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0472U - 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40472U CN207240472U CN201721240203.3U CN201721240203U CN207240472U CN 207240472 U CN207240472 U CN 207240472U CN 201721240203 U CN201721240203 U CN 201721240203U CN 207240472 U CN207240472 U CN 2072404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ing hole
- plate
- foreboard
- ground tackle
- tension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所述构件为U型板桩,包括由前板、后板、上板、下板、左板和右板组成的箱体,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对称设置,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对称设置;所述前板设有三排通孔,第一排通孔左右居中设置且距离所述前板上、下边缘比例为1:2,第二排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排通孔下方左侧,第三排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排通孔下方右侧,所述第二排通孔、第三排通孔距离所述前板上、下边缘比例均为2:1,所述第一排通孔数量为6‑8个,所述第二排通孔数量为3‑5个,所述第三排通孔数量为3‑5个,所述第二排通孔与所述第三排通孔数量相同,所述后板与所述前板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模具变形及损坏,有利的保护了模具使用寿命,便于实际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
背景技术
预应力构件在建材市场具有突出的优点。预应力混凝土是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加载)以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这种储存下来的预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这就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不使裂缝出现,这就叫做预应力混凝土。传统预应力的施加,大多采用在模具上张拉,容易导致预应力的损失,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防止预应力损失的张拉锚具来改善预应力构件的生产情况。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所述构件为U型板桩,所述张拉锚具包括由前板、后板、上板、下板、左板和右板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长度为2400-2600mm、宽度为500-700mm、高度为700-900mm;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对称设置,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对称设置;所述前板设有三排通孔,第一排通孔左右居中设置且距离所述前板上、下边缘比例为1:2,第二排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排通孔下方左侧,第三排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排通孔下方右侧,所述第二排通孔、第三排通孔距离所述前板上、下边缘比例均为2:1,所述第一排通孔数量为6-8个,所述第二排通孔数量为3-5个,所述第三排通孔数量为3-5个,所述第二排通孔与所述第三排通孔数量相同,所述后板与所述前板对称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板设有吊耳。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板一侧设有出水槽。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箱体材料为厚度10-30mm的钢板。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箱体设有防护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张拉锚具,在预应力构件的生产中设立在模具两端,与挡墙配合使用,将预应力的受力分担在两端的张拉锚具及挡墙上,不使模具承担预应力;避免了模具变形及损坏,有利的保护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张拉锚具材料为较厚钢板且固定式放置,不易变形,使用周期长,便于实际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张拉锚具立体示意图。
图2为张拉锚具主视图。
图3为张拉锚具俯视图。
图4为张拉锚具侧视图。
图5为张拉锚具在预应力构件生产中的运用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前板11,后板12,上板13,下板14,左板15,右板16,箱体1,第一排通孔17,第二排通孔18,第三排通孔19,吊耳2,出水槽3,支座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 ~图4所示,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构件为U型板桩,张拉锚具包括由前板11、后板12、上板13、下板14、左板15和右板16组成的箱体1,箱体1长度为2500mm、宽度为600mm、高度为800mm; 上板13和下板14对称设置,左板15和右板16对称设置;前板11设有三排通孔,第一排通孔17左右居中设置且距离前板11上、下边缘比例为1:2,第二排通孔18位于第一排通孔17下方左侧,第三排通孔19位于第一排通孔17下方右侧,第二排通孔18、第三排通孔19距离前板11上、下边缘比例均为2:1,第一排通孔17数量为6个,第二排通孔18数量为3个,第三排通孔19数量为3个,第二排通孔18与第三排通孔19数量相同,后板12与前板11对称设置。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上板13设有吊耳2。方便移动位置时吊起箱体1。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上板13一侧设有出水槽3。由于预应力构件的生产一般在室外,下雨天箱体1顶上容易积水,出水槽3可排出积水,防止生锈,延长箱体1使用寿命。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箱体1材料选用厚度为20mm的钢板。采用较厚钢板制造箱体1,不易变形,使用周期长,生产中,一般将箱体1固定式放置,便于实际操作使用。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箱体1设有防护层。可防水、防锈,延长箱体1使用寿命。