化微珠的掺量为80~120kg/m3,导热系数为0.023~0.045W/(m·K),所述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0.6~1.2,所述水泥砂浆的配比为水泥:砂子:水=1:0.8~1.0:0.4~1.0,所述水泥水玻璃浆的配比为水泥:水=1:0.6~1.2,水玻璃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10%,所述黏土水泥浆的配比为水泥:黏土=1:1.15~1.24,并掺入5%~10%水泥重量的水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衬砌隔热层(3)包括喷射陶粒混凝土层、钢筋网(32)和金属支架(33),该喷射陶粒混凝土层包括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所述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封闭岩面,厚度15~25mm,其上铺设所述钢筋网(32)并架设所述金属支架(33),再喷射所述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覆盖,厚度100~150mm,所述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瓜子片=1:0.8~1.0:0.8~1.0,水胶比为0.4~0.5,并掺入陶粒,所述陶粒为粉煤灰陶粒、黏土陶粒或页岩陶粒,粒径为5~15mm,导热系数为0.032~0.045W/(m·K),掺入量为20~60kg/m3,同时加入玻化微珠、粉煤灰、硅灰、聚丙烯纤维和速凝剂,所述玻化微珠的掺入量为80~200kg/m3,导热系数为0.023~0.045W/(m·K),所述粉煤灰替代部分所述水泥用量,替代掺量不超过所述水泥重量的30%,所述硅灰替代部分所述水泥用量,替代掺量为所述水泥重量的5%~10%,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直径小于30um,掺量为0.9kg/m3,所述速凝剂掺量为胶凝材料重量的2.5%~4%,所述钢筋网(32)的网孔可以为菱形或矩形,网孔面积小于40mm2,所述金属支架(33)可以为U型钢支架或钢筋格栅拱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衬砌隔热层(4)包括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和隔热板(42),所述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覆盖于所述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上并在其上铺设所述隔热板(42),所述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与所述一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1)和二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34)所用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所述隔热板(42)由泡沫石棉制成,厚度8~12mm,导热系数为0.06~0.07W/(m·K),采用凹凸配合结构对接,所述凹凸配合结构是在所述隔热板(42)的四周边缘设置凸缘和凹槽配合结构,一所述隔热板(42)通过凸缘插入另一所述隔热板(42)的凹槽内,所述隔热板(42)间的间隔缝用密封胶(44)密封,并通过胶粘剂(43)胶结固定于所述三层喷射陶粒混凝土层(41)上。
CN201720638037.6U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45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8037.6U CN207245730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8037.6U CN207245730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5730U true CN207245730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7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803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45730U (zh) 2017-06-02 2017-06-02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57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8769A (zh) * 2017-06-02 2017-07-2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73543A (zh) * 2020-02-27 2020-05-19 石河子大学 一种高地温引水隧洞的隔热抗高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8769A (zh) * 2017-06-02 2017-07-28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88769B (zh) * 2017-06-02 2023-06-2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73543A (zh) * 2020-02-27 2020-05-19 石河子大学 一种高地温引水隧洞的隔热抗高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8769A (zh)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19222B (zh) 一种使用陶粒填充的隧道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533453A (zh) 巷道穿断层破碎带分步动态耦合支护方法
CN102493821B (zh) 一种高应力巷道煤岩体的支护方法
Meng et al. Support technology for mine roadways in extreme weakly cemented strata and its application
CN108590683A (zh) 一种富水流塑地层盾构隧道下穿铁路框架桥施工方法
CN205013011U (zh) 碎屑流地层隧道超前支护结构
CN111305877B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强烈岩爆地段隧道施工方法
CN109384439B (zh) 一种高强快硬型喷射混凝土及软岩隧道围岩封闭加固方法
CN207245730U (zh) 一种深部高地温巷道隔热衬砌结构
CN113958344B (zh) 一种深井高温巷道高强隔热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779670A (zh) 一种井下快速防火抗爆承压密闭复合结构及实施方法
CN109404007A (zh) 一种地下工程支护抗爆一体化复合结构
CN206129285U (zh) 一种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交岔点支护结构
CN111365036A (zh) 一种软岩大变形隧道工字钢-波纹钢(gb)组合支护结构
CN204511463U (zh) 极破碎围岩双喷锚复合式支护结构
CN109734374A (zh) 一种用于盾构隧道的复合式隔震层结构
CN206917665U (zh) 拼装式联络通道结构
CN111946365A (zh) 一种高含石盐岩地层隧道多重结构防水系统及工艺
CN211777496U (zh) 一种高地温引水隧洞的隔热抗高温结构
CN208502792U (zh) 一种破碎带隧道超前支护用超前双层小导管
CN104405418A (zh) 用于隧道初期支护的新型钢架
CN104278761B (zh) 半外包双排组砌型墙体自保温体系
CN218991620U (zh) 一种用于敞开式tbm施工的衬砌结构
CN210714710U (zh) 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