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箱体1底部设有支座4。可防止雨天积水使箱体1浸泡水中,延长箱体1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U型板桩,在生产中将两个张拉锚具分别设立在模具两端,与水泥挡墙配合使用,将预应力的受力分担在两端的张拉锚具及挡墙上,不使模具承担预应力;避免了模具变形及损坏,有利的保护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在预应力构件生产中的具体使用方法:如图5所示,1、令预应力构件留存在模具内,在距离模具前端部一定距离处放置张拉锚具,张拉锚具的通孔与预应力钢筋位置对应。2、在张拉锚具和模具之间设置挡墙,挡墙分别设于预应力钢筋两侧,张拉锚具与挡墙固定设置。3、令张拉用钢筋穿过通孔,并通过连接组件与预应力钢筋连接。4、在张拉用钢筋上套入锁紧套,锁紧套设于张拉锚具的外侧通孔处。5、令模具后端部与模具前端部布置相同,使用张拉机,令模具前、后端同时进行张拉,张拉方式为单根张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 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所述构件为U型板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板、后板、上板、下板、左板和右板组成的箱体, 所述箱体长度为2400-2600mm、宽度为500-700mm、高度为700-900mm;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对称设置,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对称设置;所述前板设有三排通孔,第一排通孔左右居中设置且距离所述前板上、下边缘比例为1:2,第二排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排通孔下方左侧,第三排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排通孔下方右侧,所述第二排通孔、第三排通孔距离所述前板上、下边缘比例均为2:1,所述第一排通孔数量为6-8个,所述第二排通孔数量为3-5个,所述第三排通孔数量为3-5个,所述第二排通孔与所述第三排通孔数量相同,所述后板与所述前板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设有吊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一侧设有出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材料为厚度10-30mm的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防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40203.3U CN207240472U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40203.3U CN207240472U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40472U true CN207240472U (zh) | 2018-04-17 |
Family
ID=61886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40203.3U Active CN207240472U (zh) | 2017-09-26 | 2017-09-26 | 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404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7523A (zh) * | 2018-12-25 | 2019-03-01 | 郴州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
-
2017
- 2017-09-26 CN CN201721240203.3U patent/CN2072404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7523A (zh) * | 2018-12-25 | 2019-03-01 | 郴州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03269A (zh) | 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及制作方法 | |
CN201411822Y (zh) | 一种新型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 | |
CN203546626U (zh) | 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更换装置 | |
CN206352357U (zh) | 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
CN202925921U (zh) | 一种高延性砌体窗间墙 | |
CN207240472U (zh) | 一种用于预应力构件生产的张拉锚具 | |
CN103437547B (zh) | 一种铝模板 | |
CN102304925A (zh) | 用作楼房车间等地面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桩梁板结构 | |
KR101502029B1 (ko) | 래티스 철근을 갖는 중공슬래브 및 상기 중공슬래브의 제조방법 | |
CN205804324U (zh) | 一种预制先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 | |
CN105155745A (zh) | 集成房屋楼板 | |
CN107558384A (zh) | 一种具有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的混凝土箱梁及其加固方法 | |
CN204781519U (zh) | 一种轻质混凝土组合预制叠合楼板 | |
CN106149542A (zh) | 组合式索道桥 | |
CN102242546A (zh) | 利用增强体抗拔力调控基础变形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1250387Y (zh) | 桥梁加固施工装置 | |
CN104652249B (zh) | 一种拉索与主梁的传力装置 | |
CN201778774U (zh) | 一种抽油机活动底座 | |
CN208668406U (zh) |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的单桩基础 | |
CN201762721U (zh) | W型钢板支护连续墙 | |
CN206256463U (zh) | 一种集块模式的配筋砌体挡土墙 | |
CN207017079U (zh) | 一种轨道板的框架布筋结构 | |
CN202380386U (zh) | 一种桥梁 | |
CN211285673U (zh) | 一种带有防裂纤维的建筑基桩 | |
CN201649140U (zh) | 利用增强体抗拔力调控基础变形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